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2181-2024 城镇道路路面检测评价技术标准
DB42/T 2181-2024 Standard for Evaluation of Pavement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Urban Roa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5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01
CCSP51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2181—2024
城镇道路路面检测评价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sforurbanroadsurfacetestingevaluation
2024-02-01发布2024-03-15实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42/T2181—2024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2
5基本规定...........................................................................2
一般规定.......................................................................2
评价单元编码...................................................................3
检测前准备工作.................................................................4
6车行道路面定期检测评价.............................................................4
一般规定.......................................................................4
检测内容与方法.................................................................5
沥青路面检测评价...............................................................6
水泥路面检测评价...............................................................9
7人行道路面定期检测评价............................................................13
一般规定......................................................................13
检测内容及与方法..............................................................13
人行道路面定期检测评价........................................................13
8特殊检测评价......................................................................14
一般规定......................................................................14
检测的内容与方法..............................................................14
特殊检测评价..................................................................15
9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15
车行道综合评价................................................................15
人行道综合评价................................................................17
10检测评价成果应用.................................................................17
附录A(资料性)道路编码规则........................................................21
附录B(规范性)路面损坏类型、损坏单项扣分表、损坏调查表............................24
附录C(资料性)路线信息汇总表......................................................30
附录D(资料性)路面单元信息表......................................................31
附录E(资料性)路面病害信息表......................................................32
附录F(资料性)路面状况平面图示例..................................................33
参考文献.............................................................................34
I
DB42/T2181—2024
条文说明..............................................................................35
II
DB42/T218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中交试验检测加固工程有限责任公
司、湖南东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
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伟、刘永、曾文博、张晨、张志文、匡耀、白壮、阮艳彬、刘帅、何斌、林
杜、邹泽荣、史珺峰、吴有松、肖广文、许天会、曹乔松。
本文件使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电话:027-68873088,邮箱: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7-84533127,邮箱:13908621554@139.com。
III
DB42/T2181—2024
城镇道路路面检测评价技术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城镇道路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价的基本内容、车行道检测评价、人行道检测评
价、特殊检测评价、技术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及成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对湖北省内已投入运营的城镇各等级车行道及人行道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价、已交
工未交付使用的城镇道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CJJ3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路面状况指数(PCI)pavementconditionindex
表征路面完好程度的指标。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ridingqualityindex
表征路面行驶舒适度的指标。
路面综合评价指数(PQI)pavementqualityindex
表征路面完好与舒适度的综合指标。
断板率(DBL)platebreakingrate
采用不同权重系数修正后的已折断成两块以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数与所调查路段的路面板总
块数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人行道状况指数(FCI)footpathconditionindex
表征人行道完好程度的指标。
1
DB42/T2181—2024
评价单元编码evaluationunitcode
按照规定的规则,对检测评价的城镇道路路段赋予的统一识别代码。
4符号
IRI——国际平整度指数
TD——构造深度
SFC——横向力系数
BPN——摆值
PQI——路面综合评价指数
DBL——断板率
FCI——人行道状况指数
CL——车行道完好率
PL——人行道完好率
5基本规定
一般规定
5.1.1城镇道路路面检测评价范围为已投入运营的各等级车行道以及人行道路面,城镇道路路面应根
据养护等级和技术状况进行评价。
5.1.2道路养护等级划分应符合CJJ36的规定,根据各类道路在城镇中的重要性,宜将城镇道路分为
下列三个养护等级:
a)Ⅰ等养护的城镇道路:快速路、主干路、商业繁华街道、重要生产区道路、外事活动路线、游
览路线;
b)Ⅱ等养护的城镇道路:除Ⅰ等养护以外的次干路、步行街、支路中的商业街道;
c)Ⅲ等养护的城镇道路:除I、Ⅱ等养护以外的支路(含住宅小区及工业园区连接主次干道的公
共性支路)。
5.1.3城镇道路路面状况指数、行驶质量指数、抗滑能力的技术状况评价均应分为四个等级:A—优、
B—良、C—合格、D—不合格;路面结构强度的技术状况评价应分为三个等级:足够、临界、不足。
5.1.4已投入运营的城镇道路检查分为日常巡查、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日常巡查应由经过培训的专
职道路管理人员或养护技术人员负责,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应由具有相应检测仪器设备和分析能力的
专业检测机构承担,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上岗资格。
5.1.5日常巡查应按道路养护等级制定巡查周期。I等养护的道路宜每日一巡,Ⅱ等养护的道路宜二
日一巡,Ⅲ等养护的道路宜三日一巡,如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应适当增加巡查频率。进行日常巡查前,
宜对道路进行单元划分并编码,发现以下严重影响道路正常使用的现象时,巡查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拦
护或设置警示标志,同时上报:
a)道路出现异常或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变形,如开裂、沉陷、空洞、冒水、冒气等;
b)路面出现大于100mm的错台;
c)井盖、雨水口箅子严重破损或丢失;
d)路面出现严重积水、结冰、油渍等。
5.1.6定期检测分为常规检测和路面结构检测,常规检测应每年一次,包括路面破损检查、平整度检
2
DB42/T2181—2024
测和抗滑性能检测。路面结构强度检测,I等养护的道路应2年~3年一次,II等、III等养护的道路
宜3年~4年一次。
5.1.7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道路进行特殊检测:
a)道路进行改扩建、大修加固前;
b)道路发生不明原因的沉陷、开裂或冒水等病害;
c)在道路下进行管涵顶进、降水作业或隧道开挖等施工工程完成后;
d)存在影响道路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施工;
e)道路路面及附属设施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时;
f)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可能对道路的结构安全产生影响;
g)当定期检测的评价指标中,有一项主要的评价指标与上次检测结果相比,道路的性能降低幅度
超过30%时;
h)城市重大活动举行前的保障线路;
i)车行道、人行道路面病害属于路基原因时;
j)委托方有特殊检测要求时。
5.1.8城镇道路路面评价检测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的规定,应采取相关措
施确保检测人员的安全。
评价单元编码
5.2.1道路检测评价单元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历次检测评价所划分的检测单元应保持相对固定。
b)不同路面类型路段应分别划分检测单元;
c)桥面或隧道路面宜单独划分检测单元;
d)同一道路的每两个相邻交叉口之间的路段应作为一个检测评价单元;交叉口宜作为一个检测
评价单元;当二个相邻交叉口之间的路段长度大于500m时,应每200m~500m作为一个检测
评价单元,不足200m的按一个检测评价单元计;
5.2.2宜对每个车行道路面检测评价单元进行编码,历次检测评价单元编码宜相对固定,道路检测评
价单元编码宜以城市代码(4位数字)+区县代码(2位数字)+类别编码(6位数字)+道路等级编码(1
位字母)+路线编码(3位数字)+车道编码(1位字母)+单元编码(3位数字)+路口编码(1位数字)
组成(如图1所示),评价单元编码规则参见附录A。
图1单元编码示意图
a)城市代码、区县编码应符合GB/T2260的规定。
3
DB42/T2181—2024
b)道路等级编码:快速路-K;主干路-Z;次干路-C;支路及其它-B。
c)路口编码用一位数字表示,路口:1,非路口:0。
5.2.3人行道检测评价单元编码宜以城市代码(4位数字)+区县代码(2位数字)+类别编码(6位数
字)+道路等级编码(1位字母)+路线编码(3位数字)+路幅编码(1位字母)+单元编码(3位数字)
+人行道代码(1位字母)组成。
a)路幅编码:起点至终点方向人行道-R;终点至起点方向人行道-L。
b)人行道代码:字母P。
检测前准备工作
5.3.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收集道路的设计和竣工资料、历年养护和检测评价资料、材料和特殊工艺技术、项目地气候等
资料;
b)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踏勘,掌握现场情况,查看待检测路段范围内的地物、地貌、交通状况等周
边环境条件;
c)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准备交通维护设施;
d)准备仪器设备、记录表格等。
5.3.2定期检测或特殊检测的专业检测机构应根据检测目的,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及委托方要求,制
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可包括下列内容:
a)工程概况:工程地点和建养资料,路面结构层组成及各层厚度,道路等级、设计弯沉值、设计
荷载和设计速度等。
b)检测目的、范围和周期;
c)检测依据的规范标准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d)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检测频率、检测数量及测点布置;
e)检测的车行道或人行道编码;
f)检测实施步骤、工作进度计划和实施过程的控制;
g)拟投入的检测仪器设备、材料、人员组织计划;
h)交通疏导、安全文明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应急预案和环保要求。
6车行道路面定期检测评价
一般规定
6.1.1城镇道路车行道路面技术状况标准评价体系的检测内容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a)沥青路面:常规检测应包括车行道的病害与缺陷、平整度、抗滑性能和基层损坏状况;快速路
和主干路应进行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次干路和支路宜进行抗滑性能检测。结构检测应以路面回
弹弯沉值表示。
b)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规检测应包括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状况指数(PCI)。结构检测应
包括接缝传荷系数、脱空状况。
6.1.2道路定期检测的抽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常规检测应对全数检测单元进行检测与评价;
b)当道路的综合评价指数(PQI)评为B级时,应选择不少于30%的检测单元进行结构强度检测;
道路的综合评价指数(PQI)评为C级时,应选择不少于50%的检测单元进行结构强度检测;
道路的综合评价指数(PQI)评为D级时,应对全数检测单元进行结构强度检测;
c)当一条道路划分的检测单元数量少于或等于5个时,应对全数检测单元进行结构强度检测。
4
DB42/T2181—2024
6.1.3城镇道路路面定期检测指标及数据指标宜按表1要求,采用自动化设备检测时应全线连续检测。
表1定期检测指标及要求
序号检测指标测试设备数据指标
车载式路面图像视频损坏检测系统/
1路面损坏病害类型、位置、影响面积等
人工
路面激光车辙仪/车辙位置、
2车辙
横断面尺最大车辙深度
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国际平整度指数/
连续平整度仪法/平整度标准差/
3平整度
颠簸累积仪/单向累计值VBI/
三米直尺最大间隙
车载式激光构造深度仪/构造深度/
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横向力系数/
4路面抗滑性能
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摆值(BPN)/
铺砂仪构造深度
落锤式弯沉仪/
5结构强度检测贝克曼梁/弯沉值
高速激光动态弯沉车
探地雷达/
6基层损坏基层缺陷的位置、类型及范围
路面取芯机
6.1.4城镇道路路面常规检测宜优先采用自动化设备,小范围抽样或不具备条件时可采用人工检测。
检测内容与方法
6.2.1快速路、主干路的路面破损应采用车载式路面图像视频损坏检测系统高速摄影检测,次干路、
支路或小范围的抽样调查可采用人工法。
6.2.2快速路、主干路的车辙病害宜优先采用路面激光车辙仪检测,次干路、支路或小范围的抽样可
采用横断面尺人工检测。
6.2.3车行道路面平整度检测宜优先采用激光平整度仪或颠簸累计仪等检测设备;次干路、支路或小
范围的抽样调查可采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或三米直尺等检测设备。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可按表2选用。
表2平整度检测方法
检测设备适用情况技术指标检测方法
适用于城市各级道路路面的平整度检测,最大间隙hT0931-2008三米直尺测试平整
3m直尺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宜优先采用自动化检测)(mm)度方法(JTG3450)
连续式平整度适用于城市各级道路路面的平整度检测,但不适用于标准差σT0932-2008连续式平整度仪测
仪在已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mm)试平整度方法(JTG3450)
适用于无严重坑槽、车辙等病害及无积水、积雪、泥国际平整度指数T0934-2008车载式激光平整度
激光平整度仪
浆的正常通车条件下连续采集路段平整度数据IRI(m/km)仪测试平整度方法(JTG3450)
适用于无严重坑槽、车辙等病害的正常行车条件下连单向累计值T0933-2008车载式颠簸累积仪
颠簸累积仪
续采集路段平整度数据VBI(cm/km)测试平整度方法(JTG3450)
5
DB42/T2181—2024
6.2.4路面抗滑性能检测宜采用高效快捷的测试方法,大范围内道路检测宜采用车载式激光构造深度
仪法或横向力系数检测车法,小范围的抽样调查宜采用铺砂法或摆式仪法。检测方法可按表3选用。
表3抗滑性能测试方法
检测设备适用范围技术指标检测方法
适用于测定沥青、水泥路面表面构造深T0961-1995手工铺砂法测试路面构造深度方法
铺砂法构造深度TD
度(JTG3450)
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的抗滑值,用以评T0964-2008摆式仪测试路面摩擦系数方法
摆式仪摆值BPN
定沥青路面在潮湿状态下的抗滑性能(JTG3450)
适用于测定新、改建路面和无严重破损
激光构造深度病害及没有积水、积雪、泥浆等正常行T0966-2008车载式激光构造深度仪测试路面构
构造深度TD
仪车条件下连续采集路面构造深度,但不造深度方法(JTG3450)
适用于带有沟槽构造的水泥路面
T0965-2008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测试路
面摩擦系数方法(JTG3450)
横向力系数测适用于无严重坑槽、车辙等病害的正常T0967-2008双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测试路
横向力系数SFC
试仪行车条件下连续采集路面的横向力系数面摩擦系数方法(JTG3450)
T0968-2008动态旋转式摩擦系数测试仪测试路
面摩擦系数方法(JTG3450)
6.2.5沥青路面结构强度检测宜采用高效快捷的测试方法,大范围内道路测定宜采用自动弯沉仪法、
落锤式弯沉仪法或激光式高速路面弯沉测定仪;小范围的抽样调查可采用贝克曼梁法。采用贝克曼梁法、
自动弯沉仪法或落锤式弯沉仪法时,宜按每个车道每10m~20m测一点;采用激光式高速路面弯沉测定
仪时,应对每个车道进行连续采集路面的弯沉数据。检测方法可按表4选用。
表4弯沉测试方法
检测设备适用范围检测方法
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其整T0944-1995贝克曼梁测试路基路面回弹模量方
贝克曼梁
体承载能力法(JTG3450)
适用于测定在动态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态弯沉及
弯沉盆,并由此反算出路面各层材料的动态弹性T0953-2008落锤式弯沉仪测试弯沉方法(JTG
落锤式弯沉仪
模量,所测结果经转换至回弹弯沉值后可用于评3450)
定路面结构强度;
适用于在无严重坑槽、车辙等病害的正常通车条T0952-2008自动弯沉仪测试路面弯沉方法
自动弯沉仪
件下连续采集沥青路面弯沉数据(JTG3450)
激光式高速路面弯沉适用于在无严重坑槽病害的正常通车条件下连续T0957-2019激光式高速路面弯沉测定仪测试路
测定仪采集沥青路面弯沉数据面弯沉方法(JTG3450)
6.2.6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接缝传荷能力、脱空检测应采用贝克曼梁或落锤式弯沉测试法,测试法参
照JTG3450执行。
沥青路面检测评价
6.3.1沥青路面破损类型可分为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及其他类共四大类,各破损类型应符合附录
B中表B.1的规定。
6
DB42/T2181—2024
6.3.2沥青路面破损调查宜按附录B中表B.3的规定填写沥青路面破损调查表。路面损坏状况以路面
状况指数PCI为评价指标,PCI应按公式(1)~公式(3)计算。
nm
(1)
PCIDP=−100ijij····························································
ij==11
32(2)
iiii=−+3.05.53.5uuu································································
DP
ij(3)
uij=m·········································································
DPij
j=1
式中:
PCI——路面状况指数,数值范围为0~100,如出现负值,则取0;
n——单类损坏类型数,对于沥青路面,取值为4,分别对应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和其他类;
m——某单类损坏所包含的单项损坏类型数,取值为3,分别对应线裂、网裂和碎裂;
第i单类损坏中第j单项损坏类型的单项扣分值;由附录B中表B.2中的单项破损扣分
DPij——
值内插求得;
第i单类损坏中第j单项损坏类型的权重。
ij——
6.3.3根据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将沥青路面损坏状况分为A、B、C、D四个等级,相应的评价标准
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沥青路面损坏状况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PCI)
评价等级
快速路主干、次干路支路
A≥90≥85≥80
B≥75,<90≥70,<85≥65,<80
C≥65,<75≥60,<70≥60,<65
D<65<60<60
6.3.4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采用公式(4)进行计算。
𝑅𝑄𝐼=4.98−0.34×𝐼𝑅𝐼································································(4)
式中:
IRI——国际平整度指数;
RQI——的数值范围为0~4.98,如果计算值为负,则取值为0。
6.3.5沥青路面行驶质量评价应采用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或平整度标
准差()作为评价指标。沥青路面行驶质量评价分为A、B、C、D四个等级,相应的评价标准应符合表
6规定。
7
DB42/T2181—2024
表6沥青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评价指标快速路主干、次干路支路
RQI[4.10,4.98][3.60,4.98][3.40,4.98]
AIRI[0,2.60][0,4.10][0,4.60]
(mm)[0,3.20][0,4.20][0,4.70]
RQI[3.60,4.10)[3.00,3.60)[2.80,3.40)
BIRI[2.60,4.10)[4.10,5.70)[4.60,6.60)
(mm)[3.20,4.50)[4.20,5.20)[4.70,5.50)
RQI[2.50,3.60)[2.40,3.00)[2.20,2.80)
CIRI[4.10,7.30)[5.70,7.80)[6.60,8.30)
(mm)[4.50,5.80)[5.20,6.20)[5.50,6.70)
RQI[0,2.50)[0,2.40)[0,2.20)
DIRI[7.30,20.00)[7.80,20.00)[8.30,20.0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21228.1-2007 声学 表面声散射特性 第1部分:混响室无规入射声散射系数测量 2007-11-14
- GB/T 21232-2007 声学 办公室和车间内声屏障控制噪声的指南 2007-11-14
- GB/T 21230-2007 声学 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 2007-11-14
- GB/T 21199-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分显影剂 2007-11-14
- GB/T 21227-2007 交流损耗测量 Cu/Nb-Ti多丝复合线磁滞损耗的磁强计测量法 2007-11-14
- GB/T 21202-2007 数字式多功能黑白静电复印(打印)设备 2007-11-14
- GB/T 21203-2007 信息技术 办公设备 复印机有效复印速率的测量方法 2007-11-14
- GB/T 21231-2007 声学 小型通风装置辐射空气噪声的测量方法 2007-11-14
- GB/T 21229-2007 声学 风道末端装置、末端单元、风道闸门和阀噪声声功率级的混响室测定 2007-11-14
- GB/T 21201-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双组分显影剂 200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