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2/T 0078-2023 公用燃气压力管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技术规范
DB2102/T 0078-2023 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gas pressure pip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4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3.040.01
CCSJ74
2102
大连市地方标准
DB2102/T0078—2023
公用燃气压力管道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iskclassificationcontrolandhiddentroublescreeningof
citygaspressurepipeline
2023-04-04发布2023-05-04实施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02/T0078—2023
目次
前言................................................................................III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3
4.1系统管理.......................................................................3
4.2分级负责.......................................................................4
4.3工作任务.......................................................................4
5工作基本程序.......................................................................4
6组织和实施.........................................................................4
6.1机构设置.......................................................................4
6.2人员培训.......................................................................4
6.3资料收集.......................................................................4
7风险评估...........................................................................5
7.1管道区段划分...................................................................5
7.2风险识别.......................................................................5
7.3风险分析.......................................................................5
7.4风险评价.......................................................................6
8风险分级管控.......................................................................7
8.1风险分级管控原则...............................................................7
8.2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7
8.3风险控制措施...................................................................7
8.4风险控制措施评审...............................................................8
8.5风险分级管控实施...............................................................8
8.6重大风险确定原则...............................................................8
8.7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9
8.8风险告知.......................................................................9
9隐患排查治理.......................................................................9
9.1基本要求.......................................................................9
9.2计划制定.......................................................................9
9.3隐患排查.......................................................................9
9.4隐患分类分级..................................................................10
9.5隐患治理......................................................................10
9.6隐患治理验收..................................................................10
10持续改进.........................................................................10
I
DB2102/T0078—2023
附录A(资料性)分析记录表格........................................................12
附录B(资料性)安全检查表法(SCL).................................................15
附录C(资料性)风险矩阵评价法(LS)................................................16
附录D(资料性)指标体系评价法-钢制管道.............................................18
附录E(资料性)指标体系评价法-聚乙烯管道...........................................26
附录F(资料性)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记录表..............................................33
附录G(资料性)公用燃气压力管道事故隐患............................................34
II
DB2102/T007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大众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
司、大连市城镇燃气协会、大连金海燃气有限公司、大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大连金州中燃城市燃气发
展有限公司、大连旅顺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万泉、王林、种玉宝、王海明、郭传江、秦广顺、付榕、宗凤强、周永生、
祁长明。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通讯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381号
联系电话:0411-84358559
标准起草单位: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大连市西岗区新河街20号
联系人:白冰冰
联系电话:0411-82479089
III
DB2102/T0078—2023
公用燃气压力管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用燃气压力管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
基本程序、组织和实施、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构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285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
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
GB/T27512埋地钢制管道风险评估方法
GB/T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B/T34346基于风险的油气管道安全隐患分级导则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T50811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
GB55009燃气工程项目规范
T/CASEI006在役聚乙烯燃气管道检验与评价
TSG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D7004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
3术语和定义
GB/T23694、GB/T27512、TSG08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用燃气压力管道citygaspressurepipeline
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公称
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燃气管道。
3.2
主要负责人theprincipalpersonincharge
指公用燃气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实际最高管理者,对其单位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负总责。
3.3
安全管理负责人chiefofSecurityManagement
1
DB2102/T0078—2023
指公用燃气压力管道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3.4
安全管理员thesecurityadministrator
指具体负责公用燃气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
3.5
可接受风险acceptablerisk
在法律法规框架下使用单位接受风险的程度。可接受风险取决于风险评判准则及使用单位能承受风
险程度。
3.6
定性风险分析qualitativeriskanalysis
以工程推断和经验为基础分析失效可能性与后果的方法。
[来源:GB/T26610.1-2011,3.16,有修改]
3.7
定量风险分析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
将设备设计、制造、操作条件、运行历史、部件可靠性、人的行为、事故物理进程以及潜在的环境
和健康影响等相关信息整合统一的方法。定量风险分析包括识别和描述事件的组合,评价每一种组合事
件发生的频率和估计后果。
[来源:GB/T26610.1-2011,3.17]
3.8
风险等级levelofrisk
单一风险或组合风险的大小。以后果和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达。
[来源:GB/T23694-2013,4.6.1.8]
3.9
风险接受riskacceptance
接受某一特定风险的决定。
注1:风险接受可以不经风险应对,还可以在风险应对过程中发生。
注2:接受的风险要受到监督和评审。
[来源:GB/T23694-2013,4.7.1.6]
3.10
剩余风险residualrisk
风险应对之后仍然存在的风险,剩余风险还被称为“留存的风险”。
注:剩余风险可包括未识别的风险。
[来源:GB/T23694-2013,4.8.1.6]
2
DB2102/T0078—2023
3.11
公众聚集场所publicassemblyoccupancies
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餐饮场所、体育场馆、
展览馆、公园、宾馆、影剧院、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公共浴池、养老机构等。
3.12
事故隐患potentialhazardofaccident
本文件所称事故隐患指公用燃气压力管道使用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
标准、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在公用燃气压力管道使用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
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13
严重事故隐患majoraccidentpotential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14
较大事故隐患comparativelylargeaccidentpotential
可能导致一定危害,但无需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
者因违反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
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罚款的行为。
注:较大事故隐患为一般事故隐患中程度较为严重的事故隐患。
3.15
一般事故隐患generalaccidentpotential
除严重、较大事故隐患外的其他公用燃气压力管道事故隐患。
4基本要求
4.1系统管理
4.1.1公用燃气压力管道使用单位(下称使用单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应遵循燃气和特种
设备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风险分
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同时主动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燃气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检查,
积极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检验,并将检验或检查发现的相关意见及时纳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机制构建中。
4.1.2使用单位应按本文件实施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的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4.1.3使用单位已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
系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公用燃气压力管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其安全生产标
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现行的安全生产体系的基础上,按本文件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3
DB2102/T0078—2023
4.2分级负责
4.2.1使用单位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工作。
4.2.2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本单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保证人力、物力
和财力资源的投入。
4.2.3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单位公用燃气压力管道风险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2.4安全管理员和运行、维护、抢修人员负责督促和落实职责范围内的公用燃气压力管道风险评估、
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3工作任务
使用单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任务: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清单、台账;
——全面开展风险识别,摸清本单位公用燃气压力管道数量,准确掌握管道数据;
——开展风险评估及分级管控;
——制定严重事故隐患治理的实施预案,隐患治理实行闭环管理,隐患整改完成后应备案登记。
5工作基本程序
使用单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程序包括组织和实施、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隐
患排查治理等。
6组织和实施
6.1机构设置
6.1.1使用单位应明确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管部门或机构,负责制定完善本
单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实施风险评估及风险分级管控重大事项决
策、管理制度审定、安全投入保障、监督考核以及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衔接等工作。其成员应包括使用
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员、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使用单位也可以聘请安全技
术咨询服务机构或有丰富燃气管道检验经验的压力管道检验师、检验员协助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
查治理的建设工作。
6.1.2风险评估及风险分级管控应纳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岗位根据本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工作
内容承担风险管控责任。
6.2人员培训
公用燃气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
应包括介绍单位制定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机制;掌握本单位公用燃气压力管道常见风
险因素、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并保留培训记录。
6.3资料收集
开展风险评估前应准备的基础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
4
DB2102/T0078—2023
——相关人员情况,包含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员、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的持证情况、培训
情况等;
——相关的管理制度及具体实施情况;
——应急预案及相关演练情况;
——定期检验报告及年度检查报告;
——相关数据,包括管道操作运行、设计、施工、地理信息、检测监测、维修维护、巡查巡检等数
据;
——相关风险管理资料。
7风险评估
7.1管道区段划分
为方便风险识别、增加风险评价的准确性,使用单位应根据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的属性和管道周边环
境对管道进行区段划分并填写管道区段划分基本信息表(参见附录A.1)。区段划分的原则为当管道属
性和管道周边环境无论何处有重大变化时,都可插入一个划分点,使用单位可根据风险评估的实际需求
选择合适的管道属性进行管道区段划分,具体划分例如:
a)按照管道压力进行区段划分。
b)按照a)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材质再次进行区段划分。
c)按照b)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敷设方式再次进行区段划分。
d)按照c)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所处地区等级再次进行区段划分。
e)按照d)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输送介质再次进行区段划分。
f)按照e)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使用年数再次进行区段划分。
g)按照f)划分的每一区段,按照管道外径再次进行区段划分。
7.2风险识别
7.2.1风险识别内容
7.2.1.1风险识别应覆盖本单位全部的公用燃气压力管道,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
响,不论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大小,均应将本单位公用燃气压力管道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事故)
加以识别。
7.2.1.2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的潜在风险按与时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固有风险,如制造与安装、改造、维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运行过程中与时间有关的风险,如内腐蚀、外腐蚀;
——运行过程中与时间无关的风险,如第三方破坏、外力破坏、误操作;
——其他危害管道安全的潜在风险。
7.2.2风险识别方法
7.2.2.1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参见附录B)、预先危险分析法(PHA)、风险矩阵法(LS)
(参见附录C)、指标体系法(参见附录D、附录E)进行风险识别,识别出的具体内容可参照但不限
于GB/T50811、GB/T27512、T/CASEI006中的内容。
7.2.2.2使用单位可根据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状况和识别的具体对象,参照GB/T27921来选择合适的识
别方法。
7.3风险分析
5
DB2102/T0078—2023
7.3.1根据风险类型、获得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的使用目的,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为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支持。
7.3.2风险分析要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
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等,还要考虑现有的管理措施及其效果。
7.3.3根据风险分析的目的、获得的信息数据和资源,风险分析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
上方法的组合。使用单位可根据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状况和识别的具体对象,参照GB/T27921来选择合适
的分析方法。
7.4风险评价
7.4.1风险评价方法
7.4.1.1风险评价是根据风险点的风险源发生的每种事故类型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确定风险大小
和等级的过程。使用单位选择合适本单位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风险等级,
填写风险评估记录表(参见附录A)。
7.4.1.2可采用一种或多种风险评估方法来实现评价目标,风险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专家评价法、
安全检查表法、风险矩阵法、指标体系法、场景模拟评价法、概率评价法。各类公用燃气压力管道可采
用的评价方法如下:
——对于埋地钢制管道,可采用指标体系法-钢制管道(参照附录D)、风险矩阵法(LS)(参照
附录C)、安全检查表法(SCL)(参照附录B)进行评价;
——对于埋地聚乙烯管道,可采用指标体系法-聚乙烯管道(参照附录E)、风险矩阵法(LS)(参
照附录C)、安全检查表法(SCL)(参照附录B)进行评价;
——对于埋地铸铁管道,可采用风险矩阵法(LS)(参照附录C)、安全检查表法(SCL)(参照
附录B)进行评价;
——对于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门站、调压站(器)等架空管道,可采用风险矩阵法(LS)(参照
附录C)、安全检查表法(SCL)(参照附录B)进行评价。
7.4.1.3有下列情况的埋地钢制管道、埋地聚乙烯管道,宜采用指标体系与风险矩阵两种方法综合评
判风险等级,以两种方法中最严重者作为最终风险等级:
——首次开展风险评估的;
——位于公众聚集场所,造成的事故后果严重的;
——对风险评估精确度要求较高的;
——使用单位公用燃气压力管道数量众多,材质、压力等管道属性较为复杂或使用年限超过20年
的;
——使用单位认为有必要或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的。
7.4.2风险评价准则
7.4.2.1使用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可接受风险目标,根据管道状况、失效后果、失效可能性等
评估管道的风险,按照风险评估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
7.4.2.2可接受风险目标宜采用可接受风险基准图(见图1),通过可接受风险基准线将风险划分为2
个区域,即不可接受风险区域和可接受风险区域,如下:
——风险落在不可接受风险区,除特殊情况外,该风险不应被接受,应采取降低风险措施,保证安
全;
——落在可接受风险区,风险处于很低的水平,该风险是可以被接受的,无需采取风险管控改进措
施。
6
DB2102/T0078—2023
图1可接受风险基准图
7.4.2.3可接受风险目标的制定应结合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要求,并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相关方的诉求等。
7.4.3风险等级判定
7.4.3.1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7.4.3.2风险评估应对识别的每一个风险源进行风险判定,并确定其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应取本区段
内全部风险源的最高风险作为该管道区段的最终风险等级。
8风险分级管控
8.1风险分级管控原则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按照消除隐患、加强防护措施、提升管理水平、采取应急处理的顺序控制和降低风险;
——固有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重大风险应由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进行专项管控;
——风险控制资源投入如安全专项资金、升级改造、检验检测、监测监控等应根据风险等级确定优
先等级;
——分类、分级、分层、分段逐一明确企业、部门、班组和岗位的管控重点、管控责任和管控措施。
8.2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使用单位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
管控职责和管控清单,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8.3风险控制措施
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特点及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
的规定,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工程技术;
——安全管理;
——人员培训;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7
DB2102/T0078—2023
8.4风险控制措施评审
8.4.1使用单位要高度关注公用燃气压力管道运行情况和风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
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8.4.2对于风险管控措施,应评估其剩余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如剩余风险不可接受,应调整或制定新
的风险管控措施,并评估新的风险管控措施的效果,直至剩余风险可以接受。
8.5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8.5.1使用单位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后,确定风险等级,将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
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8.5.2使用单位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
控层级。
8.5.3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参见表1
表1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
风险
风险等级可接受程度管控要求
色度
1)公司(厂)级别重点控制管理,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
风险水平不可接受,应立2)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应立
重大风险红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即采取整改措施,全部或局部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用的,应有确保
低风险。安全的防护措施,直至风险降至可接受;
3)制定重大风险的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1)公司(厂)级别控制管理,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控制管理,各职能
风险水平不可接受,应在
部门及安全管理员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
较大风险橙限定的时间内采取有效
2)在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应急措施下监控使用,限期治理,直至
应对措施降低风险。
风险降至可接受。
1)部门级别控制管理,安全管理员负责控制管理,所属部门具体落实;
风险水平可以接受,但应
一般风险黄2)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在规定期限内实施
保持关注。
降低风险措施。
1)班组级别控制管理,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岗位人员及所属班组具体
风险水平可以接受,可以落实;
低风险蓝
不采取应对措施。2)不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
外成本的改进措施。
8.6重大风险确定原则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用燃气压力管道,应按重大风险管控:
——发生过公用燃气压力管道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超过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
8
DB2102/T0078—2023
——要求设有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而未设有的,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
的;
——经检验检测判定为不合格而继续使用的;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公众聚集场所存在严重隐患的;
——铸铁公用燃气压力管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后未经安装监督检验,且不在检验有效期内的公用燃
气压力管道;
——资料缺失,未经设计、制造、安装排查核验的公用燃气压力管道;
——使用单位、检验机构或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应作为重大风险管控的。
8.7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使用单位应在每一轮风险评估后,编制各管段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A.6)。
8.8风险告知
8.8.1使用单位应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并对内部员
工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和管控措施的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的风险等级、可能引发事故
的类型、事故后果、所需管控措施、整改期限、应急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9隐患排查治理
9.1基本要求
9.1.1使用单位应对所存在的风险源开展全覆盖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隐患排查治理应与风险分级管
控紧密结合,将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及其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点。
9.1.2使用单位应建立与完善以下工作制度:
——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
——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台账,明确排查的内容、要求、责任人和频次;
——完善资金投入和使用制度;
——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
——对相关责任人实施“区域责任制”的原则,确定风险源管理范围,落实检查、监控责任;
——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评估、核销全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9.1.3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计划、排查、登记、治理、评估和验收环节,形成闭环管理。
9.2计划制定
9.2.1隐患排查计划应明确隐患排查的内容、要求、责任人和频次。
9.2.2使用单位应根据确定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编制隐患排查记录、隐患治理记录、隐
患排查治理台账(参见附录F)。
9.3隐患排查
9.3.1使用单位可按风险分级管控中划分好的管道区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
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及风险分级管控情况,逐段确定排查内容和排查要求。排查内容和排查要求可包括但
不限于表D.2、表E.2中的内容。
9.3.2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特点,采用综合检查、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
9
DB2102/T0078—2023
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重点时段检查、专家诊断性检查、事故类比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患排
查。
9.3.3使用单位应按照隐患排查计划组织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参见附录A.4)。
9.3.4使用单位应及时将隐患名称、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等信息向内
部员工通报。
9.4隐患分类分级
9.4.1事故隐患分为管理类隐患、人员类隐患、设备类隐患、环境类隐患4个类别。
9.4.2事故隐患按严重程度分为严重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3个级别,具体事故隐
患的等级由组织隐患排查的使用单位按GB/T34346等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要求确定。
事故隐患应包括但不限于附录G中的内容。
9.5隐患治理
9.5.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及时有效、责任到人、
按时完成。
9.5.2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责任部门、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
要求。
9.5.3使用单位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监控和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隐患排除前或者
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示标
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必要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配合疏散可能危及的周边人员。
9.5.4对于排查中发现的严重事故隐患,要立即向安全管理负责人和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
门报告,安全管理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9.6隐患治理验收
9.6.1隐患治理完成后,使用单位应按照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填写隐患治理
记录(参见附录F.2),实现闭环管理。
9.6.2严重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使用单位应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严重事故隐患的治
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对严重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
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并存档备案。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并责
令管道停用的,使用单位在完成治理并经评估符合管道启用条件后,还应按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
理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经营的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启用管道。
9.6.3使用单位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参见附录F.3)。
10持续改进
10
DB2102/T0078—2023
10.1使用单位应每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一次评估。根据
评估结果,对工作流程、规章制度、风险评估、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各环节进行修改完善,确保
相关管理制度持续有效运行。
10.2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使用单位应及时修正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文件和管
控措施,闭环管理,持续改进,促进相关管理制度有效实施:
——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发生重大变化;
——使用单位安装、改造、维修管道;
——管道使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发生伤亡事故或同种类公用燃气压力管道发生事故;
——组织机构发生变化;
——隐患排查治理发现风险管控存在缺失和漏洞;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检验机构发现重大风险或严重事故隐患;
——使用单位认为应修订的其他情况。
推荐标准
- GB/T 969-1994 丝锥技术条件 1994-12-20
- GB/T 970.2-1994 圆板牙 技术条件 1994-12-20
- GB/T 968-1994 丝锥螺纹公差 1994-12-20
- GB 15341-1994 滑石 1994-12-22
- GB 15342-1994 滑石粉 1994-12-22
- GB/T 967-1994 螺母丝锥 1994-12-20
- GB 15368-1994 手提式机械泡沫灭火器 1994-12-21
- GB/T 971-1994 滚丝轮 1994-12-20
- GB/T 970.1-1994 圆板牙 型式和尺寸 1994-12-20
- GB/T 970.3-1994 圆板牙架型式和互换尺寸 199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