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738-2017 手机支付 基于2.45 GHz RCC(限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技术要求
GB/T 33738-2017 Mobile payment—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llegent card based on 2.45 GHz RCC(range controlled communication)technology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基于2.45 GHz RCC(限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
发布历史
-
2017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起草人:
- 贺倩、袁琦、李美祥、杨贤伟、黄鹏、戴军尧、李铭轩、顾闵霞、王志军、葛欣
- 出版信息:
- 页数:34页 | 字数:6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3.050.99
M32(3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738—2017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
技术的智能卡技术要求
Mobilepayment—Technicalrequirementsforintellegentcardbasedon
2.45GHzRCC(rangecontrolledcommunication)technology
2017-0572发201772-01实施
发
GB/T33738—2017
目次
前言V
引言M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总体技术要求2
5.1概述2
5.2硬件架构3
5.2.1架构概述3
5.2.2单模块结构(SME)3
5.2.3双模块结构(DME)3
5.3软件架构4
6物理特性5
6.1一般物理特性5
6.2格式和布局5
6.2.1最小接触面积5
6.2.2PLUG-IN卡几何尺寸5
6.2.3RF-MiniSIM卡及卡基几何尺寸5
6.2.4RF-NanoSIM卡及卡基几何尺寸5
6.2.5触点分配7
7电气特性7
7.1电信号描述7
7.2电压和电流7
7.2.1电压限制7
7.2.2工作电流的限制7
7.2.3空闲电流的限制7
7.2.4空闲模式全频率下的电流限制8
7.2.5时钟停止模式的电流限制8
7.2.6I/()、CL、RST的电压和电流特性8
8通信接口特性8
8.1接触式通信接口8
8.2非接触式通信接口8
62.1非接触式通信接口总体要求8
62.2射频通信成功率9
&2.3对蓝牙信号的抗干扰9
T
GB/T33738—2017
62.4对WiFi信号的抗干扰9
62.5对13.56MHz信号的抗干扰(可选)9
8.3接口数据并发处理9
63.1接口数据并发9
&3.2并发处理要求9
8.4多应用支持9
&4.1多应用技术要求9
64.2多应用安全性9
9CIOS/COS架构接口管理10
9.1CIOS接口概述10
9.2APDU接口10
9.3TPDU接口10
10安全模块的技术要求11
10.1硬件要求11
10.2硬件安全要求11
10.3CIOS/COS软件安全要求11
10.4数据安全要求11
10.5访问控制安全要求11
10.6交易保护机制(Transaction)11
10.7多应用管理协议要求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CIOSAPDU接口12
A.lCIOS接口12
A.1.1Set_Boot12
A.1.2Get_Ver12
A.l.3RF.Start12
A.l.4RF.Send13
A.1.5RF_Status13
A.l.6Get.ICID13
A.l.7SIM-APDU.Transmit14
A.2HOO接口14
A.2.1C()SFun_Param_Init14
A.2.2RF_APDUData_Process_Function15
A.2.3Check_()utgoingData_Hook15
A.2.4Find_7816APDU_Instruction16
A.2.5Get_7816API)U_Instruction_Description16
A.2.6Monitor_IncomingAPDU_Instruction16
A.2.7Exec_C()S_Instruction17
A.2.8Cos_process_instruction_not_in_table17
附录E(规范性附录)CIOSTPDU接口19
B.l系统接口19
B.1.1ISO7816VMInit19
B.1.27816S_RecvByte19
D
GB/T33738—2017
B.1.37816S_SendByte19
B.1.4GetSIMRcsponse20
B.1.5CosBridge20
B.2Hook接口21
B.2.1ISO7816.VM21
附录C(资料性附录)CIOS/COS技术特性22
C.1运行机制22
C.1.1工作状态描述22
C.1.2上电状态22
C.1.3休眠状态22
C.1.4RF处理状态22
C.1.57816处理状态23
附录D(资料性附录)COS开发及接口使用范例24
D.1基于CIOSAPDU接口开发范例24
D.1.17816应用开发24
D.1.2RF应用开发26
D.2CIOSTPDU接口使用范例27
I
GB/T33738—2017
■>r■—>—
刖弓
本标准是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以及基于13.56MHz和2.45GHz双频技术的手机
支付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邙艮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技术要求;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邙艮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技术要求;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邙艮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终端技术要求;
—基于13.56MHz和2.45GHz双频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射频接口技术要求;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邙艮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邙艮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测试方法;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邙艮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终端测试方法
—基于13.56MHz和2.45GHz双频技术的非接触式读写器射频接口测试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
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倩、袁琦、李美祥、杨贤伟、黄鹏、戴军尧、李铭轩、顾闵霞、王志军、葛欣。
GB/T33738—2017
引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第5章“基于2.45GHzRCCX限域通
信)技术的智能卡总体技术要求”中与硬件架构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区粤兴三道9号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基地A座2-7层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別这些专
利的责任。
GB/T33738—2017
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
技术的智能卡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2.45GHzRCCX限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技术要求,包括智能卡软硬件技术架
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通讯接口、多应用支持、安全模块要求、以及应用开发接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基于2.45GHzRCC邙艮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736手机支付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非接触射频接口技术要求
YD/T1762.1—2016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
与终端间Cu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
YD/T2501-2013手机支付智能卡和内置安全模块安全技术要求
YD/T3247-2017手机支付多应用管理协议技术要求
ISO/IEC7816-1:2011识別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Identification
cards一Integratedcircuit(s)cardswithcontacts—Part1:Physicalcharacteristics)
ISO/IEC7816-2:2007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定位(Identifica
tioncards—Integratedcircuit(s)cardswithcontacts一Part2:Dimensionsandlocationofthecontacts)
ISO/IEC7816-3:200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Identifica
tioncards—Integratedcircuit(s)cardswithcontacts—Part3:Electronicsignalsandtransmissionpro
tocols)
ETSITS102221V&3.0智能卡UICC终端接口物理和逻辑特性(SmartCards;UICC-Ter-
minalinterface;Physicalandlogicalcharacteristic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2.45GHz智能卡
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包括RF-(U)SIM卡、RF-MiniSIM卡、RF-
NanoSIM卡。
3.2
卡片IO管理系统cardIOmanagementsystem
卡片中间件软件模块,实现RF射频通道和7816接口的底层硬件接口管理和数据并发处理,并为
上层COS提供API接口管理。
1
GB/T33738—2017
3.3
7816接口7816interface
符合ISO/IEC7816协议规范的接口模块,用于卡片和移动终端设备之间进行连接,或者用于智能
卡内部安全模块和电信模块之间进行连接。
3.4
HOOK接口HOOKinterface
由CIOS调用、C()S实现并可监控或改变执行结果的API接口。
3.5
安全模块securitymodule
采用双模块结构实现的2.45GHz智能卡上的一个功能模块,该模块用于实现2.45GHz射频通信
处理以及安全应用功能。
3.6
电信模块telecommunicationmodule
采用双模块结构实现的2.45GHz智能卡上的一个功能模块,该模块用于实现移动通讯应用功能。
3.7
安全/电信模块security/telecommunicationmodule
采用单模块结构实现的2.45GHz智能卡上的一个功能模块,该模块既用于实现2.45GHz射频通
信处理以及安全应用功能,同时又用于实现移动通讯应用功能。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DU: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plicationProLocolDataUnit)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
CIOS:卡片IO管理系统(CardIOManagementSystem)
DME:双模块结构(DualModuleEncapsulation)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
ISM:T.业、科学和医疗(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
RF:射频(RadioFrequency)
SME:单模块结构(SingleModuleEncapsulation)
TPDU: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ransportProtocolDataUnit)
(U)SIM:用户识别模块[(Universal)SubscriberIdentityModule]
5基于2.45GHzRCC(限域通信)技术的智能卡总体技术要求
5.1概述
本标准所述限域通信系统由2.45GHz智能卡和2.45GHz读写器组成,在卡和读写器之间采用磁
通道和2.45GHz射频双通道机制,将磁通道和2.45G射频通道进行绑定,共同完成射频通信功能。磁
通道利用准静态磁场,以耦合方式完成可靠距离控制;射频通道采用2.45GHzT.业、科学和医疗(ISM)
频段,以电磁场发射接收方式完成高速数据交换。协议会话层采用密码技术对射频通道交换的应用协
议数据单元(APDU)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加解密操作对上层应用完全透明。
本标准使用电信智能卡作为载体,采用上述准静态磁与射频双通道通讯方法,在保证原有电信智能
2
GB/T33738—2017
卡通信的条件下实现基于2.45GHz限域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使得一张电信智能卡可同时具有射频
通信功能和传统电信功能,从而构成2.45GHz智能卡。2.45GHz智能卡射频通信具体要求符合
GB/T33736规定。
5.2硬件架构
5.2.1架构概述
2.45GHz智能卡在硬件架构上可分为单模块结构(SME)和双模块结构(DME)0采用SME结构
实现的智能卡和采用DME结构实现的智能卡在功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产品实现
方式的不同。在DME结构下,采用一个安全模块实现2.45GHz射频通信处理以及安全应用功能,采
用一个电信模块实现移动通讯应用功能;在SME结构下,采用一个安全/电信模块同时实现2.45GHz
射频通信处理、安全应用功能、以及移动通信应用功能。
5.2.2单模块结构(SME)
单模块结构(SME)主要由安全/电信模块、射频接口.7816接口组成。SME将安全应用功能和传
统电信应用功能集成在同一个“安全/电信”模块内。
单模块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2.45GHrHMit'J*
2.45GHz.”
图12.45GHz智能卡单模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RF射频接口主要用于非接触通讯中,处理2.45GHz射频和磁通道的数据发送/接收。7816
接口用于移动终端设备与智能卡间的通信。安全/电信模块实现对2.45GHz非接触通道的通讯控制、
安全应用以及传统移动通信应用功能。
5.2.3双模块结构(DME)
双模块结构(DME)主要由安全模块、电信模块、射频接口和两个7816接口组成。在双模块结构
中,由安全模块和电信模块两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分別完成2.45GHz非接触通道的通讯控制、安全应用
和传统移动通信功能。
双模块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
3
GB/T33738—2017
图22.45GHz智能卡双模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RF射频接口.7816接口与SME结构相同,新增7816接口用于安全模块与电信模块之间的
连接。安全模块实现对2.45GHz非接触通道的通讯控制、安全应用以及移动终端设备与电信模块之
间的数据转发。卡内独立的电信模块用于实现传统电信应用功能。
5.3软件架构
2.45GHz智能卡软件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2.45GHz智能卡软件架构主要分为三层:
——CIOS层
CIOS层实现智能卡1()管理,包含以下基本功能:
•7816接口管理
控制7816硬件接口,实现智能卡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或者智能卡内部安全模块与电信模
块之间的数据通讯。
•RF射频接口管理
控制RF射频硬件接口,实现智能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非接触式近距离数据通讯。
•安全管理
实现智能卡内不同应用之间的隔离和安全访问控制。
•CIOS接口管理
实现7816接口与RF射频接口两个通信接口的数据并行处理;
向COS层提供CIOSAPI接口。
—COS层
cos层实现卡片操作及应用支撑管理,包含以下基本功能:
•cos接口管理
接收CIOS层的数据,供COS和应用层处理,并回传处理结果给CIOS层。
•(U)SIM业务支撑COS
实现与电信业务相关的文件管理和数据处理,为电信应用提供业务基础支撑。
•支付业务支撑cos
4
GB/T33738—2017
实现与支付应用相关的文件管理和数据处理,为支付应用提供业务基础支撑。
•应用API
为应用层提供API处理接口,实现应用层对COS层业务功能模块的调用。
——应用层
应用层实现基于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通信接口的各种业务功能。
图32.45GHz智能卡软件架构示意图
6物理特性
6.1一般物理特性
2.45GHz智能卡的一般物理特性应符合ISO/IEC7816-1:2011第4章要求。
6.2格式和布局
6.2.1最小接触面积
2.45GHz智能卡触点最小接触面积符合ISO/IEC7816-2:2007第3章规定。
6.2.2PLUG-IN卡几何尺寸
RF-(U)SIM采用PLUG-IN方式,并配以卡基使用以便于发行及运输。RF-(U)SIM卡外形尺寸
以及在卡基上的位置符合YD/T1762.1-2016中4.3的规定。
6.2.3RF-MiniSIM卡及卡基几何尺寸
RF-MiniSIM卡及卡基尺寸符合YD/T1762.1—2016中4.4的规定。
6.2.4RF-NanoSIM卡及卡基几何尺寸
RF-NanoSIM卡尺寸如图4所示。
5
GB/T33738—2017
RF-NanoSIM卡尺寸如下:
—矩形长度:(12.3±0.1)mm;
—矩形宽度:(&8±0.1)mm;
——卡的厚度:(0.70+0.16/—
0
【
B
图4RF-NanoSIM卡尺寸
RF-NanoSIM卡卡基尺寸如图5所示。
I85.4W72mm
图5RF-NanoSIM卡卡基尺寸
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4235.2-1993 熔模铸造模料 抗弯强度测定方法 1993-03-04
- GB/T 14231-1993 齿轮装置效率测定方法 1993-03-04
- GB/T 3871.8-1993 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试验方法 第8部分 噪声测量 1993-03-03
- GB/T 14234-1993 塑料件表面粗糙度 1993-03-04
- GB/T 7044-1993 色素碳黑技术条件 1993-03-03
- GB/T 14229-1993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1993-03-04
- GB/T 14230-1993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1993-03-04
- GB/T 7047-1993 色素炭黑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1993-03-03
- GB/T 7048-1993 色素炭黑黑度的测定 1993-03-03
- GB/T 14235.1-1993 熔模铸造模料 熔点测定方法(冷却曲线法) 199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