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489-2017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

DB41/T 1489-2017 Forest germplasm resource surve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1489-2017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0-24
实施日期
2018-01-24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489—2017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

2017-10-24发布2018-01-24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489—2017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普查准备.........................................................................................................................................................3

6外业调查.........................................................................................................................................................4

7内业整理.........................................................................................................................................................8

8成果总结.........................................................................................................................................................8

9检查验收.........................................................................................................................................................9

附录A(规范性附录)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相关调查表.....................................................................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环境因子分类..........................................................................................................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优良林分与优良单株调查相关调查表.................................................................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优良单株选择常用方法.........................................................................................19

附录E(规范性附录)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相关调查表.............................................................21

附录F(规范性附录)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树种与古树名木调查相关调查表.....................................24

附录G(规范性附录)新引进和新选育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相关调查表.................................................30

附录H(规范性附录)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表.............................................................................33

附录I(规范性附录)凭证标本采集记录表.............................................................................................35

附录J(资料性附录)河南省××××(市、县)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报告(参考提纲).................37

I

DB41/T1489—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经济林和林木种苗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运德、申洁梅、高福玲、刘占朝、郑晓敏、崔向清、闫凤国。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红卫、乔良、赵庆涛、丁朝阳、何凤珍、穆笋、王丽、彭志强、卫发兴、宋

言生。

II

DB41/T1489—2017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普查准备、外业调查、内业整理、成果总结、

检查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林木种质资源普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620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6620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林木种质资源

选育林木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林木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

工创造的各种林木的遗传材料。

3.2

植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指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一定自然分布区内的具有相似遗传

组成的林木群体。

3.3

变种

种内的变异类型。与原种相比在形态构造上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特点,但是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

区域。

3.4

品种

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3.5

优良林分

在同等立地条件下,与其他同龄林分相比,在速生、丰产、优质、抗性等方面居于前列,通过伐除

不良植株,优良木占绝对优势,可以改建成母树林的林分。

3.6

优良单株

表现型优良的树木,即在生长和某些性状表现上,远远超过同等立地条件下周围的同种、同龄树木

的单株。

3.7

1

DB41/T1489—2017

古树

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

木。

3.8

古树群

在一定区域内,成片生长3株以上古树的群落。

3.9

名木

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

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3.10

目的树种

也叫主要树种。最适合于经营目的和立地条件的树种,为森林经营的培育对象。

3.11

龄级

根据森林经营要求及树种生物学特性,按一定年数作为间距将林分划分成若干个级别,称为龄级。

3.12

每木调查

对林分内每一立木按预定要求进行测量记载,称为每木调查。可分全林每木调查和局部每木调查。

3.13

树干通直度

树干地上6m区内树干通直程度。采用目测三级评分法,即通直、稍弯曲、弯曲。

3.14

形质指标

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外部形态质量指标。

3.15

凭证标本

物种标本所附带的采集资料,以提供证实某一物种在某一时间和空间的确实存在。

4总则

4.1普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4.1.1普查对象

普查对象为行政区域内所有的林木种质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原始林、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内处于野生状态的林木种质资源,包括乔木、

灌木、木质藤本、竹类等林木种质资源的种、变种和主要树种的优良林分、优良单株;

b)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造林工程、城乡绿化、庭院绿化、经济林果园等种植的种质资源,包

括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的种和品种,实生林中的优良林分、优良单株,无性化栽培林分中的优

良变异单株;

c)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树种与古树名木资源:包括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树种、古树、古树群以及

名木。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树种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并在河南省分布的树

种,以及列入《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树种;

2

DB41/T1489—2017

d)新引进和新选育林木种质资源:包括从省外(含国外、境外)引进和自主选育,但未审定推广

的树种和品种。已推广应用的,列入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记范围;

e)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采种林、试验林、植物园、树木园、种质

资源保存林(圃)、种子库等专门场所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

4.1.2普查内容

4.1.2.1查清区域内乔木、灌木、木质藤本、竹类等林业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面积或株数)、分

布及生长情况,记录分布地点的群落类型及生长环境。

4.1.2.2调查树种种内的品种、品系、优良单株、变异类型等林木种质资源的来源、经济性状、抗逆

性、种植面积与区域、保存状况等。

4.1.3普查方法

采用资料查询、知情人访谈、踏查、线路调查、样方调查、单株调查等方法。

4.2普查成果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主要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报告,林木种质资源名录、影像、凭证标本,

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调查过程中收集和编制的各类文字技术资料及图件档案等。

4.3普查工作程序

普查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a)普查准备:明确普查目的、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准备所需要的技术资料、仪器工

具、物资等,组建普查队伍,培训技术人员;

b)外业调查:对河南省范围内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重点保护和珍稀濒

危树种与古树名木资源、新引进和新选育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等分别开展外

业调查、登记;

c)内业整理:普查数据的整理、录入、汇总、分析,标本鉴定,图件绘编,资料整理存档;

d)成果总结:编制普查成果报告,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e)检查验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5普查准备

5.1制定工作方案、实施细则

制定包含调查时间、范围、进度安排、经费安排、普查人员组成与分工、保障措施等内容的具体普

查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普查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普查依据和意义、工作思路和目标、普查对象和内

容、承担单位及分工、工作步骤与方法、进度安排与调控、保障措施等内容;实施细则主要内容包括机

构与队伍组建、普查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整理、检查验收等内容。

5.2组织准备

省、市、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家咨询组,明确分工,分

别以相关高校和市、县(市、区)为单位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

5.3资料准备

3

DB41/T1489—2017

5.3.1基本资料

搜集调查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的相关资料:

a)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档案、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林相图以及林

业区划等相关资料;

b)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木良种基地、林木采种基地、植物园、树木园、品种园、现代高效

农业园区、各类苗圃基地的档案资料,历次林木良种公告,选优、优树收集、引种驯化以及各

类子代测定林、种源实验材料、建园(场)材料等技术档案;

c)树木志、植物志、植物图鉴、植物检索表、地方志、植物名录、植物资源、森林资源和古树名

木等资料。

5.3.2其他资料

气候、地理、土壤和社会经济等资料。

5.4调查用具准备

5.4.1仪器、设备及工具

包括数码相机、电脑、数据采集仪、围尺、钢卷(围)尺、皮尺、土壤刀、测高器、定位仪、望远

镜、生长锥等必要工具。

5.4.2图表和文具

调查用图,调查表格,记录用纸、笔、包等文具。

5.4.3标本、样品采集器械

采集袋、标本夹、枝剪、高枝剪、手锯、放大镜、吸水纸、台纸、透明纸、浸制试剂、硅胶、采集

标签和鉴定标签等。

5.4.4辅助用品及其他

野外常用药品、野外防护装备、通讯设备、安全用具等。

5.5技术培训

开始调查前,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的方式,组织调查人员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普查技术规程、

树木识别和分类、普查照片拍摄、安全等有关知识及技术要求。

6外业调查

6.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6.1.1调查对象

调查野生树种(变种)及其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境、生长情况等。调查目的树种的优

良林分和优良单株。

6.1.2资料查询

4

DB41/T1489—2017

查询已有的技术档案和文献资料,掌握普查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的基础信息,了解树种分布及整体

概况。

6.1.3知情人访谈

通过会议方式,召集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熟悉情况的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询问调查区域内的特

异林分和单株,确定重点调查线路和重点调查区域。

6.1.4林木种类调查

6.1.4.1踏查

根据现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利用森林资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按照一定的线路,了解资源分布

区内树种种类、林分起源、结构、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等。

6.1.4.2线路调查

林木种类调查应以线路调查为主、样方调查为辅。线路调查应在踏查的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分布

图、地形图或卫星图片进行设计,调查线路的设立应考虑代表性、随机性、整体性及可行性相结合,根

据自然条件的复杂程度和植物群落的类型确定调查线路和线路密度。重点沟谷调查不得少于沟谷总数的

1/2,一般沟谷调查不得少于沟谷总数的1/3。调查线路的长度和宽度应符合林分抽样的规定。在山区

坡面地段,从谷底向山脊垂直于等高线设置;在河谷地段,沿河岸由下游向上游设置。在线路调查行进

中,沿线路记录所有新见的树种(100m以内不重复记载),目测能见范围内(每侧20m)各树种因子,

了解资源分布区树种、林分的起源、组成、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等。

沿调查线路记录观察到的不同树种,填写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树种调查表(见附录A表A.1),并拍

摄标准株形态照片。对于不能准确识别的树种采集枝、叶、花、果等器官,压制成标本,拍摄形态照片,

并记录照片原始编号,以供鉴定。注意掌握林木照片拍摄技术,重点拍摄生境、群体、植株以及叶、花、

果实等能反映种质资源特征的照片,要求拍摄物主体突出,图像清晰。

6.1.4.3样方调查

对树种种类多、分布面积较大的区域,根据树种种类、分布范围、地形地貌等情况,选择有代表性

的林分设置样方进行调查。样方的布设应涵盖整个调查地区内的各代表性地段,但不宜设在林缘,不能

跨越河流、道路。在山丘地区,到海拔高程每一百米整数位时,需作样方调查。样方面积依据种质多样

性来确定,一般样方面积设为400m2;林木种质资源较少、地形比较开阔的地段样方面积可设为600m2;

全部为灌木类型的样方面积设为25m2。样方为正方形或长方形,长方形样方最短边不得小于5m。

在丘陵和平原地区,采用线路踏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按南北向或东西向平行、均匀布设调查线路。

在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的沿湖或沿河等确定踏查线路,沿线路进行调查,视情况每1km〜3km设置

一个代表性样方进行样方调查。

样方调查填写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样方调查表(见附录A表A.2)。地形、土壤等环境因子分类见附

录B。

6.1.5优良林分调查

6.1.5.1优良林分的选择与条件

首先确定调查的目的树种,原则上选择没有开展系统选优和良种数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主要乡土

造林树种;然后选择优良林分。优良林分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野生林分或者实生苗(或点播、飞播)造林形成的林分;

5

DB41/T1489—2017

b)目的树种集中分布的中龄林或近熟林;

c)同龄林或相差2个龄级以内的异龄林,密度适宜,郁闭度不低于0.6;

d)林木生长整齐、生长量及其他经济性状明显优良,没有经过人为破坏或未进行上层疏伐的林分;

e)分布相对集中,面积0.3hm2以上。

6.1.5.2调查方法

6.1.5.2.1样方设置

在确定的优良林分内,选择代表性地段设置样方。样方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样方调查面积应占

候选林分总面积的2%,样方面积不小于400m2。

6.1.5.2.2每木调查

在样方内实测每木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目测树干通直度和结实情况等。同时调查林分面积、

地形、树种起源、林龄及郁闭度等,调查结束拍摄照片,填写优良林分样方调查表(见附录C表C.1)。

6.1.6优良单株调查

6.1.6.1选择原则与方法

6.1.6.1.1选优原则

首先确定调查的目的树种,原则上选择没有开展系统选优和良种数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主要乡土

造林树种;然后选择优良单株。林内选优在确定的优良林分或者种源清楚且表现优良的林分中选择;散

生木选优以形质指标为主,同时考虑并比较其年生长量、重要经济价值、观赏价值等确定是否入选。散

生木候选优树应是实生起源的成年植株,还应注意其周围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措施,其土壤条件应具有一

定的代表性。

6.1.6.1.2选优方法

优良单株选择常用方法参考附录D。

6.1.6.2优良单株调查

调查优良单株的树高、胸径、冠幅、重要经济性状、特异性状等,拍摄照片,填写优良单株调查表

(见附录C表C.2)。

6.2栽培利用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6.2.1资料查询

查询已有的技术档案、引种档案和文献资料,掌握该区域内栽培林木种质资源基础信息,了解栽培

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利用情况。

6.2.2知情人访谈

通过会议方式,召集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熟悉情况的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询问栽培特异林分和

单株。

6.2.3调查登记

6

DB41/T1489—2017

在资料查询和访谈的基础上,对人工种植并在生产中利用的树种或品种,包括农家品种(地方品种),

进行实地调查,登记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和分布等,根据具体情况,分别

填写集中栽培树种(品种)调查表(见附录E表E.1)、城镇绿化树种(品种)调查表(见附录E表E.2)

或非城镇“四旁”树种调查表(见附录E表E.3)。

6.2.4优良林分调查

确定目的树种,从实生人工林中选择调查。调查方法见6.1.5。填写优良林分样方调查表(见附录C

表C.1)。

6.2.5优良单株调查

调查方法见6.1.6。其中,品种化栽培的人工林只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填写优良单株调查表(见

附录C表C.2)。

6.3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树种与古树名木调查

6.3.1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树种调查

利用过去已开展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珍稀濒危保护树种、珍贵树种和河南省重点保护树种调查成

果资料,进行实地核实,对原来没有调查的进行补充调查,拍摄照片,填写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树种调

查表(见附录F表F.1)。

6.3.2古树名木调查

查询登记古树名木的现有调查成果资料,进行实地核实,对原来没有调查的进行补充调查,拍摄照

片,填写古树名木调查表(见附录F表F.2)。

6.3.3古树群调查

对普查区域内古树群分布地区逐一实地调查,记录群体生长环境及生长状况、形态特征,访问当地

长者或查询历史资料等推断树龄,测量树高、胸径、枝下高、伴生植物等相关指标,拍摄群体、整株及

花果的照片,填写古树群调查表(见附录F表F.3)。

6.4新引进和新选育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对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开展良种引进与选育的单位进行新引进和新选育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

记,拍摄照片。新引进林木种质资源填写新引进树种(品种)调查表(见附录G表G.1),新选育林木种质

资源填写新选育品种调查表(见附录G表G.2)。

6.5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6.5.1资料查询

通过查询历史技术档案资料,掌握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定植等信息。

6.5.2调查登记

对各类自然保护区、林木良种基地(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林木采种基地、种质资源保存库

(圃)、试验林、植物园、树木园等保存的种质资源及各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各级各类林业单位、

涉林企业结合科研生产收集保存的林木种源、优良家系、品种(无性系、类型)、优良单株、优良亲本

7

DB41/T1489—2017

等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登记,现场核查其名称、来源、特征特性、保存场所、资源现状等信息,

拍摄照片,填写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表(见附录H表H.1)。

7内业整理

7.1外业调查表整理

核对外业工作调查的内容、范围及各类调查表,补充遗漏调查内容,对外业调查表进行统计、汇总

并整理成册。

7.2影像整理

对拍摄的影像进行归类并备份。核对影像资料的编号、种质名称、拍摄时间、地点与外业调查表相

一致。

7.3凭证标本鉴定与整理

对外业调查现场无法确定的树种,应采集枝、叶、花、果等器官,制作完整的凭证标本,首先根据

凭证标本和野外采集记录、照片,利用现有资料进行鉴定。仍不能鉴定的树种,填写凭证标本采集记录

表(见附录I表I.1),报请专家咨询组进行鉴定。制作的标本应妥善保存。

7.4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根据统一编制的《河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数据。

统计分析按照县(市、区)、省辖市、全省三个层次进行。

7.5图件绘编

按照调查对象以1/50000地形图绘制分布示意图,包括优良林分、种子园、母树林、采种林、采穗

圃、保存圃、保存林、植物园、树木园等的位置图。按树种绘制种质资源分布图,标注该树种不同类型

种质资源的位置,还包括县乡村行政界,村镇、林场、主要山峰位置、水陆交通线(包括河流、公路、

铁路等)。

种质资源集中分布群落的位置及其界线,小面积的可不依比例示意其位置。用注记:

树种(品种)—编号

面积标记到图上。

8成果总结

8.1普查报告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报告的编写参考附录J,报告名称《河南省××××(市、县)林木种质资源普

查报告》。重点分析本区域的林木种质资源多样性,突出体现地区优势和特色。对林木种质资源收集、

保存和利用现状、利用潜力进行客观和综合评价。根据调查结果统计、编写树种名录和林木种质资源目

录。

8.2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

按照国家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的要求,建立《河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

8

DB41/T1489—2017

8.3技术资料汇集

汇集的技术资料包括以下几方面:

a)管理与文书资料:文件、会议纪要、工作方案、技术规程、实施细则、培训照片、领导讲话、

管理规章制度、技术经济责任合同等;

b)外业调查资料:调查簿、调查记录、外业登记表、凭证标本等;

c)图件资料:林木种质资源分布图、照片、影像;

d)上述材料、图片和文字的电子文档;

e)其他成果材料。

9检查验收

9.1检查方法

9.1.1自查

县级调查组(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应对清查、样方测设等调查图、外业记录资料进行全面

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充完善。县级应成立普查质量检查组,对普查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自查,根据情况

进行必要的现场核查。对历史有记载、本次普查未发现的树种资源以及调查记录内容不全的应进行补充

调查。

9.1.2核查

省、市两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分别组织质量检查组,对调查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核查,发现问题及时督

促整改纠正或补充调查。市质量检查组对辖区内的各县(市、区)组织核查,核查数量不少于该市调查

总量的10%。省质量检查组对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及专项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抽查,抽查数量

不少于该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及专项调查组调查总量的5%。

9.2检查内容

9.2.1调查因子正确率检查

9.2.1.1定量调查因子:各项定量调查因子,包括经纬度、坡度、海拔、树龄、树高、胸(地)径、冠

幅、树种分布面积等,测量误差要求小于5%。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者,以调查值为准;反之,则以检查

值为准;

9.2.1.2定性调查因子:各项定性调查因子定性正确,填写无误;调查技术路线的制定是否正确,制

定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9.2.2内业资料检查

调查表格是否齐全,项目填写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是否准确;文字资料有无错、漏。图、表、文字

资料是否一致;是否随意改动外业调查的基本数据和文字资料。

9.3质量等级评定

普查工作质量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普查工作质量等级评定见表1。种质鉴定正确率、

调查因子正确率和种质信息漏登率三项评定中,若有一项指标属于不合格,质量等级即判定为不合格;

如三项均达到合格以上,则按最低的一项等级评定。对外业调查(包括实测与记载)达不到调查要求的,

应补充调查或重新调查;数据录入不合格的,应重新录入。

9

DB41/T1489—2017

表1普查工作质量等级评定表

质量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

种质鉴定正确率>95%90%~95%<90%

调查因子正确率>95%90%~95%<90%

种质信息漏登率<5%5%~10%>10%

9.4验收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成果以会议形式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人员不少于5人,会议验收前应将验

收材料送专家组人员审查。验收程序主要包括普查(或专项调查)单位汇报普查(或专项调查)成果情

况,质量监督核查人员发表质量检查书面意见,专家组成员各自发表审查意见,验收小组形成统一意见

确定评价等次,验收小组组长宣读验收意见。验收结果评价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对验收结

果达不到合格要求的,应补充调查或重新调查。

10

DB41/T1489—2017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相关调查表

A.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树种调查表见表A.1。

表A.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树种调查表

市县乡(镇)村,小地名

调查人:日期:表格编号:

树种生活型(乔分布方式原始

树种名称海拔标本

木、灌木、(集中、经度纬度照片

编号中文名俗名拉丁名(m)号

藤本、竹)零星)编号

…………

填表说明:

1.表格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负责统一编号。

2.市、县、乡(镇)、村:分别填写市、县、乡(镇)、村各级行政区域的全称。

3.小地名:要写清楚,如XXX林场XXX林班等。

4.调查人:填写调查队(组)的名称或调查人员,如XX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I组。

5.调查日期: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20160405。

6.树种编号:每个树种的流水号,按顺序编号。

7.中文名:树种的中文名称,采用树木志中的名称。

8.俗名:树种的别名或当地的俗称。

9.拉丁名:树种拉丁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外业阶段可不填。

10.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藤本、竹类4类,选填。

11.分布方式:分为集中、零星2类,选填。

12.经纬度按照度数记载,保留5位小数,如N36.25220°。

13.海拔: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

15.标本号:应与采集标本的编号、附录I表I.1凭证标本采集记录表的编号相同。

16.原始照片编号:每张照片都按照相同的规则编号。

A.2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样方调查表见表A.2。

11

DB41/T1489—2017

表A.2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样方调查表

样方编号:样方面积:m2

市县乡(镇)村,小地名

经纬度:EN海拔:m

坡向:○北坡、○东北坡、○东坡、○东南坡、○南坡、○西南坡、○西坡、○西北坡

坡度:坡位:○谷底、○下部、○中部、○上部、○山脊

群落类型及组成:干扰程度:○无、○轻、○中、○重

郁闭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总盖度(%):

生境:土壤类型:

调查人:日期:表格编号:

植物名称数量

层次物候期高度(m)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