YC/T 308-2009 烟草行业企业文化评价体系
YC/T 308-2009 Evaluation system for tobacco enterprise culture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行业的企业文化评价。
发布历史
-
2009年06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烟草专卖局人事司、北京蓝泰巨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刘明炉、蒋政、李瑾、潘斌、范喆一、马石莲、岳少敏、张红华、朱永云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1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65.160
犡85
备案号:—
26220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
犢犆犜3082009
烟草行业企业文化评价体系
犈狏犪犾狌犪狋犻狅狀狊狊狋犲犿犳狅狉狋狅犫犪犮犮狅犲狀狋犲狉狉犻狊犲犮狌犾狋狌狉犲
狔狆
ㅤㅤㅤㅤ
20090630发布20090801实施
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
/—
犢犆犜3082009
烟草行业企业文化评价体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行业企业文化评价的要求、方法和考评。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行业的企业文化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企业文化犲狀狋犲狉狉犻狊犲犮狌犾狋狌狉犲
狆
按照企业的内在成长规律和运行状况,根据行业特性、个性风格和企业的历史积累等特点,将企业
的经营管理塑造成一个有机系统,以达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
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等,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
2.2
烟草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犲狏犪犾狌犪狋犻狅狀狊狊狋犲犿犳狅狉狋狅犫犪犮犮狅犲狀狋犲狉狉犻狊犲犮狌犾狋狌狉犲
狔狆
是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文化现状评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分析、成果
鉴定和工作流程的检验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系统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客观科学地评估
行业企业文化现状、考核企业文化工作效果、明确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为企业决策、管理提供支撑
ㅤㅤㅤㅤ
和服务,以真正实现文化力推动经济力的发展。
2.3
视觉识别系统()
狏犻狊狌犪犾犻犱犲狀狋犻狋狊狊狋犲犿犞犐
狔狔
是企业或机构个性和身份的识别。企业或机构可以通过导入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精
VI
神等透过独特的视觉符号传递给社会大众,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为企
业在公众中建立起鲜明统一的认知。通常简称为。
VI
3评价要素
3.1精神文化评价
精神文化评价从企业理念体系、企业理念传播两个维度进行。
3.1.1企业理念体系
3.1.1.1完整性
理念体系包含有核心价值理念与各项子理念,其中核心理念描述了企业的价值信仰(如核心价值
观、企业精神等)与使命追求等,子理念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等各方面。
3.1.1.2指导性
企业理念能体现企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能为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重大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依据。能指导、统领企业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建设;其内涵解读有助于宣贯实施;能指导
企业内各部门的团队文化建设,能指导员工职业观和工作观的形成,并能引导员工按企业的价值观去
行动。
3.1.1.3先进性
企业理念与社会、国家所倡导的基本价值观一致,与《烟草行业文化架构体系》相吻合,与烟草专卖
专营体制相匹配,充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1
/—
犢犆犜3082009
3.1.2企业理念传播
企业理念传播的效果由知到行,从企业理念的传播度和认同度两方面进行评价。
3.1.2.1传播度
管理层能正确、清晰地理解企业的文化,能自觉地推进行业共同价值观和本企业核心理念的传播。
员工熟知行业共同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愿景/使命、战略/关键绩效指标()和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
KPI
并具有深入的理解。
3.1.2.2认同度
员工认同行业共同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愿景/使命和企业精神等理念,并将之深入自己的内心,作
为自身行为的准则。
3.2行为文化评价
行为文化评价从员工行为、领导行为、团队行为、学习型组织构建、履行社会责任五个维度进行
评价。
3.2.1员工行为
3.2.1.1工作主动性
员工对工作积极主动,关注企业发展,具有强烈的主动提升意识。
3.2.1.2责任纪律
员工具有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对企业各种纪律与制度严格遵守,自觉维护。
3.2.1.3行为规范执行
员工正确认知并认同企业行为识别体系(如服务行为规范、礼仪规范、文明用语规范等),在工作中
能正确依照各种行为规范办事。
3.2.2领导行为
ㅤㅤㅤㅤ
3.2.2.1授权
管理者对下属合理授权,在明确责权利的情况下,下属在职责或授权范围内可充分决断。
3.2.2.2管理方式
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较多使用激励与引导的方式对待下属。下属取得成绩时及时赞扬鼓励;下属
犯错时不只论处罚,还及时纠正并给予帮助。
3.2.2.3沟通与倾听
管理者领导下属完成工作时善于沟通和倾听,准确掌握任务进度、员工状态等重要信息,能有效管
理工作过程,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任务。
3.2.3团队行为
3.2.3.1团队意识
员工的团队荣辱感较强,团队合作意识较强。员工对本部门、其他部门和周围同事的工作比较
了解。
3.2.3.2团队协作
企业的沟通、分享和合作机制比较健全,便于以团队的方式开展工作;大家喜欢以团队的方式开展
工作,且通过群策群力有效促成了团队目标实现。
3.2.3.3团队氛围
团队中倡导公平、鼓励、信任与开放,致力于营造和谐的氛围。
3.2.4学习型组织构建
3.2.4.1机制和平台
3.2.4.1.1规划及执行
企业制定有详细的企业或部门的学习培训规划,员工制定有个人的学习计划。培训计划与规划得
到有效执行。
2
/—
犢犆犜3082009
3.2.4.1.2平台建设
企业建立有培训部门(或机构),综合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提高的需要,提供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
机会。
3.2.4.1.3评价与奖惩
对培训效果(部门或个人)有明确要求,并形成相应的评价与奖惩机制。
3.2.4.2学习氛围
员工能自觉提升自身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同时愿意参加企业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内训和外训,员工在
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3.2.4.3学习效果
企业对学习和培训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保障企业整体的人才结构持续提升,满足企业的发展
需要。
3.2.4.4能力要求
企业对员工有明确的能力要求(按部门、职位、工作内容等区分),督促员工学习提高。
3.2.5履行社会责任
3.2.5.1高层责任表率
高层领导能身体力行地参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3.2.5.2规划与机制
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形成长期的、系统的规划,并有保障履行社会责任工作
落实的措施,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规范。
3.2.5.3社区义务
企业对所在社区尽到义务,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
ㅤㅤㅤㅤ
3.2.5.4公益事业
企业积极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在助学帮困、救灾抢险等方面积极承担责任。
3.2.5.5环境保护
企业将环境保护纳入经营活动的考虑范畴,为环境保护制定具体措施,并认真履行。
3.3制度文化评价
制度文化评价从文化建设、管理运行和人本发展三个维度进行。
3.3.1文化建设
3.3.1.1领导重视
企业领导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宣讲,有计划地对“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及企业的文化理念进行
宣讲。
3.3.1.2组织机构
3.3.1.2.1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
企业建立了由高层领导亲自挂帅或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以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并承
担实质性职责,真正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导向、推动作用。
3.3.1.2.2企业文化建设职能部门(机构)
企业建立有企业文化建设职能部门(机构);企业文化建设职能部门(机构)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
具体的工作目标与职责,成员分工明确;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职能部门(机构)被充分授权调动所需资源,
能对企业范围内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监督与考评。
3.3.1.3规划与执行
3.3.1.3.1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企业制定有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能指导未来几年内企业文化建设的
任务,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持之以恒的工作。
3
/—
犢犆犜3082009
3.3.1.3.2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执行
企业为企业文化规划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对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并形成任务的阶段
时间表、具体责任人,实施的具体过程和最终将达到的效果具有明确界定。
3.3.1.4长效机制
3.3.1.4.1评价机制
企业制定有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制度,评价客观、可操作,执行落实有力。
3.3.1.4.2激励机制
企业具有与企业文化评价对应的、方式多样的激励机制,能有效推动企业文化工作的开展。
3.3.1.5宣贯机制
3.3.1.5.1传播机制
企业制定有企业文化传播规划,规定传播工作的执行人与责任,并落实执行;企业高层领导在传播
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3.3.1.5.2内训师机制
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宣讲、培训队伍,能有计划地系统开展宣贯工作。
3.3.1.6资金保障
在年度资金安排中,企业文化建设列入预算,并具有保障资金落实到位的措施和监督机构。
3.3.2管理运行
3.3.2.1组织架构
3.3.2.1.1应变能力
企业具备根据行业改革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灵活的响应能力。
3.3.2.1.2机构设置合理性
ㅤㅤㅤㅤ
围绕工作任务来建立机构,中间管理层级少,授权清晰明确,企业是一个由许多相互作用的部分组
成的开放系统。
3.3.2.2执行力
3.3.2.2.1犓犘犐指标
根据战略目标设立关键绩效指标(),指标客观且可以考评。
KPI
3.3.2.2.2评价与考核
根据所设立的关键绩效指标,形成对指标执行的评价与考评机制,可以不断地修正执行效果以使其
按既定方向前进。
3.3.2.2.3激励机制
根据关键业绩指标的评价考核结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各种激励方式能与执行挂钩,发挥员工
积极性、主动性。
3.3.2.3内部沟通
企业具有保证员工可畅所欲言,管理者可听取到基层意见和建议的机制。
3.3.3人本发展
3.3.3.1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帮助员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结合
企业情况提供公平的岗位机会与竞争环境,帮助员工编制相应的教育和培训等行动计划。
3.3.3.2权益保障制度
企业构建有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薪酬福利、任用和评价等制度制定科学合理,并能严格
执行保障员工权益的制度。
3.3.3.3队伍建设
3.3.3.3.1主题实践活动
内容先进,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影响深远。
4
/—
犢犆犜3082009
3.3.3.3.2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联系发展,批评深入,发扬民主,促进团结。
3.3.3.3.3中心组学习
理论主导,讨论交流,定期开展,形成系列。
3.4物质文化评价
物质文化评价从品牌建设(工业企业)/服务品牌(商业企业)、企业形象标识、硬件设施和文化产品
四个维度进行。
3.4.1工业企业的物质文化评价
3.4.1.1品牌建设
3.4.1.1.1品牌战略
企业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对品牌的建设、维护订制规划与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参
与品牌建设的格局。
3.4.1.1.2质量管理
3.4.1.1.2.1质量意识
全员质量意识深入人心,员工视自己的工作为决定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主动自觉地维护产品
品质。
3.4.1.1.2.2质量管理
企业将全员质量意识贯彻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建立规范的质量管理机制,并有相应的评价激励
机制。
3.4.1.1.3产品创新
3.4.1.1.3.1创新行为ㅤㅤㅤㅤ
企业鼓励产品研发与流程持续创新,建立了技术创新促进体系,并完善技术创新的各项制度。
3.4.1.1.3.2专利应用
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新产品技术的后续开发能力,并拥有较多企业技术专利的申请数和实际
运用的专利数。
3.4.1.1.4品牌价值
3.4.1.1.4.1品牌内涵
企业的品牌有鲜明的、能体现企业产品品质的内涵。
3.4.1.1.4.2品牌感召力
企业的品牌能够与消费者共鸣,对消费者形成强大的感召力,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3.4.1.1.4.3品牌市场竞争力
企业卷烟品牌市场占有率高,成为行业重点品牌。
3.4.1.2企业形象标识
3.4.1.2.1犞犐系统认同
企业员工对行业、本企业的形象标识具有统一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能自觉维护行业与企业的形
象,并在工作中体现出这种形象。
3.4.1.2.2犞犐系统维护
3.4.1.2.2.1犞犐系统应用规范
企业有系统应用规范,对内、对外在需要使用企业名称、标识等地方,保持与行业形象识别具有
VI
一致性和传承性作了规定。
3.4.1.2.2.2犞犐系统维护机构
企业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行业、企业形象标识进行建设和维护。
5
/—
犢犆犜3082009
3.4.1.3硬件设施
3.4.1.3.1沟通平台
企业建立了网站、内部交流平台等多种上下互动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企业整体的沟通与反馈。
3.4.1.3.2知识沉淀与共享平台
企业建立起各种有效的知识沉淀与共享信息化平台,在各种知识沉淀和办公效率提升等方面发挥
实际作用。
3.4.1.3.3企业文化设施
3.4.1.3.3.1学习、娱乐、休闲场所
企业环境整洁、各种设施齐备,充分满足员工学习、生活、休闲的需要,切实发挥实效。
3.4.1.3.3.2文化宣传设施
有文化宣传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3.4.1.4文化产品
3.4.1.4.1文化产品多样性
企业的精神文化形成多载体记录、多渠道传播的格局。
3.4.1.4.2文化产品延续性
文化产品不仅有内容的汇编,反映一个时期的企业文化,还系统地整理、提炼、记录企业文化的发
展,发挥企业文化的传承作用。
3.4.2商业企业的物质文化评价
3.4.2.1服务品牌
3.4.2.1.1服务品牌战略
企业树立了服务品牌,对品牌的建设、维护制定战略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参与品
ㅤㅤㅤㅤ
牌建设的格局。
3.4.2.1.2服务识别体系
3.4.2.1.2.1服务理念识别系统
企业根据服务的内涵,结合企业管理、运行理念进行细化,提出既符合客观实际、又能够切实指导工
作的服务方针、岗位信条、服务承诺,构成系统完整的服务理念体系。
3.4.2.1.2.2服务视觉识别系统
企业建立有完整的服务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如:服务LOGO、传播工具、服务车辆、人员着装等)与
使用规范,能满足各种服务环境的需要。
3.4.2.1.2.3服务行为识别系统
企业建立有完整的服务行为识别系统(如:服务语言、服务承诺、服务规范等),能满足规范服务行为
的需要。
3.4.2.1.3服务渠道建设
企业重视服务渠道建设,针对每类服务对象都有通畅的服务渠道,能保障和服务对象的交流畅通,
服务能正常提供。
3.4.2.1.4服务质量
3.4.2.1.4.1服务标准与流程
企业的服务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实,为服务人员制定了服务规范、标准化流程和服务手册等。
3.4.2.1.4.2服务评价机制
企业对服务对象开展调查,定期进行服务效果评价。
3.4.2.1.5服务创新
企业鼓励服务方式与流程持续创新,并能将新的思路与方法付诸实践,切实提高服务的品质与服务
对象的满意度。
6
/—
犢犆犜3082009
3.4.2.1.6服务支撑
3.4.2.1.6.1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针对服务品牌建设,设置有相应部门负责服务品牌管理、维护和监督的机构。
3.4.2.1.6.2服务能力提升
企业针对服务人员有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机制。
3.4.2.2企业形象标识
3.4.2.2.1犞犐系统认同
企业员工对行业、本企业的形象标识具有统一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能自觉维护行业与企业的形
象,并在工作中体现出这种形象。
3.4.2.2.2犞犐系统维护
3.4.2.2.2.1犞犐系统应用规范
企业有系统应用规范,对内、对外在需要使用企业名称、标识等地方,保持与行业形象识别具有
VI
一致性和传承性作了规定。
3.4.2.2.2.2犞犐系统维护机构
企业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行业、企业形象标识进行建设和维护。
3.4.2.3硬件设施
3.4.2.3.1沟通平台
企业建立了网站、内部交流平台等多种上下互动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企业整体的沟通与反馈。
3.4.2.3.2知识沉淀与共享平台
企业建立起各种有效的知识沉淀与共享信息化平台,在各种知识沉淀和办公效率提升等方面发挥
实际作用。
ㅤㅤㅤㅤ
3.4.2.3.3企业文化设施
3.4.2.3.3.1学习、娱乐、休闲场所
企业环境整洁、各种设施齐备,充分满足员工学习、生活、休闲的需要,切实发挥实效。
3.4.2.3.3.2文化宣传设施
有文化宣传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3.4.2.4文化产品
3.4.2.4.1文化产品多样性
企业的精神文化形成多载体记录、多渠道传播的格局。
3.4.2.4.2文化产品延续性
文化产品不仅有内容的汇编,反映一个时期的企业文化,还系统地整理、提炼、记录企业文化的发
展,发挥企业文化的传承作用。
3.5附加项评价
附加项评价要素是作为企业文化评价标准中的杠杆标准。它从行业的企业文化特性出发,提取其
中的关键要素作为评价标准。
加分项如下:
———企业近两年内拥有技术专利(专利证书);
———近两年内有重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获得国家级奖励和省部级奖励(重大发明);
———涌现英雄模范人物,在国内、行业内引起重大反响;
———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或者中国世界名牌称誉;
———获得全国性的“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获得省级以上的“文明单位”称号。
减分项如下:
7
/—
犢犆犜3082009
———近一年内企业中出现因各种原因被依法判刑处理的;
———近一年内企业领导成员中有因各种原因被党纪、政纪处理的;
———近一年内企业中出现各种重大违规行为被处理的;
———近一年内因各种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在行业和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并查证核实的;
———近两年出现特大、重大安全事故。
一票否决项:企业高层违法犯罪。
4评价方法
4.1基础指标的评价
基础指标以上级部门检查、听取汇报、资料审定或企业自评的方式进行,基础指标占分。
60
4.2问卷指标的评价
问卷指标以企业人员书面答卷或计算机在线答题的方式进行,总分为分。样本量具体要求见
40
表、表。
12
表1商业企业问卷指标评价的样本量
参与人员样本量
高层管理人员100%
省级烟草公司
中层管理人员60%~80%
市级烟草公司
基层员工20%~40%
表2工业企业问卷指标评价的样本量
ㅤㅤㅤㅤ
参与人员样本量
高层管理人员100%
省级工业公司
中层管理人员40%~60%
下属生产点
基层员工10%~30%
4.3加减分指标的评价
加减分指标的评价是企业文化评价的补充方式,以上级部门检查、听取汇报、资料审定或企业自评
的方式进行。加减分指标得分最高分为分,最低分为分。
20-20
5考评
5.1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采取打分制,基础指标、问卷指标和加减分指标分数的算术和为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分为优秀;分且分为良好;分且分为一般;分且分为
≥90≥80<90≥70<80≥60<70
合格;分为不合格。
<60
5.2单项评价
单项评价分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单项,采取打分制进行评价,分别计算
出四个单项的得分。
8
/—
犢犆犜3082009
参考文献
[]《烟草行业文化架构体系》国烟党[]号文件
1.200763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进一步深化烟草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烟人[]号
2.2007204
文件
ㅤㅤㅤㅤ
9
推荐标准
- GB/T 1688-2008 硫化橡胶 伸张疲劳的测定 2008-06-04
- GB/T 13549-2008 工业氯磺酸 2008-06-04
- GB/T 14832-2008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 2008-06-04
- GB/T 13893-2008 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 连续冷凝法 2008-06-04
- GB/T 1668-2008 增塑剂酸值及酸度的测定 2008-06-04
- GB/T 16881-2008 水的混凝、沉淀试杯试验方法 2008-06-04
- GB/T 1626-2008 工业用草酸 2008-06-04
- GB/T 13258-2008 工业五硫化二磷 2008-06-04
- GB/T 15337-2008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2008-06-04
- GB/T 16613-2008 塑料 试验用聚氯乙烯(PVC)糊的制备 分散器法 20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