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3075-2016 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 3075-2016 High-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interoperability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基本信息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16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3.040.20
M33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75-2016
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Interconnectiontechniquerequirementsandtestspecificationfor
precisiontimesynchronization
2016-04-05发布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75-2016
目次
一、十II
.....................................................................................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雜i吾...................................................................................1
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应用场景和接口类型....................................................3
4.1互通应用场景........................................................................3
4.2互通接口类型........................................................................5
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技术要求..............................................................5
5.1基于PTP以太接口互通要求..........................................................5
5.2基于1PPS+TOD接口互通要求..........................................................9
5.3基于域间OTUK接口互通要求........................................................10
5.4互通性能要求........................................................................11
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测试方法.............................................................12
6.1基于PTP以太接口互通测试方法......................................................12
6.2基于1PPS+TOD接口互通测试方法....................................................14
6.3基于域间OTUK接口互通测试方法....................................................15
YD/T3075-2016
刖m
本标准按照GB/Tl.l-2009给出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是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基础上,结合我国运营商和设备商对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的具体需
求制定而成。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宄院、武汉邮
电科学研宄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柳燕、李晗、何力、段呈昕、王磊、胡昌军、陈朝辉、刘颂、程伟强、李允
博。
YD/T3075-2016
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应用场景和模型,基于PTP以太接口、IPPS+ToD接口和域间OTUk
接口时间同步互通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组建高精度时间同步网的时间同步设备、分组传送网设备、光传送网设备、分组光传
送网设备、PON接入网设备、末端应用设备等各类型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1462-2011光传送网(OTN)接口技术要求
YD/T2375-2011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要求
YD/T2879-2015基于分组网络的同步网技术要求
ITU-TG.7041通用成巾贞规程(Genericframingprocedure(GFP))
IEEE802.3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第三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IEEE
Standardfor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
exchangebetweensystems一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3: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
(CSMA/CD)accessmethodandPhysicalLayerspecifications)
IEEE1588-2008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IEEEStandardforaPrecisionClock
SynchronizationProtocolforNetworkedMeasurementandControlSystems)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1PPS1PulseperSecond秒脉冲
BCBoundaryClock边界时钟
BMCBestMasterClock最佳主时钟
BMCABestMasterClockAlgorithm最佳主时钟算法
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
DADestinationAddress目的地址
ETHEthernetMACLayerNetwork以太网MAC层网络
ETYEthernetPHYLayerNetwork以太网物理层网络
FAFrameAlignment巾贞定位
YD/T3075-2016
FASFrameAlignmentSignal中贞定位单元
FCSFameCheckSequence帧校验序列
FE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
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前向纠错
GCCOGeneralCommunicationChannel通用通信通道
GEGigabitEthernet吉比特以太网
GFPGenericFramingProcedure通用成帧规程
HECHeaderErrorCheck头差错校验
IDIdentity识别号码
IPInternetProtocol因特网协议
LSPLabelSwitchedPath标签交换路径
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
MFASMultiFrameAlignmentSignal复帧定位信号
MTIEMaximumTimeIntervalError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NNINetworktoNetworkInterface网络-网络接口
OHOverhead开销
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
ONU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
OPSOpticalPhysicalSection光物理段
OSCOpticalSupervisoryChannel光监控信道
OSMCOTNSynchronizationMessageChannel光传送网同步信道
OTMOpticalTransportModule光传送模块
OTNOpticalTransportNetwork光传送网
OTUkOpticalChannelTransportUnit光通道传送单元
PLIPayloadLengthIndicator净荷长度指示
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
POTNPacketOpticalTransportNetwork分组光传送网
PTPPrecisionTimeProtocol精确时间同步协议
PWPseudowire伪线
RESReservedforfuture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为将来国际标准预留
SASourceAddress源地址
SMSectionMonitoring段监测
SSMSynchronizationStatusMessage同步状态信息
TCTransparenceClock透明时钟
ToDTimeofDay当前时刻
TYPEType类型域
YD/T3075-2016
UNIUserNetworksinterface用户网络侧接口
UPIUserPayloadIdentifier客户净荷标识符
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
4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应用场景和接口类型
4.1互通应用场景
高精度时间同步网络由作为时间源的时间同步设备、提供时间传送的传送/接入网络、末端应用设备
(如基站)等构成。高精度时间同步互通涉及时间同步设备、分组传送网设备、光传送网设备、分组光
传送网设备、PON接入网设备、末端应用设备等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互通。本标准主要规范不同类型设
备之间、不同管理域之间的域间时间同步互通要求。
不同类型设备之间、不同管理域之间的时间同步互通场景分为以下六种:
a)时间同步设备和传送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互通如图1所示(接口1),通过PTP以太接口或者
IPPS+ToD外同步接口实现时间同步互通。
以太接口:PTP以太带内以太接口:PTP以太
外同步接口:IPPS+ToD外同步接口:IPPS+ToD
图1时间同步设备、传送设备、末端应用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互通场景
b)传送设备和末端应用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互通如图1所示(接口2),通过带内以太接口传送PTP
报文或者IPPS+ToD外同步接口实现时间同步互通。带内以太接口同时传送业务和时间同步。
c)分组传送设备不同子网或管理域之间的时间同步互通如图2所示,两个域的分组传送设备通过互
联的UNI或NNI带内以太接口传送PTP报文实现时间同步互通,或者通过IPPS+ToD外同步接口实现
时间同步互通。通过IPPS+ToD接口互通时,传送设备内部需要进行IPPS+ToD与PTP状态参数之间的
转换和构建,因此该方式不建议采用。
带内以太接口:PTP以太
外同步接口:IPPS+ToD(不建议)
分组传送网域A分组传送网域B
图2分组传送设备不同子网或管理域之间的时间同步互通场景
YD/T3075-2016
d)分组传送设备和OTN/POTN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互通如图3所示。根据OTN/POTN域内通过
OSC或者OTUk开销传送时间同步方式的不同,分组传送设备和OTN/POTN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互通
接口分为以下三种:一是通过互联的带内以太接口传送PTP报文实现时间同步互通,此种互通方式要求
OTN/POTN设备的UNI以太接口支持PTP;二是通过OTN/POTN设备带外以太接口连接分组传送设备
传送PTP报文,实现时间同步互通,带外以太接口不传送业务,只传送时间同步;三是通过IPPS+ToD
外同步接口实现时间同步互通(该方式不建议采用)。
带内以太接口:PTP以太
带外以太接口:PTP以太
外同步接口:IPPS+ToD(不建议)
分组传送网域A光传送网域B
图3分组传送设备
推荐标准
- QC/T 29082-2019 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及台架试验方法 2019-11-11
- QC/T 53-2019 吸粪车 2019-11-11
- QC/T 1108-2019 商用车用气路电磁阀 2019-11-11
- QC/T 829-2019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技术条件 2019-11-11
- QC/T 1109-2019 汽车前照明用调光电机 2019-11-11
- QC/T 1110-2019 汽车柴油机燃油加热装置 2019-11-11
- QC/T 1115-2019 自动变速器(AT)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2019-11-11
- QC/T 1113-2019 汽车气压制动系统用快插接头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2019-11-11
- QC/T 568-2019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及台架试验方法 2019-11-11
- QC/T 1114-2019 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总成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