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215.701-2011 标准电能表
GB/T 17215.701-2011 Reference meter for electrical energy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参比频率为50 Hz(或60 Hz),在实验室用于检验和校准有功和(或)无功电能表的标准电能表(以下简称仪表)。
发布历史
-
2011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山东电力研究院、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英孚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电力公司、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太原优特奥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涵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思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徐民、雷惠博、陆祖良、王磊、薛德晋、马睿松、卢兴远、徐人恒、唐虹、张勤、石雷兵、曹锐、夏亚莉、罗玉荣、余义宙、王祥、李恩政、李俊明
- 出版信息:
- 页数:32页 | 字数:5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7.220.20
N22
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7215.701—2011
GB/T
标准电能表
Referencemeterforelectrical
energy
201201
1-07-29发布
宰瞀粥紫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况1”
GB/T17215.701—2011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一………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2
4.1按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2
4.2按测量电能的方向……”-……………3
4.3按测量电能的类别……”…·………3
5要求…………···……………3
5.1标准的电量值…………···……………3
5.2温度范围和相对湿度…………………“·……………3
5.3机械要求…·····…………·……-…-…·4
5.4电气要求…·……………·
5.5电磁兼容性(EMC)·……·
5.6准确度要求………·……·
5.7可靠性…………··………·……………10
6试验和试验方法······………11
6.1一般试验程序…………11
6.2气候影响试验…………11
6.3机械性能试验……………··……………-·-·…………11
6.4电气性能试验…………12
6.5电磁兼容性试验(EMC)……………14
6.6准确度试验……………15
7检验规则……………………19
7.1检验分类………………19
7.2出厂(验收)检验…………··…·………19
7.3型式检验………………19
8标志、包装及贮存…·………“……………20
8.1标志………······…………·…………-·ZO
8.2包装……………·…···…--...…………20
8.3贮存……·…………·····………………20
8.4产品使用说明书………····……………·-……………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试验程序(推荐的试验顺序)………2l
附录B(规范性附录)仪表检验项目……………...………22
17215.701—2011
GB/T
参考文献……………………23
表1参比电压………………………3
表2推荐电流值……………………3
表3温度范围………………………4
表4相对湿度………………………4
表5仪表在额定输入功率下的,H值……………5
表6显示器显示位数………………5
表7突然断电引起的改变量………6
表8过电流(过电压)引起的改变量………………6
表9自热引起的误差改变量………7
表10单相仪表和平衡负载时三相仪表的基本误差极限………7
表11不平衡负载时三相仪表的基本误差极限…………………8
表12仪表实验标准差8
表13稳定性………一9
表14影响量………-9
表15温度系数………………………
表16自热影响试验时各等级仪表20rain内误差变化极限……
表17电压和电流平衡条件…………
表18参比条件…·……··……………加¨坫坫
Ⅱ
17215.701—2011
GB/T
削菁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山东电力研究院、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
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英孚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电力公司、辽宁省计
量科学研究院、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太原优特奥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涵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思达高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民、雷惠博、陆祖良、王磊、薛德晋、马睿松、卢兴远、徐人恒、唐虹、张勤、石雷兵、
曹锐、夏亚莉、罗玉荣、余义宙、王祥,李恩政、李俊明。
Ⅲ
17215.70卜一2011
GB/T
引言
制定本部分的目的是为制造商和使用此类仪表的用户提供一个产品标准,体现产品订货技术规范
的大部分要求。
本部分中的电量值、机械要求、气候条件、电磁兼容、电气绝缘以及准确度和影响量是根据目前国内
大量使用的此类仪表的技术参数而确定的。对准确度等级为0.01级的标准电能表的技术要求,是在参
照目前使用中的此类仪表的技术要求和型式检验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制定的。
本部分的内容结合我国标准电能表生产、使用的具体情况,主要规定了此类仪表在电能测量方面的
技术要求,对除电能测量以外其他电参量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按照制造厂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17215.70卜一2011
GB/T
标准电能表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标准电能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及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参比频率为50Hz(或60Hz),在实验室用于检验和校准有功和(或)无功电能表的标
准电能表(以下简称仪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60068—2—1:
Gly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Ⅲc
2007,IDT)
GB/T60068—2—2: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mc
2007,IDT)
2423.5—1995
GB/T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实验Ea和导则:冲击
(IEC60068—2—27:1987,IDT)
2008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实验Fc:振动(正弦)
(IEC60068—2—6:1995,IDT)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60529:2001,IDT)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
GB/T5169.11—2006成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l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60695—2—11:2000,IDT)
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IEC
60417
GB/T5465.2—200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IECDB:2007,IDT)
GB22:2006,IDT)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EC/cISPR
GB/T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甩说明书总则
60736;1982,NEQ)
GB/T11150--2001电能表检验装置(IEC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60060一l:1989,NEQ)
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IEC
GB/T
(IEC62052一ll:2003,IDT)
GB/T17215.321--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
2级)(IEC62053—21:2003,IDT)
62053—52:2005,
GB/T17215.352--2009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52部分:符号(IEC
IDT)
17626.2—200661000—4一z:2001,
GB/T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
IDT)
1
17215.701--2011
GB/T
3术语和定义
GB/T17215.2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meter
标准电能表reference
一种用于测量电能量的仪表。通常被设计并工作在一个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以获得最高准确度和
稳定度。
注1:标准电能表是作为检验和校准基准的电能表。
注2;改写GB/T17215.211--2006,定义3.1.9。
3.2
ofmeasureerror
(标准电能表)测量误差的稳定性stability
仪表的测量误差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3.3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3.4
current
起始电流start
J。。
仪表标称的最小电流值,其基本误差按制造厂的要求。
3.5
current
最小电流minimum
I~
仪表的基本误差符合其准确度等级指数的最小电流值,等于或大于此值时,仪表的基本误差极限
相同。
3.6
current
最大电流maximum
j~
仪表的基本误差符合其准确度等级指数的最大电流值。
3.7
currentfor
■程的标称电流nominalmeasuringrange
I。
与仪表某些性能指标确认有关的电流值,通常是某电流量程值,例如5A或1A。
3.8
(标准电能裹)自动量程切换(reference
meter)autoranging
仪表的电流量程和(或)电压量程为自动切换。
3.9
(标准电能衰)非自动量程切换(referencemeter)non-autoranging
仪表的电流量程和(或)电压量程为非自动切换。
4分类
4.1按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
有功电能:0.01、0.02、0.05、0.1、0.2级。
2
17215.701—20I1
GB/T
无功电能:0.2和0.5级。
4.2按测量电能的方向
测量单方向或双方向有功电能的标准电能表。
测量单方向、双方向或四象限无功电能的标准电能表。
4.3按测量电能的类别
单相有功标准电能表。
三相三线(四线)有功和(或)无功标准电能表。
5要求
5.1标准的电量值
5.1.1参比电压
表1参比电压
推荐值/v例外值/V
57.7,100,220,38060,110,120,200,230,240,400,480
5.1.2电流量程
优选值为:iA、2A、5A以及它们的十进位倍数或分数。
5.1.3推荐电流值
仪表的推荐电流值见表2。
表2推荐电流值
类别推荐值/A
量程的标称电流值5,I
起始电流值o.002或0.005.o.Ol
最小电流值o.05。o.I
5.1.4参比频率
50I-Iz)。
Hz(或60
5.2温度范围和相对湿度
5.2.1温度范围
温度范围见表3。
17215.701—2011
GB/T
裹3温度范围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o.Ol、o.02级o.05、o.1、o.2、o.5级
规定的工作范围(+10~+40)℃
工作极限范围(0~-t-40)℃(一10~+40)℃
贮存和运输极限范围(一20~+55)℃(一25~+55)℃
5.2.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范围见表4。
表4相对湿度
年平均≤75%
30d(一年中这些天是以自然方式分布的)95%
在其余时间有时达到85%
5.3机械要求
5.3.1一般机械要求
仪表的设计和结构应能保证在规定使用条件下使用时不引起任何危险,尤其应保证:
——防电击;
——防过高温度;
——防火焰蔓延;
——内部部件固定牢靠。
在规定使用条件下,易受腐蚀的部件应予有效的防护。任一保护层不应由于一般的操作而损坏,亦
不应由于在空气中暴露而损坏。
5.3.2机箱(外壳)
仪表应有机箱(外壳),并能加封,只有在拆开封印后才能打开外壳,触及内部器件。
仪表的结构设计应保证不妨碍其良好工作。
仪表的外壳应美观,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各部件的位置应合理,读数方便,开关、按钮的位置应便
于操作并应有功能及接线的标志。
5.3.3电能脉冲输出接口
与仪表的输入电能量值相对应的电能当量脉冲,可通过输出接口输出,仪表应能输出高频脉冲和低
频脉冲,制造厂应给出仪表的高频和低频脉冲常数。
仪表的输出接口,应方便校验和使用,接口应连接方便、可靠。额定魂率时高频脉冲输出频率,H
(Hz)不应低于表5的规定。
洼:额定功率是电压、电流均为量程值,功率因数(cos曲为1时的功率。
若仪表本身具有运算和其他功能,则应有相应功能的输入接口,以接收其他标准表的控制信号,输
入接口也应满足上述方便使用的要求。
4
17215.701—2011
GB/T
裹5仪表在额定输入功率下的,H值
仪表准确度等级o.Olo.02o.05o.1o.2o.5
,H最小值/kHz5050101055
推荐配有标准接口(RS232或IEEE488等)或其他相应配件,以便与其他测量设备连接。
5.3.4面板、接线端、接地端
接线端的导体部分应用铜材制作并有耐腐蚀金属镀层,其导杆直径及接触端面应有足够尺寸,接触
端面应加工良好,以使仪表在工作电流范围内不致因接线端发热而降低仪表测量准确度和安全性。
接线端的排列应便于接线和使用,并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面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线端导
体与面板之间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同时应有明显的极性标志。
仪表如果有保护接地端,则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在不使用任何工具情况下不可能松动,并应满足
以下要求;
a)与可触及的金属部件电气连接;
b)如可能时,是金属外壳的一部分;
c)尽量邻近接线端;
d)清楚的标志接地符号(见GB/T5465.2)。
5.3.5耐热和阻燃
接线端、面板、机箱应确保有合理的防火焰蔓延安全措施。不应由于与其接触的带电件的过热而g
起燃烧。
推荐标准
- DB43/T 388-2008 用水定额 2008-03-14
- DB43/T 390-2008 醴陵玻璃干椒 2008-04-15
- DB43/T 387-2008 豪猪规模养殖技术规范 2008-03-05
- DB63/T 727-2008 胡萝卜 一品蜡 2008-06-17
- DB63/T 724-2008 辣椒 西宁辣椒一号 2008-06-17
- DB63/T 726-2008 菜豆 青引架豆一号 2008-06-17
- DB43/T 393-2008 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 2008-04-15
- DB43/ 389-2008 安化千两茶 2008-04-15
- DB63/T 725-2008 菠菜 青海菠菜一号 2008-06-17
- DB43/T 385-2008 南瓜 200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