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030-20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第3部分:车辆基地非标设备安装
DB61/T 1030-2016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quality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on-standard equipment installation in vehicle bas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陈爱丽、谢红、张龙平、刘富强、田战国、王艳伍、楚万喜、温松涛、张津津、邵立鹏、丁辉、王明海、王勇。
 
- 出版信息:
 - 页数:3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99
P65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030—20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第3部分:车辆基地非标设备安装
Codeforqualityacceptanceofurbanrailtransitengineering—
Part3:Installationofnon-standardequipmentforthebaseofvehicle
2016-06-27发布2016-08-01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1/T1030—2016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验收要求..........................................................................3
6安装调试要求......................................................................8
7工程验收.........................................................................30
I
DB61/T1030—2016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爱丽、谢红、张龙平、刘富强、田战国、王艳伍、楚万喜、温松涛、张津津、
邵立鹏、丁辉、王明海、王勇。
本标准由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9-89615080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八路126号
邮编:710018
II
DB61/T1030—20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3部分:车辆基地非标设备安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检修等主要设备及自动化立体仓库、司机模拟驾驶装置等非
标设备的竣工验收(预验收)阶段工作。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车辆基地非标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及质保期满
后的最终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辆基地非标设备non-standardequipmentsofvehiclebase
主要指车辆段和停车场内用于车辆各级检查和临修及车辆清洁洗刷等日常运用维修、以及大架修、
定期检修的专用非标、设备,还包括人员培训、物资储备专用设备等。
3.2
不落轮镟床underfloorwheellathe
对车辆及工程车辆的轮对进行不落轮镟修的专用数控机床。
3.3
列车清洗机trainwashingmachine
对车辆外表进行清洗作业的专用设备。
3.4
司机模拟驾驶装置driverdrivingsimulator
能够实现列车性能模拟、运行环境及轨旁列车信号系统的模拟,能够真实的模拟列车在各种工况下
的运行状况、操纵特性以及其它特性,是电客车司机培训的专用设备。
3.5
移动式架车机组mobileliftingsystem
安放于车间地面,位置可移动,能同步将列车提升至一定高度,方便地对列车转向架及车体下部的
零部件进行更换和维修的专用设备。
3.6
1
DB61/T1030—2016
固定式架车机组underfloorliftingsystem
安装在地下基础坑内,使用时各举升装置从地下升起,能同步将列车提升至一定高度,可对列车转
向架及车体下部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和维修的专用设备。
3.7
浅坑式移车台shallowpittypetraintransfer
是用于单节轨道车辆的转轨作业的专用设备。
3.8
自动化立体仓库automatethestereoscopicwarehouse
是能在计算机管理下,完成货物的出入库作业,实施综合库房管理并与上级管理系统联网,可以实
现管理现代化、存取自动化,能够自动完成货物的存取作业,并能对库存的货物进行自动化管理的专用
仓储设备。
3.9
安装质量installationengineeringquality
反映工程安装过程中或实体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设计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
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3.10
验收acceptance
工程安装质量在安装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分别对检验批、
分项工程的质量,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
认。
4基本要求
4.1总则
4.1.1安装单位应对工程安装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各方,应按有
关规定,对安装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4.1.2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4.1.3设备安装工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a)设备安装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进场时,安装单位应对其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
文件进行进场检查,并经监理工程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场。
b)各工序应按安装要求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安装单位应进行检查,并
形成记录。
c)上道工序完成后,应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确认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作业。未经检查或
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1.4设备安装工程应满足设备限界要求。
4.1.5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检测数据应真实可靠、完整规范,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状况。所用方法
和仪器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仪器设备有效期,应在规定的检定周期之内,检测单位或实
验室应要具有相应的检测资质。
4.1.6设备安装前,厂房屋面、外墙、门窗和内部墙壁粉刷等工程应基本完成。有关的基础地坪、沟
道等工程应已完工,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安装地点及附近的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等
应清除干净。
4.1.7设备安装前,运输设备的道路应确保畅通。
2
DB61/T1030—2016
4.1.8利用建筑架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力点时,应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核算,并应征得设计单
位和建设单位的书面同意后方能使用。
4.1.9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要求,应符合相关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并应有验收资料或
记录。设备安装前,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对设备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进行复核。
4.1.10设备基础表面、基础坑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
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处理平整。
4.1.11设备安装用的各种基础预埋件、预埋管路(风、水、电)数量齐全、位置正确,管路确保通畅、
不堵塞,满足使用条件。
4.1.12需要预压的基础,应预压合格并应有预压沉降记录。
4.2设备开箱检验
4.2.1设备开箱检验应在安装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等有关人员(进口设备应邀请商检人
员参与)参加的情况下,按照合同约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
4.2.2设备开箱检验主要检验项目为:
a)按照装箱单确认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配件、相关图纸资料等,是否相符合,检查设备外
包装情况。
b)外观检查:确认设备是否有损坏及腐蚀、掉漆现象。
c)标识检查:设备上各种标牌(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商、系列号、出厂日期等)符合设计要求。
d)按照合同条款及设备装箱单清点备品备件、随机工具与仪表仪器、说明书和其它文件是否齐全,
有无缺损,交钥匙工程可视情况调整检验内容。
5验收要求
5.1设备基础主控项目要求
5.1.1设备基础的验收,应由土建监理组织,基础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参加,依据相关质量
验收标准的规定对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进行验收。应有土建验收资料或记录。
5.1.2设备安装前,安装单位及设备监理,应对设备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等进行复核验收。
5.1.3设备基础的位置和几何尺寸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a)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应符合GB50204的相关规定,并有验收资料或记录。
b)应对基础的坐标位置、不同平面的标高、平面外形尺寸、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和凹穴尺寸、平
面的水平度、基础的垂直度、预埋地脚螺栓的标高和中心距、预埋地脚螺栓孔的中心位置、深
度和孔壁铅锤度、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和带螺纹锚板的平整度等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
进行测量、检查。
c)设备安装前应按标准允许偏差对设备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进行检查、复检验收。
5.1.4设备基础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设备基础外表面应无裂纹、空洞、掉角、露筋。
b)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
c)预留地脚螺栓孔内应无露筋、凸凹等缺陷,地脚螺栓孔应垂直。
d)放置垫铁的基础表面应平整,中心标板和标高基准点埋设、纵横中心线和标高的标记以及基准
点的编号清晰、正确。
5.1.5预埋地脚螺栓的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
a)预埋地脚螺栓的位置、标高及露出基础的长度应符合安装图的要求。
3
DB61/T1030—2016
b)地脚螺栓的螺母和垫圈配套,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
c)T形头地脚螺栓与基础板应按规格配套使用,埋设T形头地脚螺栓及基础板应牢固、平正,地
脚螺栓光杆部分和基础板应刷防锈漆。
d)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基础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
不得使用胀锚地脚螺栓。
5.1.6设备混凝土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安全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
结构性能和安装、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审批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
应重新检查、验收。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5.1.7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中:
a)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b)如果设备供应商或设计单位提供的设备基础图有要求,以供应商或设计单位图纸为准。
c)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按表中要求检查。
d)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量测。
表1混凝土设备基础检验要求
允许偏差检验频率
项目检测方法
mm范围点数
坐标位置204用经纬仪测量
不同平面的标高0,-202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平面外形尺寸±203
钢尺检查不同平面两侧及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0,-203
中间各取一点
凹穴尺寸+20,03
每米52水平尺检查
平面水平度
全长102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每米52
垂直度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全高10每座基础2
预埋地脚螺标高(顶部)+200和构件1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栓中心距±21钢尺检查
中心线位置101钢尺检查
预埋地脚螺
深度+2002钢尺检查
栓孔
孔垂直度102吊线、钢尺检查
标高+2001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预埋活动地中心线位置51钢尺检查
脚螺栓锚板带槽锚板平整度52钢尺检查
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22钢尺检查
5.2设备配线要求
5.2.1主控项目
4
DB61/T1030—2016
5.2.1.1电气安装应符合安装规范,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所有电缆按图纸规定安装、固定,整根电缆
中途不应有接头。敷设于地下电缆沟、管内的电线不应有接头。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对标检查,观察检查。
5.2.1.2接线应按图纸要求和安装规范打线号、压接线端子,两线直连应焊接。接线需牢固、可靠,
不得虚接。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对标检查,观察检查。
5.2.1.3电缆敷设完毕后应测试绝缘电阻,防止因安装损伤造成电缆绝缘不合格。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绝缘测试检查。
5.2.1.4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
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少于10处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1.5金属的导管和线槽应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安装单位应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
10%,少于10处的全部检查;且应符合以下规定:
a)镀锌钢导管、可挠性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
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b)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
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c)金属线槽不可做设备的接地导体,金属线槽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或接零干线连接;
d)非镀锌金属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镀锌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
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5.2.1.6电线电缆敷设配线还应符合下列要求,且安装单位、监理单位观察、尺量抽查10%,少于10
处的全部检查:
a)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
b)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应高出其基础面50mm~80mm;
c)应安装牢固,无扭曲变形,紧固件的螺母应在线槽外侧;
d)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
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5.2.1.7金属导管不得对口熔焊连接,入口周围应去毛刺,并加套护管,防止导线磨损。镀锌和壁厚
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少于10处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1.8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少于10处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2一般项目
5.2.2.1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应不小于0.7m。壁厚不大于2mm的钢电线导管不应埋设于室
外土壤内。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检;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5
DB61/T1030—2016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5.2.2.2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的
规定。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按不同电缆种类所需导管、敷设方式各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少
于10处时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表2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检验要求
电缆种类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检验方法
无铅包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10D
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20D
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D卷尺、卡尺或拉线测量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5D
多芯控制电缆10D
注:D为电缆外径。
5.2.2.3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在落地式配电箱内的管口,箱底无封板的,管口应高出
基础面50mm~80mm。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线、电缆后应做密封处理。由箱式变电所或落地式配电箱引向
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少于10处时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2.4金属导管内外壁应防腐处理;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内壁应防腐处理,外壁可不防腐处理。
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检。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2.5室内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应高压柜、台、箱、盘的基础面50mm~80mm。
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少于10处时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2.6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
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的距离150mm~500mm范围内
设有管卡,中间直线段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按不同导管、不同敷设方式,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少于10处
时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表3支架和沿墙明敷管卡间最大距离
管卡间最大距离
导管种类d为15mm~d为25mm~d为32mm~d为50mm~d为65mm以
20mm32mm40mm65mm上
壁厚>2mm刚性钢导管1.5m2.0m2.5m2.5m3.5m
壁厚≤2mm刚性钢导管1.0m1.5m2.0m——
6
DB61/T1030—2016
表3支架和沿墙明敷管卡间最大距离(续)
管卡间最大距离
导管种类d为15mm~d为25mm~d为32mm~d为50mm~d为65mm以
20mm32mm40mm65mm上
刚性绝缘导管1.0m1.5m1.5m2.0m2.0m
注:d为导管公称直径。
5.2.2.7线槽应安装牢固,无扭曲变形,紧固件的螺母应在线槽外侧。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少于10处时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2.8绝缘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单位应按不同导管种类、敷设方式,应全部检查;监理
单位抽查10%,少于10处时应全部检查:
a)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
接口牢固密封;
b)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绝缘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采取保护措施;
c)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绝缘导管,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
d)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和支架上敷设的刚性绝缘导管,按设计要求,应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5.2.2.9金属、非金属柔性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且安装单位应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少于
10处时全部检查:
a)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
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
b)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复合型可挠
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防液覆盖层完整无损;
c)可挠性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能做接地或接零的接续导体;
d)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
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5.2.2.10线槽敷线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单位应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少于10处时应全部
检查:
a)电线在线槽内应有一定余量,不得有接头,电线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应大于
2m;
b)同一回路的相线和零线,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
c)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有抗干扰
要求的线路,应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端应接地。
5.3设备观感质量
5.3.1设备安装完成后的外露基础验收应按照5.1.1.4的规定执行。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2设备铭牌标示准确、清晰、完整,安装牢固;设备无变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污染现
象;设备安装牢固,无松动,防松零件齐全,安装尺寸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在轨道两侧安装的设备,非
工作状态应满足设备限界要求。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7
DB61/T1030—2016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3电缆线路敷设固定牢固不松动,支架点间距均匀、美观、排列整齐;线路中间无接头和绝缘破
损等现象,绑扎牢固、整齐、间隔均匀、排列整齐,端子压接牢固无松动;回路标示清晰、准确、安装
牢固、不易褪色。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3.4设备各部件运转均匀平稳,无卡滞和不正常的声响,无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无漏油、漏气、
漏水、轴温不得超过设备要求允许的温度。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测量检查。
6安装调试要求
6.1数控不落轮镟床
6.1.1主控项目
6.1.1.1复核设备基础的标高、机床主体预留地脚螺栓孔孔距、深度、尺寸应满足机床地基图具体要
求,复核钢轨绝缘节设置要求。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b)检验方法:检查安装记录,水平尺检测。
6.1.1.2设备就位前应按照安装图和车间铺设钢轨的中心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允许误差±0.5mm,
并检查机床垫铁的使用规范。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仪器检查。
6.1.1.3设备的滑动轨道应能自由开启和关闭。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4设备的立柱、横梁等连接可靠。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5摩擦滚轮能够实现轮对的抬升和驱动,液压系统驱动平稳、无卡滞,确保轮对提升后,距离
轨面有一定的高度。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6检查检测机床滑动刀座垂直于机床横梁平面内的垂直度、倾斜度,在移动平面内的直线度,相
对于主轴轴线的平行度。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仪器检测。
6.1.1.7设备安装完毕应检查机床各个运动过程是否顺畅及平稳。检查各液压回路的额定压力,必要
时进行修正。可参见表4的要求。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检查安装记录、现场验证、观察检查。
8
DB61/T1030—2016
表4数控不落轮旋床功能验收表
验收项目验收标准验收意见
能防止切削里过大时发生双滚轮与车轮踏面间的相对滑动;下
加工装夹功能
压力控制;垂直方向升降运动、水平方向的伸缩运动
测量循环功能满足内侧距和磨耗测量、直径测量等
仿形功能能实现测量完后轮对的现有廓形和标准廓形轮对的比较。
集尘排烟功能轮对加工过程产生的被污染的气体能够被多次过滤并抽排。
碎屑器功能能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长铁屑绞碎成150mm~200mm的碎屑
排屑器功能收集的碎屑能被水平、提升到安放在地面上的集屑箱中
可连续实时监测和显示机床功能和动作的实际情况机报警显
防误操作功能示;每步操作都设定动作条件,条件不具备时拒绝执行该操作,
并报警显示未具备的动作条件
轮对与驱动轮之间的摩擦粘着力不足,出现打滑(卡死)时,
机床切削防滑防滑系统可降低进给速度或自动退刀,并能进行声光报警、自
动退刀、机床停车等功能
不少于5处紧急停机按钮;滑动轨道处于非工作状态,滚轮支
安全防护措施撑不会下降;透明防护窗、滑动门隔离运动元件;液压系统失
效时能维持顶升24小时以上;声光报警等
能够满足自动测量、参数优化、自动切削、刀具补偿、各种车
轮轮廓形状曲线编程机数据打印、记录、存储、输出等;能够
CNC、PLC系统、伺服驱动
控制机床所有应的动作程序,确保机床独立调整功能的协同;
系统及人机通讯系统
闭环或半闭环控制;人机交互控制,执行必要的计算;自动模
式和手动模式等。
6.1.1.8压卡装置或轴箱支撑系统运动简捷、安全、可靠,各运动的极限位置均设置限位行程开关。
下压装置能适应不同类型的轴箱。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9测量系统应能满足系统测量要求,设有全封闭的安全防护装置,测量头只在测量时才能伸出
防护罩,能有效防止测量系统被加工时的铁屑破坏。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10碎屑处理系统能保证在加工过程中的长铁屑被断屑器断屑,并能通过排屑器将碎屑顺畅的排
到集屑箱内。吸/排烟尘系统能将加工过程产生的被污染气体排出。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1.11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根据合同要求,由安装单位、监理单位采用观察检查的方法对下列要求进
行全检:
a)机床测量装置精度与功能验证;
b)装夹试验,以验证不落轮镟床的卡爪能与车辆转向架匹配;
c)轮对的切削试验,以验证机床的仿形功能、自动碎屑功能、轮对定位指示器功能、排/碎屑器
功能等符合合同要求。
9
DB61/T1030—2016
6.1.1.12设备加工精度应符合合同要求。可参照表5的要求。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b)检验方法:检查安装记录,仪器检测。
表5数控不落轮镟床加工精度测试项目验收表
验收项目验收标准验收意见
同轴轮对直径差合同约定
同转向架两轴轮对直径差合同约定
踏面径向跳动合同约定
轮廓度合同约定
轮缘高度允差(踏面至轮缘顶)合同约定
轮缘宽度允差合同约定
表面粗糙度合同约定
轮对两次装夹测量误差合同约定
6.1.2一般项目
6.1.2.1设备液压油管、润滑油管布设应整齐、美观,管道固定牢固,接口严密无渗漏。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尺量检查,检查管道试压记录。
6.1.2.2设备基础坑外围栏杆,设备工作楼梯及扶手应安装牢固,扶手平齐美观。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1.2.3验证数控不落轮镟床与牵引车的联锁功能。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列车清洗机
6.2.1主控项目
6.2.1.1设备就位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对照图纸用仪器和尺量检查。
6.2.1.2水池、沟槽的防水渗漏试验及水循环管路系统水压试验应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规定。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满水试验静置24h观察,不漏不渗;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0min不降,不漏不渗。
6.2.1.3各立柱地脚螺栓与灌浆厚度检查。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1.4洗车柱的安装位置、数量应符合安装图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结构上应满足立刷处于垂直
位置,刚性部分满足限界要求。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尺量检查,观察检查。
6.2.1.5洗车柱立柱的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2mm,洗车柱横梁的水平度偏差应不大于1/1000。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水平尺检查。
10
DB61/T1030—2016
6.2.1.6所有刷组的限位块,在吃毛量调整合格后将挡块底座画线,防止错位,便于检查,并将挡块
固定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防止因松动造成划车。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2.1.7摆动机构的调试机构要调整合理,应保证刷毛与车体间的接触深度(吃毛量),刷组推出和收
回的速度要平稳,防止刷组冲击力过大。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安装单位试验,监理单位见证。
6.2.1.8所有刷组应对称于轨道中心线,不得偏中,单面偏中公差±10mm。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6.2.1.9供水系统管道试压压力0.6MPa,保压30分钟,压降不大于0.05MPa。空气压缩系统试验压力
0.8MPa,保压30min,压降不大于0.05MPa。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对标检查,观察检查。
6.2.1.10设备应进行自动清洗列车试验,以验证洗车程序是否流畅,列车清洗机的部件与列车在动态
条件下是否干涉。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检。
b)检验数量:观察检查。
6.2.1.11设备应按照空负荷、负荷试验顺序进行验收。试验时,应检查以下项目,且安装单位、监理
单位应全部检查:
a)清水泵、循环水泵、洗涤泵和空压机的启动、停止试验;
b)左右刷旋转、停止试验;
c)喷嘴的射水试验;
d)端刷的起升、下降、旋转、停止试验;
e)控制台手动、自动切换试验。
6.2.1.12电气控制灵敏可靠,动作模式状态切换正常,冲洗管道严密无渗漏,排水通畅。喷嘴布水均
匀,无堵塞现象,设备调试合格。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安装单位实验,监理单位见证。
6.2.1.13电气绝缘、接地电阻及无电区长度相关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中:
a)检验数量: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b)检验方法: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仪实测检查。
6.2.1.14设备的验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ZKJXX 00001-201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智能手表技术标准 2018-11-09
 - T/TAF 106-2022 支持5G异网漫游的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022-02-15
 - T/TAF 178-2023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智能学生证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023-08-07
 - T/SILA 013-2024 电力线载波通信(PLC)道路照明互联规范 2024-01-25
 - T/GDC 241-2023 USB+SD内存卡座二合一连接器 2023-07-07
 - T/CAICI 63-2023 全光交叉OXC设备应用规范 2023-05-19
 - T/CCSA 357-2022 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 用户体验评测方法 2022-03-31
 - T/ZZB 2679-2022 光纤配线架 2022-04-13
 - T/CAICI 13-2019 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纱规范 2019-10-28
 - T/CVIA 72-2019 激光电视光源模组光学指标测量方法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