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1312.7-2004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7部分:陆地集群无线电设备

YD/T 1312.7-2004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art 7:trunked radio(TETRA) equipment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1312.7-2004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3-10-09
实施日期
2005-03-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刘宝殿 肖雳 张亮 胡巨波 董萌 孙永梅 鲁朝晖 夏华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丫��������������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

方法第�部分�陆地集群无线电设备

��������������������������������������������������

��������������������������������������

�����������������������������������������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汀����������

目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定义和缩略语·················,······················································································⋯⋯�

�试验条件···············································································································⋯⋯�

�性能评估方法·················,···················,························································⋯⋯“‘””二�

�性能判据·····,·········································································································⋯⋯�

�适用性·····························································����������������������������������������������������������

�骚扰测量方法和限值································································································⋯⋯�

�抗扰度试验方法和等级··························································································⋯⋯��

丫��������������

前言

��本部分是《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标准之一。该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部分�通用要求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部分�宽带无线电设备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部分�个人陆地移动无线电设备�����及其辅助设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部分�无线寻呼系统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部分�无线语音链路设备和无线话筒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部分�业余无线电设备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部分�陆地集群无线电设备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部分�短距离无线电设备������������

��本部分主要参考了������《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系列标准、

���������杂散骚扰、�����������进行制定。

��本部分的第�章、第�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水部朴丰�韶草人,刘宝殿肖雳张亮胡巨波董萌孙永梅鲁朝晖夏华

���������������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部分�陆地集群无线电设备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集群无线电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限值、性能判据和测

量方法等。

��本部分适用于所有的集群无线电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包括����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

�陆地集群无线通信�等。所覆盖的设备包括移动台�����基站����、系统控制器�����调度台、直

接模式移动台�������、直接模式网关���������、直接模式中继器��������、直接模式中继器�

网关�������������、干线模式中继器���������等设备及其相应的辅助设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

���������������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部分�通用要求

�����������车辆传导和祸合的电气骚扰第一部分带有���额定电压电源的客车

���������������和小型商用交通工具仅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

�����������车辆传导和祸合的电气骚扰第二部分带有���额定电压电源的客车

���������������和商用交通工具仅沿电源线的瞬态传导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传导

���������������共模骚扰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

���������������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杂散骚扰

���汀�����������

�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定义

����

��辅助设备����������������

��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使用的设备,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与无线通信设备相连,以提供额外的操作和�或控制特性�例如能把控制延伸到其它位置�。

����独立于无线通信设备之外使用时就不能提供单独的用户功能。

����所连接的无线通信设备在无此辅助设备时仍能进行发射和�或接收等预定的操作�即辅助设备不是

主设备基本功能的子单元�。

�����

��语音设备�������������������������������������

��包含或者能够直接与麦克风、扬声器或耳机连接的设备,或者具有模拟音频信号端口的设备。

�����

��非语音设备�������������������

��不具有语音输人输出功能的设备,或者是没有安装语音信号端口或没有可使用的语音信号端口的设

备。这种设备包括只具有数据功能的设备,如基站和终端设备,也包括如�十�����基站和���中继器

等设备,这些设备都不具有任何直接的模拟语音功能。

����

��电信中心���������������������

��“电信中心”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电磁环境�在地域内的供电采用�������直流供电或者�����

��������交流供电。必须确保直流供电的负载很少开关。内部的交流电缆必须与直流电缆和信号缆保持

一定的距离以避免互藕合。直流电缆和信号线间不需要保护距离。应使用接地的金属电缆支架。必须有

一定的防静电措施,例如�采用防静电地板。制定操作和维护设备的导则�例如使用静电手镯、静电防

护鞋�。必须与大功率广播发射机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允许无线发射机的存在,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限制向空间发射电磁场。必须限制无线移动设备在电信中心的使用。

����

��非电信中心�����������������������������

��“非电信中心”指的是���运行的地点不具备电信中心的电磁环境,例如,无保护措施的本地远端局

站、商业区、办公室内,用户室内和街道等。

��缩略语

����交流

������线路阻抗稳定网络

�����电磁兼容

����直流

����中频

�����耳参考点

�����被测设备

�����误码率

�����嘴参考点

�����直接模式操作

�����信息丢失率

�����声压级

丫�门‘�����������

���数据包优化

�����陆地集群无线电

���语音加数据

��中心频率

���带通滤波器

��带宽

�试验条件

���通用条件

��应在正常试验环境下进行试验,试验条件应记录在报告中。

��无论���是否需要特殊的软件或试验夹具用来连接到主机设备,试验布置都应尽可能地接近正常或

典型的实际运行状态。

�����的试验条件应尽可能地与实际的安装条件接近,布线应与实际过程相一致。如果���按制造厂

的规定应安装在支架内或机箱内,那么,除非另有说明,���就应安置在机箱内,并且所有的盖板及接

线板应按照正常运行放置。

��如果设备有大量的端口,则必须挑选足够数量的端口以确保能模拟实际情况且确保不同类型的端口

都能被试验。

��在正常工作下的端口将与辅助设备相连或通过电缆与模拟辅助设备的阻抗终端相连。��输人输出端

口应正确端接。

��应当采取措施避免抗扰度试验信号对测量设备和位于试验环境内�外的试验辅助设备�如信号源、辅

助设备等�的影响�应当采取措施避免试验环境内�外的辅助试验设备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试验中工作模式和配置必须准确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试验布里

�����发信机输入端的试验布置

��通过内部或外部信号源产生的适当的正常调制信号进人发信机输人端,外部信号源必须位于试验环

境之外。

�����发信机输出端口的试验布置

��对于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从设备传送至位于试验环境内的天线。产生试验

有用信号的试验辅助设备应位于试验环境之外。如果建立通信连接的设备均是一体化天线设备,那么可

以允许试验有用信号的试验设备位于试验环境之内。在这种情况下,将优先考虑将所有设备作为���而

进行试验。如果上述条件均无法满足,应当采用适当的措施�如屏蔽、滤波等�避免位于试验环境之内

的设备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对于非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使用适合的屏蔽电缆或波导从天线连接器引出。

产生试验有用信号的试验辅助设备应位于试验环境之外。

��除非本标准的其它部分有特殊规定,发信机应工作在���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发射功率。

��对于传输模式的操作,输出信号应设置为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最大,采用正常的调制方式。

��对于支持���的���,集群无线电收发信机可以成为测试系统的一部分�对于���和���设备,

基站或移动台�便携设备也可以成为测试系统的一部分。

�����收信机输入端口的试验布置

��通过内部或外部信号源产生的适当的正常调制信号进人收信机输人端口。外部信号源必须位于试验

环境之外。

��对于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从设备传送至位于试验环境内的天线。这个天线

应当通过屏蔽电缆与外部信号源相连。

��对于非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使用适合的屏蔽电缆或波导从天线连接器引出。

���叮����������

产生试验有用信号的试验辅助设备应位于试验环境之外。

��除非本标准中的其它部分有特殊规定,在抗扰度试验中,提供通信链路的有用��输人信号应处于该

类设备性能标准所要求的最小电平以上����范围内。输人信号电平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对于支持���的����集群无线电收发信机可以成为测试系统的一部分。对于�十�和���设备,

基站或者移动台�便携设备也可以成为测试系统的一部分。

�����收信机输出端的试验布置

��收信机的输出应按正常运行状态连接至试验环境外的试验系统。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对试验系统

的影响。

��对于语音设备,收信机的语音输出应通过一非导电的声学管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音频分析仪或

类似测量仪表。对于不能采用此方法的测试环境,可采用其它的方法将收信机的输出连接至音频分析仪

或类似测量仪表。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可能对测量设备产生的影响。

��对于非语音设备,收信机的输出信号应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测量设备。如果收信机有收信机输出

连接器,那么应采取与���正常工作一样的方式连接线缆,将收信机的输出信号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

的测量设备。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可能对测量设备产生的影响。

��系统布置的描述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收发信机联合试验布置

��在抗扰度试验时,收信机和发信机允许同时位于试验环境内进行抗扰度试验。

�����和辅助设备应正常调制。试验系统应检测���的性能指标。

���无线通信设备的免测频段

��免测频段是指不进行抗扰度试验的频段。免测频段适用于工作频率低于����的无线设备,或工作频

率在����以上但是射频带宽延伸到����以下的设备。收发信机和具有双工工作模式的设备的免测频段

见�����和������

���收信机的免测频段

��免测频段根据收信机频率切换范围而定。频率切换范围的下限减去它的中心频率乘以��或减去

�����为免测频段的低频,取两个中的最小值�免测频段的高频是频率切换范围的上限加上其中心频率

的��或�����,取两个中的最大值。

��频率切换范围是指收信机在没有进行程序重调或重新调整时能够工作的最大频率范围。

�����发信机的免测频段

��发信机的免测频段是指发信机正常的工作频率扩展土������

���收信机的窄带响应

��收信机和收�发信机在离散频率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窄带响应通过以下方法来判定�

��在抗扰度试验时,必须按第�章的性能指标进行监视。窄带响应和宽带现象都可能引起信号指标的

超差。在此情况下,需作进一步判断。

��因此,增加的频率值为收信机中频滤波器标称���带宽的�倍或是大于设备工作带宽的频率值进行

测试�同样,减少相同的频率值再进行测试。

��如果收信机和第�章所述性能判据一致,则为窄带响应。

��如果收信机仍然不符合第�章的性能判据,那么有可能是由另一个窄带响应而引起的,这时应将频

率值增加或减少为收信机中频滤波器���带宽��倍再进行测试。如果仍然不符合,则为宽带现象,设备

有���问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