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562-1999 狩猎场总体设计规范
LY/T 1562-1999 Standard of overall plan of hunting groun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9年08月
-
2010年0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起草人:
- 高中信、吴建平、王文、于学伟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1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B44
备案号:3942-1999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562-1999
狩猎场总体设计规范
Standardofoverallplanofhuntingground
1999一08一16发布1999一12一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免费标准网()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LY/T1562-1999
前言
本标准根据原林业部“厅科字仁1996〕59号”文件《关于下达1996年制(修)定林业国家标准和行业
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而制定。
我国是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陆栖脊椎动物2500余种,约占世界的14%。我国是
开展狩猎活动最早的国家之一,但是狩猎业作为一种产业是近十年才开始的。1986年国务院批准黑龙
江省桃山狩猎场为对外开放狩猎场,此后,有些省相继建立了一批对外开放狩猎场,我国狩猎业才走上
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本标准既考虑了一些发达国家狩猎场规划建设的经验,又考虑到我国地跨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地
域辽阔,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南北方建立狩猎场环境条件、狩猎动物资源差异很大,因此.本标准力求全
面、简洁、明了,适用于国内狩猎场的规划设计。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no
本标准由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中信、昊建平、王文、于学伟。
免费标准网()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狩猎场总体设计规范LY/T1562-1999
Standardofoverallplanofhuntingground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狩猎场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等设计规范口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已建、改建和新建的不同权属、不同类型的狩猎场。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JG64-198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J62-199。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3总则
3.1为贯彻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野生动物经营管理方针,使狩猎场建设科
学化、规范化,加强狩猎场行业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3.2狩猎场设计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枪支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3.3狩猎场设计以维持生态平衡为基础,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结合的原则,以达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不断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目的。
4狩猎资源评价
4.1狩猎资源评价应能综合利用环境、林业、动物、经济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对狩猎资源与狩猎场
的开发建设条件作出全面评价。
4.2评价内容
4.2.1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生态环境。
4.2.2社会经济条件:土地、人口、经济、文化古迹、民族风情等。
4.2.3狩猎动物资源:动物区系特征、动物地理区划、狩猎动物种类与居留特征、分布与对生境的选择、
国家保护动物、狩猎动物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及变动规律、影响种群变动的环境因素等。
4.2.4开发建设条件:地理位置、经济条件、自然环境、能源与交通、狩猎动物资源猎取量和猎期等。
4.3评价方法
按上述评价内容要求,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狩猎动物资源、开发建设条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全面评价。按狩猎场建设需要提出所具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国家林业局1999一08一16批准1999一12一01实施
I
免费标准网()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LY/'e1562-1999
狩猎场分类、分级与管理
5门狩猎场分类和命名
5.1.1根据生境类型,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水域或混合型狩猎场。
5.1.2根据狩猎动物的类型,可分为水禽、陆禽、大型兽类、小型兽类等狩猎场。
5.1.3狩猎场的命名
狩猎场名称应包括:省(市)名十地名+生境类型或狩猎动物类型。如:“黑龙江省连环湖水禽狩猎
场。”
5.2狩猎场分级
5.2.1狩猎场分级依据主要狩猎动物密度、主要狩猎动物价格、狩猎场面积等单项指标综合评定,分为
I级狩猎场、II级狩猎场和.级狩猎场。
5.2.2主要狩猎动物密度依据对狩猎场主要狩猎动物的密度调查确定,参照全国及本地区该狩猎动物
密度确定其密度为高、中、低三级。
5.2.3猎物价格依据狩猎动物及其产品部分的市场价格,参照国家各行业制定的有关价格标准,确定
为高、中、低三级。
5.2.4猎场面积分为大于10万h.',2-10万hm'、小于2万hm'三级。
5.2.5狩猎场单项指标分级评定表见表1,
表1
认5T}-VTI级I级,级
狩猎动物密度高中低
狩猎价格高中低
猎场面积,h.'>10万2-10万<2万
5.2.6狩猎场分级的确定
狩猎场依据单项指标分级综合评定狩猎场分级:
工级狩猎场:三项单项指标为I级;
R级狩猎场:二项单项指标为I级或三项单项指标为II级;
II级狩猎场:一项单项指标为工级或二项单项指标为n级.
5.2.7狩猎场每三年进行一次评级,每年进行一次资格认证。
5.3狩猎场功能分区
5.3.1狩猎场功能分区划分方法
人工分区法:有规则的几何图形划界,在生境类型单一的草原、沼泽、荒漠等生境类型适用。
自然分区法:以场内的自然界限,如山脊、河流、道路等作为界限来划分。
综合分区法:根据狩猎场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管理目的将人工分区法与自然分区法综合使用进行分
区。
5.3.2狩猎场功能分区
依据上述方法,按不同的目的将狩猎场分为三个不同的经营区:狩猎经营区、狩猎动物繁殖区和多
种经营区。功能分区应有明确目标和严格界限。分区应力求规整,具有整体性和适宜性。根据其他目的
和要求,上述分区还可划分低级单元。
凡具有典型代表性和自然生态系统完好的动物集中地,可划为狩猎动物繁殖区。繁殖区应具
备的条件有:
拟繁殖的动物分布集中,种群密度大,有适宜的容纳量;有良好的生长和繁育条件;区内无不良因素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LY/T1562-1999
的影响和较少的人为干扰;繁殖区外有较好的缓冲条件;面积应为狩猎场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
5.3-2.2凡狩猎场动物分布密度较高.栖息和隐蔽条件较好,适于狩猎的地段,可划为狩猎经营区。面
积不少于狩猎场面积的五分之三。狩猎经营区应远离公路、铁路和机场。
5.3-2.3狩猎动物分布密度较低,人类活动较频繁,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段,可划为多种经营区。该区用
以提供综合服务或从事多种经营活动,面积不应超过狩猎场面积的五分之一。
5.4猎期与猎取量
依据狩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变动情况科学地制定合理的猎期与猎取量。
‘
︺4.1猎期的确定应避开狩猎动物繁殖及哺乳期.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指导原则。
‘
︺4.2猎取量应根据狩猎动物的种群结构、猎场容纳量、储存量或繁殖增长量来确定。
在集约管理的猎场.猎取量是超出容纳量一半的那部分狩猎动物数量。根据国际惯例,在现有储存
量高于基本储存量的前提下,猎取量可为狩猎动物现有储存量的200x^'30%或繁殖净增量的60%.
5.4.3每年具体的猎期和猎取量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5.5狩猎场管理
5.5.1狩猎场要备有狩猎场指南.指南全面介绍狩猎场情况,图文并茂,至少使用汉、英两种文字。
5.5.2狩猎场要配备具有狩猎知识和一定外语能力的导猎人员。
5.5.3狩猎场要建立科研室,负责进行狩猎动物生物学以及与狩猎活动有关的课题研究。
5.5.4在狩猎经营区和狩猎动物繁殖区要不断进行生境改良.为野生动物繁殖与栖息创造适宜的条
件。
5.5.5狩猎场要为猎人野营、露宿等活动准备必要的设备和用地。
5.5.6每年要组织有关人员对狩猎动物的分布、种群数量、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动因素进行调查.提出下
一年的狩猎活动计划和建议。
5.5.7狩猎场要配置保安人员,维护狩猎场的正常狩猎秩序、严禁无证盗猎及非法狩猎。
6工程跪设指导原则
6.1一般规定
一切设施建设应注意环境保护,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狩猎场内道路、水电、通讯要与当地配套联网.要符合安全、卫生、节约等有关要求。工程设施要因地
制宜、结合长远利益统一布局.
6.2工程建设的生物保护原则
6.2.,注意生物资源的保护,任何工程建设要避免破坏自然植被、动物生态环境和狩猎生产条件。应根
据不同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不同物种科学管理的技术要求,确定适宜有效的保护措施。
6.2.2在狩猎场开发建设中应监测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工程建设不得对野生动物生态环境产生不
良的影响
6.2.3引入外来生物种宜慎重,要考虑种间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营养级等生态学原理。
6.2.4狩猎动物繁殖区与狩猎经营区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如有不当,应提出具体的搬迁或隔
离、限制范围等具体措施。
6.3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原则
6.3.1狩猎场建设,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水域污染等现象。
6.3.2禁止引进使用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6.3.3“三废”处理必须与狩猎场建设同时设计,不得影响环境卫生、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生存条件。
6.3.4狩猎场内应合理设置垃圾投放点和厕所。
64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原则
6.4.1旅游服务设施应有利于保护景观、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的消费者的要求。
免费标准网()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LY/T1562-1999
6.4.2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要与地形、山水、植物等景观协调一致。
6.4.3根据游客流量在多种经营区内设置旅馆、饭店及其配套设施。旅馆、饭店的设计要符合JG64-
1989,JGJ62-1990的规定。
6.4.4狩猎场要设置导游标志,在狩猎场入口、功能区和重要景点等处要设置明显的标志以示界限、指
导方向、表达信息。
6.5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原则
6.5.1道路设计必须满足狩猎动物管理、护林防火、环境保护、职工生活等方面要求。应充分利用现有
道路,道路可采取多种形式。应避免在狩猎经营区和狩猎动物繁殖区穿越。
狩猎经营区应规划设置猎人小道,小道间隔不得小于1k。。
6.5.2防火工程建设应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应符合《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6.5.3狩猎场的供水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野生动物饮用和洗浴用水。给水水源可采用
地下水或地表水。生活用水应符合GB5749-1985,
6.5.4狩猎场供电工程,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
原则进行。高压线路不得穿过野生动物密集活动区。供电工程设计可参照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7狩猎场总体设计
狩猎场总体设计文件由总体设计书和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设计图纸等附件组成。
7.1总体设计书
7.1.1基本概况: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历史沿革。
7.1.2野生动物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野生动物资源评价、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7.1.3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原则和依据、总体布局和规划。
7.1.4工程设计:保护工程、旅游服务设施工程、基础设施工程。
了.1.5狩猎场的行政管理:管理体制、组织机构。
了.1.6投资概算与开发建设:概算依据、投资概算。
7.1.7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
7.2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7.2.1一般规定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必须由经过训练的专业队伍进行。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必须在2年内完成,引用资料必须是5年内正式出版的。
7.2.2报告编写提纲
前言:野生动物调查领导小组、调查队员及分工、野生动物研究历史。
7.2-2.2野生动物栖息环境: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
社会概况:土地、人口、经济状况。
7.2-2.3狩猎动物:狩猎动物种类与分布、狩猎动物栖息地选择、种群结构、种群动态及影响因素、种间
关系。
7.2-2.4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保护措施、开发和利用建议。
7.2-2.5参考文献。
附录:野生动物名录。
73设计图纸及其他
7.3.1设计图纸
7.3,.,狩猎场总体规划图:狩猎场境界、地理要素(山脉、水系、居民点)道路交通、植被、主要建筑设
施和功能分区。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4免费标准网()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LY/T1562-1999
比例尺1:100001:50000,
狩猎动物分布图:狩猎动物栖息生境要素(植被、水系、山脉、沼泽)、分布密度、分布类型。
比例尺1:50001:50000,
生物保护工程设计图。
道路交通设计图.
7.3.2其他
狩猎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准文件。
7.3-2.2有关会议记录。
8评审与申报
8.1总体设计书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最后由7人以上相关学科组成的专家组评议通过。
8.2总体设计文本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备案。
免费标准网()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推荐标准
- GB/T 13123-2003 竹编胶合板 2003-01-27
- GB/T 18904.5-2003 半导体器件 第12-5部分:光电子器件 纤维光学系统或子系统用带/不带尾纤的pin光电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2003-01-24
- GA 417.2-2003 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规范 第2部分:Web页面设计规范 2003-01-18
- GB/T 10635-2003 螺钉旋具通用技术条件 2003-01-27
- GA 417.3-2003 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规范 第3部分:跨地区查询接口规范 2003-01-18
- GB/T 7154.4-2003 直热式阶跃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第1-4部分:敏感用空白详细规范 评定水平EZ 2003-01-24
- GB/T 7154.3-2003 直热式阶跃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第1-3部分:浪涌电流用空白详细规范 评定水平EZ 2003-01-24
- GB/T 17006.6-2003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2-4部分:硬拷贝照相机稳定性试验 2003-01-27
- GB/T 18522.1-2003 水文仪器通则 第1部分:总则 2003-01-27
- GB/T 7154.2-2003 直热式阶跃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第1-2部分:加热元件用空白详细规范 评定水平EZ 200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