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45-2002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DB34/T 245-2002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pollution-free cucumber is in operation procedure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4/T 245-2019 |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45-200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2-05-09
实施日期
2002-05-0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黄瓜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种植地土壤质量和灌溉水质量的要求,以及黄瓜生产过程中的选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产品质量储运等要求。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起草人:
丁作坤、李化武、郑久坤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45—2002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2-05-09发布2002-05-09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45—2002

前言

本规程由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提出并起草。

本规程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丁作坤、李化武、郑久坤。

I

DB34/T245—2002

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黄瓜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种植地土壤质量和灌溉水质量的要求,以及黄瓜生

产过程中的选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产品质量储运等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6715.3—1999瓜菜作物种

3定义

本规程采用下列定义。

3.1无公害农产品

是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

3.2无公害蔬菜

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

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

产品标志的产品。

3.3轮作

即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块田地按预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

3.4茬口

在同一块田地上,栽种的前后作物的种类及其更换的次序。

3.5苗床

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田地。

3.6培养土

用堆肥、草木灰、化肥、厩肥或人类尿和混泥土按一定的比例配成的肥土。

4要求

4.1立地条件

产地空气环境条件必须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1条的规定,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

度限值见附录A。

种植地的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必须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5规定的限值内,见附

录B。

产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4.2条规定,见附录C。

4.2品种与茬口

1

DB34/T245—2002

4.2.1品种

选用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质、抗逆性好、抗病虫能力强,并通过省级品种审(认)定机构审(认)

定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1999规定的要求。

4.2.2茬口

根据生产目的及设施条件可分为冬春早熟栽培、春季早熟栽培、春季露地栽培、夏秋露地栽培。种

植季节见附录D。

冬春黄瓜前茬以选择用肥较多的白菜甘兰类为宜,夏秋黄瓜前茬选择豆类、葱蒜类、绿叶菜类为宜。

4.3育苗与移载

4.3.1育苗

4.3.1.1育苗营养土的配制

菜园土或肥沃的大田土4~5份,加腐熟的厩肥5~6份,每m3肥土加过磷酸钙2.5kg,硫酸钾300g,充

分混合,配成育苗营养土,堆放备用。一般每667m2需营养土2.6~3m3。

播种前一个月,将苗床深翻炕晒,充分耙匀。每m2用8~10g50%多菌灵粉剂与15kg营养土混匀后撒于

播种层。或用8×8营养钵排放于苗床上,装入3/4的营养土,待播。

一般每667m2需育苗面积32m2。

冬春及春季黄瓜的育苗需用塑料大中棚或小拱棚保温育苗,夏秋黄瓜需用阴棚降温育苗。

4.3.1.2种子处理

用45~75℃热水烫种10min,再用30℃温水浸种5~6h,然后取出沥干,用干净布袋包好,在25~30℃

的恒温下催芽1.5~2d,每天用干净的30℃温水搓洗1~2次,当种子开始发芽时,立即降温至17~18℃,

即可播种。

4.3.1.3播种

将播种床或营养钵浇足底水,水下渗后撒一层细土,将萌芽的种芽朝下,按8~10cm见方平摆在苗床

上或营养钵正中,再盖1cm厚的营养土,喷洒水至表土潮湿,露出土面的种子要重新盖上营养土。

冬春播的盖上薄膜和盖好大棚,保持棚内气温白天25~30℃,夜间20℃以上,地温20~25℃。夏秋

播的搭阴棚,畦面盖稻草降温保湿。

4.3.1.3苗期管理

春播的播后2~3d,出苗率达70%以上时揭去薄膜,适当降低苗床的气温和地温,白天10~2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