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718-2007 牙鲆放流增殖技术规范

DB37/T 718-2007 Th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the release and propagation of tooth flounder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718-2007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10-09
实施日期
2007-11-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718-2007

牙鲆放流增殖技术规范

2007-10-09发布2007-1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718-2007

前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四杰、王熙杰、王云中、张本成、李作朕。

I

DB37/T718-2007

牙鲆放流增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牙鲆人工放流增殖的海域环境和供苗单位条件以及苗种的培育、质量、规格、检验方

法与规则、计数方法、包装运输、放流操作、资源保护监测、回捕效果评估等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近海牙鲆人工放流增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GB12763.6-1991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生物调查

NY/T5275-2004无公害食品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DB37/T461—2004牙鲆亲鱼和苗种

3术语和定义

3.1

全长

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

3.2

人工放流

将人工繁育的水产苗种或亲体放回自然水域以增加其种群数量的活动。

3.3

渔业资源增殖

向自然水域中人工放流经济水生生物种群或移入新种群,增加其数量,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活动。

4放流海域环境条件

4.1地理环境

潮流畅通、水清流缓,曾有天然种群产卵、索饵的内湾或岸线凹曲的浅海海域。

4.2底质环境

沙泥、沙、砂砾或岩礁,无还原层污泥。

4.3水文环境

盐度22~34;底层水温5~28℃。

4.4生物环境

小型低值鱼、虾类等饵料生物丰富。

4.5水质条件

水质符合GB11607-1989的要求。

5供苗单位条件

1

DB37/T718-2007

5.1具有充足的育苗水体。

5.2持有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5.3交通、通讯便利。

5.4苗种培育场距放流海域近。

6苗种培育

按NY/T5275-2004进行。

7苗种质量

苗种质量应符合DB37/T461-2004的要求。

8苗种规格

放流苗种规格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牙鲆放流苗种规格要求

规格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