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198-2014 中华大蟾蜍养殖规程

DB34/T 2198-2014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198-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1-25
实施日期
2014-12-25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规范化养殖的环境条件、繁殖、蝌蚪培育、幼蟾与成蟾的饲养、越冬、饲料要求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中华大蟾蜍的池塘养殖,其他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旌德博仕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药科大学、旌德县林业局。
起草人:
芮龙燕、刘晓龙、王晓阁、秦明坚、王文铭。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198—2014

中华大蟾蜍养殖规程

RegulationofBufogargarizansbreeingtechnology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1-25发布2014-12-2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19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旌德博仕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旌德博仕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药科大学、旌德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芮龙燕、刘晓龙、王晓阁、秦明坚、王文铭。

I

DB34/T2198—2014

中华大蟾蜍养殖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规范化养殖的环境条件、繁殖、蝌蚪培育、幼蟾与

成蟾的饲养、越冬、饲料要求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中华大蟾蜍的池塘养殖,其他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SC/T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

中华大蟾蜍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俗称大蟾

蜍、癞肚子、癞蛤蟆。体型粗短;背面皮肤具瘰粒;头部具骨质棱嵴;耳旁腺大;瞳孔水平形;舌端游

离无缺刻,无颌齿和犁骨齿;无肋骨,肩带弧胸型。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俄罗斯、朝鲜也有分布。

4环境条件

4.1场地选择

4.1.1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4.1.2自然环境僻静,交通便利。

1

DB34/T2198—2014

4.1.3符合GB/T18407.4中3.1和3.3规定。

4.2水质

4.2.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2.2养殖池水质符合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4.3土质

养殖场地的土质应符合GB15618中II类土壤的规定。

4.4养殖设施

养殖设施见表1。

表1养殖设施

设施类别池塘水面面积(m2)长×宽(m)陆地面积水深(cm)

产卵池20020×10约为水面面积的的二倍25-30

孵化池12020×6---15-20

蝌蚪培育池20020×10---30-50

幼蟾饲养池40020×20约为水面面积的的二倍20-60

成蟾饲养池80020×40约为水面面积的的二倍20-60

种蟾饲养池40020×20约为水面面积的的二倍20-60

病蟾隔离治疗池20020×10---15-20

饵料间30m2

注1:各池安装注水孔、排水孔和溢水孔,各水孔口设立网眼较小的耐腐蚀的丝网;

注2:防逃围网,一般高度为1.5m(地面高度),入土深度0.3~0.5m。

注3:表1设施以总养殖面积为6670m2(10亩),3000只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