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4908-2017 大洋资源调查术语
GB/T 34908-2017 Terminology for oceanic resources survey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大洋资源调查及其科研和其他相关活动。
发布历史
-
2017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
- 起草人:
- 牟长青、宋成兵、姚勇、李芳、汤钰婧、马志刚
- 出版信息:
- 页数:35页 | 字数:6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5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4908—2017
大洋资源调查术语
Terminologyforoceanicresourcessurvey
2017-11-01发布2018-05-01实施
发布
GB/T3490—2017
目次
前言in
i范围1
2—般术语1
3大洋资源类型2
3.1大洋矿产资源2
3.2大洋生物资源3
4大洋资源调查与勘查5
4.1大洋环境调查5
4.2大洋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5
4.3大洋生物资源调查10
5大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环境评价11
5.1技术经济评价11
5.2环境评价12
6大洋矿产资源开发12
6.1大洋矿产资源勘查评价12
6.2采矿16
6.3提升系统18
6.4水面支持系统18
6.5选冶与综合利用19
参考文献23
索引24
T
GB/T3490—2017
■>r■—>—
刖弓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o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牟长青、宋成兵、姚勇、李芳、汤锤嬪、马志刚。
I
GB/T3490—2017
大洋资源调查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大洋(公海及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及其调查、评价和开发技术等方面的
基本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大洋资源调查及其科研和其他相关活动。
2一般术语
2.1
大洋ocean
公海及国际海底区域。
2.2
公海highsea
不包括在国家专属经济区、领海和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6条]
2.3
国际海底区域internationalseabedarea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注:简称“区域”。对“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
2.4
深海deepsea
水深大于1000m的海洋区域。
2.5
大洋资源oceanicresources
分布在大洋中的,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空间。
注:大洋资源按属性分为大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资源和大洋空间资源。
2.6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
海洋法公约
1982年由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一项多边条约。
注:该公约分17部分,共320条和9个附件,主要部分有:领海和毗邻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国、专属经济
区、大陆架、公海、岛屿制度、闭海或半闭海、内陆国出入海洋的权利和过境自由、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环境保护
和安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的发展利转让等。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该“公约”,是世界上第93个
批准该“公约”的国家。
2.7
公海公约conventiononthehighseas
确立公海法律地位和法律制度的国际公约。
注:该公约于1958年在日内瓦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通过,于1962年生效,共有56个国家批准加入。该公
1
GB/T3490—2017
约共37条。
[GB/T1591—2010,定义5.1.5]
2.
国际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SeabedAuthority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国际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按照《公约》第十一部分和《关于执行〈公约〉
第十一部分的协定》组织和控制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管理“区域”资源勘探开发。
注:国际海底管理局于《公约》生效日(1994年11月16日)成立。所有“公约”缔约国都是管理局的成员。
2.9
探矿和勘探规章regulationsonprospectingandexploration
由国际海底管理局制定的,承包人在“区域”内进行海底矿产资源的探矿和勘探活动必须遵守的国
际法规。
注:包括探矿、请求核准探矿合同形式的勘探计划的申请、勘探合同、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机密性、一般程序、解决
争端等有关法规。包括《“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规章》、《“区域”内富钻铁僦结売探矿和勘探规章》、
《“区域”内多金属结核探矿和勘探规章》。
2.10
国际海底区域勘探开发制度systemofexplorationandexploitationintheinternationalseabedarea
对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上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开发需遵守的法律制度。
2.11
平行开发制度paralleledsystem
对国际海底区域资源进行勘探和开发实行的制度之一。即,一方面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企业部开发;
另一方面由缔约国及其自然人和法人与管理局以协作方式开发。申请人须向管理局提出两块经探明的
具有同等商业价值的海底区域,由管理局选定一块为保留区,该区域由管理局企业部开发;另一块为合
同区,由申请人开发。
2.12
先驱投资者pioneerinvestor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前对大洋底多金属结核等资源的勘查活动进行至少3000万美元投
资的国家或其控制下的法人和自然人,经审查批准,获得勘探区的矿产资源勘查投资者。
注: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印度、国际海洋金属联合组织、中国是《公约》承认的先骡投资者.
3大洋资源类型
3.1大洋矿产资源
3.1.1
多金属结核polymetallicnodules
“区域”的一种资源,包括在深海床表层上或紧贴表层下含有猛、鎳、钻和铜的任何结核矿床或积层。
注:多金属结核的同义词为蚀结核、猛团块、铁钮结核、猛矿球、猛矿瘤。
3.1.2
富钻铁锚结壳cobalt-richferromanganesecrusts
富钻结壳cobalt-richcrusts
钻结壳cobaltcrusts
从海水直接析出的矿物沉降到硬基岩而形成的富钻铁猛氢氧化/氧化矿床,其中含有少量但明显富
集的钻、钛、鎳、钳、钳、确、钵、其他金属和稀土元素。
2
GB/T3490—2017
3.1.3
多金属硫化物polymetallicsulphides
“区域”内热液作用形成的硫化物矿床及伴生的矿物资源,其富含的金属除其他外包括铜、铅、锌、金
和银。
3.1.4
磷块岩phosphorite
磷钙土
产于海底的自生磷酸盐沉积物。主要由碳氟磷灰石、氯磷灰石、疑磷灰石和氟磷灰石等磷灰石类矿
物组成。一般五氧化二磷(P2()5)大于18%,常呈结核状或粒状产出,断面多呈鲫状或层状构造,分布于
浅于1000m的岸外浅滩、浅海陆架、陆坡上部、边缘台地和海山或台地上,在西太平洋海山区,见于水
深大于1000m的海山顶部及上部斜坡的始新世沉积层中。
3.1.5
多金属[软]泥polymetallicmud
海底多金属[软]泥underwaterpolymetallicmud
重金属泥heavymetalmud
富含铁、锌、铜、铅、猛、银和金等元素,存在于海底热液喷发活跃的洋中脊或大洋裂谷中,呈软泥状
的一种多金属硫化物沉积物。
注:改写自GB/T15918—2010,定义4.3.3。
3.1.6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gashydrate,gashydrate
甲烷水合物methanehydrate
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天然气(甲烷)分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的一种冰状结晶物。
注:俗称“可燃冰”。
3.2大洋生物资源
3.2.1
生物资源bioresources
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种群、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
他生物组成部分。
3.2.2
遗传资源geneticresources
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遗传材料。
3.2.3
深海浮游生物bathyplankton
栖息于1000m〜4000m深海中的浮游生物。
3.2.4
深渊浮游生物abyssalplankton
生活于4000m以深深海中的浮游生物。
3.2.5
底栖生物benthos;benthicorganism
栖息于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的生物。
3
GB/T3490—2017
3.2.6
大型底栖生物macrobenthos
栖息在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能被250Mm孔径套筛所阻留的底栖生物。
注:深海是寡营养海域,生物个体普遍小,因此深海大型和小型底栖生物的定义与近海不一致。
3.2.7
小型底栖生物meiobenthos
栖息在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能被32“m孔径套筛所阻留的底栖生物。
注:深海是寡营养海域,生物个体普遍小,因此深海大型和小型底栖生物的定义与近海不一致。
3.2.
海底热泉生物群落hydrothermalventcommunity;sulphidecommunity
生活于海底热液喷口和冷渗口与硫氧化细菌共生,利用硫化氢、甲烷以化能合成作用进行初级生
产、制造有机物的海洋生物群落。
[GB/T15919—2010,定义5.15]
3.2.9
海洋药用生物marinepharmaceuticalorganisms
海洋生物体本身或其提取物能作为药物的生物,包括海洋细菌、海洋真菌、海藻和海洋动物等各个
门类的多种生物。
[GB/T19834—2005,定义3.41]
3.2.10
大洋渔业资源oceanicfisheryresource
大洋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动植物。
3.2.11
深海生物基因资源deep-seageneticresources
深海海洋生物中具有特殊功能并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遗传物质。
[GB/T19834—2005,定义3.45]
3.2.12
极端微生物extremophile
在一般生物不能生存的条件下(如高酸、高碱、高温、低温、高压、高盐等)能够生存的微生物的统称。
3.2.13
耐压微生物piezotolerant
能在高压力环境下生存,最高能耐受70MPa压力,但最适应生长压力为常压(0.1MPa)的微生物,
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等。
3.2.14
嗜压微生物piezophile
依赖于高压力生长的微生物,可在常压和高压力下生长,但最适应生长压力在0.1MPa以上的微
生物,包括古菌、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等。
3.2.15
嗜冷微生物psychrophile
最高生长温度不超过20°C,最适宜生长温度低于15°C,在0*以下可生长的微生物的统称。
3.2.16
耐冷微生物psychrophs
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C左右,在0°C〜5°C也可缓慢生长的微生物的统称。
4
GB/T3490—2017
3.2.17
嗜热微生物thermophile
需要高温环境以维持生存,最适宜生长温度为60°C〜80°C的微生物;而最适宜生长温度超过
80°C的微生物为超嗜热微生物(Hyperthcrmophilic)0
3.2.1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栖息于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每个物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坏
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4大洋资源调查与勘查
4.1大洋环境调查
4.1.1
大洋环境基线oceanicenvironmentbaseline
从勘探区域取得足够信息,记录未直接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环境要素的基础值。反映了特定
时空范围未直接受人类活动影响时的环境自然状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基线。
4.1.2
生境habitat
生物生活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
4.1.3
海底热泉submarinehotspring
从海底岩石和沉积物中涌出的地下热水。
[GB/T18190—2000,定义3.7.6]
4.1.4
海底冷泉submarinecoldseep
来自海底沉积地层(或更深)的低温气体以喷涌或渗漏的方式注入海洋中的一种海洋地质现象,是
天然气水合物溶解所产生的低温流体溢出海底形成。
4.1.5
还原性生境reducinghabitats
溶解氧浓度较低的深海区域,常有高浓度的甲烷和硫化氢,包括贫氧海洋盆地、热液喷口、冷渗
口等。
4.2大洋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
4.2.1大洋矿产资源的地质构造背景
4.2.1.1洋底地形地貌
4.2.1.1.1
海lL|seamount
高于周围海底1000m以上的,孤立或相对孤立的水下高地。
421.1.2
平顶海山guyot
顶部平坦的海山,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
[GB/T18190—2000,定义2.8.21]
5
GB/T3490—2017
4.2.1.1.3
洋盆oceanbasin
位于大陆边缘与大洋洋脊之间,水深在4000m〜6000m,地形起伏较小,具有相对稳定大洋地壳
的深海海底。
:GB/T18190—2000,定义2.8.11]
4.2.1.1.4
海沟oceanictrench,marginaltrench,sea-floortrench
两侧斜面陡峻的细长深海巨型凹地。大部分位于大陆边缘岛弧与深海丘陵之间,并与大陆海岸延
伸方向平行,比周围洋底深2000m以上。
注:比较著名的海沟如阿留申海沟(7822m)、日本海沟(8412m)、马里亚纳海沟(11034m)等。
4.2.1.1.5
海槽trough
比海沟浅而小,两侧斜面较缓,具“U”字形剖面呈长椭圆形的深海凹地。
注:比较著名的海槽如东海的冲神海槽、日本西南的南海海楷等。
4.2.1.1.6
海山链seamountchain
呈线性排列的海山组合。
注:如夏威夷、琉球群岛、庙岛群岛等海山链。
4.2.1.1.7
海山群seamountgroup
呈不规则排列、密集成群的海山。
注:如中太平洋海山。
4.2.1.2洋底地质构造
4.2.1.2.1
洋壳oceaniccrust
海洋之下固体地球的外层,覆盖在固体地幔层最上部,与固体地幔层共同组成大洋岩石圈。由起源
于板块之下的地幔物质喷发冷却形成的,主要发育在洋中脊,少量分布在热点,洋壳厚度一般小于
10km,主要由3层组成,平均密度约2.9g/crr?。
4.2.1.2.2
洋中脊mid-oceanicridge
由地幔物质对流上涌所形成的,沿离散板块边界延伸的水下山脉。
[GB/T18190—2000,定义2.8.18]
4.2.1.2.3
转换断层transformfault
一种横切大洋中脊的断层,不同于常见的平移断层,由于断层活动和大洋中脊扩张同时进行,结果
使水平错动仅发生在两段洋中脊之间,且水平位移的方向与两段洋中脊错动方向正好相反。
:GB/T18190—2000,定义4.2.26]
4.2.1.2.4
热液喷口hydrothermalvent
海底受到下伏岩浆加热的流体持续喷出的裂隙。热液喷口通常发育在洋中脊、海盆和热点附近,形
成富含各种矿物沉淀的黑烟囱和白烟囱,为海底极端环境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
6
GB/T3490—2017
4.2.1.2.5
玄武岩basalt
一种灰黑色到黑色致密状隐晶质喷口火山岩,主要由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组成,平均密度约
3.0g/cn?,是地球上分布最普遍的火山岩岩石类型,也是洋壳的主要组成部分。
4.2.1.2.6
核杂岩oceaniccorecomplexes
下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在沿扩张中心极强的构造拉张应力作用下发生去顶、抬升而形成的穹隆状构
造岩石组合,主要发育在有限岩浆供给的慢速扩张海洋板块边界,其形成与低角度拆离断层关系密切,
通常具有穹隆状窗棱构造特征。
4.2.1.3沉积
4.2.1.3.1
浊积物turbidite
由浊流堆积形成的沉积物,其特征具有粒序层、中度分选和原生构造发育。
[GB/T18190—2000,定义3.4.7]
421.3.2
浊流扇沉积物tempestitedeposit
在大陆坡与深海盆地平原间,由再沉积作用形成的锥状和扇状堆积体。主要由泥石流、浊流沉积及
远洋沉积组成。
421.3.3
等深流沉积物contourite
由等深流形成的沉积物,其特征是沉积物粒度细、分选好,具有明显的纹理层。
[GB/T18190—2000,定义3.4.9」
421.3.4
硅质黏土siliceousclay
依据深海沉积物等三角图解分类与命名法,组分中含黏土矿物占50%〜75%,硅质生物碎屑25%〜
50%,钙质生物碎屑0%〜25%的黏土。
4.2.1.3.5
钙质黏土calcareousclay
依据深海沉积物等三角图解分类与命名法,组分中含黏土矿物占50%〜75%,硅质生物碎屑0%〜
25%,钙质生物碎屑25%〜50%的黏土。
421.3.6
钙质软泥calcareousooze
钙质生物碎屑大于30%的软泥。
[GB/T18190—2000,定义3.5.4]
4.2.1.3.7
硅质软泥siliceousooze
硅质生物碎屑大于30%的软泥。
[GB/T18190—2000,定义3.5.5]
4.2.1.3.8
深海黏土abyssalclay
褐黏土brownclay
远洋黏土redclay
7
GB/T3490—2017
远洋沉积物中生物碎屑含量小于30%的红褐色细粒泥质沉积物的总称。其特征为二氧化硅和碳
酸盐含量较低,大部分含量来自风运尘土,其次是远洋生物和海水化学沉淀物,以及少量的宇宙尘和火
山灰。
4.2.1.3.9
沸石黏土zeoliteclay
含有10%〜30%沸石的深海细粒沉积物。
4.2.1.3.10
大洋富稀土沉积物REY-richoceansediments
深海富稀土沉积物REY-richdeep-seasediments
富含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相对富集重稀土的深
海沉积物”沉积物类型以(含)沸石黏土、褐黏土等深海黏土为主,也有部分硅质软泥,一般发育于碳酸
盐溶跃面(CCD面)之下且沉积速率极低的深海盆地中,是一种潜在的稀土矿产资源。
注:俗称"深海富稀土泥"(REY-richdeep-seamud)。
4.2.1.3.11
碳酸盐补偿深度carbonatecompensationdepth,CCD
海底富含碳酸盐的沉积和非碳酸盐沉积之间的岩相界面。
注:海水到达某一深度时,碳酸盐的补给速率利溶解速率可大体得到补偿,因此而命名。
4.2.1.4地球物理
4.2.1.4.1
磁条带magneticstrip
以洋中脊为轴.向两侧对称分布的平行交替出现的洋底正负磁异常条带。分为磁粗带、磁平带和磁
静带。
[GB/T19834—2005,定义4.5.4]
4.2.1.4.2
;羊底磁异常条带stripedmagneticanomadiesinoceanfloor
玄武质洋壳在洋中脊产生并随着扩张作用持续从脊轴向两侧推移,当它冷却通过居里温度时,岩石
中的铁磁性矿物按当时当地的地球磁场方向和强度被磁化,总体和洋中脊平行,并以洋中脊为轴平行分
布。磁异常条带的宽度与海底扩张速度成正比。
4.2.2大洋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技术
4.2.2.1
水下声学定位underwateracousticpositioning
从构成基阵的三个以上声应答器接收到的声脉冲信号到达时间或相位确定水下载体或设备的方
位、距离的定位技术。按声应答器基阵基线长度分为长基线定位、短基线定位、超短基线定位。
4.2.2.2
海洋声学层析技术oceanacoustictomography
利用声速与海水温度、盐度、海流等的关系,根据声波在大范围海域传播时间和其他参数反演测量
海洋温度和海流的一种声遥感技术。
4.2.2.3
海上定位positioningatthesea
利用仪器设备测定船舶在海洋上的位置并引导船舶航行的方法。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全球定位法、
8
GB/T3490—2017
推算航法、光学仪器测定法、声纳法、无线电定位法等。
注:海洋地质调查中主要使用的定位系统为卫星导航系统。用仪器测定的位置称实测位置,用航迹和测程仪计算
求得的位置称推测位置,对推测位置进行风压流、海流、潮流校正求得的位置则称推定位置。测定的位置(定
位)应标定在海图或作业图上。
422.4
动力定位dynamicpositioning
根据实时测量的风、浪、流、航速等参数,利用螺旋推进器保持或控制海上浮动装置在海面的精确位
置。动力定位系统主要包括螺旋推进器、罗经、声学导航系统、无线电导航系统、窄波束回声测深仪、水
流速度传感器、气象观测仪、操舵台、动力定位控制器和操作台。
4.2.2.5
大洋矿产地质调查oceanicgeologicalsurveyofmineralresources
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探测海底地形、地质构造、海底岩石、沉积物及海底矿产
等活动的统称。
422.6
大洋地球物理调查oceanicgeophysicalsurvey
利用各种物理学方法和仪器,探测海底表面及海底以下地质体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并解释、反演其
地质属性、地质结构与物理特征,阐释海底以下的地质构造及矿产特征。
注:改写GB/T18190—2000,定义6.2.1。
422.7
海底地形测量seabedtopographicsurvey
利用船载或者水下拖体搭载的水声设备(如:多波束或单波束测深系统、侧扫声呐等),按一定程序
和方法,将海水覆盖下的海底地形及其变化记录在载体上的测绘工作。
422.
海洋地震调查marineseismicsurvey
利用天然震源或人工震源产生的地震体波(反射、折射)或面波,对海底地壳和地球内部结构进行探
测,研究海底沉积盖层和地壳结构与速度参数的测量工作。
注:改写GB/T18190—2000,定义6.2.2。
422.9
海洋重力调查marinegravitysurvey
利用船载海洋重力仪器进行重力加速度走航观测或定点观测,根据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研究海底地质构造、地壳结构和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的调查方法。
注:改写GB/T18190—2000,定义6.2.6。
4.2.2.10
海洋磁力调查marinemagneticsurvey
利用船载海洋磁力仪做海面磁场总强度(或梯度)测量,根据磁异常场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海底
地质构造,尤其是岩浆活动与断裂活动,推测海底、海洋沉积盆地基地及岩浆岩特性及其生成演化历史,
探索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的调查方法。
注:改写GB/T18190—2000,定义6.2.7。
4.2.2.11
海洋地球化学调查marinegeochemicalsurvey
系统地测量海洋中天然物质(海水、海底沉积物、海底岩石等)的地球化学性质,研究地球化学特征,
以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与其他地球物理异常和地质资料相结合,以寻找海底矿床的方法。
9
GB/T3490—2017
4.2.2.12
海底取样seabedsampling
利用采样器具采集海底沉积物和岩石样品的方法。
[改写GB/T18190—2000,定义6.1.5]
4.2.2.13
水下机器人underwaterrobot,underseateleoperator
用于海底观测,装有摄像机、传感器、机械手,用于海底观测,采取海底沉积物、岩石和矿石样品的机
器人。
4.2.2.14
水下无人潜水器underwaterunmannedsubmersible
通过母船上遥控控制运行的,装有水下电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4454.1-1993 香料 试样制备 1993-06-05
- GB/T 14454.15-1993 黄樟油 黄樟素和异黄樟素含量的测定 填充柱气相色谱法 1993-06-05
- GB/T 14428-1993 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整流站 1993-06-05
- JJG 827-1993 分辨力板 1993-06-04
- GB/T 14430-1993 单边带电力线载波系统设计导则 1993-06-05
- GB/T 14454.16-1993 香料 羰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盐酸羟胺法 1993-06-05
- GB/T 14454.13-1993 香料 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中性亚硫酸钠法 1993-06-05
- GB/T 14454.11-1993 香料 含酚量的测定 1993-06-05
- GB/T 14454.14-1993 香料 标准溶液、试液和指示液的制备 1993-06-05
- GB/T 14454.12-1993 香料 微量氯测定法 199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