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39121-2020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运营管理规范

GB/Z 39121-2020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biochar production from crop staw on soi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 39121-202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0-11
实施日期
2021-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适用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给出了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的项目概述、项目条件、职责分工、项目组织与运行、项目预期成效分析及项目评价与管理。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的运营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聚绿源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南京三聚生物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夏荣华生物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成达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
起草人:
付兴国、田丽敏、田然、潘根兴、李恋卿、袁梅、张放、蔡兴业、田肃宁、孙兆洋、程越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3.100

A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

GBZ391212020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

运营管理规范

Secificationforoerationmanaementofbiocharroductionfromcro

ppgpp

stawonsoilualitimrovementroect

qyppj

2020-10-11发布2021-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Z391212020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项目概述…………………1

3项目条件…………………1

4职责分工…………………2

5项目组织与运行…………………………3

6项目预期成效分析………………………5

7项目评价与管理…………………………6

()

附录资料性附录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扶贫典型

A

案例………………7

/—

GBZ391212020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聚绿源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

、、、()、

究院南京三聚生物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宁

、。

夏荣华生物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成达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

:、、、、、、、、、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付兴国田丽敏田然潘根兴李恋卿袁梅张放蔡兴业田肃宁

、。

孙兆洋程越

/—

GBZ391212020

引言

,,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以土壤培育和改良为重点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规模化利用打

。,,

造优质生态农业产业链我国贫困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偏远地区秸秆资源相对丰富适合农作物秸秆炭

,,。

化还田土壤改良产业发展项目面向贫困户可提供多种形式的增收渠道助力脱贫攻坚农作物秸秆炭

,。

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在产业扶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可成为精准扶贫的优选产业

,、,

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既符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又

;,

符合国家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政策导向既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促进了贫困人口的稳收增

。,

收通过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产业链可形成有效的带贫机制达到贫困县精准脱贫与生态农

。,

业发展的双重效果为规范该产业在扶贫项目中的运营指导地方扶贫组织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

,。

改良项目的实施特制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

GBZ391212020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

运营管理规范

1范围

、、、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给出了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的项目概述项目条件职责分工项

、。

目组织与运行项目预期成效分析及项目评价与管理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的运营管理。

2项目概述

,//

以在贫困县落地生物炭基肥料厂项目为平台个贫困县建设个标准产能万吨年万吨年

115~10

,/。、、

的生物炭基肥料厂配套建设个万吨年的秸秆造粒扶贫车间扶贫组织生物炭基肥料厂

10~201

、“”,。

秸秆造粒扶贫车间贫困户四位一体形成有带贫机制的秸秆利用扶贫产业链将扶贫精准嵌入循环

,、、、

经济产业链通过生物炭基肥料增产性及减少支出性扶贫用工性扶贫捐赠性扶贫秸秆造粒扶贫车间

,,

的资产性收益扶贫以及运输等相关产业的辅助性扶贫等方式实现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扶贫典型案例参

见附录A。

3项目条件

3.1用地选址条件

项目用地选址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

秸秆造粒扶贫车间所在县区秸秆等生物质可利用资源量在万吨以上每个万吨级秸秆造粒

a7

1)

:,;

扶贫车间占地不小于亩秸秆堆场亩亩

1030~50

),、,;

生物炭基肥料厂占地不小于亩且土地平整地块规则场地自然坡率宜不超过

b604%

)()();

c县区50km半径辐射范围内耕地面积含复种应不小于100万亩

)、,、,、、;

d根据地形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运输体系方便秸秆收储造粒肥料运输

),;

e能保障充足的工业和民用电供应保证工业用水和饮用水供应

),,。

f通信网络畅通道路平整雨污水排放通畅

3.2设施设备条件

3.2.1秸秆造粒扶贫车间

秸秆造粒扶贫车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

a秸秆收集的农机具搂草机打包机抓草机码垛机以及转运车等

):、、、、。

b秸秆造粒的设备粗粉设备细粉设备除尘设备制粒设备冷却塔以及吨袋包装设备等

3.2.2生物炭基肥料厂

生物炭基肥料厂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

a秸秆炭化装置秸秆仓储及输送单元炭化单元炭化产物分离单元能量回收单元炭包装单

元等;

)亩2。

11≈666.67m

1

/—

GBZ391212020

):、、、、;

b生物炭基肥料生产装置原料计量混合破碎单元造粒单元干燥单元冷却单元包装单元等

):、、;

c生物炭基掺混肥生产装置配料单元搅拌单元包装单元等

):、。

d液体肥生产装置混合搅拌单元包装单元等

3.3人员条件

3.3.1应优先雇佣本地建档立卡贫困户。

,。

3.3.2从业人员应有公益心对工作严谨认真负责

,。

3.3.3秸秆收储期间从业人员经培训后需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

、、,。

3.3.4农作物秸秆秸秆颗粒生物炭基肥料运输用工应熟练驾驶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

3.3.5秸秆造粒扶贫车间和生物炭基肥料厂从业人员入职后应能主动学习并接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

,、、、。

技术指导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装置工艺培训安全培训职业卫生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

4职责分工

4.1扶贫组织主要工作内容

4.1.1提供基础信息

提供的基础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a当地人口耕地面积主要种植农作物种类面积用肥及产量等

):、、、、;

b当地土壤状况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养分土壤障碍土壤污染等状况及分布

):、,、,,;

c当地秸秆资源现状秸秆资源品种数量收储运输方式利用现状可利用量和价格等

),、。

d当地贫困户基本信息情况协助秸秆造粒扶贫车间生物炭基肥料厂精准对接贫困户

4.1.2组织推广

,:

扶贫组织协助做好组织推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a围绕生物质资源的布局和贫困户的情况合理布局生物炭基肥产业的秸秆收储造粒体系

),,

b将生物炭基肥料应用技术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协助组织贫困户参加培训做好产品宣传

推广;

)、,。

c协助生物炭基肥料厂推荐新型生物炭基肥料示范田示范站协助取土检测

4.1.3政策和资金保障

应统筹协调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扶贫产业发展对生物炭基肥料厂在项目行政

,,,

审批和建设运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保障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优化治安及经营环境保证项目正常

运营。

,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投产后扶贫组织应协助生物炭基肥料

(、、)。

厂申报各类专项补助资金包括但不限于秸秆收集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循环经济所得税减免等

,,

同时扶贫组织应充分利用现有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支持项目的发展并不断针对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

土壤改良项目制定符合地方情况的优惠政策。

,、、

应创新产业金融扶持机制针对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整合扶贫资金涉农资金

,

农机购置补贴等用于支持秸秆造粒扶贫车间建设扶持资金的使用由秸秆造粒扶贫车间所有者根据当

,。

地实际情况及当地扶贫资金使用规定合理支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创造稳定的增收渠道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