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312-2015 毛皮和皮革 材质鉴别通用方法

DB13/T 2312-2015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2312-2015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5-12-25
实施日期
2016-02-01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59-010

Y4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312—2015

毛皮和皮革材质鉴别通用方法

Generalmethodsforcommonleatherandfurmaterialidentification

2015-12-25发布2016-02-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31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辛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皮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皮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辛集圣翔裘

革制品有限公司、辛集市宏翼裘革有限公司、辛集市双星皮草有限公司、辛集市华信皮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畅、金志毅、谢卫华、王宝琴、王旭、张天翼、戴瑞丰、张立伟、李志英、

王永利、张钰钰、方晓圆。

I

DB13/T2312—2015

引言

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对常见毛皮皮革产品按材质进行了分类,然而尚未有国家或行业标准提供具体

的鉴别方法,为建立系统的毛皮皮革材质鉴别方法,便于相关方使用,特制定本标准。

II

DB13/T2312—2015

毛皮和皮革材质鉴别通用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皮和皮革材质鉴别的通用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毛皮和皮革产品材质的鉴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B/T1261毛皮工业术语

QB/T2262皮革工业术语

QB/T2288移膜皮革

3原理

符合要求的鉴别人员对样品的外观特征进行感官检验,或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

进行观测,比对实物样品和标准规定,鉴别样品的材质。

4人员

毛皮皮革材质鉴别能力是以经验为主的技能,鉴别人员应从事皮革毛皮及其制品相关检测工作3年

以上并经过专业培训,鉴别应由3名或3名以上的鉴别人员完成。

5仪器与工具

5.1实物样品,常见的皮革毛皮样品。

5.2放大镜,5~10倍。

5.3生物显微镜,20~200倍。

6鉴别步骤

6.1感官鉴别

——外观特征明显的样品,通过感官检验了解样品的特征,对其材质进行鉴别,常见皮革毛皮外观

特征详见附录A、附录B;

——难以通过外观特征确定具体材质的皮革毛皮样品,可通过感官检验,缩小样品的可能范围,以

待进一步确认。

6.2标准实物样品、样照比对

1

DB13/T2312—2015

感官检验难以确定的样品,将样品与标准实物样品、样照进行比对,鉴别毛皮皮革的材质。

6.3显微结构观察

6.1、6.2无法确定的样品,通过显微镜对样品的皮纤维或毛纤维结构进行观察与标准样品或样照进

行显微结构比对,确定样品材质。易混淆毛皮皮革外观特征方法见附录C;移膜皮革通过该方法进行鉴

别,移膜皮革特征详见附录D。

7鉴别结果

7.12/3以上鉴别人员一致确定的样品属性为鉴别结果。

7.2样品名称标注应符合QB/T1261、QB/T2262、QB/T2288等相关标准规定,有工业标准名称的应

以工业标准名称为准,无详细分类要求、难以细分的样品以大类名称标注。

8检测报告

8.1采用的标准名称及代号;

8.2样品的名称、货号及厂家;

8.3检测中出现的偏离本标准的现象;

8.4检测结果;

8.5检测人员以及检测日期。

2

DB13/T2312—2015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常见毛皮、皮革产品外观特征描述

A.1毛皮产品外观特征描述见表A.1。

表A.1

种类特征描述

普通家兔毛被手感柔软有弹性,其毛被由柔软的绒毛、坚硬的针毛组成,毛纤维长度约为2.5cm;毛

普通

被整体具有较为明显的方向性,从头至尾为顺毛方向。家兔毛皮的皮板较薄,纤维编织松散,强度较

家兔

差。皮板对毛被的附着力也较差,容易掉毛。

长毛兔属于家兔,全身毛被洁白、松软、浓密。长毛兔的毛被由针毛、绒毛和两型毛组成,其绒毛呈

波浪形弯曲,长度为5cm~15cm,细度为12μm~15μm,一般约占毛被总量的85%~90%;其针毛

直、硬、光滑、无弯曲,长度可达10cm~17cm,细度为5μm~120μm,一般占毛被总量的5%~10%,

长毛兔

少数可达15%以上;两型毛纤维的上半段平直,无卷曲,髓质层发达,具有针毛特征,纤维下半段则

较细,有不规则的卷曲,只有单排髓细胞组成,具有绒毛特征,这种毛的含量较少,一般仅占毛被的

1%~5%。

獭兔属于家兔,毛皮毛绒丰厚,滑爽平整,其特征可用“短、细、密、平、美、牢”来概括,“短”

是指毛纤维短,通常约为1.4cm~2.2cm;“细”是指毛纤维细、针毛含量少,绒毛横断面直径仅为

16μm~18μm;“密”是指单位面积内的毛纤维根数多,獭兔毛皮1cm2内毛纤维的数量应该在1万

獭兔

根以上;“平”是指毛纤维长短一致、整齐均匀,表面看起来十分平整;“美”是指毛色类型很多,

且毛色纯正、色泽光润,毛质柔软而富有弹性;“牢”是指毛纤维与皮板之间的附着性良好,绒毛不

易脱落。

青紫蓝兔属于家兔,毛被蓝灰色,每根针毛纤维自基部向上分为5段,即深灰色-乳白色-珠灰色-

青紫蓝

雪白色-黑色,在微风吹动下,其被毛呈现漩涡。耳尖及尾面黑色,眼圈、尾底及腹部白色,腹毛基

部淡灰色。其毛被也分为针毛和绒毛,针毛的长度约为3.5cm~4.0cm,绒毛长度约为2.0cm。

草兔背毛颜色为黄褐色至赤褐色,从脊背至腹部颜色逐渐变浅,腹部白色;草兔毛被有针毛和绒毛组

成,针毛基部白色,向上逐渐变灰变粗,再向上变为白色粗针,尖部为黑色,整个针毛呈节状;绒毛

草兔

基部青灰,尖部变为淡灰色。针毛长度约4.0cm,绒毛长度约为2.5cm。草兔皮板较薄,纤维编织松

散,强度不高。

狸子的毛皮具有多种颜色,依产区和品质可分为“南”、“北”两路,南狸子皮产于华南、华中、华

东各地,针毛较短平顺,被毛多呈浅黄色,棕黑色花纹斑点明显、清晰、颜色鲜艳,色泽光润。尾毛

狸子浅黄色,具有棕黑色半环。北狸子皮毛被为棕褐色或黄棕色,斑点较隐暗模糊。北狸子皮毛长绒厚,

御寒性强,南狸子皮则毛皮颜色鲜艳,以美观著称。狸子毛皮脊背处有鬃毛,毛硬度较高,逆毛轻推

时有“呛手”的感觉。

3

DB13/T2312—2015

表1(续)

种类特征描述

绵羊皮的乳头层厚度与网状层基本相同,各占1/2。由于毛束、脂腺、汗腺及竖毛肌的数量繁多,网状

层的胶原纤维束较细,编织疏松,织角小,多为平行结构,毛孔小、乳突不明显,因此绵羊皮质地柔

软,延伸性大,手感软滑、丰满,粒面细致,皮表面纹理清晰美观,但强度较低。绵羊皮的毛孔细小

呈扁圆形,由几根毛孔构成一组,呈横排状排列,毛孔清晰,分布均匀。

绵羊绵羊毛皮的皮板厚实,毛被细密,手感丰满光滑,通常毛纤维的粗细程度比较一致,毛纤维的粗细为

15μm~25μm,毛密度为2500~7900根/cm2。绵羊毛鳞片多呈环状,每个鳞片形成一个环套,套在毛

干周围,一个鳞片的根部由另一个鳞片的稍部覆盖。粗毛多呈瓦状和龟裂状。细毛羊的鳞片密度约为

80~110个/mm,粗毛在在50个/mm左右。鳞片厚度约为0.5μm~1μm,开张角较大。截面多为椭圆形。

羔皮毛被短而细,通常有自然弯曲的花纹,花纹美观,皮板薄而轻,张福较小。

山羊皮乳头层约占真皮层的1/4。山羊皮革乳头层胶原纤维较细,其编织因毛囊、腺体的存在而显得疏

松,但真皮的表面胶原纤维束极细小,编织非常紧密,从而形成光滑的粒面。网状层胶原纤维束较乳

羊头层粗大,纵横交错,编织较紧密,使山羊皮比较结实,但不及牛皮和猪皮。山羊皮粗毛孔多以三根

为一组呈“一”字形或“品”字形排列,细毛孔也成组分布另外组成“一”字型排列,两组毛孔上下

山羊

交错,形若鱼鳞。

山羊毛皮的毛纤维有粗毛和绒毛两种,粗毛直径在80μm~110μm之间,而绒毛则非常细,一般在15μm

左右,长度一般为35mm~45mm。山羊绒毛鳞片边缘光滑,类似环状包覆于毛干,覆盖间距比羊毛大,

鳞片密度为60~80个/mm,鳞片较薄,紧抱于毛干,开张角较小,横截面多为规则圆形。

滩羊属于绵羊。滩羊皮的羔皮毛色洁白,光泽好,毛长一般在70mm以上,有5~7个呈波浪形弯曲的

滩羊花穗,形成美丽的花案,毛皮轻盈柔软。皮板质地坚韧、柔软均匀。成年的滩羊皮毛股增长,花穗散

开。

湖羊属于绵羊。湖羊羔皮(小湖羊皮)最具特色,毛细软,无绒毛,毛根发硬,有弹性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