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513-2017 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指南

DB45/T 1513-2017 Urban Water Syste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Guide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5/T 1513-2017
标准类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4-15
实施日期
2017-05-15
发布单位/组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99

Z04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1513—2017

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指南

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ecologicalenvironmentremediationforurbanwater

system

2017-04-15发布2017-05-15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151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水污染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游少鸿、白少元、刘立恒、丁彦礼、林华、莫凌云、魏建文、解庆林、王敦

球、曾鸿鹄、郭远飞、王洪强、俞果。

I

DB45/T1513—2017

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诊断、城市水系生态

环境修复总体设计、设计参数与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水系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修复技术方案与设计参数的选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513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GB50707河道整治设计规范

GB/T5080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HJ200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09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城函[2014]275号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办[2014]111号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办[2014]111号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办[2014]111号湖泊流域入湖河流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办[2014]111号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城市水系urbanwatersystem

城市规划区内河流、湖库、湿地及其他水体构成的连通水域系统。

3.2

生态环境修复ecologicalenvironmentremediation

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城市水系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

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1

DB45/T1513—2017

3.3

内源污染internalpollutionsources

进入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或各种污染物逐渐沉降至水体底质表层,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释放,成为水

体富营养化或污染的主要因子。

3.4

外源污染externalpollutionsource

来自于水体以外的污染物,包括上游来水、地表径流、沿途排水和降雨等。

3.5

原位修复in-situremediation

在污染的原地点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治理的方法。

3.6

异位修复ex-situremediation

将受污染水体从受污染区转移到邻近地点,利用处理设施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治理的方法。

3.7

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利用特定的生物降解、吸收、转化或转移环境中的污染物,以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实现环境净化、

生态恢复的方法。

3.8

生态护岸ecologicalembankment

具有地表水体与土壤相互渗透、一定的植物生长条件和生态恢复功能以及一定程度上增强水体自净

能力和自然景观效果的护岸结构形式。

3.9

径流缓冲带vegetatedbuffers

由植被及一定工程措施组成的径流缓冲区域,利用缓冲区内的植物和土壤拦截净化地表径流,以防

止地表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地表水体,其主要形式有植草沟、植物缓冲带、生物滞留设施、

雨水湿地、人工土壤渗滤等。

3.10

植草沟grassedswales

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并对径流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3.11

生物滞留设施biologicaldetentionfacilities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的设施。

2

DB45/T1513—2017

4基本要求

4.1城市水体水质应按照GB3838进行功能区分划,执行相应环境保护要求。

4.2当城市水系现状水质与所属功能区水质要求偏差较大时,应先调查市政污水管网收集范围及现有

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优先考虑截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外源污染,将其集中处理,再进行城市水系

生态环境修复。

4.3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设计应根据水体功能定位、水体现状、岸线利用现状及滨水区现状

等,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和改造,在满足雨洪行泄等功能条件下建设。

5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诊断

5.1工作程序

明确调查范围,开展生境及生物调查,进行环境问题诊断并确定生态修复目标,再选择生态环境修

复方案。

5.2生态环境调查

5.2.1调查范围

城市水系的集水区域。

5.2.2调查内容

5.2.2.1水系及水体形态特征

重点调查河流流向、流程、水系形态、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网密度等。不同类型河段的长度、

宽度、深度、河岸状况及其体现出来的河流沿程的岸线、横断面、纵断面等形态变化特征。

5.2.2.2土地利用

重点调查项目区内居住、商业、旅游点、绿化、水利设施、农田、鱼塘和码头等用地情况等。

5.2.2.3污染源

重点调查项目区流域内工业、生活、养殖、旅游和农田等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量和污染处理设施

建设情况,同时还应调查项目区外围水土流失以及进入项目区水系内的径流污染、管道排污情况等。

5.2.2.4水文

重点调查进入项目区内的河流和沟渠等水量大小、水位变化、含沙量和通航水位等;调查湖塘水体

的水位变化、风浪特征、岸坡侵蚀及岸线稳定性等;调查区域降雨、蒸发、洪水等情况。调查频次为丰

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各一次。

5.2.2.5水质

重点调查水温、水深、pH值、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Eh)、浊度、营养盐、有机物和重金

属等,调查的点位及采样频次与水文调查一致。

3

DB45/T1513—2017

5.2.2.6基底

重点调查底质的厚度、含水率、氮、磷和有机质等指标,调查频次与点位与水文、水质调查一致。

调查河床和堤岸的形态特征,每年1次。

5.2.2.7生物多样性

重点调查项目区内植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和鸟类等;以植被调查

为主,主要调查乔木、灌木、陆生草本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等。

5.3问题诊断

在项目区水体污染现状、生境与生物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资料,对生态环境问

题进行诊断与评估,作为修复目标及修复技术方案选择的依据。问题诊断主要包括:水体污染程度、污

染物来源、生物多样性缺失原因和主要污染因素识别等。

6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总体设计

6.1目标

以水功能区划规定的水质标准和相似水体水质、生态特征为参考,确定项目区水质净化、生物多样

性保护等生态修复目标。

6.2原则

6.2.1生态治理和城市水系基本功能紧密结合的原则。应在保证防洪、航运、灌溉等基本功能的前提

下,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水质净化和亲水景观等需要,合理确定修复设计方案,使湖塘、河道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健康紧密结合。

6.2.2实用性与经济性原则。适应项目区水体所在地域的地貌、地形、形态、水文和周边区域发展等

特点,注重与修复区水体沿线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把实用性和经济性

作为工程的重要目标。

6.2.3科学性与适应性原则。应全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