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810-2019 曲茎石斛培养基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DB41/T 1810-2019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Orchid plantlets with curved stems in culture medium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1810-2019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3-19
实施日期
2019-06-19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30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810—2019

曲茎石斛培养基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2019-03-19发布2019-06-19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810—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制种..............................................................................1

5培养基配方........................................................................2

6培养基播种育苗....................................................................3

7炼苗与移栽........................................................................3

8种苗出床分级......................................................................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曲茎石斛播种培养基配方..........................................7

附录B(规范性附录)曲茎石斛瓶苗分级................................................8

附录C(资料性附录)曲茎石斛病害防治方法............................................9

附录D(资料性附录)曲茎石斛虫害防治方法...........................................10

附录E(规范性附录)曲茎石斛出床种苗分级...........................................12

I

DB41/T181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有南阳市黄石庵林场、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石庵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立献、贾赛、张天鹏、高萨娜、王冰、裴新苗、郭利华、何西豪、吴中州、

常玮、焦铸锦、董江伟、乔世锴、王玲、王君、薛建敏、薛冰。

II

DB41/T1810—2019

曲茎石斛培养基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曲茎石斛培养基播种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制种、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播种育苗、炼苗

与移栽、种苗出床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曲茎石斛培养基播种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曲茎石斛DendrobiumflexicauleZ.H.TSi,S.C.SunetL.G.XU

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茎圆柱形平卧或斜展,显著廻折弯曲,茎长4cm~11(15)cm,

叶2~4枚互生于茎上部,总状花序,具1~2朵生于无叶的茎上部,花冠黄绿色展开后粉白色,花瓣长

2.5cm~2.8cm,中宽1.3cm,唇瓣具紫色斑块,花期5月。散生于伏牛山海拔800m~1200m的阴坡、

半阴坡山谷的岩石上。

3.2

培养基播种苗

将植物种子直接播种在培养基上,在环境因子可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苗体。

3.3

原球茎

兰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由种胚形成的扁形球状物。

3.4

无根苗

在曲茎石斛培养基播种中,由圆球茎诱导发育用于扩繁的无根苗体。

4制种

4.1母株选择

选择原产伏牛山区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曲茎石斛作为制种母株。

1

DB41/T1810—2019

4.2母株管理

4.2.1温湿度

母株宜置于荫棚设施中进行培育,在冬季花芽分化期间夜间温度13℃~15℃,白天18℃~20℃;

或在阴棚中自然温度越冬。保持60%~70%的空气湿度,干旱时及时补水,生长基质严防积水。

4.2.2施肥

每年的5月开始,宜每15d施1次腐熟的80~100倍液的稀释薄饼肥,入冬后宜施0.1%~0.05%的磷酸

二氢钾或其它适量磷钾肥。

4.2.3通风

不定期的打开棚内通风口,经常保持空气流动。

4.3授粉

4.3.1授粉方式

同种源异株异花授粉为佳。

4.3.2授粉时间

自然开花后第3d~4d时授粉,以晴天下午16:00~18:00点为佳。

4.3.3授粉方法

将母本花上的唇瓣先摘掉,然后用牙签或镊子尖头拨开药帽后去除花粉块;同样方法摘掉父本上的

唇瓣,用牙签或镊子尖头取出黄色花粉块,置于容器内或纸上,以备授粉。父母本相近时,可直接进行

授粉。授粉时用牙签或镊子将花粉块轻轻放在已去除花粉块的母本合蕊柱下部凹陷的柱头上(蕊腔内),

轻轻压紧或用牙签将蕊柱腔的黏液全部粘上花粉块。

4.3.4授粉管理

授粉后,应及时挂牌,注明父母本名称、产地、授粉时间、编号等内容,挂在授粉后的花枝上。授

粉后7d左右,若花瓣萎缩,子房开始膨大变绿并能看到果实邹形,说明授粉成功。在花朵完全枯萎后,

可向母株喷洒1:10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补充营养,促进果实发育成长。授粉后120d~140d果实成

熟。

4.4果实采收

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当蒴果开始由绿变黄成熟未开裂前采收,采收后用纸巾包裹后放入塑料封

口袋中,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

5培养基配方

5.1基本培养基选择

基本培养基选择为MS。

5.2培养基配方

2

DB41/T1810—2019

曲茎石斛培养基播种育苗各阶段培养基配方参见附录A。

6培养基播种育苗

6.1种子萌发培养

6.1.1蒴果清洗消毒

将经过后熟未开裂的蒴果,放在流水中洗去表面的灰尘杂质,用牙刷蘸取浓度为10%体积分数的洗

洁精溶液刷洗果实表面并浸泡20min,然后用流水冲洗1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s,无

菌水清洗干净,再放入0.1%的升汞溶液中浸泡10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

6.1.2播种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手术刀、镊子将灭菌好的蒴果剖开,用无菌镊子均匀撒布于种子无菌萌发诱

导培养基(参见附录A)上,在培养瓶中进行固体培养,前期避光培养15d后,采用光照培养。

6.2原球茎增殖继代培养

播种培养60d~75d后,将原球茎均匀地转接到培养瓶中的原球茎增殖继代培养基(参见附录A)

上进行继代固体培养。

6.3丛生芽分化培养

继代培养45d~60d后,将原球茎均匀转接到培养瓶中的丛生芽分化培养基(参见附录A)上,进

行固体培养。

6.4壮苗生根培养

丛生芽分化培养60d~70d后,将茎株高1cm以上的无根苗挑出,转接到培养瓶中的壮苗与生根培

养基(参见附录A)上进行固体培养。经过50d的培育,瓶苗全部生根,生根数多在3~4条,当幼苗生

根后,可继续培养70d~120d即可出瓶炼苗。

6.5培养条件

光照强度1500Lx~2000Lx,光照时间10h~12h/d,培养温度25℃~28℃。

7炼苗与移栽

7.1大棚选址与构建

大棚设施应选在通风排水良好,水源丰富,交通方便无污染的开阔地段建造,大棚为镀锌钢管拱棚

结构,宽度8m,长度因地制宜,高度3.6m,南北向设置,棚顶覆盖无滴薄膜(或不覆盖薄膜),拱棚

架上边覆盖遮阳率为80%的黑色尼龙网,棚下部设防虫网。

7.2大棚消毒

大棚炼苗7d~10d前密闭,用45%百菌清烟熏剂每667㎡用量200g进行熏蒸剂消毒处理,均匀放

置后分别点燃、随即密闭烟熏2h~3h。

7.3苗床构建

3

DB41/T1810—2019

苗床规格为长3.0m,宽1.2m,高0.5m,床四周用高10cm的塑料挡板做床围栏,下铺钢网,上铺

塑料网,棚内栽植床分四行摆放。

7.4基质消毒与铺设

苗床栽培基质为松树皮块.基质材料规格为大块长2cm~3cm,小块长0.5cm~1.0cm,大块占80%,

小块占20%,首先基质用水浸泡后,采用蒸汽杀菌的消毒方法处理基质材料,基质蒸煮温度为95℃~

105℃,处理时间100h~120h。基质铺设厚度为7cm~8cm,大料放下层,小料放上层。

7.5炼苗

石斛组培瓶苗在组培室内逐步降至室温处理7d后,转移至种植大棚内,闭瓶炼苗3d~4d。尔后

先拧松瓶盖1d左右,第2天至第3天逐步打开瓶盖,使其炼苗10d~15d,在炼苗期间若发现有轻度感

染瓶苗时,用多菌灵800倍液及时清洗消毒,苗体消毒5min~10min后及时种植。感染严重的瓶苗及时

移出大棚销毁。

7.6出瓶移栽

7.6.1出瓶

打开瓶盖后的组培苗瓶中加入60%的清水,然后将培养基摇散倒出,用流动的清水将培养基洗净,

清洗中做到轻拿轻放。

7.6.2瓶苗分级

将清洗干净的石斛瓶苗进行分级(见附录B)。

7.6.3晾苗

在荫棚内按行平摊进行晾苗,至根系由青绿略变为泛白为宜。不应在阳光下和强风处晾苗。晾苗期

间,对石斛小苗根系及时喷雾补水,水中加入少量的多菌灵溶液(按正常使用量的1/6比例加入500倍液)

和兰花营养液(正常使用量的1/6)。

7.6.4移栽

栽植曲茎石斛组培瓶苗时间以每年4~5月为宜。丛行距10cm×10cm,每床栽29行,每丛5~7株。

栽植方法是把栽培基质扒个小穴,将根系经过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多菌灵800倍液消毒过的石斛

苗放入栽植穴内,根系展开,随即用扒起的基质料覆盖根系至根际处,并用小料覆盖小苗的根际处,栽

后用手将每丛向上轻提一下,再把石斛小苗根颈处的基质小料扒开一点,使根际部稍裸露在外为宜。并

薄薄撒小料一层,栽后及时浇一次定植水,以浇透为原则。

7.7大棚育苗管理

7.7.1温度控制

在生长季节,棚内温度控制在10℃~30℃之间,夏天温度高于30℃时采取浇水及通风降温,冬

天低于0℃时关闭大门或大棚顶覆盖薄膜保温。依大棚自然温度即可越冬和防止霜冻。

7.7.2湿度控制

4

DB41/T1810—2019

移栽后一周内棚内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定植后的7d内大棚保持密闭。一周后棚内空气相对

湿度在60%~70%,幼苗叶片较干时应进行浇第二次定植水。以后床面见干时进行喷雾浇水,并逐渐打开

通风,夏天高温季节湿度达到70%~80%,并保持通风。

7.7.3水分管理

7.7.3.1水质要求

以pH值6.5左右的软水为佳,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7.7.3.2浇水

曲茎石斛苗床栽植后,前2个月内基质以保持潮润为主,床面见干时应及时喷雾水。栽植2个月后,

基质以保持湿润为主。浇水以滴灌或喷灌为好,不得冲灌。一般夏季2d~3d浇一次透水,春秋季以7d~

10d浇一次透水,冬季以10d~12d浇一次透水。当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0%~40%时应及时补水。在

生长季节基质应较湿润,生长停滞期,基质以略干为宜。切忌积水烂根。

7.7.3.3浇水时间

浇水时间宜为上午9~10点,下午5~6点。即夏秋季节日落前后浇,春季日出前后浇,冬季在中午

浇水为佳。夏天浇水时,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7.7.4施肥

7.7.4.1肥料选择

曲茎石斛种植施用果蔬和兰花专用叶面肥,应符合NY/T496的规定执行。

7.7.4.2施肥浓度

肥料使用最大浓度不超过0.1%,一般气温30℃以下的阴天施肥浓度为0.1%。气温超过30℃的晴天

施肥浓度为0.05%。通过发酵灭菌处理过的沼液使用浓度为50~70倍液喷施。

7.7.4.3施肥时间与次数

栽植后的第一个月内勿施肥。曲茎石斛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一般上午9~10点,下午5~6点为宜。

曲茎石斛生长高峰期为每年4~8月,此时每月施肥2次,以施多元素复合叶面肥为主;分蘖前期(每年9

月份施用2次)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以有效增加分蘖数。

7.7.5除草除杂

及时清除大棚内的杂草杂物和床面上的杂菌,以免滋生虫害和成为病菌传播之处。

7.7.6苗期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参见附录C,虫害防治参见附录D。农药使用应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