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851-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
GB/T 17851-1999 Geometrical tolerancing—Datums and datum system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9年09月
-
2011年01月
-
202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机械标准化研究所
- 起草人:
- 周忠、王欣玲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7.040.10
J04蜀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s/T17851一1999
eqvISO5459:1981
形状和位置公差基准和基准体系
Geometricaltolerancing--Datumsanddatumsystem
1999一09一03发布2000一03一01实施
国家质RI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7851一1999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ISO5459:1981《技术制图几何公差几何公差的基准和基准体系》制定的,在技
术内容上与ISO5459:1981等效,编写格式按GB/T1.1-19930
本标准规定了基准和基准体系的有关定义、在技术图样上的标注方法和在实际中的体现方法。
本标准在等效采用ISO5459:1981的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个别内容进行
了调整和修改,主要有:
1将文中的“几何公差”改称为“形状和位置公差j,’
2将文中国际标准使用的基准符号改为我国标准规定的基准符号;
3ISO5459:1981中第9章“成组要素作为基准”中规定的注法,因在新的国际标准ISO1101中
已另有用途,故未在本标准中采用;
4ISO5459:1981中有关基准和基准目标的符号的内容,已在我国标准GB/T1182中有详细规
定,故未在本标准中采用。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忠、王欣玲。
Gs/T17851一1999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国家级标准化组织(ISO成员)的联合会,国际标准的制
定工作由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每个成员组织对某一主题的技术委员会感兴趣,就有权参加该委员
会工作;其他与ISO协作的政府间或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也可以参加工作。ISO与IEC(国际电工委员
会)在所有有关电工技术标准化的内容上进行密切合作。
由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散发给各成员组织,由各成员组织投票表决,至少需要75%的
赞成票才能作为国际标准公布
ISO5459由ISO/TC10/SC5“技术制图产品定义和有关技术文件”技术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
会起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851一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基准和基准体系eqvISO5459:1981
Geometricaltolerancing-Datumsanddatumsystem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基准和基准体系的定义、在技术图样上的标注和在实际应用中的
体现方法。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1667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基准
与被测要素有关且用来确定其几何位置关系的一个几何理想要素(如轴线、直线、平面等),可由零
件上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构成
3.2基准体系
由两个或三个单独的基准构成的组合用来确定被测要素几何位置关系。
3.3基准要素
零件上用来建立基准并实际起基准作用的实际要素(如一条边、一个表面或一个孔)。
注:由于基准要素必然存在加工误差,因此在必要时应对其规定适当的形状公差
3.4基准目标
零件上与加工或检验设备相接触的点、线或局部区域,用来体现满足功能要求的基准。
3.5模拟基准要素
在加工和检测过程中用来建立基准并与基准要素相接触,且具有足够精度的实际表面(如一个平
板、一个支撑或一根心棒)。
注:模拟基准要素是基准的实际体现
4基准的建立
标注为基准的要素存在着加工误差,它们通常表现为中凹、中凸或锥形误差,此时可选用下列方法
建立基准。
4.1以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做基准
将基准要素放置在模拟基准要素上,并使它们之间的最大距离为最小。若基准要素相对于接触表面
国家质f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7/T 1566-2010 工业企业能效对标导则 2010-01-20
- DB37/T 1568-2010 公共建筑能源审计规范 2010-02-09
- DB37/T 1567-2010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 2010-01-20
- DB37/T 1462-2009 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 2009-12-31
- DB37/T 1464-2009 花生种子提纯复壮技术规程 2009-12-31
- DB37/T 410-2010 淡水养殖配合饲料中草药添加剂使用技术要求 2010-02-24
- DB37/T 1591-2009 碱回收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2010-03-16
- DB37/T 1569-2010 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2010-02-09
- DB37/T 1454-2009 花生超高产栽培技术 2009-12-31
- DB37/T 1573-2010 有机热载体炉节能监测方法 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