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568-2022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DB21/T 3568-2022 Dust-related explosives enterprises safety risk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T 3568-2022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1-30
实施日期
2022-03-02
发布单位/组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30

CCSC67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568—2022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

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Implementationrulesforgradedriskcontrolandmanagementofwork

safetyandidentificationandeliminationofpotentialhazardin

combustibledustshandlingenterprises

2022-01-30发布2022-03-02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基本要求.............................................................................2

5风险分级管控.........................................................................3

6隐患排查治理.........................................................................6

7持续改进.............................................................................8

附录A(资料性)重点粉尘涉爆企业目录.................................................9

附录B(资料性)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10

附录C(资料性)危险源辨识单元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清单表..............................11

附录D(资料性)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12

附录E(资料性)粉尘清理及处置记录表................................................13

附录F(资料性)除尘设备及粉尘防爆安全设备设施检查清单..............................14

附录G(资料性)安全风险告知牌......................................................15

附录H(资料性)隐患排查项目清单....................................................16

附录I(资料性)隐患整改通知单......................................................17

附录J(资料性)隐患整改验收单......................................................18

附录K(资料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19

DB21/T3568—2022

前言

本文件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标

准,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按照《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则》(DB21/T3275)

结合辽宁省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编制而成。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辽宁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东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苑春苗、阎卫东、李畅、梁运涛、李刚、庞磊、潘超、刘正东、王殿海、董哲

仁。

本文件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的方式进行反馈,我

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辽宁省应急管理厅: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号,024-86907739。

东北大学: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巷11号,024-83681830。

I

DB21/T3568—2022

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

内容和持续改进等。

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制造业领域粉尘涉爆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836爆炸性环境

GB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2476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B50029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AQ427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DB21/T3182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DB21/T3275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则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安监总管四〔2016〕68号)

《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年)的通知》(安监总科技〔2016〕137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和<工贸行业可燃

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

3术语与定义

DB21/T327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可燃性粉尘combustibledust

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者飞絮。

3.2

粉尘涉爆企业enterpriseshandlingcombustibledusts

存在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的金属制品加工、纺织、烟草等制造业企业,重点粉尘涉爆企业目录详见

1

DB21/T3568—2022

附录A。

4基本要求

4.1工作组织与职责

4.1.1粉尘涉爆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建立并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并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依法履行主体责任,组织并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明确各部门、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确保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所需要的资源;

——研究和批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调度、督促及检查考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情况;

——督促落实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上报;

——及时处理涉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大问题。

4.1.2粉尘涉爆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

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依托于企业安全管理部门。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重大

事项决策、工作文件审定、投入保障、监督考核以及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衔接等。

4.1.3粉尘涉爆企业各部门及管理人员依据各自职责,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安全风

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4.1.4粉尘涉爆企业各岗位从业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置技能、积极参与本岗

位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

4.2培训教育

4.2.1粉尘涉爆企业应分阶段开展围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的针对性培训教育: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期应开展专题培训;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期培训应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4.2.2粉尘涉爆企业应针对双重预防工作职责分层次组织开展培训教育:

——领导层培训以责任意识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背景、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的要求、工作职责、基础概念与理论知识等;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以知识和技能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双重预防机制相关标准规范、基础概念

与理论、规范建设流程及内容、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技术和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等;

——全员培训以提升粉尘爆炸等风险意识、参与岗位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能力为主题,主要内容包

括风险管理理念、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岗位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和隐患排查事项等。

4.2.3粉尘涉爆企业应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及其资料归档。

4.3构建工作体系

4.3.1粉尘涉爆企业应从领导、组织、资源等方面保障系统化、规范化及常态化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

建设和运行。

4.3.2粉尘涉爆企业应以安全风险管控为主线建立并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相关责任制度、作业指导书等,

规范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3.3粉尘涉爆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机制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作业指导书、安全风险评估

和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管理评审作业指导书等。

——危险源辨识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危险源辨识的

步骤、方法及记录表单等;

2

DB21/T3568—2022

——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风险评估的步骤

及记录表单等;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的准则,分层、分专业管控确定原则;现有管控措施评估、

改进的管控措施及记录表单等;

——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隐患排查范围、形式、内容及治理、核销的要求及记录

表单等;

——管理评审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评审计划、内容及报告编制要求等。

5风险分级管控

5.1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

5.1.1粉尘涉爆企业应系统、全面、无遗漏地进行危险源辨识,从自然条件、总图布置、作业环境、工

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辨识,覆盖全部场所和区域,包括供应商和承包商

占用的场所和区域。

5.1.2粉尘涉爆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单位生产场所或存储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危险源辨识单元,宜综

合以下原则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

——按照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按照设备设施的功能划分;

——检修维修作业宜单独划分;

——涉及可燃粉尘作业、有限空间、动火、高处作业等较大危险作业的应单独划分;

——企业认为需要特殊考虑的危险源辨识单元。

5.1.3企业宜结合行业生产特点及相关标准、规范等,按作业活动、设备设施、部位场所等风险类型划

分危险源辨识单元(附录B)。

5.1.4可燃粉尘的除尘或收集系统应参照AQ4273单独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

5.1.5压缩空气供应、供配电、厂内运输等公共部分宜参照GB50029、GB50053、GB4387等标准规

范并结合功能、布置的独立性等特点划分危险源辨识单元。

5.2危险源辨识

5.2.1粉尘涉爆企业应针对各个危险源辨识单元统计设备设施信息并编制《设备设施清单》(附录C.1),

分解作业活动的各个步骤并编制《作业活动清单》(附录C.2),涉及特种设备的应按照DB21/T3182

单独编制特种设备基本信息表。

5.2.2对于各个危险源辨识单元,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

——系统查找危险源辨识单元中涉及的可燃粉尘等危险物质、能量或能量载体。可燃粉尘爆炸危险

性不确定的,应委托有检测检验能力的机构确定其爆炸特性;

——参照GB6441、GB/T13861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缺陷等方面

分析危险物质、能量或能量载体存在的方式、转移途径及其变化规律,分析过程应充分考虑危

险源的三种状态和三种时态;

——对照GB6441列出危险源辨识单元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事故)类型;

——结合危险源分析,清晰描述安全风险的诱导性因素,如除尘系统不防爆、未有效防控点燃源、

粉尘清扫处置不规范等,应覆盖《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涉及的所有较

大危险因素。

5.2.3粉尘涉爆企业生产过程中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设备设施的危险

源辨识宜采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安全检查表(SCL)等,部位场所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

事件树分析法(ETA)、故障树分析法(FTA)或以上方法的组合。辨识方法按GB/T27921、GB/T24353

等标准要求使用。

3

DB21/T3568—2022

5.2.4粉尘涉爆企业应将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填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附录D)。

5.2.5粉尘涉爆企业应依据GB18218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5.3安全风险评估

5.3.1粉尘涉爆企业应对辨识出的各项安全风险类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别确定其固有风险等级和残

余风险等级。

5.3.2粉尘涉爆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应依据GB/T27921采取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

——企业宜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已颁布粉尘爆炸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按其执行;

——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应采用定量风险评估;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应执行DB21/T3182;

——企业已建立风险评估标准并且取得行业内或专业机构认可的,按其执行。

5.3.3粉尘涉爆企业对存在较大及以上固有安全风险的危险源辨识单元宜采用场景构建的模式进行评

估。

5.3.4粉尘涉爆企业同一危险源辨识单元存在多种安全风险类别时(如粉尘爆炸、机械伤害等),其安

全风险等级应为各种风险的综合评估结果。

5.3.5粉尘涉爆企业采用各种安全评估方法得出的安全风险等级应合理对应到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

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安全风险分级和可接受水平、色标对应关系见表1。

表1安全风险分级对照表

风险评估结果对应等级

风险等级可接受水平色标危险性分值D(作业条件

危险程度

危险性分析法)

重大风险不可接受红色D>320极其危险

较大风险有条件接受橙色160≤D<320高度危险

一般风险可接受黄色70≤D<160显著危险

低风险可接受蓝色D<70可能危险

5.3.6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固有风险等级应当确定为重大风险:

——现场作业人员9人及以上的粉尘涉爆场所;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涉及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的,参见《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

年)》等;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得出的重大风险;

——企业综合粉尘类别、粉尘存量、点燃风险和事故后果等因素,认为应当作为重大风险管控的。

5.3.7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固有风险确定为较大安全风险:

——危险源辨识单元涉及《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中的安全风险类型(易发

生的事故类型)且评估结果不属于重大风险的;

——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较大风险的;

——企业认为应当作为较大风险管控的。

5.3.8粉尘涉爆企业应针对危险源辨识单元比较不同安全风险类型的安全风险水平,并将评估出的最高

风险作为该危险源辨识单元的安全风险级别。

4

DB21/T3568—2022

5.4安全风险管控

5.4.1粉尘涉爆企业应参照GB/T24353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方针,选择规避、减轻、转移或接受风险。

5.4.2粉尘涉爆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规定,从工程技术、安全管理、

人员培训、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改进和完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4.3工程技术应以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和安全规程为最低标准,按照预防、控制、应急的顺序完

善工程技术措施。

5.4.4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程技术防爆措施应参照《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

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从总图与建筑物结构、粉尘爆炸的工艺技术控制、电气设备、防止粉尘层

与粉尘云着火、除尘系统等方面综合提出。

5.4.5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应合理采用泄爆、抑爆、隔爆、抗爆中的一种或多种控爆方式组

合的形式。

5.4.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电气设备应参照GB12476、GB/T3836、GB50058等标准规定,规范选用与

爆炸危险场所相适应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5.4.7粉尘涉爆企业应制定和完善责任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技术规程及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安全

管理制度内容至少包含以下方面: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粉尘清理和处置制度;

——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及检维修管理制度。

注:检维修过程管理制度中应要求定期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中的设备传动装置(齿轮、滑轮、胶带运输机托辊、轴

承等)、润滑系统以及除尘系统、电气设备等进行检修与维修,并实行专项作业审批。

5.4.8粉尘清理和处置制度内容应包括清理范围、清理方式、清理周期、责任人员等,并在相关粉尘爆

炸危险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清扫范围应包括所有可能沉积粉尘的区域(包括粉料贮存间)及设备设施的

所有部位,粉尘作业区域应至少每班清理,并做好清理记录(附录E)。

5.4.9除尘系统及抑爆、泄爆、隔爆及火花探测器等安全装置应定期检验检查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附录F),制度中应要求检修前停止所有设备运转,清洁检修现场地面和设备表面沉积的粉尘,检修

部位与非检修部位应保持隔离,检修区域内所有的泄爆口处应无任何障碍物,禁止使用铁质等易发生火

花的检修作业工具。

5.4.10涉粉作业设备、除尘系统、粉尘储存场所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检修过程如涉及动火作业,应

按照GB15577中有关动火作业的要求执行。

5.4.11粉尘涉爆企业应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供应商和

承包商等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的时间、内容及考核等情况应如实记录,并纳入员工教育和培训档案。

5.4.12粉尘涉爆企业应按照GB/T11651配备与作业岗位适应的个体防护装备。

5.4.13粉尘涉爆企业应落实针对风险类型的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队伍及物资器材等,并将应急预

案的制定、演练情况记录等归档。

5.4.14粉尘涉爆企业应按照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分层、分专业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职责;安全风险管控

层级确定宜参照表2确定;安全风险管控的责任部门宜依据诱导性因素的业务归属确定。

5

DB21/T3568—2022

表2安全风险管控层级确定表

固有风险/残余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