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526-2015 旅游强县(市、区)评定规程

DB34/T 2526-2015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526-2015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11-10
实施日期
2015-12-10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化规定了旅游强县(市、区)的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域范围内的所有行政县(市、区)。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旅游局、安徽师范大学、宣城市旅游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锐澄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杨龙、苏勤、杨晓忠、杨兴柱、夏红兵、阮文武、尹寿兵、刘巍嵩、吴成佳。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A1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526—2015

旅游强县(市、区)评定规程

TheStandardandRatingofAdvancedTouristCounty

文稿版次选择

2015-11-10发布2015-12-1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52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旅游局、安徽师范大学、宣城市旅游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锐澄企业管

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杨龙、苏勤、杨晓忠、杨兴柱、夏红兵、阮文武、尹寿兵、刘巍嵩、吴成佳。

I

DB34/T2526—2015

旅游强县(市、区)评定规程

1范围

本标准化规定了旅游强县(市、区)的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域范围内的所有行政县(市、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971旅游规划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强县(市、区)Advancedtouristcounty

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主导机制健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良好,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旅

游服务水平较高的县(市、区)。

3.2

优秀旅游乡镇Advancedtouristtown

在乡镇行政区域范围内,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经营、旅游规划、旅游创新等方面

具有突出特点,旅游收入在乡镇经济中占支柱位置的乡镇。

4评定条件

4.1基本条件

4.1.1年旅游总收入、年接待游客总数以及景区门票总收入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全省位居县(市、

区)前列。

4.1.2旅游产业定位明确,扶持旅游政策落实,旅游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旅游专项资金到位,旅游管

理机构健全,形成良好的旅游发展氛围。

4.1.3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成熟,旅游产业链有效延伸,旅游资源保护措施落实。

4.1.4旅游服务水平较高,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4.1.5坚持依法治旅,注重旅游行风建设和旅游教育培训,旅游质量监管与执法机制健全,游客满意

度高。

1

DB34/T2526—2015

4.2必备条件

4.2.1制定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GB/T18971的要求。

4.2.2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300万元;国家和省旅游专项资金支持的旅游项目按期实施,并

确保实施质量。

4.2.34A级及以上的旅游景区(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

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等)2

家以上。

4.2.4发展一批旅游项目和旅游企业,其中亿元以上旅游项目或超亿元营收旅游骨干企业1家以上;

4.2.5建设一批住宿业设施,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以上,拥有旅行社3家以上。

4.2.6发展优秀旅游乡镇3个以上。

4.2.7积极创建全国、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发展一批旅游示范村、特色村。

4.2.8发展一批民宿客栈、乡村酒店或农家乐,其中四星级农家乐10家以上。

4.2.9打造旅游线路2条(含跨境线路)以上,公路等级达二级以上,沿线环境优美,游步道生态环

保、清洁卫生,标识标牌清晰准确,设置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

4.2.10县(市、区)域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无重大旅游投诉案件。

4.2.11县(市、区)域内具备良好的互联网通信环境,重要的景区点、酒店、交通港站、游客咨询中

心等重点区域内有无线网络覆盖。

5评定程序

5.1创建与申报

各县(市、区)依据本标准开展旅游强县(市、区)创建,由县(市、区)政府向所属的省辖市政

府申报并填写旅游强县(市、区)申请表(附件B),经所在省辖市政府初评合格后(省直管县除外),

向省政府提出申请。

5.2验收与公示

省政府委托旅游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组织验收,对验收评审合格的县(市、区),由省政府予以公

示。

5.3命名与复核

对验收合格并经公示无异议的县(市、区)由省政府颁发“安徽省旅游强县(市、区)”标牌,并

给予奖励。对旅游强县(市、区)称号实行动态管理,出台复核办法,每三年复核一次。建立退出机制,

对发生问题的或复核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命名处理。

6评分细则

6.1总分及达标

旅游强县(市、区)评定标准细则共计1200分。安全质量一票否决。必备条件皖南应达到11项,

皖中应达到10项,皖北应达到9项,且1000分以上的,命名旅游强县(市、区)。

6.2各项目分类及分值

2

DB34/T2526—2015

见表1。

表1各项目分类及分值

序号项目分类最高得分

1旅游经济发展水平200

2旅游产业定位与政府主导机制150

3旅游带动功能和综合效益180

4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160

5旅游接待服务与设施175

6旅游市场管理与人才培养140

7旅游安全55

8加分项目140

合计1200

7标牌

安徽省旅游强县(市、区)标牌由省政府统一设计制作颁发。

3

DB34/T2526—2015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项目内容、评定依据及分值

表A.1项目内容、评定依据及分值

最分自检

高档查查

序号项目内容及评定依据

得得得得

分分分分

1旅游经济发展水平(200分)

1.1年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本县(市、区)GDP的比重30

1.1.1≥10%30

1.1.25%-9%20

1.1.31—4%15

1.2年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本县(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30

1.2.1≥50%30

1.2.230%-49%20

1.2.320%-29%15

1.3年旅游业税收占县(市、区)财政收入的比重30

1.3.1≥15%30

1.3.210%-14%20

1.3.35%-9%15

1.4年接待游客人次30

1.4.1300万人次以上30

1.4.2200万人次以上20

1.4.3100万人次以上15

1.5年接待过夜游客人次30

1.5.130万人次以上30

1.5.220-30万人次20

1.5.310-20万人次15

1.6拥有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旅游景区20

1.6.1超过100万人次的20

1.6.250-100万人次的10

1.6.330-50万人次的5

1.7全县(市、区)旅游景区门票总收入20

1.7.1超过3000万元20

1.7.22000-3000万元15

1.7.31000-2000万元10

4

DB34/T2526—2015

表A.1(续)

最分自检

高档查查

序号项目内容及评定依据

得得得得

分分分分

1.8游客人均花费10

1.8.1600元/人天以上10

1.8.2300元-600元/人天5

2旅游产业定位与政府主导机制(150分)

2.1县(市、区)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定位20

2.1.1主导产业20

2.1.2支柱产业15

2.1.3重要产业10

2.2旅游业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0

2.3政府制定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且有效实施30

2.3.1制定了规划,并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30

2.3.2★制定了规划并有效实施20

2.4建立旅游发展协调机构20

2.4.1成立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并有效运行20

2.4.2成立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展工作10

2.5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10

2.5.1县(市、区)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10

2.5.2财政、建设、土地和环保等部门推出配套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5

2.6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0

县(市、区)政府每年核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含)以

2.6.130

2.6.2县(市、区)政府每年核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00-500万元20

2.6.3★县(市、区)政府每年核拨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10

2.7出色完成旅游行业各项工作任务,受到表彰20

2.7.1受到所属市政府表彰20

2.7.2受到所属市旅游局表彰10

2.8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业满意度调查问卷10

2.8.1满意度达80%10

2.8.2满意度达60%5

3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180分)

3.1城乡就业人口中,旅游从业人数所占比重20

3.1.1≥15%20

3.1.210%-14%15

3.1.35%-9%10

3.2通过旅游带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10

3.2.1≥500人10

5

DB34/T2526—2015

表A.1(续)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