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366-2011 核或辐射紧急情况威胁类型

WS/T 366-2011 Threat category for a nuclear or radiological emergency

行业标准-卫生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2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WS/T 366-201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卫生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11-30
实施日期
2012-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或辐射紧急情况的威胁类型,及其可能达到的应急状态。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引起人体辐射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实践和辐射源而需要紧急干预时应急预案的制订,也可供应急响应参考。对蓄意的涉及核或辐射的威胁活动的应急响应与准备亦可参考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已发生的各种核或辐射紧急情况的分级(例如国际核事件分级),也不适用于通常的紧急情况,包括非电离辐射(例如微波、紫外和红外辐射等)意外事件的应急响应。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起草人:
叶常青、刘英、杨国山、刘长安
出版信息:
页数:26页 | 字数:4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00

C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366-2o11

核或辐射紧急情况威胁类型

(IAEA。SafetyGuide,No。

GsG2。⒈2o07;NEQ)

⒛11-i1-sO发

布2012-o6-o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Ws/T366-ˉ

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o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

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制定本标淮。

本标准技术性内容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oo?年

出版的安全指南No。Gs-G-2.1《核或放射

紧急情况应急准备的安排》。

编制

本标准由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匍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

全医学所。

本标准起草人:叶常、

青刘英、、

杨国山刘长安。

Ⅵs/T366-2o11

核或辐射紧急情况威胁类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或辐射紧急情况的威胁类型,及其可能达到的应急状态。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引起人体辐射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实践和辐射源而需要紧急干预时应急预

案的制订,也可供应急响应参考。对蓄意的涉及核或辐射的威胁活动的应急响应与准备亦可参考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已发生的各种核或辐射紧急情况的分级(例如国际核事件分级),也不适用于通常

的紧急情况,包括非电离辐射(例如微波、

紫外和红外辐射等)意外事件的应急响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包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8o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113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

GBZ/T208基于危险指数的放射源分类

3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参见附录A。

4总则

4.1对于可能发生的核或辐射紧急情况,事先应做好威胁评估,确定威胁类型,有针对性地制订应急预

案,以有效利用应急资源,提高应急响应效能。

4.2可能发生的核紧急情况涉及下列设施和源:

a)核反应堆(研究堆、

舰船堆和动力堆);

b)贮存大量乏燃料、态

液或气态放射性物质的设施;

c)燃料循环设施(例如燃料后处理厂)。

4.3可能发生的辐射紧急情况涉及下列源及其所致的照射:

a)大型辐照装置(例如工业用辐照设施);

b)工业设施(例如大型放射性药物生产厂);

c)带有高活度固定放射源(例如远距离治疗机)的研究用或医用设施;

d)失控(废、、

弃丢失被盗)的危险源;

e)工业或医用危险源(例如工业探伤用的放射源)的滥用或毁损;

f)核武器意外事故;

g)公众受到未知来源的辐射照射和污染;

h)含有放射性物质的人造卫星再返回;

Ws/T366—

2011

i)能导致严重确定性效应的放射源;

j)蓄意的涉及放射性物质的威胁和(或)活动(如放射性散布装置爆炸);

k)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出现的紧急情况;

l)IAEA或

其他国家通报发生跨界紧急情况。

4,4在发生核或辐射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所要达到的实际目的包括:

a)重新控制局面;

b)避免或减轻现场后果;

c)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发生确定性健康效应;

d)提供紧急救助,安排放射损伤伤员治疗;

e)在已有和可能条件下,限制在人群中出现随机性健康效应的几率;

f)在已有和可能条件下,避免个人和在人群中出现负面的非放射学健康效应;

g)在已有和可能条件下,保护环境和财产;

h)在已有和可能条件下,准备恢复正常的社会和经济活动。

5威胁类型分类及类型描述

5.1核或辐射紧急倩况的威胁类型划分为五类,其特征描述见表1。

5.2确定设施和实践的紧急情况类型的标准见表2。

5.3各种实践对场区和场外的可能威胁程度及典型的威胁类型见附录B的表B.1。表B.1中“”

运输

部分的货包编号的含义见表B。2。

表1核或辐射紧急情况威胁类型特征描述

威胁类型特征描述

I诸如核电厂这类设施的场内事件a(包括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可能在场外导致严重的确定性健康效应b;

或者曾在类似设施中发生过的此类事件

诸如某些类型研究用反应堆这类设施的场内事件a可能导致场外居民遭受到按照国家c有

标准必要采

取紧急防护行动的剂量;或者曾在类似设施中发生过的此类事件。具有Ⅱ类型威胁的设施并不包括上述

具有I类型威胁的设施

Ⅲ诸如工业辐照装置这类设施的场内事件可能导致有必要在场内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剂量或污染,或者

曾在类似设施中发生过的此类事件。具有Ⅲ型

类威胁的设施并不包括上述具有Ⅱ型

类威胁的设施

可能导致在无法预见的地点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核或辐射紧急状态。这些状态包括耒经授权的活动,

Ⅳ例如与非法获得的危险源有关的活动;还包括涉及工业射线照相用源、

核动力卫星或热电发生器等危险

的可移动源的运输和经授权的活动。Ⅳ类型威胁代表最低等级的威胁水平(它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

通常不涉及电离辐射源的活动。但很有可能d由于I或Ⅱ型

V类威胁所列的设施发生的事件,包括在别

的国家这类设施发生的事件,而受到污染,并达到按照国际标准c必迅

须速对食品等产品加以限制的程度

a包

括从现场某个位置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向大气或水体的释放或外照射(例如由于丧失屏蔽或某个临界事件造

成的)事件。

b人

员受照剂量将超过在任何情况下预期需要干预的剂量,参见GBz/T113。

c参

见GB18871。

d指

由I或Ⅱ型

类威胁中所列的设施偶然发生的重大放射性物质释放的紧急情况。

Ws/T366-2o11

表2确定设施和实践的紧急情况威胁类型的标准

设施和实践刁

预计可能在场外导致严重确定性健康效应的应急状态,包括:

·热功率水平大于100MW的反应堆(动力堆、

舰船堆和研究堆)b;

·可能含有最近(指3年以内)卸载燃料的乏燃料池,并且137Cs的0.1EBq(相

总量约为当于热功

率3000MW反应堆的堆芯总量);

·扩散性放射性物质的总量足以在场外导致严重确定性健康效应的设施c。

预计可能在场外导致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剂量水平的应急状态,包括:

·热功率水平大于2MW小于100MW的反应堆(动力堆、

舰船堆和研究堆);

·含有要求活性冷却的最近卸载燃料的乏燃料池;

·可能发生失控临界事故的设施距场区外边界不足500m;

·扩散性放射性物质的总量足以在场外导致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剂量的设施d。

预计可能在场内导致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剂量水平的应急状态,包括:

·在丧失屏蔽的情况下,1m处

的外照射剂量率大于100mGy/h的

设施;

·可能发生失控临界事故的设施距场区外边界大于500m;

·热功率水平不超过2MW的反应堆;

·放射性物质总量足以在场内导致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剂量的设施e。

移动危险源的营运人,包括:

·在丧失屏蔽的情况下,距源1m处

的外照射剂10mG〃

量率大于h,或GBZ/T208规

活度大于

定的危险活度值的移动源。

·携带放射源的活度大于GBZ/TzO8规定的危险活度值的人造卫星。

·如果不加以控制,放射性物质活度按照GBz/T208是

属于危险源的运输。

有较大可能遇到失控危险源的设施/场所,例如:

·大型废金属处理设施;

·国家边境口

岸;

·具有危险源的固定量具的设施。

a为

了确定适当的威胁等级,应进行场址逐案分析。

b假131I的

设反应堆已在此功率水平运行了足够长时间,致使存储量接近10PBq/MW(热)。

功率对研究堆,由

于其设计和运行情况有很大差别,为了确定多大的存储量和能引起向场外显著的气载释放,需要进行设施逐

案分析。

c如—

果在单事件中有10%存储量释放到大气,则10000倍D2(D2一可弥散物质的,可GBz/T⒛

危险活度自8

查得)存储量的设施可属于I类型威胁的设施。

d如

果在单一事件中有10%存储量释放到大气,则100倍D2存储量的设施可属于Ⅱ型

类威胁的设施。

e如

果在单一事件中有10%存储量释放到一个房间中,且房间内的人员在几分钟内能撤离,则0.01倍Dz存

量的设施可属于Ⅲ型

类威胁的设施。

Ws/T366一·

2011,

6应急状态的分级及其状态描述

6.1应急状态的分级

6.1.1在核紧急倌况中,核电厂应急状态的分级为:

a)1级

应急待命;

b)2级

厂房应急;

c)3级区

场应急;

d)4级(总

场外应急体应急)。

其他核设施的应急状态一般分为三级:

a)1级

应急待命;

b)2级

厂房应急;

Θ3级场区应急。

潜在危险较大的核设施也可能实施:

d)4级(总

场外应急体应急)。

6.1.2在檑射紧急情况中,应急状态一般为Θ3级场区应急,较少有d)4级

场外应急。

6.2不同威胁类型紧急情况发生后可能达到的应急状态级别见附录C的表C。1。

6.3对于I、Ⅱ和Ⅲ类型威胁的设施,各应急状态级别的描述见表C。2。

Ws/T366-2o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术语和定义

A。1辐射与源

A.1.1

源source

任何可以引起辐射照射的物质或装置,例如发射电离辐射或者释放放射性物质和材料,从防护和安

全的目的它可作为单独的一个单元来处理。例如,释放氡的材料是在环境中的源,灭菌用的γ

辐照单元

是食品辐射保鲜实践用的源,X射线单元可以是放射诊断实践用的源,核电厂是靠裂变来发电实践的一

个部分,它也可以是一个源(例如,向环境排放废物)或者是源的集合体(例如,从职业辐射防护的目的而

言)、位于一个场所或场址的联合的或者多个装置从使用基本安全标准的角度,也可以认为是单一的源。

A。1.2

核燃earfuelcycIe

料循环nucⅡ

所有与核能生产有关的作业活动,包括:铀矿石或钍矿石的开采与加工、(浓

铀的富集缩)、核燃料制

(包

造、

核反应堆括研究堆)运、

行乏燃料后处理、

与核能生产相关作业有关的所有废物管理活动,以及任

何相关的研究和发展活动。

A。1.3

核反应earreactor

堆nucⅡ

通常指裂变反应堆,即能维持可控的自

持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

A.1.4

核燃理earfueIreprocessingplant

料后处厂nucⅡ

对使用过的核燃料进行后处理的设施。核燃料后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分离纯化过程,具有很强

的放射性。

A.1,5

辐照装置kradiatorfacility

X射

安装有粒子加速器、线机或大型放射源并能产生高强度辐射场的一种结构或装置。正确设计

的构筑物提供屏蔽和其他防护,并有用以防止误人高强度辐射场的安全装置(如联锁装置)。辐照装置

包括外射线束辐射治疗用装置、

货物或物品消毒用装置,以及某些工业射线照相装置等。

A.1.6

远距离放射治疗源teletherapysource

源与皮肤之间距50cm以

离上、中照一(γ

集射某病变部位的放射源。多束远距治疗机刀)可将环

状排列的200多个∞Co源γ

的辐射聚焦到病变部位。此源活度高,通常有专门设计的机房安装此治疗

机,有厚的屏蔽墙和其他防护设备。

A.1.7

近距离放射治疗源brachytherapysource

用一个或多个密封放射源在患者腔、

体内组织间隙或表浅部位进行治疗的放射源。有三种不同剂

量率进行治疗,即低剂量率(LDR)、中剂量率(MDR)和高剂量率(HDR)。不使用时源放置在有屏蔽的

卸载装置内,这种装置可以装有轮子便于在机房搬。

内移

Ws/T366—

2011

A。1.8

核动力卫星nucIearpoweredsateIIite

使用核电源的人造地球卫星。核电源有两类,一是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另一是核反应堆

电源。

A.1,9

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radioisotopethermoelectricgenerator,RTs

一种将由高活度源放射性衰变时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而实现供电的简单的发电装置。典型的

23:Pu或

RTS含有9。Sr。

A。1.10

放射弥散oactive山

persiondevice,RDD

装置rad二§

通过常规爆炸或其他非核手段散布放射性物质的装置,俗称“”

脏弹。

A。1。ll

放射源radioactivesource

可以作为电离辐射源使用的任何量放射性物质。按包装形式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按物态可

分为固态源、

液态源和气态源;按射线类型可分为α、

源源、γ

β源和中子源等。

A。1.12

乏燃料spentfueⅡ

辐照后从反应堆卸出的核燃料。由于易裂变材料贫化、

毒物聚集或辐射损伤,这种燃料不能再以现

有形式使用。它或者送往后处理设施从乏燃料中回收其中的铀和钍,或者存放在中间贮存设施,或放人

“”

最终处置库。

A。1.13

edsource

密封源seaⅡ

密封在包壳内或紧密固结在覆盖层内的放射性物质。密封源的包壳或覆盖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使源在设计条件和磨损条件下均能保持密封性能,不会使放射性物质泄漏。

A.1.14

方攵

身勿

H±牛屈昆radioactEvesubstance

能自发地释放出带电粒子或辐射的物质,其放射性活度或活度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豁免水平。

A。1.15

黄饼yellowcake

铀化学浓缩物enricheduraniumcompound

在铀矿石水冶过程中,将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加到铀取工段的最终产品中而得到的重铀酸铵或重

铀酸钠沉淀物。通常把这两种盐称为铀化学浓缩物,又称黄饼。

A。1.16

贫化铀depleteduranium,DU

235U丰

度比天然铀更低的铀称为贫化铀或贫铀。

A。1.17

易裂变材料ssilemateria【

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能发生核裂变反233U、235U、239Pu、241Pu或

应的物质。这些放射性核素的任何

组合,但不包括未受辐照的天然铀或贫化铀,或仅在热中子反应堆内受过辐照的天然铀或贫化铀。

A。1.18

可弥散物质mspersibIematerial

不需外力依靠自身分子的运动而向外移动或进人另一物体的物质。粉尘、和,以

气体液体及尤其是

易挥发的、、

易燃的水溶和自燃物质应视为具有弥散性质的物质。

6

Ws/T366-2o11

A.1.19

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I

用于诊断、

治疗或医学研究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其标记药物,亦称放射性药品。

A.1.20

货包package

提交运输的装有放射性内容物的包装。

A.1.21

低毒性α

粒子发射体lowtoxicityalphaemitters

天然铀、-232、

贫、

化铀天然钍、乇35或~938、

铀铀钍含于矿石或物理和化学浓缩物中钍乇28和钍-

230,或半衰期少于10d的α

粒子发射体。

A。1.22

危险活度dangerousactEvity

同一核素源在设定的多种照射情景条件下计算而得的是以引起严重确定性效应的最小活度称为此

源的危险活度(又称D值,dangerousquantity)。

因为定量和比较效应的方法学问题还未解决,有些因

素不予考虑:包括由放射事故或恶意行为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

A。1,23

±

症≡昭指蛰文dangerousindex

用于判定放射源和含源实践危险程度的一个指数。危险指数=源的实际活度(A)/危险活度(D),

用于对放射源和含源实践的分类。这一分类方法是基于安排应急响应的需要,而不应与为其他目的所

确定的源类别相混淆。

A。1.24

危险源dangeroussource

如果不加控制则有可能造成足以引起严重确定性效应照射的源。这种分类是用于确定是否有必要

作出应急响应的安排,因此不要混用于为其他目的的放射源的分类。

A.1.25

超越gmiⅡ

国界的大童释放“canttransboundaryre【

ease

放射性物质的环境释放可能导致超过国际防护行动干预水平或行动水平(包括食品限制和商业限

制)的超越国界的剂量和污染水平。

A.1.26

通报(通知)notiⅡcation

是指:

D由法人以文件形式向审管部门说明其拟进行某项实践或对某一放射源的其他利用;

2)迅速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国际组织提交有关某一紧急情况和可能紧急倩况细节,例如《

核事故早

期通知公》

约所要求的;

3)为探测紧急情况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以便向对这样一些事件情况负有应急响应责任的所有

部门提出警报。

A。2辐射生物效应

A.2.1

菊鬲勇寸黑

勇寸radiationexposure

使人员受到照射的行动或情况。可以是外照射(由体外的源引起的)或内照射(由体内的源引起

的)。辐射照射可以分为正常照射或潜在照射;也可以分职、

为业照射医疗照射或公众照射;在干预情况

下,还可以分为应急照射或持续照射。IAEA⒛1o年《

提出的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

7

ˉ

Ws/T366ˉ2011

安全标准》订(3。0版(职

修草案本)将照射分为三类业照射、

公众照射和医疗照射),将照射情况分为三

种(计划照射情况、

应急照射情况和现存照射情况)。

A.2.2

(辐射的)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effect(ofradiation)

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健康效应,超过阈值时剂量越高则效应的严重性越大。严重

的确定性效应可引起人员死亡或威胁生命,或发生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持久性损伤。

A。2.3

(辐射的)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effect(ofradiation)

辐射诱发的健康效应,其发生概率与在辐射剂量正相关,而其严重性(女口

果有的话)与剂量无关。随

机性效应可以是躯体效应或者遗传效应,一般没有剂量阈值水平。例如,各种癌症和白血病。

A。2.4

放ogicaⅡ

射cc,Ⅱ

学后果radioⅡsequence

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引起的结果或影响,用以度量的量是预计的或实际引起的剂量或剂量率。

A。2.5

ˉ

非放射学后radioIogicaⅡ

果noⅡconsequences

由非电离辐射因素所致的人类健康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因紧急情况或应急响应的心理、

学社会或

经济后果引起的对健康或生活质量的影响。

A。2.6

非电离辐射Ⅱon-ionizingradiation

通过物质时不伴随离子对产生的辐射。

A。3实践中防护与安全

A。3.1

实践practice

任何引人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

或扩大受照人员范围、

或改变现有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

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活动。

A。3.2

剂旦限Ⅱmit

值dose

个人在受控实践中受到的不得超过的有效剂量或当量剂量的值。

A。3.3

屏蔽体shield

为降低某一区域的辐射水平而置于辐和人、

射设备或其他物体之间由能减弱辐射的材料构成的实

体屏障。

A。3.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