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CCSA76
!7,
DB32/T4738—2024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forlinkageupdatingoffundamentalgeographic
informationbetweenprovince,citiesandcounties
2024-04-03发布2024-05-03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DB32/T4738—2024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技术方法……………………4
6质量控制……………………6
7成果管理和分发……………6
附录A(规范性)公共地理实体分类、分级…………………7
附录B(规范性)公共地理实体元数据……………………12
参考文献………………………14
Ⅰ
DB32/T473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徐州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沛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飞、宋玉兵、黄健、隋铭明、顾芒、刘波、黄强、杨少敏、付红波、欧阳晓、魏瀛珠、
王冬升、董树秀、吴明光、曹新运、陈动、耿俊、张钦玮、张冰、葛玉龙、史惠春、许文帅。
Ⅲ
DB32/T4738—2024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
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数据的基本要求、技术指标、共享交互、技术方法、质量
控制和成果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以公共地理实体为索引,基于变化信息驱动更新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组织方式,以维
护省市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现势性的生产、更新等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426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
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础地理信息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
3.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data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该数据反映和描述了地球表面测量控制
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地籍、地名等有关自然和社会要素的
位置、形态和属性等信息。
[来源:GB21139—2007,3.1]
3.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feature
基础地理信息所描述的真实世界的组成成分。
注:通常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以及地名等。
[来源:GB/T13923—2022,3.2]
3.4
地理实体geo⁃entity
现实世界中占据一定且连续空间位置和范围、单独具有同一属性或完整功能的地理对象。
1
DB32/T4738—2024
3.5
基础地理实体fundamentalgeo⁃entity
通过基础测绘采集和表达的地理实体,是其他地理实体和相关信息的定位框架与承载基础。
3.6
基础地理实体数据fundamentalgeo⁃entitydata
基础地理实体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字化描述,按照统一的分类、粒度和精度要求,统一的语义规则、
编码、属性及关系标准化处理,对山体、水体、海洋、水利、交通、建(构)筑物、绿地、院落、行政区单元以及
管理区等对象进行抽象、建模,所生成的一种新型基础测绘产品。
3.7
公共地理实体数据publicgeo⁃entitydata
对山体、水体、水利、交通、行政管理区等框架性的基础地理实体数据脱敏脱密后,进行几何图形和属
性信息的抽象、简约处理,构建的一套面向政府、部门、公共需求的数据集。
3.8
联动更新linkageupdating
通过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共享交互功能,实现省市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生产组织
模式。
3.9
变化发现detectingchanges
通过影像、矢量等多源数据的对比分析方法,以确定发生变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或变化区域。
4总则
4.1基本要求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数据基本要求如下:
a)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生产应采用省市县分工协作、数据共享交互的方式;
b)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更新和维护应采用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方法,并建立动态维护机制;
c)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生产宜采用离线和在线相结合的交互方式;
d)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数据的在线交互方式应基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交互的数据
应受控管理;
e)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生产应以公共地理实体为索引,分别建立与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和
基础地理实体的关联关系,通过变化发现实现省市县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信息实时互推与相互补
充的生产组织模式。
4.2技术指标
4.2.1时空基准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数据时空基准要求如下:
a)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b)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c)时间基准宜采用公元纪年和北京时间;
d)地图投影应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º分带。
2
DB32/T4738—2024
4.2.2几何精度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数据几何精度要求如下:
a)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数据几何精度应与源数据精度保持一致;
b)公共地理实体数据应进行脱密处理,脱密处理的要求见《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
的规定》;公共地理实体的图形表达应采用简约的示意图形,具体要求见附录A。
4.2.3属性精度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数据的属性要求如下:
a)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与代码应符合GB/T13923的规定,基础地理实体的分类与代码见
《江苏省基础地理实体分类、粒度及精度基本要求(试行)》的规定,其他属性应符合各级测绘地
理信息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规范要求;
b)公共地理实体的分类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实体分类代码见《江苏省基础地理实体分类、粒度及
精度基本要求(试行)》的规定,无细分实体的分类代码取其上一级分类代码,属性项的定义可在
GB/T37118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属性项扩展的内容见《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
(试行)》。
4.2.4数据组织与格式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数据组织结构与格式要求如下:
a)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数据组织按空间区域范围,可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分区;分区
可以按政区、经纬度、图幅等多种方式划分;数据格式应满足省市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需要;
b)公共地理实体数据可按照GB/T37118的要求进行组织,采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通用格式进行
存储。
4.2.5数据的逻辑一致性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数据逻辑一致性要求如下:
a)应正确反映各要素的分布特点及密度特征;
b)线段相交处无悬挂,面状区域应封闭;
c)同一图层面状区域无重叠;
d)方向性要素的数字化方向应正确;
e)需连通的地物应保持连通;
f)数据间拓扑关系处理应正确;
g)更新数据与未变化数据的逻辑关系应保持一致。
4.2.6数据的完备性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数据完备性要求如下:
a)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表现粒度应规范、合理,不应存在数据冗余和数据遗漏;
b)公共地理实体数据的分类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3
DB32/T4738—2024
4.3数据共享交互
4.3.1数据内容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数据内容分离线交互数据和在线交互数据两种,具体数据内容
如下:
a)离线交互数据包括省市县各级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和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并包括对应的元
数据;
b)在线交互数据包括公共地理实体数据、公共地理实体元数据(见附录B)、变化信息以及其他可
用于在线交互的地理信息数据。
4.3.2数据基底
数据基底要求如下:
a)省市县联动更新的数据基底可采用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或公共地理实体数据;
b)省市县级统筹构建一套公共地理实体数据,以满足省市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线联动更新
需求。
4.3.3共享交互
共享交互要求如下:
a)应基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联动更新的在线共享交互;
b)在线交互宜采用公共地理实体数据库为基底数据,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联动更新的数据申请、交
互、浏览、分析统计等功能;
c)公共地理实体数据应部署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
d)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用离线分布部署的方式,通过离线方式进行共享交互。
4.3.4更新机制
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机制要求如下:
a)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行政区划、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及大型桥梁、水利设施等重要基础地理
信息按实时、月度、季度、半年等多种周期方式相结合进行更新,其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按照
GB/T14268的规定采用动态更新和定期更新相结合的方式;
b)公共地理实体数据宜按年度更新。
5技术方法
5.1任务分工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应以地理实体为索引,采用变化信息驱动的省市县联动更新模式组织
生产。
各级生产单位具体任务分工如下:
a)省级基础测绘承担单位负责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更新及数据库建设和全省年度变化信
息提取,建设全省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库和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并研发省市县联动
更新共享交互功能,按年度将变化区域和变化数据推送至市县;
b)市县级基础测绘承担单位负责市县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负责接收省级推送的变化区域,
进行本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并及时将市县的变化区域和变化信息推送至省级;
4
DB32/T4738—2024
c)省级基础测绘承担单位负责用于在线交互的公共地理实体数据库建设和维护,并将其作为地理
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共享交互功能的基底数据;按照附录A的分级要求,市县可以在公共地理
实体基底数据上进行补充,共同维护公共地理实体数据库;通过变化信息,及时更新本级基础地
理信息要素数据库或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以维持本级基础测绘成果的现势性。
5.2数据库建设
5.2.1离线交互数据库建设
离线交互数据库建设要求如下:
a)省市县各级基础测绘生产单位应按照国家或省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规范要求,
建设本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其元数据库;
b)应基于省级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市县级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
据库建设本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及其元数据库。
5.2.2在线交互数据库建设
在线交互的数据库建设要求如下:
a)在线交互的数据库主要有公共地理实体数据库及其元数据库;
b)在线交互的省市县联动更新的公共地理实体分类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元数据满足附录B的
要求。根据省市县联动的实际需要,可在附录A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增加分类;增加和扩充的
内容见GB/T35764和《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的要求,同时应满足国家新
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技术文件的要求;
c)线交互的数据库应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包括在线错误修复和数据版本控制。
5.3变化发现
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的变化发现要求如下:
a)省级基础测绘承担单位结合省级基础测绘生产,采用专题矢量信息对比、周期性遥感影像信息
智能化提取和解译等技术手段确定变化范围或变化信息;
b)市县级基础测绘承担单位,根据联动更新周期的要求,可综合采用行业部门专题信息收集、责任
网格巡视、周期性遥感影像比对分析等方式,也可采用基础测绘、竣工验收等项目数据整合方
法,确定变化区域或变化信息;
c)变化发现的信息应及时推送至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满足省市县基础地理信息联动更新共享
交换需要。
5.4共享交互功能建设
共享交互功能建设要求如下:
a)省级基础测绘生产单位负责基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共享交互功能,向市县基础测绘生
产单位在线推送变化发现的区域或信息;
b)共享交互功能应具备坐标转换、数据浏览、联动更新、专题制图、统计分析等功能,支持多种数据
格式的交互以及数据服务,并根据普适化应用需求和技术发展,适时进行迭代升级;
c)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开展个性化功能、服务应用等方面的定制开发。
5
DB32/T4738—2024
6质量控制
6.1质量控制要求
质量控制要求如下:
a)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检查与验收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依次通过生产单位作业部
门的一级检查、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二级检查和生产委托方的验收检验;
b)公共地理实体的数据质量应通过两级检查;
c)一级检查比例为100%,对于检查出的问题、错误,修改后应进行复查;
d)二级检查应对单位成果进行评定并编写检查报告;
e)提交产品验收的项目应符合项目设计书的要求;
f)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属性精度、完整性、逻辑一致性等质量检查应符合GB/T18316的规定;
g)数学基础、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地理精度等质量检查应符合GB/T24356
的规定。
6.2质量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要求如下:
a)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级联动更新的策划、统筹实施和资源共享;
b)负责基础地理信息省市县联动更新管理和实施的人员应具备相应业务能力;
c)建立有效的省市县联动更新质量管理机制;
d)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和服务质量应采用年度监督机制。
7成果管理和分发
应根据公开和未公开(含内部使用、保密)的不同性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的规定进行基础地理信息
联动更新成果管理。成果经过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归档,同时做好相关保密和分发工作。
6
DB32/T4738—202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21229-2007 声学 风道末端装置、末端单元、风道闸门和阀噪声声功率级的混响室测定 2007-11-14
- GB/T 21202-2007 数字式多功能黑白静电复印(打印)设备 2007-11-14
- GB/T 21231-2007 声学 小型通风装置辐射空气噪声的测量方法 2007-11-14
- GB/T 21227-2007 交流损耗测量 Cu/Nb-Ti多丝复合线磁滞损耗的磁强计测量法 2007-11-14
- GB/T 21203-2007 信息技术 办公设备 复印机有效复印速率的测量方法 2007-11-14
- GB/T 21201-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双组分显影剂 2007-11-14
- GB/T 21199-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单组分显影剂 2007-11-14
- GB/T 21200-2007 激光打印机干式双组分显影剂用色调剂 2007-11-14
- GB/T 21228.1-2007 声学 表面声散射特性 第1部分:混响室无规入射声散射系数测量 2007-11-14
- GB/T 21232-2007 声学 办公室和车间内声屏障控制噪声的指南 200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