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T 402-2011 烟草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视频监控系统统一平台技术规范
YC/T 402-2011 Technical code for unified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platform of tobacco commercial enterprises'logistics center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视频监控系统规划和建设。
发布历史
-
2011年06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苏省烟草公司、中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烟草公司、扬州市烟草公司、南京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科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范宁、李潮江、潘茂才、董桂林、唐卿、余彪、周强华、史亚召、奚安康、刘凤友、孙昕、周海亮、马海锋、李胜平、于占昆、严俊岚、丁金堂、吴巍、林小诚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2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uUo.-UU
X89
1
备案号:32303--201Y口
中华人民共禾口国烟草行业标准
11
402—20
YC/T
烟草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
视频监控系统统一平台技术规范
Technicalunified
codeforvideosurveillanceof
platform
system
tobaccocommercialcenters
enterprises’logistics
2012011-07—15实施
1-06-26发布
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
402—2011
YC/T
目次
前言……·…········
1范围·…………Ⅱ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缩略语………·1
4总体架构……·3
5功能…………·6
6技术要求·········0
7传输与网络…···3
01
402—21
YC/T
刖瞢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流分技术委员会(TC144/SC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烟草公司、中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烟草公司、扬州市烟草公
司、南京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科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键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宁、李潮江、潘茂才、董桂林、唐卿、余彪、周强华、史亚召、奚安康、刘凤友、
孙昕、周海亮、马海锋、李胜平、于占昆、严俊岚、丁金堂、吴巍、林小诚。
Ⅲ
YC/T402—2011
烟草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
视频监控系统统一平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视频监控系统统一平台技术规范的总体架构、功能、设备
选型标准、传输与网络和系统整体性能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视频监控系统规划和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4798.4一1990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4部分: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GB/T12322—1990通用性应用电视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
GB/T17191.3—1997信息技术具有1.5Mbit/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输图像及其伴
音的编码第3部分:音频
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975.2—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67—2001
GA/T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669.1—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IEC
60870—5—104远动网络传输规约
IETFRFC
1889实时传输协议(RTP)
IETFRFC
1890实时控制协议(RTCP)
ITu—T
H264数字视频编码
ITu—T
H.323—98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RFC872
TCP传输控制协议
RFC877
IP互联网络协议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PTZ(pan-tilt-zoom)
摄像机或云台所支持的动作,包括云台左右移动、上下移动和镜头的焦距缩放。
YC/T402—2011
3.2
bitrate)
CBR(constants
固定码率
3.3
bitrate)
VBR(variable
动态码率
3.4
network
SNMP(simplemanagementprotoc0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3.5
control
TCP/IP(transmissionprotocol/internet
protoc01)
传输控制/网际协议
3.6
host
DHCP(dynamicconfigurationprotoc0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3.7
networktime
SNTP(simpleprotoc01)
简单网络时间协议
3.8
UDP(aser
datagramprotoc01)
用户数据报协议
3.9
FrP(filetransfer
protoc01)
文件传输协议
3.10
transfer
HTTP(hypertextprotoc01)
超文本传输协议
3.11
IGMP(internet
groupmanagementprotoc01)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3.12
time
RTSP(real
streamingprotoc01)
实时流传输协议
3.13
RTP(realtimeprotoc01)
transport
实时传输协议
3.14
line)
PAL(phasealternating
逐行倒相
3.15
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01)
会话初始协议
2
402—2011
YC/T
3.16
RTCP(real-timecontrol
transportprotoc01)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3.17
AAA
身份认证
3.18
CMS(centerserver)
manage
中心管理服务器
3.19
control
server)
CCS(calling
呼叫控制服务器
3.20
PAG(precedearrangementgate)
前端接入网关
3.21
CAG(client
arrangementgate)
客户端接入网关
3.22
VTDU(vid∞transmitunit)
dispense
视频转分发单元
3.23
NRU(netunit)
recording
网络录像单元
3.24
CU(clientunit)
客户端单元
3.25
unit)
PU(product
前端单元
3.26
server)
AS(arrangement
接人服务器
3.27
NMS(net
managementsystem)
网管系统
4总体架构
4.1系统组成
4.1.1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统一平台主要由四个互相衔接的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前端设备、监控中
3
心设备、传输网络以及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按照统一分配的用户角色臀录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统一平台,直接向各省级平台发送请求,获取视频
和云台的控制。
各省崩将根据整个平台规范.J口成仝省视频统一平台.并与其他省兼容。
辑市级局(公司)形成辑子系统平台.并纳人全省统一平台范畴。
物流中心视频直接归属备市级局(公司)统一管理。
图I视频监控系统统一平台桨构
412前端设备主要由酣端站点没备和视频处理单兀组成,前端站点没备由监控摄像机(彩色或黑
白、固定或活动i台、定焦或变n二)、各党报警输入I输出装嚣及各相关接u埘成;观频处理单元包括编码
器,解码器、视频转发服务器、录像服务器、磁盘陈列等设备。
413传输网络在视频监控系统传输中起到远程连接前端设备和监控中心设备以强综合管理服务半
靠的桥梁作1}Ij负责lI,通信专嘲中的数据传输。
414监控中心蹬备足指安装丁并地级市物流配送中心分监控巾心的视频临控啦Hj醴蔷.乜括管理服
务器、杵理终端、IP捌络存储设备、大屏等蹬箭。
415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如图2所示)由中心管理服务器说频转分发单JL、网络录像单元、呼叫控制
服务器、前端接^网盖、客户端接人嗍关等儿部分组成。
图2中心管理服务平台结构图
42软件槊构
42I软件架构的支持形式
嫒控统一平台软件粲拘支持分布式系统架构(罔3)和集中式系统架构(图4);分布式架构有基本
分布式架构,竹域多域等,集中式架构有跨域的服务(网管系统)和跨域的暇务(认证中心)等。
一
一
一~
图3统一平台分布式软件架构
囤4统一平台集中式软件架构
422中心管理服务器tcMs
巾心骨理服务是业务系统的核心.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没备管理、日志管理、查相功能、钾能故
障提示、撮表输出、视频分发策略、存rJ端自动升级和统计信息。主要完成业寻管理、Jli户和设备符理等
功能。
423接^服务器(AS)
接人服务器起沣册定位和梢息转发服务.所有终端设备、分发和仔储等网络设备酃必须在接人服
并器沌册,成为在线没衍。
424视频转分发单元(V'fDIJ)
对于多个用广请求同一路说频.通过分发服务将一路税额分发出多路.解央大量片{户浏览同一路溉
粕l时视频服务器的性能和网络带宽限制。分发服务器邦署在各地市级物流配送中心分监控中心,
425网络录像单元(NRU)
网络录像单儿具有实时视频存储方案录制、历史视频点播。●下械、视频关键帧预览、用户7摄像头磁
虢限额、存储磁盘、州能杏洵、录像义什/l掣片过期清除、磁舭审问不足自动清除、录像文件图片FTP矗
咖‘J下载。
5功能
5{中心管理服务器
中心管理服务器心具备呼lIL|控制、用户符理、前端蹬蔷管坪、平台设备管理、虚拟域管理等功能
52视频转分发单元
视频转分控堆元应具备转发功能、分发功能、业务控制、纽播、埘外能山等功能.
6
402—2011
YC/T
5.3网络录像单元
网络录像单元应具备录像存储、录像检索、流式回放,录像下载、存储介质管理等功能。
5.4呼叫控制单元
呼叫控制单元应具备SIP信令呼叫控制和协议转换功能。
5.5前端接入网关
前端接入网关应具备信令转发和私网穿透功能。
5.6用户接入网关
用户接入网关应具备信令转发和私网穿透功能。
5.7接口协议类型
接口协议应包括会话接口、媒体传输接口、业务管理接口。
5.8用户权限管理”
5.8.1用户
是系统的具体操作者,应严格定义用户的命名规则,以达到平台统一识别的作用。用户的权限信
息,体现在此用户所属于的角色和用户组的权限合集。
5.8.2用户角色
是对拥有相似权限的用户进行分类管理,给用户角色赋予相应的权限,属于此角色的所有用户都拥
有相应的权限。
5.8.3用户组
对用户进行分组归类形成用户组,用户组可以赋予不同的权限,用户组内的用户拥有相应的权限。
用户组一般可以在于平台中定义。
5.8.4用户编码
5.8.4.1用户编码由属性代码、城市及区县代码、用户身份标识代码组成,其中城市及区县代码采用
GB/T2260--2007的规定,详见图5。
]_-T-T二端黧码
L——————————属性代码
图5用户编码规则图
5.8.4.2用户编码的总长度为9位。
5.8.4.3属性代码
属性代码表示用户作用范围,全局用户集的属性代码用“A”表示,可以在全局范围内跨平台进行访
1)采用定义用户、用户角色,用户组和权限资源来实现整个平台的权限管理。
7
402—2011
YC/T
问;省局用户的属性代码用“B”表示,可以全省范围内跨平台进行访问;本地级市用户的属性代码用“c”
表示,可以本地级市范围内进行访问。
5.8.4.4用户身份标识代码
用户身份标识用2位十进制数表示,在01~64之间编码,见表1。
5.8.4.5用户编码示例
某全局跨平台用户,角色属于局领导:A13010001
某地级市平台用户,角色属于操作员:C11010309
5.8.5用户角色划分
5.8.5.1角色划分规则
按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用户角色分为局领导、决策领导、应急指挥领导、物流处领导、安保处
领导、高级指挥员、指挥员、管理员、值班操作人员、辅助人员等10个用户角色。用户单位可根据实际的
应用需要,使用其中的几个或全部用户角色。
5.8.5.2用户角色编码
用户角色编码见表1。
表1用户角色编码表
代码用户角色名称
0l局领导
02决策领导
03应急指挥领导
04物流处领导
05安保处领导
06高级指挥员
07指挥员
08管理员
09值班操作人员
lO辅助人员
5.8.5.3用户组
用户一般按具体单位的部门划分,每个部门的用户都具有相应的公共权限,用户加入某个用户组
后,将具备此用户组所具有的权限,用户组一般分为:局办公室、物流处、安保处、值班室等,应可灵活添
加用户组和删除用户组。最大设计为64个用户组的定义。
5.8.6资源访问权限与赋权
5.8.6.1访问权限分类
根据用户的管理权限的不同,访问权限分类为:实时观看、控制、锁定/解锁、历史信息访问。
5.8.6.2用户赋权
5.8.6.2.1用户赋权是对用户进行资源划分和权限分配,使用户具有访问指定信息资源的能力。采用
8
402—2011
YC/T
用户权限、用户角色与用户组权限加成的赋权方式。
5.8.6.2.2用户分如下四种:
a)全局用户管理机构根据本标准建立全局用户角色并编码;
b)每个用户的数字证书中包括用个人身份信息和用户所属用户角色的信息;
c)全局用户管理机构将用户所属用户角色的信息写入到用户的数字证书中,完成用户与用户角
色的映射;
d)一个用户可以隶属于一个或多个用户角色。
5.8.6.2.3用户组分如下几种:
a)管理平台根据资源分类和用户的访问需求,建立用户组列表,确定各用户组的权限和优先级
顺序;
b)管理平台基于用户对视频资源的需求,将用户归人到确定的用户组,多个用户可以归到同一
用户组,一般可建立日常的用户组和应急态用户组;
c)管理平台为用户组设定相应的优先级则,级别由01~64表示。数字越小代表用户组具有越高
的权限,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组由管理平台按照用户的访问需求定义级别。
5.8.6.3权限组合
5.8.6.3.1访问权限间的关系如下:
a)一般为锁定/解锁>控制>实时观看;
b)权限组合为实时观看、实时控制、锁定/解锁;
c)实时观看、实时控制;
d)实时观看。
5.8.6.3.2优先级别高的用户组权限种类一般不小于优先级别低的用户组权限种类。优先级别定义
越高。用户组级别及权限组合见表2。
表2用户组级别及权限组合表
级别权限组合
1l实时观看、实时控制、锁定/懈锁
12实时观看、实时控制、锁定/解锁
13实时观看、实时控制、锁定/解锁
24实时观看、实时控制
25实时观看、实时控制
26实时观看、实时控制
62实时观看
63实时观看
64实时观看
5.9服务器负载均衡
省局平台应设置至少1台(或l:21-)负载均衡服务器,将用户的所需数据在多个服务器之间进行平
9
402—2011
YC/T
衡,便于扩容,当系统有2台负载均衡服务器时可以达到任何1台均衡服务器不工作时不影响整个系统
的工作,当故障均衡服务器恢复工作时,系统自动恢复,不影响当前用户的使用。
6技术要求
6.1整体技术要求
50198
6.1.1图像质量按照GB1994中4.3的规定,不低于4级。
6.1.2数字视频编/解码模拟端到端指标(视频输出幅度):
a)白条700mV土20mV;
b)同步头300mV土10mV;
c)色同步300mV±10mV。
6.1.3图像切换延时及数字视频编/解码指标优于ITu—TH.264中的规定。
a)ms;
图像切换出现滞频图像延时≤200
b)数字视频编/解码延时≤400ms;
c)自控制动作发生到新图像出现延时≤500mS。
6.2硬件技术要求
6.2.1硬件设备分类
除传输与网络硬件设备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视频处理单元
(包括前端摄像机及拾音设备和视音频编/解码器)、中心平台运行设备(包括管理服务器、视频转发服务
器、录像服务器和磁盘阵列)。
6.2.2硬件设备性能指标
6.2.2.1视频处理单元的性能指标应不低于以下配置参数:
a)前端摄像机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按标清或高清标准选择前端设备。
b)视音频编解码器:
(j)工业级单路编码器
——视频:
编解码时间、分辨率、帧速率的指标优于GB/T17975.2—2000中的规定。
格式:PAL/NTSC;
输入端口数量:1(支持双码流);
输出流数量:支持5输出(多点和/或单点组播);
压缩算法:MPEG2\MPEG4\MJPEG;
编码/解码等待时间:<120ms(没有B帧);
288)、QCIF(PAL:176×144);
帧速率(PAL/NTSC):1f/s~30f/s;
数据速率:9.6kb/s~4Mb/s(CBR或VBR可选)。
——音频:视频编解码时间、分辨率、帧速率的指标按照GB/T17191.3—1997中的规定执行。
——数据指标按照GA/T669.1—2008的规定执行。
367
——触点盒指标按照GA/T2001和GA/T669.1—2008的规定执行。
——传输接口:
10
402—20¨
YC/T
接口数量:1;
接口:10/100Base-TX快速以太网;
支持协议:MPEG2、MPE04
SNMPv2。
——环境:
工作温度:一40℃~+74℃;
相对湿度:<95%(非凝水);
50130—4、EN500811、EN
安全及电磁兼容认证符合EC/EN55022、FCC第15部分规定。
(1i)工业级多路编码器
——视频:
17975.
编解码时间、分辨率、帧速率的指标优于GB/T2—2000中的规定。
格式:PAI。/NTSC;
输入端口数量:4;
输出流数量:支持3路以上输出(多点和/或单点组播);
压缩算法:MPEG2\MPEG4\MJPEG;
编码/解码等待时间:<200ms;
288)、QCIF(PAL:176×144);
帧速率(PAL/NTSC):1f/s~30f/s;
数据速率:9.6kb/s~4Mb/s(CBR或者VBR可选)。
——数据指标按照GA/T367—200l和GA/T669.1—2008的规定执行。
——传输接口:
接口数量:1×RJ45;
接口:10/looBase-TX快速以太网、光纤接口插槽;
舒议:MPEG-2TS,MPE昏4
RTSP、SNMPv2、FTP。
——环境:
工作温度:一40℃~+74℃;
相对湿度:<95%(非凝水);
50081
安全及电磁兼容认证符合Ec/EN50130—4、EN1、EN55022、FCC第15部分规定。
(Ⅲ)民用级单路编码器
17975.2
编解码时间、分辨率、帧速率的指标优于GB/T2000中的规定。
格式:PAL/NTSC;
Audio
压缩方式:MPEG2\MPEG一4\MJPEG,音频ISO—MPEG
Layer一3(MP3);
帧速率:25f/s(PAL制式),30f/s(NTSC制式),向下可调;
分辨率:D1(720×576最优),兼容HalfD1(704×288)、CIF:(352×288);
视频流占用带宽:200kb/s(分辨率352×288,25帧);
画面延时:<200ms(局域网);
输出帧率最大为30f/s,网络带宽占用最小为32kb/s;
接口数量:1×lO/100Base-TX快速以太网接口;1×RS485;
工作温度:5℃~60℃;
相对湿度:20%~80%。
(Iv)民用级多路编码器
402—2011
YC/T
——视频:
编解码时间、分辨率、帧速率的指标优于GB/T17975.2—2000中的规定。
格式:PAL/NTSC;
输入数量:4;
压缩方式:MPEG2\MPEG4\MJPEG;
编解码等待时间:<200ms;
帧速率:1f/s~30f/s;
288);
视频流占用带宽:200kb/s(分辨率352×288,25帧);
数据输率:9.6kb/s~6Mb/s。
669.1
——数据指标按照GA/T367—2001和GA/T2008的规定执行。
——传输接口:
接口数量:1×RJ45;
接口:10/100Base—TX快速以太网、光纤接口插槽;
协议:MPEG-4
HTTP,SNMPv2,FTP,(S)NTP,MX/IP,HTTP,SNMPv2,FTP。
——环境:
工作温度:0℃~50℃;
相对湿度:<95%(非凝水);
安全及电磁兼容认证符合EC/EN60950—1、IEC/EN60825、IEC/EN61000、EN50130—4、
EN50081
1、EN55022、FCC第15部分规定。
6.2.2.2中心平台运行设备根据运行需要选择相应的设备。
6.3设备布置原则
6.3.1基本原则
6.3.1.1平库区、分拣区、发货暂存区的监控必须达到监控实用、无安全死角。
6.3.1.2应尽量使用球型前端摄像机进行监控,以减少枪型前端摄像机的使用数量而降低项目总投资
以提高经济效益。,
6.3.2具体要求
6.3.2.1值班室内外、传达室内外、消防安防值班室内外、财务室设置半球型前端摄像机。
6.3.2.2围墙四周、仓库四周、大门进出口、仓库进出口选用枪型前端摄像机。
6.3.2.3分拣区、发货暂存区设置球型前端摄像机。
6.3.2.4发货暂存区每间隔30m设置球型前端摄像机1只。
6.3.2.5高架库出入口、平库内部设置枪型前端摄像机。
6.3.3重点监控区域及要求
6.3.3.1市局(公司)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以下区域为省局(公司)重点监控区域:围墙四周、仓库四周、值
班室内外、传达室内外、消防安防值班室内外、所有进出口、财务室、分拣区、平库区(或高架库出入口)、
发货暂存区。
6.3.3.2市局(公司)必须在这些重点监控区域安装前端摄像机,并将监控信号传输到省局(公司)。
】2
11
YC/T402—20
6.3.4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50198--1994、GB/T12322--1990、GB/T
前端设备的技术性能应按照GB4798.4—1990的规定
执行。
7传输与网络
7.1总体要求
7.1.1各分控制中心与各省市控制中心及国家烟草专卖局总控制中心的视频图像传输、控制信号传输
采用TCP/IP网络传输方式,可利用自建或者租用传输专网,组成从各分控制中心到省市控制中心、再
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总控制中心的TCP/IP视频传输网络。视频图像传输、控制信号传输采用调制解调
的方式进行共网传输。网络带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的视频图像用于实时浏览或控制至各省市控制中心及国家烟草专卖局总控制中心;各省市控制中心及
国家烟草专卖局总控制中心的有对应权限的管理人员可以在权跟范围内实时观看或控制任何一路视频
图像并转化为D1格式,也可以调阅15d内任何一路视频D1格式的录像资料。
7.1.3重要设备或设备中的重要部件要有冗余备份。
7.1.4中心服务平台需要设置防火墙等保护措施。
7.1.5与其他网络系统的接口需要划分专用网段,条件许可时应设立专网用于本系统视频图像实时传
输和控制信号的传输,划分网络时原则上不影响现有业务系统运行的要求。
7.1.6传输网络按照ITu—TH.323—98、IEC60870-5-104、IETFRFC1889、IETFRFC1890、RFC872
877
TCP、RFCIP的规定执行。
7.2可靠性与可用性
7.2.11
4798.4—1990、GB/T17626.2、GB/T
可靠性与可用性按照GB/T7626.5的规定执行。
7.2.2设备应能够7×24000h。
h连续运行,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10
7.2.3平台服务器响应时间小于i00ms。
推荐标准
- DB1508/T 133-2021 水利信息分类规范 2021-04-16
- DB1508/T 137-2021 水利信息资源目录与元数据规范 2021-04-16
- DB1508/T 135-2021 水利信息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2021-04-16
- DB42/T 1679-2021 副猪嗜血杆菌对替米考星的敏感性检测 2021-05-12
- DB42/T 1676-2021 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2021-05-12
- DB1508/T 134-2021 水利信息数据库表设计规范 2021-04-16
- DB42/T 1675-2021 果桑嫁接苗繁育技术规程 2021-05-12
- DB42/T 1678-2021 小蚕工厂化饲养技术规程 2021-05-12
- DB42/T 1677-2021 观光型果桑栽培技术规程 2021-05-12
- DB42/T 1680-2021 高速公路低能见度雾综合强度等级 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