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147-2019 室外木材用涂料(清漆和色漆)的分类及耐候性能要求

LY/T 3147-2019 Coating materials (paints and varnishes) for exterior wood:classification and weathering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3147-2019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23
实施日期
2020-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单位
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用材分技术委员会(SAC/TC 41/SC 4)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外木材用涂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性能要求、检测及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户外用木材清漆和色漆类涂料。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起草人:
肖泽芳、周海宾、谢延军、邱哲、杨忠、张彦华、龚迎春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1.080.20

P23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147—2019

室外木材用涂料(清漆和色漆)分类及耐候

性能要求

Coatingmaterials(paintsandvarnishes)forexteriorwoodclassificationand

weatheringperformancespecification

(发布稿)

2019-10-23发布2020-04-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314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用材分技术委员会(SAC/TC41/SC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泽芳、周海宾、谢延军、邱哲、杨忠、张彦华、龚迎春。

I

LY/T3147—2019

室外木材用涂料(清漆和色漆)的分类及耐候性能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外木材用涂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性能要求、检测及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户外用木材清漆和色漆类涂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GB/T1766-2008: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3181-2008:漆膜颜色标准

GB/T3186-200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4893.4-2013: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第4部分:附着力交叉切割测定法

GB/T4893.6-2013: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第6部分:光泽测定法

GB/T4893.9-2013:家具表面漆膜理化性能试验第9部分:家具表面漆膜抗冲击力测试

GB/T5206-2015/ISO4618:2004:色漆和清漆:术语和定义

GB/T9276-1996: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GB/T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涂料厚度的测定

GBT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GB/T33568—2017户外用木材涂饰表面老化等级与评价方法

GB/T33569—2017户外用木材涂饰表面人工老化试验方法

ISO16053-2018色漆和清漆—木材室外用涂料和涂料体系—天然老化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5206-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5206-2015的部分术语和定义

3.1

室外木材用涂料coatingmaterialsforexteriorwood

以装饰和保护为目的涂饰于室外木材表面的涂料,该涂料中可含有防止漆膜或者漆膜与木材界面霉

菌或变色菌生长的生物灭杀剂

3.2

涂料体系coatingsystem

将要施涂或已经施涂于基材上的涂料形成的所有单涂层的组合。

注:实际体系可用包含的单涂层次数加以表征。

[GB/T5206-2015,定义2.54]

1

LY/T3147—2019

3.3

表漆finishingcoat;topcoat

涂层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单涂层。

[GB/T5206-2015,定义2.112]

3.4

中间涂层undercoat;intermediatecoat

介于底漆和表漆之间的任何一层涂层。

3.5

底漆primingcoat

涂层体系中的第一道单涂层。

[GB/T5206-2015,定义2.207]

3.6

成膜build;filmformation

施涂后的涂料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对于粉末涂料则需经过一个由液相到固相的过程。

注:成膜由干燥和/或硬化引起,二者可同时进行。

[GB/T5206-2015,定义2.110]

3.7

老化ageing

随着时间的推移,漆膜的一项或多项性能由初始状态逐渐发生变化的现象。

[GB/T5206-2015,定义2.11]。

3.8

柔韧性flexibility

干漆膜或单涂层随其基材一起发生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GB/T5206-2015,定义2.120]

3.9

遮盖能力hidingpower

涂层遮盖基材颜色或色差的能力。

[GB/T5206-2015,定义2.138]

3.10

水渗透性waterpermeability

液态水或水蒸气穿透涂饰体系的能力。

3.11

吸水量waterabsorption

涂饰后的表面区域吸收液态水的能力。

2

LY/T3147—2019

3.12

粉化chalking

由于漆膜或单涂层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降解,而呈现出表面疏松附着有粉末的外观。

[GB/T5206-2015,定义2.41]

3.13

附着力adhesionstrength

在固体表面与另一种材料的界面间,通过分子力产生附着的现象。

[GB/T5206-2015,定义2.7]

4分等

4.1按漆膜外观分等

漆膜外观分类包括以下特征:

1)漆膜的干膜厚度;

2)遮盖能力;

3)光泽度

4.1.1漆膜厚度

干漆膜厚度按照GB/T13452.2―2008中5.2方法6A的规定进行测量,单位以微米(μm)表示。所测

量漆膜应涂覆在光滑平整的基材上,厚度部分为木材表面以上部分,渗入木材内部的涂料不计入内。漆

膜厚度分超薄、低厚度、中等厚度和超厚四个等级,见表1。

表1漆膜厚度分等级

分类厚度值(平均值)

超薄小于5μm

低厚度5μm到20μm之间

中等厚度20μm到60μm之间

超厚大于60μm

4.1.2漆膜遮盖能力

按漆膜遮盖能力分不透明、半透明和透明三类,遮盖效果说明见表2。

表2漆膜遮盖能力分等

分类遮盖效果说明

不透明涂饰体系完全掩盖基材颜色和图案,但不遮盖基材表面轮廓

半透明涂饰体系未完全遮盖基材表面颜色和图案

透明透过涂饰体系,基材表面颜色及纹理清晰可见

1.1.14.1.3漆膜光泽度

根据GB/T4893.6-2013,在60°下测定漆膜的反射率。漆膜光泽度分为亚光、半亚光、半亮光、亮

光和高亮光五个等级,见表3。

表3按照漆膜光泽度对涂料分类

3

LY/T3147—2019

分类根据GB/T4893.6-2013,在60°下测得的反射率

亚光低于10

半亚光10到35之间

半亮光35到60之间

亮光60到80之间

高亮光80以上

1.1.2注:漆膜的光泽度受到环境条件、基材本身的性质、测试方法及应用条件的影响,具体的信息见附录A。

1.1.34.2按用途要求分

基于不同木构件在木结构中的尺寸稳定性要求不同,对涂覆在木构件上的涂料的水渗透性要求也

不同。按照不同用途的木构件尺寸稳定性要求将适用涂料分为稳定、比较稳定和不稳定三个等级,见表

4。

表4按涂料用途分等

涂料等级木构件尺寸稳定性及适用涂料要求用途典型示例

稳定木构件尺寸仅允许有微小变化,涂料有木质门和窗

良好的防水能力

比较稳定木构件尺寸允许有一些变化,涂料具有木构件墙板、木结构房屋,

一定的防水能力室外家具

不稳定木构件尺寸变化不受限定,涂料的防水搭接墙板、篱笆、棚屋

能力不受限定

1.1.4注:室外木材所涂覆的涂料应当满足该木木材构成的构件在吸湿解吸状态下尺寸变化的限定要求,能够根据

基材的用途来控制基材对外界水分的吸收和解吸能力。在吸湿解吸下易于变形的木材(例如松木、云杉)按表分为3

个等级,不易变形的木材可分为2个等级。

1.1.54.3按曝露条件分

1.1.64.3.1曝露条件构成

漆料适用曝露条件在本标准中由2个部分构成,见附录A:

1)外界气候条件:涂覆的木构件的指南针方位(见图1)

2)木结构中涂覆木构件的周围状态:遮盖、半遮盖或全遮盖及安装的倾斜角度(见图1)

1.1.74.3.2曝露条件分等

漆膜适用的曝露条件由涂覆的木结构朝向、木构件遮盖程度和安装倾斜度3个因素的综合评分来分

等。漆膜使用在室外基材上的曝露条件按表5的要求及计分方法为3个等级:

1)温和

2)中等

4

LY/T3147—2019

3)恶劣

图1木构件曝露方向分值分布图及遮盖程度图

表5涂料曝露条件分等表

各因素对应分值

影响因素总评分曝露条件分等

123

西北至东北东北至东南;

涂覆的木东南至西北(气候

(气候因素影西北与正西的中间至西北方向3温和

构件朝向因素影响很大)

响温和)(气候因素影响较大)

遮盖程度完全遮盖部分遮盖未遮盖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