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490-2021 设施草莓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37/T 4490-2021 Guidance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Main Diseases and Pests of Strawberry Faciliti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威海峻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烟台市果茶工作站、荣成市小镇果业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段小娜、顾亮、刘霞、赵明、刘笑宏、曲恒华、苏佳明、王培亮、王军杰、王培明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16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490—2021
设施草莓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greencontrolofmainpestsanddiseasesofstrawberryin
greenhouse
2021-12-29发布2022-01-29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49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植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I
DB37/T4490—2021
设施草莓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草莓生产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防控对象和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设施草莓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Z26575草莓生产技术规范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3032草莓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防控对象
4.1主要病害
设施草莓主要病害包括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根腐病及病毒病等。
4.2主要虫害
设施草莓主要虫害包括蚜虫、叶螨、粉虱、蓟马等。
5防控技术
5.1防控原则
应符合GB/Z26575的规定。坚持以“减药控害、提质增效”方式,针对设施草莓不同生育期主要病
虫害发生特点,采取以农业和生物防控为基础、理化诱控为核心、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为辅助的综合措施,
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设施草莓品质、产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5.2农业防治
5.2.1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抗病虫、优质、高产的草莓品种。
5.2.2苗木选择
1
DB37/T4490—2021
选择的脱毒草莓种苗应不带NY/T3032规定的病毒种类。种苗具有4片以上展开叶,叶色呈鲜绿色,
叶柄粗壮而不徒长,根茎粗度8mm以上,根系发达,根须多而粗,呈黄白色,单株苗重20g以上,中心
芽饱满,顶花芽分化完成,经过检疫无病虫。
5.2.3土壤消毒
空棚期,用氰氨化钙、棉隆或威百亩进行土壤消毒。每667m2均匀撒施粉碎秸杆1000kg~2000kg、
氰氨化钙50%颗粒剂50kg~60kg或每667m2撒施棉隆98%微粒剂20kg~26.7kg;或每667m2用威百亩
35%水剂4kg~6kg沟施。土壤湿度70%以上,用厚度0.04mm以上的农膜将土壤表面完全封闭,暴晒20d~
30d。消毒完成后,揭膜、旋耕、充分放气后方可种植草莓。
5.2.4闷棚
空棚期,选择连续的晴好天气,密闭风口,连续闷棚15d~20d,减少棚室内病菌虫源。
5.2.5轮作
按GB/Z26575的规定执行。
5.2.6植株管理
设施草莓生长期间,及时摘除匍匐茎、衰老底叶、弱叶、病叶和病果;及时移除根茎腐烂的病株并
清除周围病土,带出棚外在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5.2.7控湿
垄面覆盖黑色或银黑色地膜,棚内行间地面或沟中铺园艺地布或无病秸杆,采用覆膜下滴灌方式补
水补肥;大棚覆盖无滴农用膜,保持棚室整洁通透;及时通风换气,降低棚室湿度。
5.3物理防治
5.3.1防虫网阻隔
在草莓生长期,在棚室的通风口安装40~50目防虫网。
5.3.2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向性,悬挂诱虫色板,防治蚜虫、粉虱等害虫。
a)黄板诱杀:在草莓生长期,每667m2悬挂25~30块黄色粘虫板(每片面积25cm×40cm),
悬挂高度为植株顶部上方约10cm,每年更换3次。
b)蓝板诱杀:在草莓生长期,每667m2悬挂25~30块蓝色粘虫板(每片面积25cm×40cm),
悬挂高度为植株顶部上方约10cm,每年更换3次。
5.4生物防治
5.4.1释放天敌
粉虱发生初期,每株成虫小于3头时,棚内均匀悬挂丽蚜小蜂蛹卡。每667m2释放2500头,每7d~
10d释放1次,连续释放4~5次。
蚜虫发生初期,可释放异色瓢虫卵,瓢蚜比为1:10,傍晚或清晨将瓢虫卵卡悬挂在蚜虫为害部位附
近,幼虫孵化后即能够取食到猎物;蚜虫数量爆发时,可释放幼虫或成虫,将瓢虫成虫或幼虫撒在蚜虫
2
DB37/T4490—2021
为害严重的部位,瓢蚜比控制为1:200为宜,可以达到迅速控制并节约成本的效果。每10d~15d释放1
次,连续释放4~5次。释放异色瓢虫期间棚室内温度不低于15℃。
叶螨发生初期,可释放捕食螨防治,平均每株释放加州新小绥螨20头,每15d~20d释放1次,连续
释放4~5次。
释放天敌期间,保持棚室内干燥,释放前15d~20d内不喷施化学农药。
5.4.2使用生物农药
针对设施草莓主要病害,使用多抗霉素、蛇床子素、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生物农药;针对设施
草莓主要虫害,使用苦参碱、藜芦碱等生物农药。
5.5化学防治
5.5.1科学用药
针对设施草莓主要病虫害种类,坚持科学用药。农药使用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的相应规定执
行。
宜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部分推荐化学农药,见附录A;部分推荐生物农药,
见附录B;禁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农药使用时注意轮换,避免病原菌和害虫对药剂产生抗药性。
5.5.2农药安全使用
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
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DWCIA 0022-2022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光纤及户外光缆 2022-11-22
 - T/GDC 0063-2021 移动基站北斗授时技术规范 2021-12-28
 - T/CCSA 538-2024 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 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网关测试方法 2024-07-03
 - T/CCSA 542-2024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与计算设备运维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2024-07-03
 - T/CEMIA 002-2017 光纤预制棒用三氯氧磷 2017-12-01
 - T/CCSA 320-2021 移动通信终端支持增强现实的技术要求 2021-06-25
 - T/CCSA 543-2024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与计算设备运维管理 平台测试方法 2024-07-03
 - T/CCSA 544-2024 车路协同 路侧通信设备(RSU)运维管理平台测试方法 2024-07-03
 - T/CVIA 005-2016 HDR OLED电视机技术规范 2016-07-12
 - T/TAF 078.8-2020 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 移动应用分发平台管理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