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

GB/T 14684-2001 Sand for building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4684-2022 |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684-2001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1-07-13
实施日期
2002-0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砂石协会
起草人:
陈家珑、杨永起、乔继科、张国民、姚利君、丘勤、母树春、刘伟超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4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4684-2001

前忿二1

根据砂资源的变化及建筑用砂技术发展,本标准是在总结GB/T14684-1993建《筑用砂》基础上

修订的。修订时,参考了ISO、欧洲及美、英、日等国的有关标准,使标准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既符合国情

又便于国际交流。

本标准与GB/T14684-1993相比主要修改点有:

1.增加了人工砂,天然砂去除了特细砂品种与产品等级的划分;

2.砂筛的筛孔采用了国际标准ISO6274:1982((混凝土集料的筛分》的相关规定;

3.增加了人工砂的技术要求,修改了天然砂含泥量、泥块含量、轻物质、氯化物、松散堆积密度等部

分技术要求;

4.增设了人工砂、轻物质与碱集料快速反应的试验方法,完善了试验方法中的一些要求。

本标准自2002年2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4684-1993.

根据工程需要,如测定砂的吸水率与饱和面干的表面含水率可按附录B、附录C进行。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砂石协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

检验站、诺德伯格北京办事处、北京三联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材料及构件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

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天津西斯尔混凝土公司蓟县石矿、浙江宁波市地方建筑材料管理处、浙江

湖洲市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工程材料公司)、浙江杭州市璋山石矿、广东广州嘉华黄(阪)石

矿、惠记集团鸿利石场、福建中国标准砂厂、河南商丘市人工砂研究会、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家珑、杨永起、乔继科、张国民、姚利君、丘勤、母树春、刘伟超。

本标准1993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中国砂石协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用砂GB/T14684一2001

Sandforbuilding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砂的定义、分类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T177-1985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

GB/T601-19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

GB/T602-1988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2419-1994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6003.1-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eqvISO3310-1:1990)

GB/T6003.2-1997金属穿孔板试验筛(eqvISO3310-2:1990)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ISO679:1989)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天然砂naturalsand

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

岩石的颗粒。

3.2人s砂manufacturedsand

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

粒。

混合砂: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3.3含泥量materialfinerthan75pminnaturalsand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p.m的颗粒含量。

3.4石粉含量materialfinerthan75uminmanufacturedsand

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pm的颗粒含量。

3.5泥块含量claylump

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p.m的颗粒含量。

3.6细度模数finenessmodul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且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一07-13批准2002一02-01实施

GB/T14684-2001

衡量砂粗细度的指标。

3.7坚固性soundness

砂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一F抵抗破裂的能力。

3.8轻物质materiallighterthan2000kg/m3

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的物质。

3.9碱集料反应alkali-aggregatereaction

指水泥、外加剂等混凝土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并导致

混凝土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

3.10亚甲蓝MB值methylenebluevalue

用于判定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tim颗粒含量主要是泥土还是与被加工母岩化学成分相同的石粉

的指标。

分类与规格

4.1分类

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人工砂两类:

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

人工砂:包括机制砂、混合砂。

4.2规格

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粗:3.7-3.1

中:3.0-2.3

细:2.2-1.6

4.3类别

砂按技术要求分为I类、1类、皿类。

4.4用途

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H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

的混凝土;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技术要求

颗粒级配

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颗粒级配

嘿黔空万哭123

9.50mm000

4.75mm10^010^-010^0

2.36mm35^525-015^-0

l.18mm65^-3550^1025^0

600,"m85^7170-4140-16

GB/'r14684-2001

表1完()

级配区

累计筛余,%

方筛孔

300fzm95^-8092^-7085^-55

150f(m10090100^--9010090

1)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600K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

5%。

2)1区人工砂中150Ajm筛孔的家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2区人工砂中150Ji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

到100-80,3区人工砂中150u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5.2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5.2.1天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指标

项目

I类l类皿类

含泥量

<1.0<3.0<5.0

按(质量计),%

泥块含量

0<1.0<2.0

按(质量计),%

5.2.2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石粉含量

指标

项目

I类l类皿类

石粉含量

1<3.0<5.0<7.0"

MB值<1.40按(质量计),%

或合格

泥块含量

2亚0<1.0<2.0

甲按(质量计),%

试石粉含量

3验<1.0<3.0<5.0

MB值)1.40按(质量计),%

或不合格

泥块含量

40<1.0<2.0

按(质量计),%

1)根据使用地区和用途,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3‘有害物质

砂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

硫酸盐、氯盐等,其含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GB/T14684--2001

表4有害物质含量

指标

项目

I类皿类l类

云母按(质量计),%,<1.02.02.0

轻物质按(质量计).%I<1.01.01.0

有机物(比色法)合格合格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质量计),%,<0.50.50.5

抓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0.010.020.06

5.4坚固性

5.4.1天然砂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坚固性指标

指标

项目

I类II类可类

质量损失,%,<8810

5.4.2人工砂采用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压碎指标值应小于表6的规定。

表6压碎指标

指标

项目

II类

单级最大压碎指标,%,25

5.5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砂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

1350kg/m3;空隙率小于47Yo

5.6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制备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的试验龄期膨胀率应

小于0.1o%o

6试验方法

6.1试样

6.1.1取样方法

6.1.1.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

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6}1}1}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等量的砂4

份,组成一组样品。

6.1.1.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6.1.2试样数量

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做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

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GB/T14684-2001

表7单项试验取样数量kg

序号试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

1颗粒级配4.4

2含泥量4.4

3石粉含量6.0

4泥块含量20.0

5云母含量0.6

6轻物质含量3.2

7有机物含量2.0

8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0.6

9抓化物含量4.4

天然砂8.0

10坚固性

人工砂20.0

11表观密度2.6

12堆积密度与空隙率5。0

13碱集料反应20.0

6.1.3试样处理

6.1.3.1用分料器法: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然后通过分料器,取接料斗中的其中一份再次通

过分料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6.1.3.2人工四分法: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

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

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6.1.3.3堆积密度、人工砂坚固性检验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6.2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

6.2.1试验环境: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C-30`Co

6.2.2试验用筛:应满足GB/T6003.1和GB/T6003.2中方孔试验筛的规定,筛孔大于4.00mm的

试验筛采用穿孔板试验筛。

6.3颗粒级配

6.3.1仪器设备

a)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士5)'C;

b)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c)方孔筛:孔径为150pm,300[cm,600pm,l.18mm,2.36mm,4.95mm及9.50mm的筛各一

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d)摇筛机;

e)搪瓷盘,毛刷等。

6.3.2试验步骤

6.3-2.1按6.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

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恒量系指试样在烘干1h-3h的情况下,其前后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6.3.2.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人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

GB/T14684-2001

行筛分。

6.3-2.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

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

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6.3.2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式1()计算出的量,超

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AXd"Z

(1)

200

式中: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

A筛面面积,mmz;

d-一一筛孔尺寸,mmo

a)将该粒级试样分成少于按式(1)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b)将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筛余混合均匀,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再用四分法缩分为大致相等

的两份,取其中一份,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9,继续筛分。计算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分计筛余量时应根

据缩分比例进行修正。

6.3.3结果计算与评定

6.3.3.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loon

6.3.3.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

0.100。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6.3-3.3砂的细度模数按式2()计算,精确至0.01:

M,(A,+A,+A,+A,+A,)一5A,...……。........··。……(2)

100一A,

式中:M,—细度模数;

Ai,AZ,Aa,Aa,A5,A,—分别为4.75mm,2.36mm,l.18mm,600tcm,30014m,150pm筛的累计筛余

百分率。

6.3-3.4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loo。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

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须重新试验。

6.4含泥量

6.4.1仪器设备

a)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