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31/T 045-2023 工贸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
DB1331/T 045-2023 "Workplace safety standardization +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level evalu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局
- 起草人:
- 高燕、校贝贝、林德茂、田占超、孙爱敏、曾宪辉、杜双芹、王秀丽、朱钊、祁玉玲、习金盼、刘辰、王宏鸣
- 出版信息:
- 页数:5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20.25
CCSP15
DB1331
雄安新区地方标准
DB1331/T045—2023
工贸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
2023-07-12发布2023-08-01实施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局发布
DB1331/T04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局提出和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燕、校贝贝、林德茂、田占超、孙爱敏、曾宪辉、杜双芹、王秀丽、朱钊、
祁玉玲、习金盼、刘辰、王宏鸣。
I
DB1331/T045—2023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雄安新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具体要求、评定达标
系数、达标等级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雄安新区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型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
双重预防机制”创建、运行和等级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15603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1794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15499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38315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应用导则
GB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所有部分)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GB55036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GB/T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1
DB1331/T045—2023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AQ/T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AQ/T900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3000)和《工贸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创建运行指南》界
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一般要求
4.1“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工作应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和评定机构外部评定相结
合的方式,企业自主评定后可申请外部评定。
4.2“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工作根据评定细则,采取资料核对、现场查证等方
法,逐项进行评定。
5评定指标
“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分为8个要素,分别为:目标管理、制度化管理、教
育培训、现场管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和隐患管理、持续改进,各评定要
素下设具体评定条款。
6评定方法
6.1抽样原则
6.1.1自主评定
自主评定要对全部要素进行全覆盖评定。
6.1.2外部评定
6.1.2.1外部评定应按第4章随机抽样。
6.1.2.2基础管理要求指标抽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覆盖各种管理文件;
b)记录、台账、档案每类实际数量小于等于10个时,全部抽取;每类实际数量大于10个时,抽
取数量不小于其总数的10%,且不能小于10个;
c)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和安全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抽样比例,在册人数小于等于10人时,全部抽
取;在册人数大于10人时,抽取数量不少于在册人数的10%,且大于10人,并涵盖主要负责人、分管
2
DB1331/T045—2023
安全的负责人、管理层、员工层等各个层级人员。
6.1.2.3现场安全技术要求指标抽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现场员工“三违”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抽样比例,现场人数小于等于10人时,全部抽取;
现场人数大于10人,抽取数量不小于现场人数的10%,且不能小于10人;
b)设备设施抽取覆盖不同类型。同一类设备设施应根据其拥有量(H)按下列要求进行抽取:
1)H<10,全部抽取;
2)10≤H<100,抽取10台(套);
3)100≤H<500,抽取10%;
4)500≤H<1000,抽取50台(套);
5)H≥1000,抽取5%。
c)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全部抽取。
6.2评定条款设定
6.2.1评定条款应分为基本条款和否决条款。
6.2.2评定条款不符合要求时可能导致下列情况发生的,则该条款设为否决条款:
a)未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
b)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取证;
c)存在未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
6.2.3基本条款只扣除该条款应得分值,条款应得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
6.3评分方法
6.3.1“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满分设为1000分。
6.3.2各要素分值分布见表1。
表1各要素分值分布一览表
单位为分
要素目标制度化教育现场风险分级管控应急事故持续
合计
名称管理管理培训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管理改进
分值6010010035020010050501000
6.3.3现场管理要素设备设施管理部分中“专用设备(一)至(三)”分别列举了塑料行业、机械
行业和其他行业三类专用设备,每类专用设备均为30分,参评企业根据各自生产性质选择一类进行评
定,其他类别不再评定、分数不计入总分。
6.3.4“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分值计算见公式1.
考核评分实际得分总计
考评得分100(1)
1000空项考评分数之和
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3
DB1331/T045—2023
7等级评定
7.1评定等级划分
7.1.1评定等级分为良好、合格、不合格,良好为最高。
7.1.2定级分值划分:良好(总分≥80分);合格(总分≥70分)且“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和“现场管理”要素得分率均不低于60分;不合格(<70分)。凡评审等级为合格、良好的企
业,一律视同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双重预防机制验收合格。
7.2评定等级管理
7.2.1“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有效期为3年。
7.2.2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的企业,在评定有效期内发生下列行为的,
撤消其安全生产等级:
a)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
b)连续12个月内发生总计重伤3人及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00万元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的;
c)发生造成重大社会不良影响事件的;
d)瞒报、谎报、迟报、漏报生产安全事故的;
e)被列入安全生产失信惩戒名单的;
f)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标准化等级的;
g)行政许可证照注销、吊销、撤销的,或者不再从事相关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h)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的;
i)未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情节严重的。
7.2.3被撤消“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评定等级的企业,自被撤消资格之日起满一年方
可重新评定。
8评定内容
8.1目标管理
8.1.1企业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具体指标,制定考核办法,定期进行
考核。
8.1.2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或成立安委会),成员应涵盖主要负责人、安全管人员以及
各部门负责人等,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8.1.3依据相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投入项目应符合要求,
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
4
DB1331/T045—2023
8.1.4企业使用与综合监管平台端口连接的安全信息化平台系统,上传并定期更新相关资料,实现
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监督。
8.1.5企业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8.2制度化管理
8.2.1建立法律法规标准数据库,及时更新,转化为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8.2.2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经主要负责人签发,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
8.2.3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经主要负责人签发,并发放至各部门进行落实。
8.2.4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内容应结合企业实际,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及
时检查操作规程落实情况。
8.2.5明确文档管理部门的职责、流程、形式、权限等内容,规范档案的收集、归档程序和方法,
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8.2.6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制度文件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修订相关文件。
8.3安全教育培训
8.3.1企业应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依据培训计划开展各项培训,建立“一人
一档”和专项安全培训档案。
8.3.2培训对象应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相关方及
其他从业人员。
8.4现场管理
8.4.1从业人员应熟知所在岗位的安全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应急处置等知
识,满足岗位资质要求,杜绝现场“三违”现象,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相关方应纳入企业
内部管理。
8.4.2企业应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账,对新改扩建项目工程按照“三
同时”要求进行管理,企业内的特种设备、专用设备、燃气设施、工业梯台、变配电设备设施等应符合
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检维修,报废设备及时处理。
8.4.3现场应实行定置管理,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厂区内安全出口和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依据
GB50036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厂区内的建(构)筑物设置防雷设施,定期进行防雷检测;
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储存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一般仓库内电气、消防、货物摆放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企
业应当在有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上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企业应在厂区和车间出
入口或公告栏设置主要安全风险公告栏、安全风险分布图。
8.4.4危险作业严格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制定作业方案,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
8.5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5
DB1331/T045—2023
8.5.1对企业开展风险因素全面辨识,采用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进行分级,制定管控措施,对重大
危险源进行辨识,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直接判定重大风险。
8.5.2企业应每三年至少开展一次风险因素全面辨识,根据辨识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管控信息台账
(清单)。
8.5.3依据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开展事故隐患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级治理,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将事故隐患整改验收情况进行登记。
8.6应急管理
8.6.1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按规定编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定期开展演练。
8.6.2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8.6.3应急演练或事故救援结束后,应开展应急能力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修订应急预案、调整应急
物资。
8.7事故和隐患管理
8.7.1企业至少每月进行对隐患排査治理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并将隐患排査治理情况向从业人
员通报,运用信息化平台定期上报事故隐患,建立隐患治理信息台账。
8.7.2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主要负责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按
照事故上报流程进行事故上报,事故救援结束后妥善处置现场,积极配合调查,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档案
和管理台账。
8.8持续改进
8.8.1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由主要负责人主持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的
自评,自评结果应形成自评报告并按时通过监管信息系统向主管部门提交自评报告,将自评结果向从业
人员进行通报,自评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风险管控动态评估,或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
即开展评估,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8.8.2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形成整改记录,依据风险动态评估报告中
工作建议,完善各类风险管控措施,修改风险管控信息台账。
9评定细则
9.1“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否决条款见附录A。
9.2目标管理评定内容细则见附录B
9.3制度化管理评定内容细则见附录C
9.4教育培训评定内容细则见附录D
9.5现场管理评定内容细则见附录E
6
DB1331/T045—2023
9.6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评定内容细则见附录F
9.7应急管理评定内容细则见附录G
9.8事故和隐患管理评定内容细则见附录H
9.9持续改进内容细则见附录I
7
DB1331/T045—202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否决条款
A.1规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级评定否决条款
序号评定内容评定标准对应评定细则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
1附录B1.2
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为否决项。
未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或双重预防机制未运行的,为否
2企业应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并持续运行。附录F4.1
决项。
重大事故隐患未整改前,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
3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重大事故隐患未整改的,为否决项。附录F4.3
关设备、设施。
8
DB1331/T045—202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目标管理评定内容细则
表B.1给出了目标管理评定内容细则,总分为50分。
表B.1目标管理评定内容细则
二级要素评分内容评估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标准自评/评审描述实得分值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
1.制定目标内容包含不全,每缺一项扣2分。
1.1.1目标生产目标,目标应包含:事故伤亡率、隐患排查
62.无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不得分;安全
制定率、事故隐患整改合格率、安全培训率和培训合
生产目标和指标未经正式发布生效的,不得分。
格率等。
1.1安全生
产目标(101.按照企业各职能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所承1.未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为各职能部门的工
分)担的职能和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将年度安全生作控制指标,每缺一个部门扣2分。
1.1.2目标
产目标分解为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控制指标。42.未制定考核办法的,不得分。
分解与考核
2.制定考核办法,根据考核情况及时调整安全生3.每年未对各部门安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产目标和指标,考核和调整应形成记录。的,每缺一个部门扣1分。
1.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明确安全领导小组1.未设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的,未以文件等形式
(安委会)成员及其职责、企业安全主管领导、正式发布的,不得分。
安委会会议制度和要求等,以文件形式确定。2.安全领导小组(安委会)未包括主要负责人、
1.2机构设1.2.1安全
2.安全领导小组(安委会)对本企业安全生产重2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其他负责人、各
置(10分)领导小组
要事项进行决策和协调管理;由主要负责人、分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不得分。
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其他负责人、各职3.主要负责人未担任安全领导小组(安委会)组
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组长由主要负责人担任。长的,不得分。
9
DB1331/T045—2023
表B.1目标管理评定内容细则(续)
二级要素评分内容评估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标准自评/评审描述实得分值
1.未按规定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的,
每缺少一次会议记录,扣1分;
1.安全领导小组(安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
2.未跟踪上次会议工作要求的落实情
全例会或专题会,形成会议纪要并保存。
1.2机构设1.2.2安委况的或未制订新的工作要求的,扣2
2.会议应协调解决安全相关问题;年底或年初4
置(10分)会会议分;有未完成项且无整改措施或调整
会议应审议年度安全工作总结并提出下一年度
计划的,每项扣1分;未进行年度总
安全工作要求。
结、未安排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的,扣
2分。
1.按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1.未按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
员,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安全管理人员,未以文件形式进行任
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命的,不得分。
1.2.3安全
1.2机构设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2.设置或配备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分。
管理机构及4
置(10分)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
人员配备
2.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
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为
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否决项。
1.3安全生企业应依据相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结合未制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的,不
1.3.1安全
产投入(15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使用计4得分;使用计划未经主要负责人批准
费用提取
分)划应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的,不得分。
10
DB1331/T045—2023
表B.1目标管理评定内容细则(续)
二级要素评分内容评估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标准自评/评审描述实得分值
1.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包含以下方面:
(一)购置购建、更新改造、检测检验、检定校
准、运行维护安全防护和紧急避险设施、设备支
出[不含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以下简称“三同时”)规定投入的安全设施、
设备];(二)购置、开发、推广应用、更新升
级、运行维护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软件、网络安
全、技术支出;(三)配备、更新、维护、保养
1.有超范围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扣2
1.3安全生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四)
1.3.2安全分。
产投入(15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含建设应急救援队伍所6
投入项目2.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和使用记录
分)需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方面)、安全
不全的,每缺一项扣2分。
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
的奖励支出;(五)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承运人
责任险等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法定保险支出;
(六)安全生产检查检测、评估评价(不含新建、
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评审、咨询、标准
化建设、应急预案制修订、应急演练支出;(七)
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
2.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留存安全生产费
用使用记录。
11
DB1331/T045—2023
表B.1目标管理评定内容细则(续)
二级要素评分内容评估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标准自评/评审描述实得分值
1.3安全生
1.3.3工伤未缴纳工伤保险的,不得分;每漏缴一
产投入(15按照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5
保险缴纳人扣1分。
分)
1.4.1信息企业使用与综合监管端口连接的安全信息化平企业未使用与综合监管端口连接的安
4
化平台建设台,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全信息化平台的,不得分。
1.4安全信
息化建设1.综合监管信息平台电子信息台账上
(10分)1.4.2信息1.上传安全管理电子档案,并进行更新和维护。传不全的,每缺一项扣2分。
6
化平台使用2.定期上传事故隐患排查和整理信息。2.双重预防机制模块出现亮灯警报,每
条亮灯警报扣2分。
1.5.1安全企业应成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小组,确立安全理
未成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小组的,不得
文化建设实念及行为准则,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循序渐进,2
分;未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的不得分。
施方案不断创新和提升。
1.5安全文
化建设(5
分)
1.5.2安全企业应依据AQ/T9004要求,制定企业安全文化企业未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的
文化建设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依据工作方案开展安全文化3不得分,每少一次扣1分;开展活动不
动实施建设工作。符合AQ/T9004的规定的,每项扣1分。
12
DB1331/T045—2023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制度化管理评定内容细则
表C.1给出了制度化管理评定内容细则,总分为100分。
表C.1制度化管理评定内容细则
二级要素评分内容评估标准标准分值评分标准自评/评审描述实得分值
1.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缺少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要求,每
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应包含识别、获缺少一项扣1分。
2.1.1法律取、评审、更新等环节要求。2.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的,不得
4
法规识别2.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和文本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文本或电子版
数据库,定期向从业人员发布清单,建立相应渠的不全,每缺少一项扣1分;法律法规清单发现
2.1法规标
道,使其易于获取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文本。有作废或过期的,每项扣1分。
准(10分)
1.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
1.存在制度和操作规程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
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企业的制度、操作规程。
2.1.2合规规、标准规范的,每项扣2分。
2.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纸质版6
性转化2.法律法规文件(纸质版或电子版)未发放,每
或电子版)传达给从业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
缺少一个部门扣2分。
到位。
1.未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未以文件形式
2.2全员安发布生效的,不得分;每缺一人安全职责的,扣
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经主要负责
全生产责2.2.1其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26703-2011 皮鞋跟面耐磨性能试验方法 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 2011-06-16
- GB/T 26707-2011 手表和怀表 时针、分针和秒针的配合直径 2011-06-16
- GB/T 26709-2011 太阳能热水器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2011-06-16
- GB/T 26710-2011 玩具安全 年龄警告图标 2011-06-16
- GB/T 26702-2011 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测定 2011-06-16
- GB/T 26705-2011 轻型印刷纸 2011-06-16
- GB/T 26701-2011 模型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2011-06-16
- GB/T 26708-2011 双向拉伸聚丙烯激光全息防伪膜 2011-06-16
- GB/T 26704-2011 铅笔 2011-06-16
- GB/T 26706-2011 软体家具 棕纤维弹性床垫 201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