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174-2007 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
JJF 1174-2007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Signal Generato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7年02月
-
2017年11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信息产业部电子601计量站
- 起草人:
- 杨桥新、王勇
- 出版信息:
- 页数:44页 | 字数:5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74—2007
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ecificationforDiitalSinalGenerator
pgg
ㅤㅤㅤㅤ
2007-02-28发布2007-05-28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
JJF11742007
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췍
췍
췍
췍—
CalibrationSecificationfor췍JJF11742007췍
p
DiitalSinalGenerator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gg
,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年月日批准并自
2007228
年月日起施行。
2007528
ㅤㅤㅤㅤ
—
JJF11742007
目录
范围……………………()
11
引用文献………………()
21
术语和定义……………()
31
概述……………………()
42
计量特性………………()
52
内晶体振荡器………………………()
5.12
输出信号频率………………………()
5.22
输出电平……………()
5.32
频谱纯度参数………………………()
5.42
模拟调制参数………………………()
5.52
脉冲调制参数………………………()
5.63
内调制信号发生器参数……………()
5.73
数字调制参数………………………()
5.83
ㅤㅤㅤㅤ
校准条件………………()
64
环境条件……………()
6.14
校准用仪器设备……………………()
6.24
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
75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
7.15
内部晶体振荡器的校准…………()
7.26
输出信号频率的校准………………()
7.36
输出电平的校准……………………()
7.46
、()
7.5谐波分谐波和非谐波的校准……………………7
单边带相位噪声的校准……………()
7.68
载波的剩余调幅和剩余调频的校准………………()
7.78
、()
7.8幅度调制的调幅度解调失真及伴随调频的校准………………9
、()
7.9频率调制的频偏解调失真及伴随调幅的校准…………………9
、()
7.10相位调制的相偏解调失真的校准……………9
脉冲调制的校准…………………()
7.1110
内调制信号发生器的校准………()
7.1210
Ⅰ
—
JJF11742007
数字调制质量参数的校准………………()
7.13TDMA11
数字调制质量参数的校准………………()
7.14CDMA11
用户定义数字调制质量参数的校准……………()
7.1512
7.16内部基带/调制参数的校准…………………()
IQ12
外部/调制频响的校准………()
7.17IQ13
校准结果表达…………()
813
复校时间间隔…………()
913
附录标准记录格式…………………()
A14
附录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B25
ㅤㅤㅤㅤ
Ⅱ
—
JJF11742007
数字信号发生器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频率范围为,调制方式为、、/、
250kHz~6GHzBPSKQPSKπ4DQPSK
、、、、、(通信制式为、、、
8PSK16QAM32QAM256QAMFSKMSKNADCGSMPHS
、、、)的数字信号发生器的校准。
DECTIS-95CDMACDMA2000W-CDMA
2引用文献
—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器检定规程
JJG1802002
,。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定义
误差矢量幅度(,)
3.1errorvectormanitudeEVM
g
,、,
在矢量坐标图上由于射频放大器的非线性与噪声传输通道的干扰与衰落等使
,
得矢量的幅度与相位产生变化测量到的矢量与参考矢量的矢量差的幅度就称为误差矢
,。。
量幅度为标量通常表示为对参考矢量峰值的百分比
ㅤㅤㅤㅤ
误差矢量图
矢量幅度误差()
3.2vectormanitudeerror
g
,
测量到的矢量的幅度与参考矢量的幅度之差通常表示为对参考矢量峰值的百分
比。
相位误差()
3.3phaseerror
,,
在数字调制的载波信号中一串码元的载波相位形成一个相位轨迹每个码元相位
。()。
差值与回归线之差为该码元的相位误差单位为度°
峰值相位误差()
3.4eakhaseerror
pp
。()。
在特定时间内统计得到的相位误差最大值单位为度°
均方根相位误差()
3.5RMShaseerror
p
,()。
一串码元的相位误差的均方根值是该串码元的均方根相位误差单位为度°
1
—
JJF11742007
频率误差()
3.6freuencerror
qy
,,
在数字调制的载波信号中一串码元的载波相位形成一个相位轨迹将这个相位轨
,
迹与理论上理想的相位轨迹作每一码元的逐一比较它们的差值轨迹的回归线斜率是频
,。
率误差单位为Hz
波形质量因数()
3.7Rho
,;
应用于CDMA系统中的度量参数它是相关功率对总功率的比值相关功率通常
是由测得的信号与一个已知编码的作为参考的基带信号之间的互相关计算得到的。
4概述
、、、
数字信号发生器由内晶体振荡器频率合成单元电平控制单元调制单元等组成
,
的综合性信号发生器其基本功能是提供正弦波信号和采用标准及定制制式的矢量调制
,、、。
波信号广泛应用于研发制造计量等部门
5计量特性
5.1内晶体振荡器
-6-11
开机特性:1×10~1×10
-6-11
日频率波动:1×10~1×10
-6-11
日老化率:1×10~1×10
-6-11
1秒频率稳定度:1×10~1×10ㅤㅤㅤㅤ
-6-11
频率复现性:1×10~1×10
-5-10
频率准确度:±1×10~±1×10
5.2输出信号频率
范围:250kHz~6GHz
-5-10
准确度:±1×10~±1×10
5.3输出电平
范围:-127dBm~+30dBm
最大允许误差:()
±0.5~2dB
5.4频谱纯度参数
5.4.1谐波:<-25dBc
5.4.2非谐波:<-50dBc
5.4.3分谐波:<-40dBc
:/()
5.4.4单边带相位噪声<-100dBcHz偏离载波≥20kHz
5.4.5载波的剩余调频和剩余调幅
剩余调频:<2Hzrms
剩余调幅:<0.05%rms
5.5模拟调制参数
5.5.1幅度调制
调幅深度范围:()
0~99%
2
—
JJF11742007
调幅度最大允许误差:()
±3~20%
5.5.2频率调制
调频频偏范围:()
0~400kHz
调频频偏最大允许误差:()
±3~20%
5.5.3相位调制
调相相偏范围:()
0~400rad
调相相偏最大允许误差:()
±5~20%
5.6脉冲调制参数
5.6.1脉冲调制通断比:>60dB
/:
5.6.2脉冲调制上升下降时间<150ns
5.7内调制信号发生器参数
5.7.1内调制信号发生器频率
频率范围:0.01Hz~100kHz
-5-10
频率最大允许误差:±1×10~±1×10
5.7.2内调制信号发生器幅度
幅度范围:1mV~10V
幅度最大允许误差:±1%
5.8数字调制参数
5.8.1标准制式数字调制ㅤㅤㅤㅤ
误差矢量幅度:1%rms
矢量幅度误差:1%rms
相位误差:1°rms
频率误差:10Hz
FSK误差:2%rms
波形质量因数():
Rho0.9996
5.8.2用户定义数字调制
误差矢量幅度:1%rms
相位误差:1°rms
频率误差:10Hz
FSK误差:2%rms
波形质量因数():
Rho0.9996
5.8.3内部基带/数字调制
IQ
误差矢量幅度:1%rms
相位误差:1°rms
频率误差:10Hz
FSK误差:2%rms
波形质量因数():
Rho0.9996
3
—
JJF11742007
外部/调制
5.8.4IQ
:
注以上所列各项参数包括了各种通用数字信号发生器的可检测参数的测量范围和最大允许误
,。
差要求校准时应以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的技术说明书中所列的技术参数为准以上技术指标不作
,。
合格性评价仅供参考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校准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不超过,且不应有温
6.1.123±5℃±2℃
度突变。
6.1.2相对湿度:≤80%
供电电压:(),()
6.1.3220±10V50±2Hz
6.1.4周围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
6.2校准用仪器设备
6.2.1参考频标
频率:10MHz
,
频率稳定度应优于被校晶振频率稳定度的倍其他技术指标优于被校晶振相应技
3
术指标一个数量级。
6.2.2频差倍增器
稳定度应优于被校晶振的频率稳定度的倍。
3
ㅤㅤㅤㅤ
6.2.3频率计
:
频率测量范围应覆盖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6-11
频率测量准确度:±1×10~±1×10
6.2.4测量接收机
:
频率范围应覆盖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功率测量范围:+30dBm~-110dBm
功率测量最大允许误差:()
±0.2~0.5dB
6.2.5功率计
:
频率范围应覆盖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功率测量范围:+30dBm~-50dBm
功率测量最大允许误差:()
±0.2~0.3dB
6.2.6调制度分析仪
:
频率范围应覆盖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调幅度测量范围及最大允许误差:(),字
0~99%±1%±1
频偏测量范围及最大允许误差:(),字
0~400kHz±1%±1
相偏测量范围及最大允许误差:(),字
0~400rad±3%±1
6.2.7频谱分析仪
:
频率范围应覆盖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三次谐波的频率范围
电平测量最大允许误差:()
±1~2dB
4
—
JJF11742007
6.2.8相位噪声测试系统
:
频率范围应覆盖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
本底噪声应优于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相位噪声技术指标10dB以上
相位噪声测量最大允许误差:±2dB
6.2.9音频分析仪
频率范围:20Hz~100kHz
失真测量范围:()
0.01~100%
失真测量最大允许误差:±10%
6.2.10数字多用表
:
频率范围应覆盖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的内调制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
电压测量范围:()
0~100V
电压测量最大允许误差:±0.3%
6.2.11示波器
:
频带宽度应覆盖被数字校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
6.2.12函数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
:
频率范围应覆盖通断比校准要求的频率范围
脉冲宽度:5ns~300s
μ
直流电压:()
0~+5V
脉冲幅度:()ㅤㅤㅤㅤ
0~+5V
电压最大允许误差:±1%
6.2.13矢量信号分析仪
:。
频率范围应覆盖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
误差矢量幅度():()
EVM0.3%rmsFresan≤100kHz
qp
()
0.5%rmsFresan≤1MHz
qp
()
1.0%rmsFresan>1MHz
qp
矢量幅度误差:()
0.3%rmsFresan≤100kHz
qp
()
0.5%rmsFresan≤1MHz
qp
()
1.0%rmsFresan>1MHz
qp
相位误差:()
0.3°rmsFresan≤100kHz
qp
()
0.4°rmsFresan≤1MHz
qp
()
0.6°rmsFresan>1MHz
qp
频率误差:10Hz
FSK误差:1.5%rms
波形质量因数():
Rho0.9999
邻道功率比():()
ACPR±0.2~0.9dB
7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
7.1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
5
—
JJF11742007
、。
7.1.1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应有说明书原校准证书及全部配套附件
,、
7.1.2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应无影响电气性能的机械损伤其开关按键等应到位可
,,。,
靠旋钮应牢固且调节正常显示屏能正常显示被校仪器通电后应能自动开始
自检。
,(
7.1.3进行以下校准时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及校准用设备应按规定时间一般为
30min~60min)预热。
7.2内部晶体振荡器的校准
内部晶体振荡器的校准参照—《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器检定
JJG1802002
》。。
规程进行校准结记入附录表
AA.1
7.3输出信号频率的校准
仪器连接如图所示。
7.3.11
图输出信号频率的校准
1
,,
7.3.2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置于未调制状态调节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使频率
。。
计正常工作频率计取样时间的设定应使其显示位数应比指标要求的有效位多一位
,、、
7.3.3从最低到最高改变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的载波频率f按低中高选取一般
ㅤㅤㅤㅤ
()
测试点与根据通信制式频段选取典型测试点相结合的原则或按技术说明书要求选取
,,。
不少于个频率点从频率计读出频率值并记入附录表
80AA.2
f
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误差按式()计算:
7.3.41
ff
-
0()
δ=1
0
f
7.4输出电平的校准
7.4.1最大输出电平的校准。
仪器连接如图所示。
7.4.1.12
图输出电平的校准
2
,
7.4.1.2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置于未调制状态调节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为最大
,、、
值按低中高选取一般测试点与根据通信制式频段选取典型测试点相结合的原则
()()。
或按技术说明书要求选取不少于个频率点或按用户要求选取从功率计或测量
8
接收机上读出电平值L0,记录于表A.3中。
7.4.2输出高电平的校准
仪器连接如图所示。
7.4.2.12
6
—
JJF11742007
,、、
7.4.2.2被校数字信号发生器置于未调制状态按低中高选取一般测试点与根据
(),
通信制式频段选取典型测试点相结合的原则或按技术说明书要求选取不同频率点
、、()不少于个校准点
按高中低原则先后调节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L≥0dBm3
(),,。
包括从功率计或测量接收机上读出电平值并记入附录表
0dBmL0AA.4
输出高电平误差按式()计算:
7.4.2.32
()()
ΔLLdB2
=-
0
7.4.3输出低电平的校准
仪器连接如图所示。
7.4.3.13
图输出电平的校准
3
,、、
7.4.3.2被
推荐标准
- GB/T 25256-2010 光学功能薄膜 离型膜 180°剥离力和残余黏着率测试方法 2010-09-26
- GB/T 25254-2010 工业用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 2010-09-26
- GB/T 25263-2010 氯化橡胶防腐涂料 2010-09-26
- GB/T 25258-2010 过氯乙烯树脂防腐涂料 2010-09-26
- GB/T 25260.1-2010 合成胶乳 第1部分:羧基丁苯胶乳(XSBRL)56C、55B 2010-09-26
- GB/T 25262-201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磨耗试验指南 2010-09-26
- GB/T 25257-2010 光学功能薄膜 翘曲度测定方法 2010-09-26
- GB/T 25259-2010 过氯乙烯树脂涂料 2010-09-26
- GB/T 25255-2010 光学功能薄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拉伸性能测定方法 2010-09-26
- GB/T 25253-2010 酚醛树脂涂料 201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