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T 147-2018 野鸭规模生产技术规范

DB3302/T 147-2018 Duck scale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2/T 147-2018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6-21
实施日期
2018-06-21
发布单位/组织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宁波市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奉化区奥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4

DB3302

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

DB3302/T147—2018

代替DB3302/T147-2014

野鸭规模生产技术规范

2018-06-21发布2018-06-21实施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02/T147—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02/T147-2014《绿头野鸭规模生产技术技术规范》,与DB3302/T147-2014相比,

除文字性编辑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绿头野鸭为野生野鸭的一个品种,本标准所指的野鸭品种是指经过驯化其某些性状已经发生改

变且其体形外貌类似于绿头野鸭的品种;

——兽医室是用于兽医人员诊断、治疗疫病及药品存放场所,为必不可少的养殖设施;

——由于野鸭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粪便)量少,生产沼气不符合实际;

——育雏期饲料消耗量少,采用两期饲养标准增加实际操作难度,不符合生产实际;

——为提高鸭舍资源利用效率,适当增加野鸭产蛋期饲养密度;

——除特殊许可及用途外,为保护野鸭资源,一般不直接利用野生野鸭进行商业化开发利用;

——饲养管理是疫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畜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规主要修订单位:奉化区奥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奉化区畜牧兽医总站、宁波市畜牧兽医局。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董士海、沈磊磊、程威、董寅威。

I

DB3302/T147—2017

野鸭规模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野鸭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生产记录以及模式图。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饲养规模3000只以上野鸭驯养繁殖场的野鸭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5339无公害农产品畜禽防疫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76号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野鸭场

是指经批准开展野鸭人工驯养繁殖的场。

3.2

野鸭

野鸭是一个驯化的品种,雄鸭头颈呈灰经绿色光彩夺目,颈基部有一条白色颈环与粟色胸毛相隔,

上体呈黑褐色,下体呈灰白色,翼镜蓝紫色,上下喙有宽阔的白边,中央两对尾羽呈黑色,末端向上卷

曲。雌鸭羽毛棕色,深浅不一,有浅褐色斑点或条纹,翼前部有紫、绿色斑点,爪橙色。

3.3

开水

雏野鸭第一次饮水。

3.4

1

DB3302/T147—2017

开食

雏野鸭第一次喂饲料。

4生产环境

4.1场址选择

野鸭场选址应符合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和环保功能区划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NY/T5339规定,远离公路、村庄和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环境、空气质

量符合NY/T388要求。

4.2鸭场布局

4.2.1野鸭场应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废弃物处理区,三区之间应进行隔离。生产区入口处应设

消毒池、消毒间和更衣室。废弃物处理区应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处。

4.2.2场内应设净道和污道。

4.2.3野鸭场四周应与外界隔离,场入口处设消毒池及配套消毒设施,场内宜进行绿化。

4.3鸭场设施

4.3.1生产区应配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育雏、育成和产蛋舍、兽医室及独立的隔离饲养舍。

4.3.2鸭舍宜建在地势高燥处,坐北朝南,舍间距不小于5m,配备降温和通风换气设备。

4.3.3应设水、陆运动场,陆地运动场地宜铺设砖块或石粒,水体运动场水深宜1m以上,设置排水

管道。运动场四周及上方应用网罩围住,网高2m~2.5m,网眼以1.5cm×1.5cm为宜。

4.3.4废弃物处理区应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配套贮粪池、污水沉淀池、氧化塘等污水处理设施和病死鸭

无害化处理设施。

5饲养管理

5.1野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5.1.1育雏期

(0~4)周龄为育雏期。

5.1.2育雏前准备

育雏前2周应清除舍内外所有的垃圾废物,对育雏舍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消毒,进雏前两天再全面

消毒一次。育雏前应做好饲料、药品准备并做好育雏舍预温准备。

5.1.3苗雏选择

应选择从有资质、非疫区的种野鸭场引进健康、无残次的雏野鸭。

5.1.4温度

育雏舍应保持适宜温度,1日龄舍温要求33℃。随日龄增长逐渐降温,昼夜温差≤2℃。舍温要求见表

1。

2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