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860-2009 丝绸(机织物)的分类、命名及编号

GB/T 22860-2009 Classing,naming and coding of silk(woven fabric)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860-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4-21
实施日期
2009-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丝绸(机织物)产品的分类、命名及编号。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丝绸(机织物)产品的分类、命名及编号。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达利(浙江)丝绸有限公司、杭州金富春丝绸化纤有限公司
起草人:
周颖、林平、盛建祥、俞丹、叶生华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080.01

W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860—2009

丝绸(机织物)的分类、命名及编号

Classing,namingandcodingofsilk(wovenfabric)

2009-04-21发布2009-12-01实施

发布

GB/T22860—2009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达利(浙江)丝绸有限公司、杭州金富春丝绸化纤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颖、林平、盛建祥、俞丹、叶生华。

T

GB/T22860—2009

丝绸(机织物)的分类、命名及编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丝绸(机织物)产品的分类、命名及编号。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丝绸(机织物)产品的分类、命名及编号。

2分类

丝绸(机织物)产品共分为14大类和38小类。

2.1大类

2.1.1

绡类chiffon

采用平纹或假纱等组织,通常采用经、纬加捻,密度较小,质地轻薄透孔的织物。

2.1.2

纺类habotai

采用平纹组织,经、纬不加捻或弱捻,绸面平整缜密的织物。

2.1.3

络类crepe

采用平纹或其他组织结构,运用加捻工艺,绸面呈现明显的绐效应,并富有弹性的织物。

2.1.4

缎类satin

采用缎纹组织,绸面平滑肥亮的织物。

2.1.5

锦类brocade

采用斜纹、缎纹等组织,经、纬不加捻或低捻,绸面呈瑰丽多彩,花纹精致的色织提花织物。

2.1.6

绫类ghatpot

采用斜纹或斜纹变化组织,绸面具有明显斜向纹路的织物。

2.1.7

绢类yarn-dyedsilkfabric

采用平纹或平纹变化组织,熟织或色织套染,绸面细密平挺的织物。

2.1.8

纱类gauze

全部或部分采用纱组织,绸面呈现清晰纱孔的织物。

2.1.9

罗类leno

全部或部分采用罗组织,绸面纱孔呈条状的织物。

2.1.10

缥类bengaline

采用平纹组织、以各种长丝作经、棉纱蜡线或其他短纤维纱线原料作纬,质地比较粗厚的织物。

1

GB/T22860—2009

2.1.11

葛类poplin

采用平纹、平纹变化组织或急斜纹组织,经细纬粗,经密纬疏,质地厚实,有比较明显的横绫织物。

2.1.12

绒类velvet

全部或部分采用绒组织,绸面呈明显绒毛或绒圈的织物。

2.1.13

呢类suitingsilk

采用或混用基本组织、联合组织及变化组织,质地丰厚的织物。

2.1.14

绸类silk&filamentfabric

采用或混用各种基本组织及变化组织,质地较紧密或兀以上各类特征的织物。

2.2小类

2.2.1

双络类crepedechine

应用平纹组织,纬向采用2S、2Z排列的强捻丝,绸面呈均匀绐效应的织物。

2.2.2

碧络类kadecrepe

纬向采用碧给线,绸面呈现细密纟刍纹的织物。

2.2.3

乔其类georgette

采用平纹组织,经向、纬向均采用中、强捻丝,质地较稀疏轻薄,绸面呈现纱孔和给效应的织物。

2.2.4

顺纤类crepon

纬向采用单向强捻丝,绸面呈现不规则直向皱纹的织物。

2.2.5

塔夫类taffeta

采用平纹组织、质地细密挺括的并有明显的丝鸣感的熟织物。

2.2.6

生类unboiled-fabr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