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9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608—2020
斑玉蕈菌种
CultureofHypsizygusmarmoreus
2020-12-04发布2021-02-04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T1608—2020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质量要求............................................................................2
4.1菌种分类........................................................................2
4.2母种............................................................................3
4.3原种............................................................................3
5抽样、检验、留样和判定..............................................................5
5.1抽样............................................................................5
5.2检验............................................................................5
5.3留样............................................................................6
5.4判定............................................................................6
6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6
6.1标签、标志......................................................................6
6.4贮存............................................................................7
附录A(资料性)斑玉蕈母种培养基配方..................................................8
附录B(资料性)斑玉蕈固体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配方......................................9
附录C(资料性)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10
I
DB42/T1608—2020
II
DB42/T1608—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如意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武汉健业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彬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启燕、王卓仁、康恒、边银丙、刘群涛、吴珍珍、林晖、吴洪丽、孙波、周
洪英。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
hbsnab@126.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联系电话
(刘启燕):13871579788,邮箱:13986234460@139.com。
III
DB42/T1608—2020
IV
DB42/T1608—2020
斑玉蕈菌种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斑玉蕈(Hypsizygusmarmoreus(Peck)H.E.Bigelow)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
抽样、检验、留样、判定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斑玉蕈菌种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T37671-2019金针菇菌种
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742-2009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及GB/T376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斑玉蕈Hypsizygusmarmoreus(Peck)H.E.Bigelow
又名:真姬菇、海鲜菇、蟹味菇、白玉菇等,隶属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岗、伞菌目、白蘑科、
玉蕈属。子实体丛生,中等大小,菌盖幼时扁半球形,后稍平展,中部稍凸起,近白色至灰褐色,盖表
面中央有浅褐色龟裂状斑纹;菌肉白色;菌褶近白色,近直生,密或稍稀,不等长;菌柄较长,表面白
色,平滑或有纵条纹,质地脆嫩,基部相连或分叉;显微镜下孢子无色,光滑,宽椭圆形或近球形。
3.2
固体菌种solidspawn
生长在固体培养料上的菌种。
[来源:GB/T12728-2006,2.5.31]
3.3
液体菌种liquidspawn
培养基为液体状态的菌种。
[来源:GB/T12728-2006,2.5.30]
3.4
母种stockculture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管种。
[来源:GB/T12728-2006,2.5.7]
3.5
1
DB42/T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TAF 171-2023 循环回收移动通信终端质量检测规范 2023-07-20
 - T/TAF 077.14-2021 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 应用日志信息 2021-01-15
 - T/CCSA 311.1-2021 5G移动网分组数据业务计费系统计费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第1部分:NSA架构 2021-06-25
 - T/CECA-G 0062-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音箱 2020-08-14
 - T/TRVA 00005-2022 动车组MVB中继器通用技术规范 2022-09-16
 - T/FZWLW 22.1-2023 物联网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第1部分:NB-IoT 2023-08-21
 - T/CAICI 65-2023 通信管线防雷与接地工程技术规范 2023-05-19
 - T/TAF 195-2023 支持支付业务的可穿戴设备安全规范 2023-11-24
 - T/ITS 0026-2015 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载智能服务终端与调度中心间数据通信协议 2015-11-23
 - T/SUCA 008.5-2022 显示系统视觉舒适度 第4-1部分: 投影显示 设备布局及设置要求 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