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262-2014 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规范
DZ/T 0262-2014 Specification of landslides investigation for town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
发布历史
-
2014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等
- 起草人:
- 殷跃平、张作辰、常宏、谭建民、李晓春、潘伟、张茂省、铁永波、胡秋韵、张开军、祁小博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2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60
P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0262-2014
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规范
Specificationoflandslidesinvestigationfortowns
2014-09-22发布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DZ/T0262-2014
目。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
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跃平、张作辰、常宏、谭建民、李晓春、潘伟、张茂省、铁永波、胡秋韵、张开军、
祁小博。
I
DZ/T0262-2014
引
为规范和指导集镇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标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集镇建设规模和人口迅速扩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加剧
趋势。前期的地质调查成果不能完全满足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治和集镇建设规划的需求,亟需更为翔
实的地质资料,尤其是更大比例尺更高精度的勘查资料。为此,特制定本标准,以统一集镇地质灾害勘
查技术标准,为减灾防灾工作提供依据充分、安全可靠的地质资料。
本标准共分12部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设计编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调查、斜坡勘查、隐患勘查、技术方法、分析与评价、质量检查、资料整理和成果编制等内容。
E
DZ/T0262-2014
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的总则、设计编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斜坡勘查、隐患
勘查、技术方法、分析与评价、质量检查、资料整理和成果编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20-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61-2014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镇town
县以下的多数区、乡行政中心,具有一定商业服务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施,并有相应腹地支持,习惯
上均称为集镇。本标准指滑坡崩塌泥石流易发区内的集镇,包括其建成区和规划区。
3.2
地质灾害geologicalhazard
不良地质作用引起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损失。本标准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
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种。
3.3
地质灾害隐患geologicalhazardpotential
潜在的地质灾害点。通常指通过地面地质、地形和影响因素调查,初步推测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的
地点或区段。
3.4
复合型地质灾害complexgeologicalhazard
具有二种及其以上灾种组合特征的地质灾害。
3.5
地质灾害链geologicalhazardchain
具有灾种转化特征的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灾害一碎屑流灾害一堪塞湖堵江灾害堪塞湖溃决
灾害等类型。
1
DZ/T0262-2014
4总则
4.1目的
在充分了解集镇周边致灾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易发区的集镇斜坡及重
大地质灾害隐患勘查,进行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为有效减轻突发性地质灾害危害和保障集镇安全发展
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4.2任务
4.2.1开展集镇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查明区域致灾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重大隐患
等,评估地震烈度回度及以上集镇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估发生复合型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链可能
性等。
4.2.2开展集镇斜坡勘查,查明斜坡基本特征,进行稳定性分析及初步评价。
4.2.3开展集镇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勘查,查明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基本特征,进行稳定性分析及初步
评价。
4.2.4开展受集镇不稳定斜坡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口和实物指标调查,评估其危害程度和易
损性。
4.2.5开展集镇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推荐防治方案建议。
4.3基本要求
4.3.1勘查区范围应包含集镇建成区和规划区,且应达到集镇所处斜坡的一级分水岭,且应包含对集
镇有影响的流域沟谷。
4.3.2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勘查范围,应包含整个地质灾害隐患体及其影响区范围。
4.3.3区域地质环境条件核查(泥石流测绘)宜采用1:50000,.......,1:10000的地形图,进行地质测绘
(草测)。
4.3.4集镇斜坡勘查宜采用1:10000""""1:2000的地形图,进行地质测绘(修测)。
4.3.5重大地质灾害隐患(除泥石流之外)勘查宜采用1:5OOO,__,1:500的地形图,进行地质测绘(正
视。。
4.3.6勘查范围和工作精度,可依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地质灾害复杂程度分类综合确定。复杂
程度高的勘查范围宜适当扩大,且可对应比例尺区间下限。复杂程度低的勘查范围可适当减小,且可对
应比例尺区间上限。复杂程度中等的工作精度可在比例尺区间居中选择。
4.3.7地质灾害复杂程度分类和地质灾害复杂程度分类可按4.4的有关规定执行。
4.4复杂程度分类
4.4.1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人类工程活动等,按表1将集镇勘查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复杂程度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3种类型。
2
DZ/T0262-2014
表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类别复杂中等简单
极高山、高山,相对高差>中山、低山,相对高差200~
地形地貌500m,坡面坡度一般>25。的500m,坡面坡度一般>150~丘陵缓坡,坡面坡度一般<15。
山地25。的山地
榴皱、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福皱、断裂构造较发育,新构地质构造简单,新构造运动微
运动强烈,地震频发,最大震级造运动较强烈,地震较频发,最弱,活动断裂不发育,地震少,最
地质构造
Ms>6级或地震加速度α>大震级4.5<Ms~6级或地震大震级Ms~3级或地震加速度
O.lg加速度0.05g<α~O.lgα~0.05g
层状碎屑岩体,层状碳酸盐
岩夹碎屑岩体,片状变质岩体,
层状碳酸盐岩体,层状变质
岩土体结构碎裂状构造岩体,碎裂状风化块状岩浆岩体;碎砾土,砂土
岩体;粉土,粘性土
岩体;淤泥类土、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冻土等特殊类土
大、中型水库,公路、铁路沿小型水库,公路、铁路沿线边无水库工程建设,公路、铁路沿
线边坡开挖量大,矿山开采活坡开挖量较大,矿山开采活动线边坡开挖量小,矿山开采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
动强烈,集镇化建设速度快,集较强烈,集镇化建设速度较快,微弱,集镇化建设速度缓慢,集镇
镇人口大于5000人集镇人口5000人~1000人人口小于1000人
4.4.2根据地形地貌、岩土组成结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对(潜在〉滑坡复杂程度进行划分。
符合下列3个条件或3个条件以上者为复杂,符合2个条件者为中等,符合1个条件或1个条件以下者
为简单:
一一一滑坡外围及滑床岩体破碎;具有同一或多个潜在滑带;
一一地貌单元超过2个,地形起伏变化大;
一一岩土组成种类多,变化大,结构复杂;
一一有多个含水层,地下水丰富,泉水出露较多。
4.4.3根据陡崖高度、不利结构面等,对崩塌(危岩)复杂程度进行划分。符合下列3个条件者为复杂,
符合2个条件者为中等,符合1个条件或1个条件以下者为简单:
一一高位及以上危岩;
危岩不利结构面(含软弱夹层)3组以上、卸荷强烈;
一一大型及以上危岩。
4.4.4根据发育阶段、暴发频率、堆积物体积等,对泥石流复杂程度进行划分。符合下列3个条件者为
复杂,符合2个条件者为中等,符合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3781.7-1993 乙炔炭黑吸碘值的测定 1993-03-03
- GB/T 1613-1993 工业硝酸钡 1993-03-03
- GB/T 3781.4-1993 乙炔炭黑pH值的测定 1993-03-03
- GB/T 3781.9-1993 乙炔炭黑电阻率的测定 1993-03-03
- GB/T 1621-1993 工业氯化铁 1993-03-03
- GB/T 3781.6-1993 乙炔炭黑视比容的测定 1993-03-03
- GB/T 14273-1993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性能试验方法 1993-03-03
- GB/T 14226-1993 草坪和园艺拖拉机三点悬挂装置 1993-03-03
- GB/T 3781.8-1993 乙炔炭黑盐酸吸液量的测定 1993-03-03
- GB/T 3781.5-1993 乙炔炭黑粗粒分的测定 199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