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094-2020 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GB/T 39094-2020 Terminologies for the Chine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9094-202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9-29
实施日期
2021-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7)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气象卫星通用术语、气象卫星名称术语、气象卫星观测仪器术语以及气象卫星数据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卫星工程建设、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应用服务、通讯传输以及教学。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起草人:
咸迪、李雪、刘立葳、徐喆、亓永刚、贾煦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ÿþýüûúùø÷ö

õôóò

õô

GB/T39094-2020

目次

前言…III

引言…N

1范围……………··…”…1

2通用…………··……“…·……...............••••••...1

3气象卫星名称………“……........••••••...3

4气象卫星观测仪器…………”………·……........••••••...4

5气象卫星数据…………”………·……...............••••••...6

附录AC资料性附录)气象卫星编号对照……”………·……........••••••...9

附录B(资料性附录)气象卫星空间环境监测仪器包组成与用途……”……”…….10

参考文献……··…………11

索引”………··……”………12

I

GB/T3909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夭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z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咸迪、李雪、刘立葳、徐苗、开永刚、贾AA!岱

ill

GB/T39094-2020

引言

自1988年以来,我国气象卫星涵盖静止和极轨两大系列,在技术上完成了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过

渡,实现了系列化发展和业务化运行,并通过气象预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推

动了卫星气象事业的飞速发展。风云气象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国际业务组网,越来越多的国家开

始接收并使用风云卫星产品。随着卫星数据的开放和共享,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己经在农业、林业、牧业、

渔业等国内98个行业得到应用,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气象卫星制定专门的术语标准,在气象卫星

相关名词术语的使用上存在着不准确、混乱或缺乏解释等现象。本标准面向广大气象卫星数据用户,规

范了中国气象卫星相关名词术语。

N

GB/T39094-2020

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气象卫星通用术语、气象卫星名称术语、气象卫星观测仪器术语以及气象卫星数

据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卫星工程建设、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应用服务、通讯传输以及教学。

2通用

2.1

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satellite

从太空对地球大气及地球表层进行气象、空间天气等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

2.2

地球同步轨道ge回ynchrono田orbit

轨道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轨道。

2.3

地球静止轨道ge田tationaryorbit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轨道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轨道偏心率等于0的地球同步轨道

(2.2)。

2.4

极地轨道polarorbit

卫星每绕地球旋转一周分别经过地球南北两极上空的轨道。

2.5

太阳同步轨道sonsynchronousorbit

卫星轨道平面东进角速度和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的平均角速度相等的轨道。

2.6

极轨气象卫星pol町orbitingmeteorologicalsatellite

沿极地轨道(2.4)运行的气象卫星(2.1)。

2.7

静止气象卫星geostationarymeteorologicalsatellite

沿地球同步轨道(2.2)运行的气象卫星(2.1)。

2.8

有效载荷payload

安装在卫星平台之上,执行特定任务的仪器或设备。

2.9

数据处理中心dataprocessingcenter

负责气象卫星(2.1)数据的汇集、处理、存储、分发、应用和服务的信息系统。

1

GB/T39094-2020

2.10

运行控制中心。”rationscontrolcenter

负责气象卫星(2.1)地面系统(2.11)业务运行管理和控制的信息系统。

2.11

地面系统groundsegment

由气象卫星(2.1)数据处理中心(2.岛、运行控制中心(2.10)和多个气象卫星地面站(2.12)组成,用

于卫星管理和卫星观测数据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的信息系统。

2.12

气象卫星地面站met四rol咆icalsatellitegroundstation

气象卫星(2.1)与地面系统(2.11)之间交换指令和数据的枢纽。

注z地面系统(2.11)的组成部分,负责对卫星发送业务遥控措寺,指挥有效载荷(2.8)工作,接收、储存并向数据处理

中心(2.9)传送从卫星发固的对地观测数据,接收数据收集平台的观测报告,并通过主、lllJ地面站配合测定卫星

的位置.

2.13

气象卫星用户站met回rologicalsatelliteu配rstation

负责接收和处理气象卫星(2.1)直接广播数据并生成区域产品供用户使用的系统.

2.14

自旋稳定姿态控制spinstabilizedattitndecontrol

利用星体旋转保持其在惯性空间的指向,以实现卫星的姿态稳定的控制方法。

2.15

三轴稳定姿态控制tb附皿isstabilizedattitudecontrol

通过姿态敏感器感知卫星绕坐标系三个轴的指向,借助姿态调节设备补偿外部力矩的作用,实现卫

星姿态稳定的主动控制方法。

2.16

轨道根鼓orbitalelements

表征卫星轨道和确定卫星位置所需要的参数。

注s包含轨道偏心率、轨道半长轴、轨道倾角、升交点赤经、近地点辐角和平近点角六个参数.

,句ι’τ

对未轨道某报来预段内配出

hz

时根数‘,肉所作的预报

eo

2.18

地标导航Ian归arknavigation

利用已知地物目标在地球上的精确位置确定卫星观测图像像元精确地理位置的方法。

2.19

卫星圄像sa胆lliteimagery

对遥感仪器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后生成的图像。

2.20

图像配准imageregistration

调整图像上像元阵列的相对位置以及接续图像上对应像元的相对位置,使其连续一致的图像处理

过程。

2

GB/T39094-2020

2.21

图像定位imagenavigation

利用卫星轨道和姿态确定卫星观测图像像元精确地理位置的方法。

2.22

定标calibration

建立星上探测仪器观测值与所测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2.23

定标塌地calibrationsite

具备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较好的辐射和光学均一性,覆盖遥感器多个地面观测像元,上空元大气污

染且晴空日数多等条件,用于卫星光学遥感器辐射校正的地球参照目标。

[QX/T266-2015,定义3.1]

2.24

三点测距trilateralrange&rangeratemeasurement

从地球上三个测站同步测量卫星至测站的距离.

注E用于计算卫星的位置。

2.25

空间分辨率spatialr菌。lution

遥感仪器所能区分的相邻目标物的最小距离。

2.26

时间分辨率阳nporalr国olution

遥感仪器观测目标物的最小时间间隔。

2.27

光谱分辨率spectralresolution

遥感仪器探测采样的最小波长间隔。

2.28

数据量化等级dataquantificationlevel

遥感仪器将采集的连续变量进行离散化的数据位数。

3气象卫星名称

3.1

中国气象卫星Chin国emeteorologicalsatellite

凤云卫星FENGYUN;FY

从太空对地球大气及地球表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中国人造地球卫星。

注s“风云”为中国气象卫星系列命名。

3.2

气象卫星系列meteorologicalsatelliteseries

按照卫星的轨道类型和先后批次进行系列编号。单数号为极轨气象卫星(2.份,双数号为静止气象

卫星(2.7)。

3.3

气象卫星编号meteorologicalsatelliteserialnumber

卫星命名采用数字和字母同时进行编号。根据中国的气象卫星(2.1〕计划,每个系列卫星在发射前

GB/T39094-2020

按照数字序号。1、02、03、……编号,卫星发射成功后,确定编号按照英文字母A、B、C、执行。

注z我国到2018年12月为止使用的卫星编号对照关系参见附录A表A.1.

3.4

凤云一号气象卫星FY-1

第一代中国极轨气象卫星(2.酌,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2.15)方式,星上携带可见光红外扫描辐

射仪,对地球上同一地点每天观测两次的极地气象卫星(2.份。

3.5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FY-2

第一代中国静止气象卫星(2.7),采用自旋姿态控制方式,星上携带可见光红外自旋扫描辐射仪

(4.2),每小时或者每半小时获取一套全圆盘固(5.1.4),具备6min间隔区域观测能力的静止气象卫星

(2.7)。

3.6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

第二代中国极轨气象卫星(2.酌,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2.15〕方式。星上携带多种有效载荷

(2.8),具备全球、全夭候、多光谱、三维、定量对地观测能力的极轨气象卫星(2.6)。

3.7

凤云四号气象卫星FY-4

第二代中国静止气象卫星(2.7),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2.15)方式,提高对地观测的时空分辨率,

加载多种有效载荷(2.酌,具备高光谱三维探测、高频次成像能力的静止气象卫星(2.7)。

4气象卫星观测仪器

4.1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sibleandinfrar创radiometer;VIRR

可探测云参数、植被指数、射出长波辐射、云层、植被、积雪、海冰、气溶胶、地面反照率,并监测多种

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的仪器。

注z搭载在极轨气象卫星(2.6)凤云一号气象卫星(3.4)和凤云三号气象卫星(3.6)前三颗卫星上。

4.2

可见光红外自旋扫描辐射仪visibleandinfraredspin配皿-radiometer;VISSR

利用卫星自旋对地球的表面状态、云层、水汽、海洋等目标物进行探测的仪器。

注2搭载在凤云二号气象卫星(3.5)上.

4.3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皿.ediumresolutionsp配tralimager;MERSI

探测地球百米级空间分辨率(2.2日的表面特征、海洋水色、云和气溶胶、表面温度、冰雪等物理参数

的仪器。

注z搭载在凤云三号气象卫星(3.6)上.

4.4

多通道归描成像辐射计advancedgeostationaηradiationimager;AGRI

探测地球分钟级时间分辨率(2.26)的地球表面特征、云和大气参数的成像仪器。

注2搭载在凤云四号气象卫星(3.7)上.

4

GB/T39094-2020

4.5

缸外分光计infraredatm回phericsounder;IRAS

在红外波段对地球的大气温、湿度廓线、臭氧总含量、二氧化碳浓度、气溶胶以及云参数等物理参数

进行三维探测的仪器。

注E搭载在凤云三号气象卫星(3.6)上。

4.6

缸外商光谱大气探测仪hyper-spectralinfraredatmosphericsound町;HIRAS

利用傅里叶干涉探测技术,在红外波段,对地气系统进行高先谱分辨率(2.27)三维探测的仪器。

注z搭载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3.的上。

4.7

温室气体吸收光谱仪,自由跚跚阴阳absorptionspectrometer;GAS

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探测技术,探测二氧化碳、甲烧、一氧化碳等主要温室气体的全球浓度分布的

仪器。

注z搭载在凤云三号气象卫星(3.6)上。

4.8

微波温度计microwavetemp町atureso皿der;MWTS

在微波波段对地球的大气温度廓线、水汽、降水、云中含水量、表面特征等物理参数进行探测的

仪器。

注2搭载在凤云三号气象卫星(3.6)上.

4.9

微波湿度计皿icrowavehumidi句皿皿der;MWHS

在微波波段对地球的大气湿度廓线、水汽、降水、云中含水量、表面特征等物理参数进行探测的

仪器。

注s搭载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3.岛上。

4.10

微波成像仪microwaveradiationimager;MWRI

在微波波段对地球的雨率、云含水量、水汽总量、土壤湿度、海冰、海温以及冰雪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