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202-2023 生态型宿根植物容器苗繁育技术规程

DB11/T 2202-2023 Container seedling propag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perennial rhizome plants in ecology type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2202-2023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25
实施日期
2024-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6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202—2023

生态型宿根植物容器苗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ntainerseedingproductionofecotype

herbaceousperennials

2023-12-25发布2024-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202—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种苗繁殖.............................................................................1

5成品苗栽培管理.......................................................................6

6出圃.................................................................................7

7档案管理.............................................................................8

附录A(资料性)播种繁殖推荐表.........................................................9

附录B(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3

附录C(资料性)扦插繁殖推荐表........................................................14

附录D(资料性)分株繁殖推荐表........................................................16

附录E(资料性)组培繁殖推荐表........................................................18

附录F(资料性)不同阶段培养基配方....................................................19

附录G(规范性)不同阶段培养要求......................................................20

附录H(规范性)生态型宿根植物产品等级表..............................................21

参考文献..............................................................................22

I

DB11/T220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北京花乡花卉科技研究所

有限公司、燕赵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安海之弋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盛世润

禾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胖龙丽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云和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北京市绿地养护管理

事务中心、北京森源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园林绿化大数据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丽、于海影、焦宇、林巧玲、李金苹、方昊、赵安琪、李香、马硕、许栩、

王文超、梁杰、李素丽、王文峰、郝丹辉、董文珂、赵芮、任俊杰、方志军、刘晓伟、秦雪明、吕红君、

胡光辉、王亮。

II

DB11/T2202—2023

生态型宿根植物容器苗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型宿根植物种苗繁殖、成品苗栽培管理、出圃、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生态型宿根植物容器苗的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NY/T2306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DB11/T476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DB11/T1052主要花坛花卉种苗产品等级

DB11/T1352主要花坛花卉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生态型宿根植物ecotypeherbaceousperennials

在自然条件下可越冬和越夏、抗逆性较强、对环境友好的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

4种苗繁殖

播种繁殖

4.1.1适宜种类(品种)

见附录A。

4.1.2种子要求

种子净度不宜低于90%,发芽率不宜低于80%。

4.1.3播种前准备

4.1.3.1场地准备

室外场地环境参照DB11/T1623,室内环境应符合DB11/T1352的规定。

4.1.3.2容器准备

1

DB11/T2202—2023

根据种子大小选择适宜的穴盘或长宽高为54cm×28cm×4.8cm的有孔平盘。重复使用的容器应在

使用前进行消毒,可选用5%次氯酸钠2000倍液浸泡15min~20min后晾干备用。

4.1.3.3基质准备

宜选用纤维长度0mm~10mm的泥炭和粒径2mm~4mm的珍珠岩按体积比7∶3拌匀填充至容器内,

使其与容器平齐。浇透水,待基质沉降后,表面距容器上缘宜为1cm。

4.1.3.4种子处理

需要催芽的种子参照DB11/T476进行处理。

4.1.4播种方式

4.1.4.1穴盘点播

大、中、小粒种子可使用设备或人工播种,根据植物种类和发芽率,每穴点播1~2粒种子,覆盖厚

度应为种子横径的1~3倍或根据品种的发芽特性进行选择。

4.1.4.2平盘撒播

种子撒播应均匀,播种量根据发芽率、品种特性而定。覆盖厚度应为种子横径的1~3倍,微粒种子

覆盖后应隐约可见。

4.1.5标签粘贴

应在穴盘或平盘一侧粘贴标签,标明中文名、学名、种子来源、播种日期等信息。

4.1.6种苗养护管理

4.1.6.1环境控制

不同阶段环境应符合表1要求。

表1不同阶段环境要求

时期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光照强度

种子萌发阶段70%~90%15℃~25℃0lx~10000lx

种苗长出2~3片真叶前50%~70%15℃~28℃4000lx~25000lx

种苗2~3片真叶完全展开后50%~60%12℃~28℃15000lx~50000lx

注:当平盘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移栽到大小适宜的穴盘内。

4.1.6.2水肥管理

不同阶段水肥管理应符合表2要求。

表2不同阶段水肥管理要求

时期水分管理肥料管理

种子萌发阶段基质含水量应控制在90%以上不可施肥

种苗长出2~3片真叶前基质含水量应根据不同品种控制在40%以上—

施用N-P2O5-K2O比例为20-10-20的水溶肥,浓度

种苗2~3片真叶完全展开后见干见湿

从1500倍逐渐增加到1000倍,每周1次

4.1.6.3病虫害防治

2

DB11/T2202—2023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

4.1.7种苗质量

种苗质量应按照DB11/T1052的规定进行分级。

扦插繁殖

4.2.1适宜种类(品种)

见附录C。

4.2.2母株的选择与处置

4.2.2.1应选择性状稳定、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

4.2.2.2采穗前2d~3d应浇透水。

4.2.3扦插前准备

4.2.3.1场地准备

见4.1.3.1。

4.2.3.2设备准备

安装、调试扦插需要的设备,包括喷雾装置、压力泵、风机、遮阴系统等。

4.2.3.3容器准备

应根据插穗大小选择大小适宜的穴盘。重复使用的穴盘应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可选用5%次氯酸钠

2000倍液浸泡15min~20min后晾干备用。

4.2.3.4基质准备

宜选用纤维长度为0mm~10mm的泥炭和粒径2mm~4mm的珍珠岩按体积比1:3或1:2拌匀后装入穴

盘,浇透水备用。

4.2.4扦插操作

4.2.4.1采集穗条前应对工具进行消毒,可选用5%次氯酸钠2000倍液浸泡15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2.4.2应在叶片健康的当年生枝条上采集穗条,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制作插穗,插穗长3cm~10cm

或具有4~6片叶,剪口上平下斜,分别距上下两端腋芽0.5cm,穗条应随采随用。

4.2.4.3宜使用植物生根剂处理插穗,可选用萘乙酸1000~2000倍液速蘸。

4.2.4.4使用大于插穗直径的洁净木棍在每穴的中心打孔,深度为2cm~4cm,将插穗插入,深度为

1cm~3cm。

4.2.4.5应按照品种分类扦插,并清点数量,填写并粘贴标签,标明中文名、学名及扦插日期等信息。

4.2.4.6应及时对扦插完成区域喷施广谱性杀菌剂消毒,可选用代森锰锌500倍液。

4.2.5种苗养护管理

4.2.5.1环境控制

3

DB11/T2202—2023

不同阶段环境要求见表3。

表3不同阶段环境要求

时期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光照强度通风

90%以上(景天科70%以

根长0cm至2cm22℃~26℃3500lx~5500lx适时通风

上)

逐渐降低,并根据不同

根长2cm至根系抱团前—7500lx~25500lx早上和傍晚加强通风

品种控制在50%~70%

根系抱团后——15000lx~50000lx—

4.2.5.2水肥控制

不同阶段水肥管理要求见表4。

表4不同阶段水肥管理要求

时期水分管理肥料管理

根长0cm至2cm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0%以上—

根长2cm至根系抱团前基质含水量应根据不同品种控制在40%以上—

4~6月喷施高氮叶面肥,可选用N-P2O5-K2O

比例为30-10-10的水溶肥,浓度为500~1

000倍,每7d~10d喷施1次;8~9月初喷

根系抱团后见干见湿

施均衡叶面肥,可选用N-P2O5-K2O比例为

20-20-20的水溶肥,浓度为500~1000倍,

每7d~10d喷施1次

4.2.5.3修剪

需要摘心的种类,种苗长出4~5对叶片时,应及时摘心。

4.2.5.4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

4.2.6种苗质量

种苗质量应按照DB11/T1052进行分级。

分株繁殖

4.3.1适宜种类(品种)

见附录D。

4.3.2母株的选择与处置

4.3.2.1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

4

DB11/T2202—2023

4.3.2.2分株前2d~3d应浇透水。

4.3.2.3春季开花植物宜在秋季或初冬分株,夏秋开花植物宜在早春萌芽前分株。

4.3.3分株前准备

4.3.3.1场地准备

见4.1.3.1。

4.3.3.2容器准备

应选择大小适宜且排水良好的容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可选用5%次氯酸钠2000

倍液浸泡15min~20min后晾干备用。

4.3.3.3基质准备

宜选用纤维长度为10mm~20mm的泥炭和粒径为2mm~4mm的珍珠岩按体积比7:3混配。宜添加均

33

衡控释肥,可选用N-P2O5-K2O比例为14-14-14的控释肥,释放期3个月以上,施用量为1kg/m~4kg/m。

4.3.4分株操作

4.3.4.1工具消毒见4.2.4.1。

4.3.4.2分株操作要求如下:

a)根据不同品种修剪地上部分,保留2cm~10cm;

b)按照3~5个芽1丛进行分割,每丛保留完整的根、茎、芽;

c)根据不同品种修剪根系,保留5cm~10cm。

4.3.4.3对根系进行消毒,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根部15min~20min(或喷湿

2~3次)。表面阴干后上盆。

组培繁殖

4.4.1适宜种类(品种)

见附录E。

4.4.2母株选择与更新

4.4.2.1母株的选择见4.2.2.1。

4.4.2.2应检查、鉴定并淘汰劣变植株,更新母株。

4.4.2.3母株应在无病虫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养护。

4.4.3组培前准备

4.4.3.1培养容器和接种器械的清洗

按照NY/T2306执行。

4.4.3.2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具体要求如下:

a)选用MS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含量应符合NY/T2306的规定;

5

DB11/T2202—2023

b)不同培养阶段培养基配方见附录F;

c)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应符合NY/T2306的规定。

4.4.4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技术

4.4.4.1外植体的采集及清洗

具体要求如下:

a)采集时间按照NY/T2306执行;

b)分别采集母株根段(2cm~3cm)、完整的地下芽、带侧芽的茎段(2cm~3cm)、幼叶(3

cm2~5cm2)、花蕾;

c)使用75%的酒精棉反复擦拭3~5遍后带回组培室,使用中性洗涤剂浸泡5min,再使用纯净

水流水冲洗10min~15min后备用。

4.4.4.2外植体消毒

可选用75%的酒精浸泡30s~60s,或使用1%~4%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min~5min,处理后用无

菌水冲洗3遍。

4.4.4.3外植体接种

具体要求如下:

a)接种前准备按照NY/T2306执行;

b)清洗完成的外植体晾干后,无菌条件下切割至合适大小(根段:1cm~1.5cm;地下芽宜保

持完整;茎段:1cm~1.5cm;叶片:1cm2~1.5cm2;花蕾:根据植物品种选择花药或子房

或花冠,花冠切割为1cm2~1.5cm2),用灭菌过的镊子将外植体斜插入诱导培养基中,1瓶

接种1个外植体,接种完成及时盖紧瓶盖,每个培养瓶上标明中文名、接种日期及接种人等

信息。

4.4.4.4初代培养

不同阶段培养要求应符合附录G规定。

4.4.4.5继代增殖培养

将初代培养形成的不定芽或愈伤组织切割成单芽(1cm~1.5cm)或小的芽丛(1cm2),接种到

增殖培养基上,单芽每瓶接种10~20株,芽丛每瓶接种4~6丛;培养要求应符合附录G规定。

4.4.4.6生根培养

选取增殖培养出的生长健壮、叶片舒展、叶色正常、高度为2.5cm~3cm的幼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

上,每瓶接种10~20株,培养要求应符合附录G规定。

4.4.5组培苗质量、移栽及管理

组培苗质量、移栽及管理应符合NY/T2306规定。

4.4.6种苗质量

种苗质量应按照DB11/T1052进行分级。

5成品苗栽培管理

6

DB11/T2202—2023

移栽

5.1.1场地准备

参照DB11/T1623。

5.1.2基质准备

宜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基质。可选用纤维长度20mm~40mm的泥炭和粒径2mm~4mm的珍珠

岩按体积比7∶3拌匀。宜添加均衡控释肥,可选用N-P2O5-K2O比例为14-14-14的控释肥,施用量为1

kg/m3~4kg/m3。基质初始含水量宜保持在30%。

5.1.2.1移栽

根据品种特性可将种苗质量达到三级以上的穴盘苗移栽到口径大小适宜的容器中。移栽后应立即浇

透水。

养护管理

5.2.1环境控制

上盆后1d~7d应进行遮阴处理,光照强度根据不同品种宜控制在10000lx~50000lx,空气相

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养护期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

5.2.2水肥管理

根据天气、土壤干湿情况及植株状态进行浇水,见干见湿。夏季浇水宜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

进行。根据植株生长状态适当增施水溶肥。

5.2.3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

5.2.4除草

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采用人工除草。

5.2.5修剪

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周期及状态,及时剪除枯叶、病虫枝叶、残存花葶(枝)。植株休眠后,剪除

干枯枝叶,保留植株高度5cm~10cm。

5.2.6越冬管理

5.2.6.1容器如有破损,应在越冬前进行更换。

5.2.6.2当年秋季栽植的幼苗应覆盖。

5.2.6.3地上部分枯萎后,应清除枯枝落叶,及时浇足冻水。

5.2.6.4第二年春季根据品种状态和天气情况应及时补水、浇返青水。

6出圃

出圃要求

6.1.1种苗等级达到DB11/T1052规定的三级以上时方可出圃。

7

DB11/T2202—2023

6.1.2成品苗等级达到附录H规定的三级以上时方可出圃。

6.1.3产品应具备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地检疫合格证或植物检疫证、苗木标签。

检疫

出圃前,应按规定进行检疫。

标识

应注明品种名称、质量等级、数量、产地、出圃日期等信息,如有防雨防湿、防挤压等要求,应粘

贴标识。

包装运输

6.4.1种苗

6.4.1.1种苗装入专用种苗袋或种苗盒后用纸箱包装,纸箱应符合GB/T6543要求。

6.4.1.2纸箱内可使用经过防潮处理的纸板分层,并在箱外标注“种苗专用箱”和“向上放置”标志,

并标明种苗种类、品种名称、产地、级别、数量、出圃日期等信息。

6.4.1.3穴盘基质含水量应保持在50%~60%。

6.4.1.4穴盘苗装箱时,种苗应朝上;纸钵苗装箱时,种苗应依次平放。装箱后,用胶布封口,并用

打包带扎紧。

6.4.1.5种苗箱叠放时应注意方向,叠放层次不宜过多。运输中应防止日晒和雨淋。

6.4.2成品苗

6.4.2.1植株较高、枝条脆弱或易倒伏的容器苗应做好保护,并根据天气情况采取保湿措施。

6.4.2.2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不应倒置,避免日晒雨淋。

7档案管理

档案的制作、保存应按照DB11/T476执行。

8

DB11/T2202—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播种繁殖推荐表

表A.1给出了北京地区适合播种繁殖的生态型宿根植物代表品种。

表A.1播种繁殖推荐表

代表品种

类别中文名称拉丁名科属光照

中文名品种名

败酱Patriniascabiosifolia败酱科败酱属——全光

Silver

滨菊Leucanthemumvulgare菊科茼蒿属[银公主]滨菊全光-半阴

Princess

叉枝紫菀Eurybiadivaricatus菊科叉枝紫菀属——全光-半阴

大果月见草Oenotheramacrocarpa柳叶菜科月见草属——全光

[阳光舞会]大

大花金光菊Rudbeckiagrandiflora菊科金光菊属Sundance全光

花金光菊

大花夏枯草Prunellagrandiflora唇形科夏枯草属——全光-半阴

大花银莲花Anemonesylvestris毛茛科银莲花属——半阴

[白花]大蛇鞭

大蛇鞭菊Liatrisscariosa菊科蛇鞭菊属Alba全光

钓钟柳Penstemonbarbatus车前科钓钟柳属[徘徊]钓钟柳Rondo全光

败酱Patriniascabiosifolia败酱科败酱属——全光

对授粉者Penstemonbarbatus

红花钓钟柳车前科钓钟柳属——全光-半阴

友好型植subsp.coccineus

物藿香Agastacherugosa唇形科藿香属——全光-半阴

金光菊Rudbeckiatriloba菊科金光菊属[二十一点金]BlackjackGold全光

金光菊

劲直钓钟柳Penstemon车前科钓钟柳属——全光

campanulatus

菊花Chrysanthemum×菊科茼蒿属——全光

morifolium

Heliopsishelianthoides[夏夜]葵叶赛

葵叶赛菊芋菊科赛菊芋属SummerNights全光

var.scabra菊芋

蓝花耧斗菜Aquilegiacoerulea毛茛科耧斗菜属——全光-半阴

[蓝皇后]林荫

Blaukönigin全光

鼠尾草

林荫鼠尾草Salvia×sylvestris唇形科鼠尾草属

[紫皇后]林荫

Ostfriesland全光

鼠尾草

马其顿川续断Knautiamacedonica川续断科裸盆花属——全光

9

DB11/T2202—2023

表A.1播种繁殖推荐表(续)

代表品种

类别中文名称拉丁名科属光照

中文名品种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