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T 196-2020 光唇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DB3302/T 196-2020 The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light-throated fish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2/T 196-2020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8-24
实施日期
2020-09-24
发布单位/组织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宁波市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宁波大学、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余姚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鄞州区渔业技术管理服务站、新昌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新昌荣欣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起草人:
:竺俊全、高心明、杜晨、姜建湖、王建平、朱卫东、马建波、蔡惠凤、袁思平、张玉明、冯彬彬,唐道军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DB3302

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

DB3302/T196—2020

光唇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StandardtechniquesofartificialbreedingforAcrossocheilusfasciatus

2020-08-24发布2020-09-24实施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2/T19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大学、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余姚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鄞州区渔业技

术管理服务站、新昌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新昌荣欣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竺俊全、高心明、杜晨、姜建湖、王建平、朱卫东、马建波、蔡惠凤、袁思平、

张玉明、冯彬彬,唐道军。

I

DB3302/T196—2020

光唇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唇鱼(Acrossocheilusfasciatus)的育苗条件、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

本标准适用于光唇鱼人工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育苗条件

3.1场址

应选择无污染源、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通讯畅通、电力供应有保障的地区,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361规定。

3.2水源

以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为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NY5051的规定。

3.3设施与设备

3.3.1育苗室

建有亲鱼培育池、孵化池及育苗池,顶部和四周应配备可调的遮光帘。

亲鱼培育池(兼作产卵池):长方形或方形圆角水泥池,面积50㎡~100㎡,池深0.8m~1.0m,

池底坡度1.5%~2%。

孵化池:方形圆角水泥池,面积10㎡~20㎡,池深0.5m~0.7m,池底坡度2%~3%。

育苗池:长方形水泥池,面积20㎡~50㎡,池深0.8m~1.0m,池底坡度1.5%~2%。

所有池子使用前清洗消毒。

3.3.2附属设施

1

DB3302/T196—2020

产卵筐:49cm×39cm×20cm敞口式塑料筐,筐四边为网格状结构,筐底为直径1mm钢丝构成的

网孔边长为0.5cm的网栅。

集卵筐:50cm×40cm×20cm敞口式塑料筐,筐底和四边不透水,底铺直径0.7cm~1.0cm的大理

石球厚3cm~5cm。

使用时将产卵筐放置在集卵筐内。

孵化筐:60cm×50cm×5cm木制方筐,筐底为40目筛网。

3.3.3配套设施

配备供电、供水、供气、供暖及尾水处理等设施。其中,供水设施日供水能力应大于育苗用水高峰

期的用水量,蓄水池容积应大于育苗日用水量,沉淀池容积为蓄水池容积的2倍以上。

4亲鱼培育

4.1放养

繁殖前1.5个~2个月,从人工养殖或野生群体中选择2龄以上、雌鱼75g以上、雄鱼50g以上,且

体型和体色正常、鳍条和鳞被完整、具典型生物学特征的健壮个体,雌雄比1:1,放养到亲鱼培育池,

10尾/㎡~15尾/㎡。

4.2饲料及投喂

饲料应符合GB13078、NY5072规定。宜选用粗蛋白质含量40%以上的配合饲料,搭配黄粉虫等鲜

活饲料。日投喂量配合饲料为鱼体质量的2%~4%、鲜活饲料为鱼体质量的1%~2%,早晚各投喂1次。

4.3培育管理

要求水位0.6m~0.8m、水温15℃~27℃、pH6.8~7.2、溶解氧6mg/L以上。充气流水培育,定期

排污换水。尾水排放应符合SC/T9101规定。

5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