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965-2023 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应用技术导则
DB64/T 1965-2023 Guidelines for Integrated Gat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Control and Monitoring in Irrigation Distric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40
CCSP59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965—2023
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应用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forApplicationofIntegratedSluiceGateforMeasurementand
ControlinIrrigationDistrict
2023-12-28发布2024-03-28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64/T1965—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3
5选型及设计.........................................................................3
6设备关键技术性能要求...............................................................4
7闸门控制系统.......................................................................6
8现场检测与后期维护技术支持.........................................................7
9安装及验收.........................................................................8
10运行及维护........................................................................8
附录A(规范性)测控一体化闸门测流精度比测技术要求..................................11
附录B(规范性)数据采集要求........................................................15
附录C(规范性)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说明..............................................17
附录D(规范性)协议结构............................................................18
附录E(规范性)传输指令............................................................20
附录F(规范性)数据解析方式........................................................21
附录G(规范性)设备终端主动上报指令结构............................................23
附录H(规范性)系统服务主动下发指令结构............................................25
附录I(资料性)设备常见的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27
I
DB64/T196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宁夏回族
自治区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宁夏回族自治区灌溉排水服务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信息中心、河北科
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干渠管理处、宁夏潞碧垦自动化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齐敦哲、伏志梅、王海峰、武慧芳、黄译箴、王海永、杜立普、陈文婷、李金
泽、贺明杰、朱洁、邹璇、李晓刚、吴雨、王兴熙、马金萍、袁琪、纪迎春、赵杰、温晓嵘、马薇、贾
莉、薛智慧、牛东、白璐、尹亮、司小亮。
II
DB64/T1965—2023
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应用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的选型及设计、关键性能及技术要求、安装及验收、运行及维护
等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的建设及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12632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
GB/T1417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GB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18173.2高分子防水材料第2部分:止水带
GB/T21303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
GB/T28714取水计量技术导则
CJ/T257铝合金及不锈钢闸门
JB/T5276小功率直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SL180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
SL22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T324水文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SL381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SL/T478水利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总则
SL502水文测站代码编制导则
SL588水利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
SL63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SL/T701水利信息分类与编码总则
SL/T812水利监测数据传输规约
SZY206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
T/CIDA0006测控一体化闸门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DB64/T1965—2023
测控一体化闸门integratedgateofwatermeasurementandcontrol
集流量计量、闸门控制、供电、实时监控和无线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轻型闸门,包括堰槽式、箱涵
式和管涵式三种类型。
整体式测控一体化闸门integralmeasurementandcontrolintegratedgates
闸门和测流装置安装在同一位置的测控一体化闸门,包括堰槽式、箱涵式和管涵式三种类型。
堰槽式测控一体化闸门flumegate
通过调节堰顶高度调节流量的顶面溢流式整体式测控一体化闸门。
箱涵式测控一体化闸门slip-meter
前后贯通的长方体测流设备与孔口式闸板完全融合而成,通过控制闸板开度调节流量的整体式测
控一体化闸门。
管涵式测控一体化闸门piko-meter
前后贯通的圆柱体测流设备与孔口式闸板完全融合而成,通过控制闸板开度调节流量的整体式测
控一体化闸门。
前控后测集成模式pre-controlandpost-testintegratedmode
闸门和测流装置分开设置的测控模式。闸门安装在闸口,测流装置(无喉道量水槽、巴歇尔槽、测
流箱、雷达流量计、超声波水位计等)安装在闸后渠道稳流段,闸门开启与测流保持协调关系。
自动控制闸门automaticcontrolgates
只具备闸门控制、供电、实时监控和无线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轻型闸门。
测流箱flowbox
用于测控一体化闸门水量测量的设备,通常由箱体、连接法兰等组成,测箱内安装测流传感器、水
位传感器、信号处理等元器件,结构为矩形或圆形。
太阳能供电系统solarpowersystem
采用太阳能为闸门提供电源的系统,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立杆及附属设施。
通讯系统communicationsystem
测控一体化闸门与远端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技术的总称,包括路由器、网关、通讯模块
(含通讯卡)等,以及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软件技术服务。
闸门控制系统gatecontrolsystem
部署在运行管理单位或云服务器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测控一体化闸门监控系统,可以对现场的闸
门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功能。
终端地址terminaladdress
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地址编码,简称终端地址。
2
DB64/T1965—2023
水利云waterconservancycloud
基于自治区政务云的全自治区水利数据资源汇集、存储、计算、共享、管理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平台。
水联网数据采集平台acquisitionplatformforinternetofwaterdata
基于水利云的汇集各类涉水感知终端数据采集、网络传输、远程控制的数据采集平台。
4总则
测控一体化闸门工程设计应结合灌区发展规划,适应灌区灌溉管理水平,达到工程设计合理、设
备选型科学、设施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和管理的目标。
测控一体化闸门工程建设的布局和布置应满足以下条件:
a)宜布局于灌溉条件完善、灌溉工程完好、运行管理机构健全的灌区;
b)建设应满足灌区正常的灌溉、调度及灌区现代化管理要求,便于维修管理;
c)测量精度应满足GB/T28714等要求;
d)安全性、稳定性应满足GB/T14173等要求。
测控一体化闸门的选型设计、安装调试、验收和运行、维护等除符合本文件规定外,还应符合国
家、行业和宁夏现行相关规范标准。
测控一体化闸门数据应符合本文件规定的数据格式及采集要求,各类采集设备数据应接入水联网
数据采集平台,存储于水利云。
运行管理单位应为测控一体化闸门数据中心提供运行监控主机、应用集成、安全防护等基础服务;
水利云为测控一体化闸门提供云服务,运行管理单位依据本文件做好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数据的收集、
备份、应用、传输、共享及安全工作。
新建(改扩建)的测控一体化闸门控制系统,应采用具备远程数据采集、实时监测、在线升级、
边缘分析等功能的云边端融合技术。
应采取可靠的网络安全措施保障设备及应用系统的网络安全。
5选型及设计
测控一体化闸门规划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a)应坚持系统思维,保证灌区上下游量测控设施选型和计量精度的一致性;
b)应与国家、自治区有关水利、节水、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相协调,遵循灌溉需求,逐步缩小监测
单元;
c)应充分考虑渠道进水口工况条件、水流条件等,一般应水流平顺、断面规则、渠基稳固;
d)应综合灌区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用户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测控模式,做到经济合理,
运行可靠。
测控一体化闸门选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测控一体化闸门应满足灌区正常灌溉、调度及灌区管理要求,便于正常维修管理;其测量精度
应满足灌区量测水要求;其安全性、稳定性应满足现有灌区闸门规范要求;
b)选型应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的技术和设备;优先保证设备的控制可靠性、信号传输安全
性和抗干扰性、测流的稳定性;
c)对有防洪要求或受防洪影响的测控一体化闸门,应合理确定建筑物防洪标准并考虑设备满足
排洪流量要求;
3
DB64/T1965—2023
d)闸门设计流量应根据控制面积、灌溉定额、灌溉制度等进行计算,参照控制渠道近三年实际运
行流量确定,并按闸后渠道的过流能力校核;
e)渠道直开口、分水口优先选择整体式测控一体化闸门;闸门尺寸>1.2m时,从经济性考虑不
宜选用箱涵式测控一体化闸门;渠道分水口、直开口≤400mm,如有测流需求,从经济性考虑
宜选用管涵式测控一体化闸门;
f)节制闸、分水闸起到调节上下游水位,并需要进行水量计量的,宜选用堰槽式测控一体化闸门;
g)支斗渠分水口及闸门设备完好的控制性水闸改造,可采用前控后测集成模式,安装后置测箱时
应合理计算局部水头损失,收缩比不宜<0.8,闸后渠道流量较大情况,不宜采用测箱的,可
选用雷达流量计等测流设备;
h)最小计量单元以下新建、改建或没有测流需求的渠道,如有需要,可安装自动控制闸门或改造
原有闸门实现控制功能;
i)渠道分水口淤积严重、水流紊乱、年运行次数较少等情况下,宜采用前控后测集成模式;
j)渠道分水口测控一体化闸门门框离渠顶的高度在满足检修维护要求的基础上应相对统一。
水工建筑物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新建、改建闸门水工建筑物应具备较好的水力条件,避免进水口泥沙、杂物淤积,有利于测控
一体化闸门安装及使用;
b)闸门建筑物进口翼墙在干渠处宜采用锥形墙,在田间宜采用八字墙,并保证进水口水流对称;
测控一体化闸门安装胸墙应尽量前移,以减少测箱两侧淤积,同时避免影响渠道正常行水和过
流;有条件的,可结合BIM模型进行流态分析,优化进水口结构型式;
c)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时,渠道出水涵洞尺寸不宜小于测箱口径尺寸,必要时在闸后建设一定长
度的顺直段,避免闸后尺寸骤变及出水回流;
d)前控后测集成模式中测流装置应安装在稳流段,测流装置及稳流段符合GB/T21303的规定。
附属设施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设置控制检修平台,平台结构型式及尺寸根据现场渠堤宽度、安装要求、检修要求、运行维
护要求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b)临水栏杆设置应满足安全防护和运行管理要求,宜采用钢制栏杆,高度应≥1.2m;
c)相邻取水口距离较近时,应共用太阳能供电系统。
6设备关键技术性能要求
基本要求
6.1.1测控一体化闸门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a)自动进行闸门过流量测,将水量信息通过标准通讯协议采集并连续传输;
b)可根据设定的开度、流量、闸前水位现地控制闸门,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系统远程控制启闭
闸门及流量调节;
c)自动识别、判断设备故障并按预置程序进行处理,将故障信息通过通讯系统反馈至闸门控制系
统和控制中心,可自动检测、故障诊断及预警。
6.1.2测控一体化闸门控制模式应具备以下功能:
a)应具有开度控制、流量控制两种控制模式;堰槽式测控一体化闸门应具有流量控制、闸前水位
控制两种控制模式;
b)应具备电动、外接电池、手动三种驱动方式;
c)应具备现地控制、远程控制两种控制方式,且应具备急停控制模式。
4
DB64/T1965—2023
6.1.3测控一体化闸门应急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闸门在断电应急过程中,应采用临时电源启闭和摇柄手动启闭两种操作方式;
b)应急操作中,闸门启闭速度应不小于正常启闭速度。
6.1.4测控一体化闸门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
a)闸门设备应为市电(AC/DC)、外接电池(太阳能板+蓄电池)等供电方式;蓄电池优先选用锂
电池,亦可采用铅酸电池;
b)干渠闸门设备优先采用市电,也可采用太阳能+蓄电池供电方式;田间取水口闸门设备推荐采
用太阳能+蓄电池供电方式,供电安全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安全要求;
c)采用太阳能供电的测控一体化闸门及设备,平原地区蓄电量可按5天设计,山区可按7天设
计;
d)计量设备电源应采用不间断电源的供电方式。
6.1.5测控一体化闸门防护与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电气设备在水下部分的防护等级应为IP68,在水上部分的防护等级应为IP54;
b)设备应具有雷击浪涌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电池欠压保护、闸门卡滞保护、机械限位保
护等功能;
c)设备野外安装,应具有防盗、防人为损坏的防护结构;
d)设备应设置防雷接地,接地电阻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e)太阳能立杆应安装避雷针,避雷针应将被保护设备覆盖在其45°保护角之内。
6.1.6测控一体化闸门主要构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测流箱、闸门结构应能承受最大工作水压,启闭力还应考虑流沙淤积、柴草淤埋等外力作用;
b)闸门的允许泄漏量应≤0.02L/(min·m)(密封长度),出厂应进行泄漏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c)测流箱超声波换能器布置应采用交叉错层布置方式,单一换能器故障更换时,不应影响测流箱
的测流准确度和稳定性。
6.1.7测控一体化闸门使用寿命应满足以下要求:
a)闸门整体结构使用寿命应≥25a;
b)电子元器件、电气及太阳能板、控制箱、钢丝绳、链条、减速机使用寿命应≥10a;
c)闸门橡胶止水条使用寿命应≥10a;
d)蓄电池使用寿命:铅酸电池应≥5a,锂电池应≥10a。
6.1.8测控一体化闸门使用的计量单位与语言应满足以下要求:
a)闸门设备系统的所有计量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公制计量单位;
b)闸门设备使用的语言文字应为中文,专用术语使用外文的,应附有中文注释。
6.1.9测控一体化闸门的应用应满足以下条件:
a)应对外部电气设备以及设备本身的电气结构具备一定的电磁兼容性;
b)应能适应灌区正常年份汛期含沙水的影响及冬季冻胀变形的影响;
c)闸门止水材料、电缆、密封材料、电子元器件等外漏设施应考虑抗老化性能;
d)应具备防风沙、防雨、防雷电等性能,备在精度、安装、使用和经济合理性等方面可做合理优
化。
测流和控制的准确度
6.2.1流量测量准确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测控一体化闸门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测量准确度≥95%;设计单位或设备厂家应提出设备安装
的进出水条件,并提出不同安装条件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
5
DB64/T1965—2023
b)测控一体化设备出厂前应进行测流精度测试,并由市场监管部门认定的第三方机构出具测试
报告,测试报告为设备验收的依据,使用单位查阅测试报告合格后方可进场验收;
c)现场安装后,若建设或运行管理单位对准确度存在异议,可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
构进行检定,每批次每种型号(规格)抽检比例不低于10%,比测方法参照附录A执行。
6.2.2水位测量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内置水位传感器或外置水位传感器,均应适应测流箱安装与运行环境的要求;
b)水位测量精度不应超过±0.5cm,分辨率为0.1cm。
6.2.3闸门开度及启闭速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闸门在设计工况下工作时开度偏差±0.1cm;
b)闸门启闭速度,5.0cm/min≤启闭速度(电动)≤10.0cm/min,对启闭机速度有更高要求的闸
门,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明确。
6.2.4测控一体化闸门测流精度比测要求详见附录A。
7闸门控制系统
数据类别
7.1.1数据范围包括测控一体化闸门安装基础数据、运行过程数据及业务生产数据,数据分类应符合
以下要求:
a)安装基础数据包括闸门基本性能参数、安装高程(绝对高程及相对高程);
b)运行过程数据包括闸门开度、闸门状态、启闭机状态、闸门位移越限开关状态、电机运行参数、
水位、流量等各类参数,状态信号与报警数据;
c)业务生产数据包括用户信息及用水信息、用水统计信息、调度信息等;
d)各类信息按照不同场景和响应等级分为主动上报、按需智能上报和定时上报。
7.1.2数据实时采集、间隔上报,采集频率≤1min;数据一般5min~10min上报一次;数据有变化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加报。
7.1.3数据采集要求详见附录B。
数据传输
7.2.1数据传输通讯应满足下列要求:
a)通讯支持4G/5G或其他适合的无线通讯方式,并预留有线通讯接口;
b)设备应支持闸门远程操作和参数远程设置,支持闸门控制程序远程升级,保持设备运行过程中
通讯系统稳定,数据传输连续、可靠;
c)设备应具有自动与控制中心校时功能;
d)设备应具有断线续传功能;
e)提供设备与云端的上下行通道双向通信;提供设备影子缓存机制,与应用解耦。
7.2.2灌区一体化闸门测控数据向水利云上传应采用国产加密传输,并按照统一设备认证、统一权限
和统一编码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管理,测控数据需在脱敏脱密后方可共享使用。
7.2.3在公共网络未完全覆盖的边缘区域,应通过聚合通讯等方式提升或补齐公共网络的覆盖能力。
7.2.4支持16进制字节传输方式,采用异步式传输数据格式,详见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
附录G、附录H。
数据管理
6
DB64/T1965—2023
7.3.1数据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
a)灌区一体化闸门测控数据应满足等保级别要求,涉及敏感信息的,应遵循网络安全、数据安全、
信息安全等法律法规;
b)测控一体化闸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测控数据和相关信息所有权,应归建设单位和
运行管理单位所有;
c)提供设备认证机制,按照安全传输层协议(TLS)标准进行传输;
d)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规定签订保密协议;在调试、运行及维护的各环节中,应严格
执行保密协议,保障数据安全;
e)涉及监管、运营、使用的单位应按照本文件承担相应的数据管理责任,确保数据安全、规范使
用;
f)应遵循数据最小化访问原则,不同网络区域之间的数据共享应采取隔离措施。
7.3.2数据应用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采用云边端融合技术,具备实时监测、数据远传、在线升级、边缘分析等功能;
b)提供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注册、删除设备;提供设备online-offline变更通知服务,可
以实时获取设备状态;提供设备权限管理,设备基于权限与云端通信;云端与设备端支持OTA
升级,设备具备远程升级能力,同时设备本身需具备存储、计算和智能分析能力。
7.3.3灌区一体化闸门测控上报数据应上传至水利云存储,设备厂商不应擅自采集、存储数据,各运
行管理单位、用水户通过水利云申请获取灌区一体化闸门测控数据。
控制系统
7.4.1闸门控制系统软件采用统一开发、一级部署、分级应用的模式,即在水利云部署系统软件,各
使用单位分级应用。
7.4.2改(扩)建闸门控制系统软件、存量系统和数据应向水利云迁移、整合。
7.4.3测控一体化闸门厂家配套软件应采用开放式软件,满足本导则规定的网络安全和集成要求,产
品应附有源代码文档、软件说明书及软件系统光盘。
8现场检测与后期维护技术支持
现场检测
8.1.1测控一体化闸门测流计量准确度现场检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a)设备安装完成并通过进场验收后,运行单位如发现运行参数异常,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
定。设备厂家、运行单位应做好原始记录与资料备案,检定后计量准确度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或采购合同约定的,应查找原因;
b)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中应有设备使用期间测量参数检定的方法及检定后流
量的修正方法。设备制造商应配合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定期对测流箱的流量进行检定及误差修
订,保证准确度达到灌溉计量要求;
c)设备安装后按照GB/T21303规定的年限进行检定。
8.1.2测控一体化闸门及设备的验收检测应按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有关规定执行,检测结果应符合设
计要求或设备采购合同约定,并作为验收资料归档。检测项目包括:
a)闸门结构件设备质量外观检查;
b)保护功能(含限位保护、过载保护)检测、测控终端(含数据采集、数据显示、远程诊断及维
护)检测;
c)电池容量值和续航检测、止水防水检测、防锈检测;
7
DB64/T1965—2023
d)启闭速度和控制精度、数据采集与传输、自检与自动复位功能检测;
e)通讯检测应包括时效性、准确性、稳定性、完整性以及现场故障模拟与恢复等内容;
f)设备运行后台及稳定性、功能检测。
后期维护技术支持
8.2.1质保期内设备自身出现缺陷或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应由设备制造商免费维护或更换,并承担相
应的经济损失。
8.2.2质保期过后,设备制造商应为设备运行提供长期技术服务,包括技术支持、硬件升级、软件升
级、备品备件供应、故障的快速响应及相关人员技术咨询等。
9安装及验收
设备安装
9.1.1测控一体化闸门设备安装包括闸门本体(含测箱)、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接地系统、控制中心设
备、护栏等辅助设施的安装及调试,安装及调试应符合SL635和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相关要求。
9.1.2测控一体化闸门宜采用非预埋方式安装,通过膨胀螺栓或预埋件将测控一体化闸门贴面固定在
闸门建筑物墙上;安装前,应检查水工部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水工部分闸门建筑
物平整度应为±5mm,孔口底部应至少高于进水八字口底部150mm,闸门两侧宜预留300mm。
9.1.3各安装结合面应采用防水胶、止水橡胶等,保证接触良好,不泄漏。
9.1.4设备安装后,应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及标准化要求,在测控一体化闸门工程管护范围内设立工程
信息、管理责任、工程保护等标识标牌,对危及闸门设施和人身安全的部位,应配置安全标志、警示牌、
防护装置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9.1.5安装过程质量评定参照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
验收
9.2.1测控一体化闸门的验收包括设备进场验收、安装过程验收和控制系统软件验收。
9.2.2设备进场验收按照合同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9.2.3设备安装验收按照SL223与SL588的有关规定执行。
9.2.4控制系统软件验收应按照有关标准或规范执行。
10运行及维护
运行管理
10.1.1应落实测控一体化闸门管护主体责任,按照国家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求,健全运行管护
机制,统一编号登记造册,规范运行管理。
10.1.2应结合标准化灌区建设要求和工程运行管理服务需要,编制测控一体化闸门设备操作规程、运
行管理制度,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10.1.3应定期组织开展测控一体化闸门设备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培训。首次上岗的灌区管理人员应进
行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岗前培训内容应包括行为规范、操作规程、维护规程、故障(隐患)
处理(预案)等。
10.1.4应定期组织对测控一体化闸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等级评定,发现设施设备存在缺陷和隐患
时,及时消除缺陷和隐患,保证工程安全。
8
DB64/T1965—2023
巡视及检查
10.2.1灌期前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a)检查时间:操作人员应在行水前一周完成相应的运行前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测控一体化闸门主
体外观、控制部分、连接状态、设备试操作以及相关联水工建筑物、运行环境;
b)设备外观:查看闸框、闸板、控制柜、太阳能供电部分外观有无损坏,发现损坏应按故障处理
流程处理传动部分:查看钢丝绳、链条是否有松动、断裂、脱落现象;
c)控制部分:打开控制柜,查看液晶屏显示界面有无报警,数据显示是否正常;
d)连接状态:通过远程控制界面查看设备连接状态,如有掉线情况应按故障处理流程处理;
e)参数校核:调度室通过控制界面查看设备闸位等参数,并对水位与流量数据对零,如有与现场
不符情况应按故障处理流程处理;
f)控制功能检测:分别用远程操作、现地操作试操作,一旦发现闸门不动作、闸位错误、连接状
态异常、设备报警等异常情况应按故障处理流程处理,按照要求检查完成后需填写检查记录表,
并签字保存;
g)水工建筑:对测控一体化闸门相关水工建筑检查,查看水工建筑与闸门接触部位有无破裂、穿
孔,如有发现及时修补,以防漏水;
h)淤积情况:查看闸前淤积情况,检查测水箱内部传感器是否被淤积杂物覆盖,如有发现需清理
测水箱内部淤积;清理测水箱上部淤积。
10.2.2运行期巡检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一般结合渠道巡检同步进行,正常情况下非行水期每周至少巡护一次,特殊天气情况(如雷雨、
山洪、大风、地震等)酌情增加次数;
b)设备外观:查看可见部分闸框、闸板、控制柜、太阳能供电部分外观有无损坏,传动部分:查
看钢丝绳、链条是否有松动、断裂、脱落现象;
c)进水口:检查闸口是否有树枝、木头、大型杂物卡住以及杂草、垃圾等淤积,如有发现需及时
清理;
d)水工建筑:查看水工建筑与闸门接触部位有无破裂、穿孔,如有发现及时修补,以防漏水。
10.2.3控制室日常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a)连接状态:定期通过控制界面查看设备远程信号连接是否正常;
b)设备信息:定期通过控制界面查看设备闸位、水位等参数有无异常,与运行计划是否一致;
c)视频监控系统:定期检查画面是否清晰流畅,监视过程中有无卡顿、模糊、延时现象;
d)故障报警:随时检查监控画面是否有故障报警;
e)附属设施:定期检查UPS、网络设备、服务器、打印机等。
10.2.4停水期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冬季巡视检查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操作设备运行,若有特殊情况需要操作设备动作,需提前做除
冰、清淤以及影响设备安全方面的处理;
b)结合渠道巡检进行日常设备及建筑物检查,防止设备冻胀破坏;
c)防止闲杂人员燃烧测箱附近杂草而引发火灾以及人为损坏传感设备。
维护管理
10.3.1日常检查与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a)运行管理单位应按要求开展测控一体化闸门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运行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b)在日常维护中发现任何部件损坏或失灵,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9
DB64/T1965—2023
c)每个灌季前应对闸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同时应对建筑工程存在的如淤积、冻胀破坏、杂物
堆积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d)日常检查和维护应做好记录,并定期分析日常检查、运行维护等技术资料。
10.3.2控制台及传感器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a)检查控制台应无损坏,无锈蚀,无昆虫粘附,零件牢固,外壳启闭灵活,密封性能良好;
b)检查液晶显示器屏幕应正常显示所有文字,键盘上所有按键工作正常;
c)每个灌季行水前应对水位传感器和开度传感器进行清洁,发现传感器有故障时,应及时更换;
d)冬灌结束后,应将传感器中的水分排出,保持无水状态,避免形成冰冻,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
用。
10.3.3门体维护要求检查门体表面应无凹陷、锈蚀、变形或其他损坏;检查闸门表层板应无分层、开
裂现象,能否正常开启。
10.3.4太阳能供电装置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a)检测太阳能板应无损坏,朝向正确,防鸟刺完整无损;
b)检查周围环境,太阳能板上应无遮挡物,如因树枝等遮挡物影响太阳能板的正常使用,应在现
场对太阳能利用率做进一步分析,在必要时应去除遮挡物;
c)每年应至少清洁太阳能板1次;
d)定期检查蓄电池,发现漏液、破裂、鼓包、电极腐蚀等现象,应及时更换。
10.3.5数据的备份及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a)操作人员应在接到运行管理单位调度人员下达的书面或其他文字形式的信息(如短信、网络通
讯等)指令后方可进行有关操作,并应做好记录(指令记录表);
b)现场及服务器终端禁止连接非运行管理单位指定的任何存储设备;
c)运行数据每周应至少备份1次。
10.3.6其他维护要求
a)应按有关规定和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对仪器、仪表等进行检定或校准,保证数据精准;
b)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专人负责定期对运行数据进行下载、拷贝、存储,现场及服务器终端不
可连接非运行管理单位指定的任何存储设备,不应私自拷贝及打印数据,各种报表单据应留存
档案;
c)测控一体化闸门设备常见的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详见附录I。
10
DB64/T1965—2023
A
A
附录A
(规范性)
测控一体化闸门测流精度比测技术要求
A.1比测方法
按GB/T21303中1.2规定,应采用人工流速仪法。
A.2测流条件
采用流速仪测流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1)测流断面内测点流速不超过流速仪的测速量程;
2)垂线处水深不小于一点法测速的必要深度;
3)水中漂浮物不影响流速仪正常运转;
4)水位平稳,一次测流的起止时间内水位涨落差不大于平均水深的2%。
A.3测流断面
A.3.1测流断面选择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26765-2011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及联网规范 2011-07-20
- GB/T 26757-2011 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 2011-07-20
- GB/T 26762-2011 结晶果糖、固体果葡糖 2011-07-20
- GB/T 26753-2011 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 2011-07-20
- GB/T 26764-2011 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 2011-07-20
- GB/T 26760-2011 酱香型白酒 2011-07-20
- GB/T 26758-2011 铅、锌冶炼企业节能规范 2011-07-20
- GB/T 26754-2011 工业叠氮化钠 2011-07-20
- GB/T 26761-2011 小曲固态法白酒 2011-07-20
- GB/T 26763-2011 波音和空客系列飞机飞行品质监控项目规范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