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81001-2007 睡衣套

FZ/T 81001-2007 Pajamas

行业标准-纺织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FZ/T 81001-2016 |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81001-200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纺织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05-29
实施日期
2007-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9)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睡衣套的要求、检验(测试)方法、检验分类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全部技术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睡衣(套装)等居家室内穿着服装。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广东美标服饰实业有限公司、杭州美标实业有限公司
起草人:
顾红烽、许鉴、林声伟、彭华陵、林声武、曾彦、秦威、王宏明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4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飞.020

Y76

「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81001一2007

代替FZ/T81001一1991

睡衣套

Pajamas

2007一05一29发布2007一11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FZ/T81001一2007

前言

本标准的4.1、4.31.01为强制性条文。4.31.4.2中的耐干本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演色牢

度及耐睡液色牢度的合格品要求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代替FZ/T81。。1一1991《睡衣套》。

本标准规定的燃烧性能要求与美国托CF,R,1610《服用纺织品燃烧性能标准》要求一致,燃烧性

能试验方法修改采用了美国ASTMD123。《服用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标准》。

本标准与FZ/T81001一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的第1章);

—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的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本标准的第3章);

—增加了成品使用说明的要求(本标准的4.)1;

—修改TFz/Tslool一1991中4.1一4.7的要求(本标准的4.2~411);

—增加了物理安全性要求(本标准的4.1)2;

—增加了理化性能要求(本标准的4.31);

—修改了检验方法(本标准的第5章);

—修改了检验分类(本标准的6.1);

—修改了等级划分规则(本标准的6.)2;

—修改了抽样规定(本标准的6)3;

—修改了质量缺陷判定规定(本标准的62)3;

—修改了判定规则(本标准的64);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定(本标准的第7章);

—修改了成品裤后档缝接缝强力测试的取样部位(本标准的附录C);

—增加了附录A、附录B和附录D。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9)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广东美标服饰实业有限公

司、杭州美标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红烽、许鉴、林声伟、彭华陵、林声武、曾彦、秦威、王宏明。

本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199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FZ/T81001一2007

睡衣套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睡衣套的要求、检验(测试)方法、检验分类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全部技术

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睡衣(套装)等居家室内穿着服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1335.1服装号型男子

GB/T3135.2服装号型女子

GB/T1335.3服装号型儿童

GB/T291。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29n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9371.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9321.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

GB/T932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3

GB/T3922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T48O2.1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圆轨迹法

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l、/13、/16、/121、1/25

GB/T57ll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817。数值修约规则

GB/T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3。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148o1机织物和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T18132丝绸服装

GB18383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8886纺织品扔牢‘庶试盼耐睡访伍牢彦

FZ/T81001一2007

GB/T91981.2纺织品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第2部分:使用四抓乙烯干洗和

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FZ/TO1026纺织品四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FZ/TO1O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01O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OIO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03003棉麻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显微镜法

FZ/T80002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FZ/TsooO4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FZ/T80007.1使用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性能sarety加hvalour

为避免和减少睡衣类服装对人体直接或间接的伤害,而对产品提出的相关要求,包括GB81401规

定的基本安全性能和物理安全性能、燃烧性能等。

3.2

毛刺burr

产品附件表面有可能划伤人体皮肤的粗糙、坚硬部分。

3.3

可触及性锐利边缘和尖端accessiblesha印妞geandpoint

在正常穿着条件下,睡衣类产品上可能对人体皮肤产生伤害的锐利边缘和尖端。

4要求

4.1使用说明

4.1.1成品的使用说明按GB5296.4和GB18401的规定执行。

4.1.2成品的基本安全技术类别按GB18401规定,应分别表示为婴幼儿产品和直接接触皮肤产品。

42号型规格

4.2.1号型设置按GB/T1335.1、GB/T1335.2和GB/T13353的规定选用。

4.2.2成品主要部位规格按GB/T13351、GB/T3135.2和GB/T1335.3的有关规定自行设计。

4.3原材料

4.3.1面料和里料

按有关纺织织物标准选用适合于睡衣套服装的合格产品,选用面料和里料的性能、色泽应相适宜,

特殊设计除外。

4.3.2辅料

4.3.2.1村布、装饰花边

采用与所用面料、里料的尺寸变化率、性能、色泽相适宜的衬布和装饰花边,其质量应符合相应产品

标准的合格品要求

4.3.2.2缝线

采用适合于所用面料、里料、辅料的缝线,缝线的缩率应与面料相适宜,钉扣线应与扣的色泽相适

宜,钉商标线应与商标底色相适宜,特殊设计除外。

FZ/T81001一2007

43.2.3钮扣、附件

采用适合于所用面料的钮扣(装饰扣除外)、拉链、饰品等附件,附件无残疵、无毛刺、缝钉牢固,经正

常洗涤和熨烫后不变形、不变色、不锈蚀。

4.324填充物絮片

应符合GB18383的要求。

4.4经纬纱向

4.4.1领面、后身、袖子的允斜程度不大于3%,前身底边不倒翘。

4.4.2裤、裙子的横向允斜程度不大于3%,裤、裙子的直向允斜程度不大于1.5%。

4.4.3色织格子面料的纬斜不大于3%。

4.5对条对格

4.5,1面料有1.oCm及以上明显条格的按表1要求。

表1单位为厘米

部位名称对条、对格要求备注

遇格条大小不一时,以衣长二分之一上

左右前身条料顺直、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04

部为主

条料对条,格料对格,互差不大于。.4。斜料贴

袋与前身遇格条大小不一时,以袋前部为主

袋左右对称,互差不大于0.5。阴阳条格除外

领尖、驳头条格对称,互差不大于。.2遇有阴阳条格,以明显条格为主

条料顺直、格料对横,以袖山为准,两袖对称互

袖子

差不大于1.。

背缝、裙片拼接缝条料对条、格料对横,互差不大于。.3

摆缝格料对横,袖窿01.0以下互差不大于。.4

裤、裙侧缝中档线以下对横,互差不大于。.4以明显条格为主

裤前中缝条料顺直,允斜不大于1.。

注特殊设计除外。

4.5.2倒顺毛绒、阴阳格原料全身顺向一致,长毛原料全身上下顺向一致,特殊设计除外。

4.5.3特殊图案面料以主图为准,全身顺向一致。

4.6拼接

4.6.1挂面在驳头下、最下扣眼以上允许一拼,但应避开扣眼位。领里可对称一拼(立领不允许)。裤、

裙腰在后中缝处允许一拼。其他部位不允许拼接。

4.6.2装饰性拼接除外。

4.7色差

4.7.1表面各部位的色差不低于4级,覆衬布所造成的色差不低于3一4级。

4.7.2套装的上装与下装的色差不低于4级。

4.8外观疵点

成品各部位的疵点允许存在程度按表2规定。成品各部位划分见图1。未列人表2的疵点按其形

态,参照表2相似疵点规定。

FZ/T81001一2007

表2

各部位允许存在程度

疵点名称

1号部位2号部位3号部位

粗于一倍竹节纱05cm~1.ocm1.Icm~ZOcm2.Icm一5.ocm

粗于二倍竹节纱不允许05cm~1.ocm1.Icm~30cm

经缩波纹不允许不大于。.scm不大于1.ocm

浅油纱IOcm~2.ocm2.Icm~3.ocm31cm~5.Ocm

不大于0.2。m,不大于0.4cmZ

斑疵(油、锈、色斑)不允许

不明显不明显

印花图案错位不允许不大于。.Zcm不大于。.5。m

注1:颜色深度不大于GB/T4841.3中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的浅色面料,在1号部位不允许有浅油纱

(距60cm目测)。

注2:各部位只允许一处允许存在程度内的疵点。

注3:距样品60cm目侧,需仔细辨别才能发现的斑疵为不明显疵点。

图1

FZ/T81001一2007

4.9缝制

4.9.1针距密度按表3规定,特殊设计除外。

表3

项目针距密度备注

明暗线3cm不少于12针

包缝针3cm不少于,针

手工针3cm不少于7针肩缝、袖窿、领子不少于9针

三角针3cm不少于5针以单面计算

细线Icm不少于12针

锁眼

粗线Icm不少于9针

细线每眼不少于8根线

钉扣缠脚线高度与止口厚度相适应

粗线每眼不少于6根线

4.9.2各部位缝制平服,线路顺直、整齐、牢固,针迹均匀,上下线松紧要适宜,起止针处及袋口应回针

缉牢。

4.9.3商标位置端正,耐久性标签内容清晰、正确。

4.9.4领子平服、不反翘。

4.9.5绮袖圆顺,前后基本一致。

4月.6所有外露缝份应全部包缝。

4.9.7各部位缝份不小于。.scm。

4.9.8锁眼定位准确,大小适宜,眼位不偏斜,锁眼针迹美观、整齐、平服。扣与眼对位,整齐牢固,扣脚

高低适宜,线结不外露。

4.9.9绣花部位平服、不漏印迹、不漏绣。装饰物缝钉牢固。

4.9.01对称部位基本一致。

4.9.11纺缝线迹顺直,厚薄均匀。

4.9.21各部位03Cm内不得有两处单跳针和连续跳针,链式线迹不允许跳线。

401规格允许偏差

成品主要部位规格允许偏差按表4规定。

表4单位为厘米

部位名称规格允许偏差

领大士08

衣长士1.2

胸围士2.2

总肩宽士1.0

装袖士1,0

长袖长

连肩袖士12

短袖长士0.6

装腰士1.0

腰围

松紧腰士2.0

裤裙〔)长士1.5

连衣裙裙长士2.0

FZ/T81001一2007

4.11整烫

411.1各部位熨烫平服、整洁,无烫黄、水溃及亮光。

4.11.2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