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422.3-1997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GB/T 16422.3-1997 Plastics—Methods of exposure to laboratory light sources—Part 3:Fluorescent UV lamp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6422.3-2022 |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422.3-199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7-09-09
实施日期
1998-0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老化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化学工业部合成材料研究院
起草人:
朱福海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83.080.01

G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422.3一1997

eqvISO4892-3:199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Plastics-Methodsofexposuretolaboratorylightsources-

Part3:FluorescentUVlamps

1997一09一09发布1998一02一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16422.3一1997

前西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4892-3:1994a塑料一暴露于实验室光源的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本标准与ISO4892-3:1994的技术项目要求完全相同。

部分章节作了必要的编辑性修改与增补。例如:ISO4892-3中5.5标题为“潮湿暴露”,本标准为

供“湿装置”;术语定义中本标准增加了3.4条(冷凝暴露)。技术上细小差异为:ISO4892-3中7.2暴露

方式1,推荐辐照暴露4h后冷凝暴露4h.本标准推荐辐照暴露4h或8h后冷凝暴露4h,辐照暴露时

间长有利于模拟夏季,缩短总的试验时间,尽快获得老化结果。

本标准是GB/T16422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系列标准由下列四部

分组成: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氮弧灯;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为国家标准第一版本。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老化试验方法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合成材料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福海。

cs/T16422.3一1997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各国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订

工作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进行。对技术委员会设立的项目感兴趣的成员团体都有权派代表参加该技

术委员会。政府或非政府国际组织,经与ISO联系也可参加此工作。ISO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在各项电工技术标准化项目上密切合作。

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分发至各成员团体表决,要求至少有75%的成员团体投赞成

票,方能作为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4892-3是由ISO/TC61塑料技术委员会SC6分会制定的。

ISO4892-3;1994与该项标准的其他部分一起,取消和代替ISO4892:1981.

ISO4892以塑《料—暴露于实验室光源的方法》为总标题,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氮弧灯光源;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4892的本部分的附录A仅提供作为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GB/T16422.3一1997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eqvISO4892-3:1994

Plastics-Methodsofexposuretolaboratorylightsources-

Part3:FluorescentUVlamp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暴露于不同类型荧光紫外灯气候箱的试验方法。通则在GB/T16422.1中给出。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9344-88塑料氛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neqISO4892-2:1994)

GB/T15596-1995塑料曝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源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

(eqvISO4582:1980)

GB/T16422.1-1996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eqvISO4892-1:1994)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荧光紫外灯:发射400nm以下紫外光的能量至少占总输出光能80%的荧光灯。

3.21型荧光紫外灯:发射300nm以下的光能低于总输出光能2%的一种荧光紫外灯。通常称为UV-

A灯。

3.31型荧光紫外灯:发射300nm以下的光能大于总输出光能10%的一种荧光紫外灯。通常称为

UV-B灯。

3.4冷凝暴露:试样表面经规定的辐照时间后转入模拟夜间的无辐照状态,此时试样表面仍受暴露室

内热空气和水蒸气的饱和混合物加热作用,而试样背面继续受到周围空间的空气冷却,形成试样表面凝

露的暴露状态。

总则

4.1在控制环境条件的荧光紫外灯气候箱中进行试样的暴露试验。有几种不同型号的灯(见3.1-

3.3)。推荐采用UV-A灯或UV-A组合灯。如采用不同光谱组合灯时,应保证试样表面所受的光谱辐照

均匀,即应使试样围绕灯列连续移位。

4.2荧光紫外灯使用一种低压汞弧激发荧光物质而发射出紫外光,它能在较窄的波长区间产生连续光

谱,通常只有一个波峰。其光谱分布是由荧光物质的发射光谱和玻璃的紫外透过性决定的。这种灯一般

是使试样在某一局限光谱范围内的紫外光辐照下进行试验用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