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纺织)042-2020 生丝纤度仪校准规范
JJF(纺织)042-2020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of Raw Silk Size Tester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广西纺织产品质量检验站、合肥鹏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纺织计量站、国家纺织计量站、常州华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程训健、郭泽泉、崔群海、王平、陈郁立、孙伟平、郭君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2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纺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
JJF(纺织)042-2020
生丝纤度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ofRawSilkSizeTesters
2020-12-09发布
2020-12-3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JF(纺织)042-2020
~~o-e<>--<::HO<Þ-o-C:::-O.O.<:H<>e<>e<>e白白白、
生丝纤度仪校准规范
:JJF(纺织)042-2020;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of
;代替JJF(纺织)ω-2叫
RawSilkSizeTesters、咛_<>-<>_<>.000咛呻0<>0<>.。白白白白吟吟J
归口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广西纺织产品质量检验站
合肥鹏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纺织计量站
国家纺织计量站
常州华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纺织)042-2020载
下
供
提
本规范起草人:
程训健(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m
郭泽泉(广西纺织产品质量检验站〉o
崔群海(合肥鹏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
王平〈安徽省纺织计量站).
陈郁立(国家纺织计量站)w
孙伟平(常州华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q
郭君(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q
k
w.
w
w
七
七
库
JJF(纺织)042-2020载
下
目录供
引范言
HU1i-A
『
hqitJd用围提
文件
3术语...…...•.•.…..••••••••••••...…...••••.••••..…••••••.....………...•••(1)
m
4概述............•.••...•.….••••••••••••..….••••••••••••.…..••••••••••••………….(1)
o
5计量特性……...••••••••••••••••••••••••••••••••••••••••••••••••••••••••••.•……(1)
6校准条件…...............•..•......…..••••••••••••••••.•••••••...…(1)
c
7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2)
.
8校准结果...…………•••..••••••.•.•••..•••••.•••••.……..•.•••.•••…..(4)
9复校时间间隔…………·…...••••••••••.•..………….••••••..….(4)
w
附录A生丝纤度仪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5)
q
附录B生丝纤度仪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6)
附录C生丝纤度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7)
q
附录D生丝纤度〈且尼尔数〉与硅码质量对照表(14)
k
w.
w
w
七
七
库
I
JJF(纺织)042-2020载
下
引供
本规范依据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
提
量术语及定义》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性系列规范的规
则进行编写。
本规范的技术指标参数参考了GBjT1797-2008((生丝》、GBjT1798-2008((生丝试
m
验方法》、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的相关内容。
本规范是对JJF(纺织)042-2006((生丝纤度仪校准规范》的修订。JJF(纺织)042-2006((生
o
丝纤度仪校准规范》是由JJG(纺织)053-1993((生丝纤度仪检定规程》转换而来,仍沿用
c
JJG(纺织)053-1993内容。本规范与JJF(纺织)042-2006((生丝纤度仪校准规范))(即原
.
JJG(纺织)053-1993((生丝纤度仪检定规程)))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范围。w
一一增加了引用文件。q
一一修改了概述中仪器结构,工作原理,增加了100回、200回、400回等内容。
一一简化了计量特性。保留示值重复性、偏载误差和示值误差3项计量特性,外观、
q
电器安全性等内容调整到校准前准备中进行检查,删除了示值稳定性和安全超载荷量
2项计量特性。k
一一校准用设备删除秒表和调压变压器,增加1.25mg和2.5mg两个专用砖码。
.
一一增加了校准前准备检查要求。w
一一修改了校准方法,增加了校准结果计算公式。
一一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o
w
本规范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JJG(纺织)053-1993;
w
一-JJF(纺织)042一2006。
七
七
库
E
JJF(纺织)042-2020载
下
生丝纤度仪校准规范供
提
1范围
本规范造用于生丝纤度仪(以下简称纤度仪)的校准,其他类似仪器的校准可参照本
m
规范执行。o
2引用文件c
本规范引用了以下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断
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w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q
3术语q
3.1且尼尔Denierk
表示线密度的一种单位,为每9000m纱线或纤维所具有的质量克数。
.
[GB/T3291.1-1997,定义2.32Jw
4概述w
纤度仪由称重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显输出系统组成,通过测量一定长度的生丝质
w
量,统计出纤度分布、纤度总和、平均纤度、纤度偏差、最大偏差等生丝品质指标来反映生
丝粗细程度和长片段重量不匀及分布情况。
生丝纤度检验中的"回"表示绕取的生丝圈数,1回即1圈,长度为1.125m.一般纤
七
度仪设有100回、200回和400回3个回挡,对应生丝长度分别112.5m、225m、450m,以
满足生丝、双宫丝、绢丝等不同品种的检测。
七
5计量特性
库
5.1示值重复性:~0.5D。
5.2偏载误差:土0.5D。
5.3示值误差:士0.5D。
6枝准条件
6.1校准环境z
6.1.1环境温度:室温,温差:<5'C。
6.1.2环境湿度:~80%RH。
1
JJF(纺织)042-2020载
6.1.3电源要求:AC(220士22)V。下
6.1.4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不应有影响称量的流动风。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见表1.供
表1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提
最大允许误差或准确度
标准器名称
序号测量范围、分辨力
数量
或不确定度m
1硅码1mg-100gF2等级1套
21.25mg;2.5mgF等级1
各只
专用硅码
2o
(0.1-200)0挡;
电阻
3万用表1.0级c1个
分辨力0.10.
4兆欧表(0-500)MO,500V10级1个
w
7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q
7.1校准前准备
纤度仪校准前须进行电气安全性检查、外观检查和其他相关要求检查,有不符合下列
q
要求的,修复后方予校准。k
7.1.1纤度仪电气安全性检查.
纤度仪不连接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打开纤度仪电源开关,用兆欧表测量电源插头相线
与机亮金属部分之间绝缘电阻,应注5MO,用数字万用表电阻挡测量电源线接地线与机
w
壳金属部分之间的接地电阻,应:::;;;0.50。
7.1.2纤度仪外观检查w
a)纤度仪在适当的部位装有铭牌,铭牌上标明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和出厂
w
年月。
b)纤度仪面板、机壳等外观部分应完好、不应有影响读数及计量性能的缺陆。
c)纤度仪秤盘表面光洁、不句挂丝、面积足够大满足称放绞丝时丝束不得碰触他物,
七
影响称量结果。七
d)仪器各操作键灵活、有效可靠z显示器显示文字、数字准确无误。
7.1.3其他相关要求检查
库
a)测量范围:查看仪器的最小秤量和最大秤量。
b)最小分度值检查时,可通过加放硅码查看仪器示值显示情况。
c)查看各数据处理结果正确性。
7.2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见表2。
2
JJF(纺织)042-2020载
褒2仪器校准项目下
序号
校准项目计量特性条款校准方法条款供
1示值重复性5.17.3.1
2偏载误差5.27.3.2提
3示值误差5.37.3.3
注:根据被校准纤度仪的功能和客户要求选择校准项目。m
7.3校准方法o
7.3.1示值重复性的校准
根据仪器的测试范围,分别在100回、200回、400回挡工作状态下,试验载荷选择
c
80%100%最大秤量所对应的单个硅码(查看附录表D),将砖码轻轻放在秤盘中央读取
.
示值,重复测量6次;在各回挡中,最大值减最小值的差值即为该回挡的示值重复性。
w
三个回挡中示值重复性差值最大的值即为该仪器的示值重复性。(参考选择:测量范围
(599.5)D的仪器选80D所对应的硅码;(10500)D的仪器选400D所对应的硅码〉
q
示值重复性按公式(1)计算。E=M-Mq(1)
maxmin
式中:k
E一一被测量的示值重复性,D;.
Mmax-被测量的最大示值,D;w
M一一被测量的最小示值,D。
min
7.3.2偏载误差的校准w
根据仪器测试范围,分别在100田、200回、400回挡工作状态下,试验载荷选择最大
秤量的1/3左右所对应的单个硅码(查附录表D),将硅码分别放在秤盘5个测量点处〈如
w
图1)所示称量,分别读取各点示值。在各回挡中,其任意一点的测得值与硅码对应的标
称值之差即为该点的偏载误差,取5点中偏载误差最大的值即为该回挡偏载误差;三个回
七
挡中偏载误差最大的值即为该仪器的偏载误差。(参考选择:测量范围(599.5)D的仪
器选40D所对应的硅码;(10500)D的仪器选200D所对应的硅码〉。
七
库
1I2
---._.1-._._._.-一一'一.-5
43
图1
3
JJF(纺织)042-2020载
偏载误差按公式(2)计算。下
Eo=Mmax-Mo(2)
式中:供
Eo-被测量的偏载误差,D;提
M~-被测量最大的偏离示值,D;
max
Mo一一硅码对应的标称值,D。
7.3.3示值误差的校准m
校准时,分别在100回、200回、400回挡工作状态下,从OD开始逐渐地往上加载硅
码直到纤度仪的最大秤量,校准点不少于6点:然后再逐渐地卸载直到OD为止。分别读
o
取各点示值,其任一示值与其暗码对应的标称值之差为该点的示值误差,在3个回挡中取
c
各点中最大的示值误差即为该仪器的示值误差。(校准点选择:空载点、最小秤量点、最大
.
秤量的20%点、50%点、80%点和最大秤量点共6点;各点旦尼尔数所对应的硅码值查附
录表D可得〉w
示值误差按公式(3)计算。ßM=M-Moq(3)
式中:q
ßM-被测量的示值误差,D;
M一一被测量的示值,D;k
Mo-硅码对应的标称值,D。.
8校准结果w
8.1数值修约w
校准数值都应该先计算,后修约。数值修约按GB/T8170执行,末位数修约到被校
纤度仪各参数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10位。
w
8.2校准记录
应详尽记录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推荐的校准记录格式见附录A。
七
8.3校准证书
经校准的生丝纤度仪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结果应在校准书上反映。校准证书包括
七
的信息应符合JJF1071一2010中的5.12的要求。推荐的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B。
库
8.4不确定度
校准证书应给出各校准项目的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C。
9复校时间阎隔
在定期进行期间核查的条件下,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年。
注: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
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
4
JJF(纺织)042-2020载
附录A下
供
生丝纤度仪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提
校准制单造型厂号委规托格单位校准证书编号原始记录编号
出厂编号出厂日期m
环境湿度
环境温度
一
位
校准日期
校准地点o
校准依据JJF(纺织)042-2020生丝纤度仪校准规范
不确定度/准确度c
主
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期
等级/最大允许误差.
要
硅码
标w
专用砖码
准
器q
一、校准前准备zq
二、计量特性校准:k
技术
序号检验项目
.校准结果
要求
400D123456U
w误差
100回
示值
lζ0.5Dw
重复性
200回
400回
w
200Dl2345误差U
100回
七
2偏载误差士0.5D
七200回
400回
库(OD(10D(100D@250D(400D@500D误差U
100回加载
100回卸载
3示值误差士0.5D200回加载
200回卸载
400回加载
400回卸载
校验员:核验员:
5
JJF(纺织)042-2020
附录B
生丝纤度仪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
校准结果
证书编号:
原始记录编号:第页,共页
测量结果
序号校准项目技术要求
校准结果
扩展不确定度U(k=2)
ζ0.5D
示值重复性
2
偏载误差士0.5D
3土0.5D
示值误差
以下空白
6
JJF(纺织)042-2020
附录C
生丝纤度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C.1生丝纤度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C.1.1概述
C.1.1.1校准依据:依据本规范的校准方法校准。
C.1.1.2校准环境:环境温度:室温,温差<5.C;环境湿度ζ80%RH,交流电压AC
(220士22)V,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没有影响称量的流
动风。
C.1.1.3校准标准器:250mg硅码一只。
C.1.1.4被测仪器:生丝纤度仪。
C.1.1.5测量过程:对纤度仪纤度值进行评价时,选在100挡为例,用纤度20D相对应的
硅码(250mg)来测量,在秤盘上加放该硅码可得出对应的纤度旦尼尔数,再减去标称值
(20D)即得该测量点的示值误差。(每点连续进行2次,以2次的算术平均值为该点测得
示值〉。
C.1.2测量模型
ßM=M-Mo(C.1)
式中:
ð.M--被测量的示值误差,D;
M一一被测量的示值,D;
Mo一一硅码对应的标称值,D。
C.1.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
根据测量模型和不确定度传播规律,示值误差ßM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ßM)为:
(C.2)
叫〉斗[华叫+[摆叫)r
式中:
u(M)一一由标准硅码〈标称值)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
o
u(M)一一由被测量示值读数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
灵敏系数:
éJð.必-1éJßM.
Cl=-a页iC2=a:页;i(C.3)
C.1.4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纤度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以ð.M)来源主要是标准硅码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
分项u(M)、示值分辨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l(M)、示值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
o
不确定度分项问(M)。
C.1.4.1由标准硅码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以Mo)(B类评定〉
7
JJF(纺织)042-2020
纤度20D对应的硅码质量为250mg(100回)、500mg(200回)、1000mg(400回)。
以100回挡为例:依据JJG99-2006((硅码检定规程))250mg硅码F
级,最大误差为
2
士0.21mg、相对应的纤度为士0.02D(查附录D表中1.25mg对应O.lD,计算出0.21mg
对应0.017D),则区间半宽a=0.017D,通常认为在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取k=.j言,故由
标准硅码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M)=a/k=0.017/点=0.010(D)(C.4)
o
C.1.4.2由被校准纤度仪示值分辨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l(M)(B类评定)
以纤度仪示值分辨力0.1D为例,读数可能值区间的半宽度为分辨力的一半z
0.1
al=亏==0.05(D)(C.5)
通常认为在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取k=.j言,故示值分辨力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1
10.05
ul(M)=子=_.:_-=0.028(D)(C.6)
RlJ3
C.1.4.3由纤度仪示值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的(M)(A类评定〉
对纤度20D测量点连续进行10次重复测量,得到的数据汇总见表C.1.
表C.l纤度20D测量点进行10次测量示值重复性误差的鼓据一览表
序号XlXzX3X.X5X6X7X8XgXIOz
19.920.019.9
实测值20.020.020.020.020.020.019.919.97
。
一0.1一0.1。。
误差。。。一0.1
。一0.03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单次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偏差为:
5(Zb)=l」TX(zt-Z)2=0348D(C.7)
气/n-1i=i
校准时以2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佳估计值,所以示值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
不确定度为z
=-0.048
的(M)=s(x,,)/';2=一τ:.-=0.034(D)(C.8)
J2
C.1.4.4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一览表见表C.2。
表C.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览表
序号测量不确定度来源
符号灵敏系数
类别分布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1标准硅码u(M)B均匀一10.010D
o
2示值分辨力U且(M)B均匀10.028D
3示值测量重复性Uz(岛-1)A1
正态0.034D
C.1.5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8
JJF(纺织)042-2020
叫〉让给叫z+[窍以M)]2
o
222
=.;U1CM)+U2CM)+UCMo)
=';0.0282+0.0342+0.0102=0.0452CD)CC.9)
C.1.6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2,则被校准纤度仪在20D测量点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U=2XuCð.M)=2X0.0452=0.0904CD)句O.lDCC.10)
C.1.7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纤度仪在20D测量点示值误差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
U=O.lDk=2
C.2生丝纤度仪示值重复性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C.2.1概述
C.2.
推荐标准
- SJ/T 10829-1996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半导体集成电路CJ0453型双外围正或驱动器 1996-11-20
- DL/T 401-2002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2002-04-27
- HB 5800-1999 一般公差 1999-03-12
- HB 5798-1982 飞机用难熔熔断器系列 1982-01-01
- JB/T 6244-1992 实验室气相色谱仪 1992-05-27
- SJ 20497-1995 可逆电声换能器组总规范 1995-05-25
- HB 5220.46-2008 高温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46部分:半二甲酚橙吸光光度法测定铋含量 2008-03-17
- YB/T 5350-2006 金属材料高温弹性模量测量方法 圆盘振子法 2006-07-27
- JG/T 5002.1-1992 混凝土振动台分类 1992-06-29
- MT/T 876-2000 煤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200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