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811-2009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原则
GB/T 23811-2009 Working principles for food safety risk analysi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发布历史
- 
                            2009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 起草人:
- 刘文、许建军、张志强、戴岳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7.040
X00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811—2009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原则
Workingprinciplesforfoodsafetyriskanalysis
2009-05-27发布2009-09-01实施
发布
GB/T23811—2009
本标准制定时参考了《食品法典委员会程序手册》(第十七版,2008)第皿部分的《食品法典框架内应
用的风险分析工作原则》。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许建军、张志强、戴岳。
T
GB/T23811—2009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原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一般要求,以及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危害hazard
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的状态。
:GB/T19538—2004,定义3.11]
2.2
风险risk
食品中危害产生某种不良健康影响的可能性和该影响的严重性。
2.3
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
以科学为依据,由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以及风险特征描述四个步骤组成的过程。
2.4
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
与各利益相关方磋商后,权衡各种政策方案,考虑风险评估结果和其他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公平
贸易有关的因素,并在必要时选择适当预防和控制方案的过程。
2.5
风险交流riskcommunication
在风险分析全过程中,风险评估者、风险管理者、消费者、产业界、学术界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风险、
风险相关因素和风险感知的信息和看法,包括对风险评估结果解释和风险管理决策依据进行的互动式
沟通。
2.6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
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三部分组成的过程。
2.7
危害识别hazardidentification
对某种食品中可能产生不良健康影响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确定。
2.8
危害特征描述hazardcharacterization
对食品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健康影响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
2.9
暴露评估exposureassessment
对食用食品时可能摄入生物、化学和物理因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3/T 2146-2023 森林保险灾害损失认定 2023-06-01
- DB63/T 2152-2023 公路建设项目代建管理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47-2023 生态环境脆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景观规划与设计指南 2023-06-01
- DB63/T 2151-2023 农村公路管理运营技术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50-202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44-2023 川赤芍栽培技术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49-2023 盐渍土地区桥涵基础施工技术指南 2023-06-01
- DB63/T 2143-2023 工业管道安全使用管理规范 2023-06-01
- DB63/T 2142-2023 高速公路避险车道施工养护技术指南 2023-06-01
- DB63/T 2148-2023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指南 2023-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