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760-2024 基坑旋切成槽复合防渗墙技术规范
DB37/T 4760-2024 Excavation-cutting-in-slip composite anti-seepage wal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9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中电建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刘凤洲、石长礼、刘浩、王永军、石锦江、种记鑫、刘毅、刘几凡、焦乐辉、侯裕震、李虎、路林海、邢慧堂、商金华、周会武、刘颂、李江宁、韩刚、苏逢彬、张振电、李轲、孙立建、范勇峰、郭建民、李臣、王启民、张锟、杨侠、王钦山、李胜强、王永吉、王丹、孙庆文、孙捷城、张睿、张康、刘从胜、陈阿锋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20
CCSP22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760—2024
基坑旋切成槽复合防渗墙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rotarycuttingcompositecut-offwallforexcavations
2024-09-30发布2024-10-30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760—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复合防渗墙设计.....................................................................2
5.1一般规定.......................................................................2
5.2设计计算.......................................................................2
5.3构造...........................................................................4
6复合防渗墙施工.....................................................................6
6.1施工设备.......................................................................6
6.2施工准备.......................................................................8
6.3成槽...........................................................................8
6.4墙体浇筑.......................................................................9
6.5型钢的加工、插入与回收.........................................................9
7质量检验与验收....................................................................10
附录A(资料性)导墙检查记录表......................................................12
附录B(资料性)成槽施工记录表......................................................13
附录C(资料性)成槽检查记录表......................................................14
附录D(资料性)泥浆检查记录表......................................................15
附录E(资料性)固化灰浆浇筑检查记录表..............................................16
附录F(资料性)型钢检查记录表......................................................17
附录G(资料性)取样检查记录表......................................................18
附录H(资料性)开挖检查记录表......................................................19
附录I(资料性)樯段最终验收记录表..................................................20
参考文献.............................................................................21
I
DB37/T476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II
DB37/T4760—2024
基坑旋切成槽复合防渗墙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旋切成槽复合防渗墙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与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旋切成槽复合防渗墙(简称“复合防渗墙”)的基坑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263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
GB/T33814焊接H型钢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
JGJ1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SL174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677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旋切成槽rotarycutting
利用旋切成槽机钻头组回转,对地层进行水平方向切削,形成槽孔的一种防渗墙造孔施工方法。
3.2
旋切成槽复合防渗墙rotarycuttingcompositecut-offwall
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利用旋切成槽机在地层中开挖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槽孔,在槽孔内的泥浆下
灌注固化灰浆,并插入芯材,固结硬化成具有连续性、抗渗性和一定强度的阻隔地下水进入基坑的复合
墙体。
3.3
固化灰浆hardenedmortars
在开槽形成的泥浆中按一定的配比加入水泥固化材料以及砂、粉煤灰等掺加材料,经机械搅拌后形
成的混合物。
[来源:SL174—2014,2.0.19,有修改]
3.4
铣接法millingmethod
二期墙段施工时,利用旋切成槽机将已终凝的一期墙段两端铣去一定长度,形成半圆弧形端面,灌
注固化灰浆(3.3),固化后与一期墙段连接的一种墙段接头方法。
1
DB37/T4760—2024
4基本要求
4.1复合防渗墙适用于填土、黏性土、淤泥质土、粉土和砂土等地层,对于存在碎石土、风化岩及无
工程经验的地区,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4.2复合防渗墙的设计与施工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周边环境条件的要求,合理选择工艺
参数,满足基坑安全及周边环境保护的要求。
4.3复合防渗墙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时,其设计原则、荷载作用、承载力与变形计算和稳定性验算等应
执行JGJ120的有关规定。
4.4复合防渗墙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4.5复合防渗墙基坑工程施工期间,应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实施信息化管理。
5复合防渗墙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复合防渗墙宜选用“T”型和“一”型,选型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条件、场地工程地
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形状与规模、支撑或锚杆体系的设置等综合确定。
5.1.2复合防渗墙插入芯材宜选用型钢。复合防渗墙平面布置、截面尺寸、型钢间距及插入深度等参
数应根据计算确定。
5.1.3复合防渗墙固化灰浆28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且不宜小于1.5MPa。
5.1.4复合防渗墙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10-6cm/s。
5.2设计计算
5.2.1复合防渗墙结合内支撑或锚杆支护时,设计计算应符合JGJ120中支挡式结构的相关规定,并
应计算与验算下列内容:
——复合防渗墙内力和变形计算;
——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
——基坑抗倾覆稳定性稳定;
——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基坑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防渗墙墙身局部受剪承载力验算;
——基坑外土体变形估算;
——型钢回收时,进行型钢起拔计算。
5.2.2复合防渗墙的抗弯刚度只应计算内插型钢的截面刚度。在进行支护结构内力、变形计算和稳定
性验算时,支护结构的深度应取型钢的插入深度,不应计入型钢端部以下防渗墙的作用。
5.2.3防渗墙的入土深度,应满足型钢的插入深度和基坑抗渗流稳定性的要求。
5.2.4复合防渗墙内插型钢的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验算:
a)作用于复合防渗墙的弯矩全部由型钢承担,并符合公式(1)规定:
1.25𝛾𝑀
0𝑘≤𝑓···········································································(1)
𝑊
式中:
γ0——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支护结构,其结构重要性系数分
别不应小于1.1、1.0和0.9;
Mk——作用于复合防渗墙的弯矩标准值,单位为牛毫米(N·mm);
2
DB37/T4760—2024
ƒ——型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b)作用于复合防渗墙的剪力全部由型钢承担,并符合公式(2)规定:
1.25𝛾0𝑉𝑘𝑆
≤𝑓𝑣··········································································(2)
𝐼𝑡𝑤
式中:
𝑉𝑘——作用于复合防渗墙的剪力标准值,单位为牛(N);
𝑊——型钢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单位为立方毫米(mm3);
S——型钢沿弯矩作用方向截面模量,单位为立方毫米(mm3);
𝑡𝑤——型钢腹板厚度,单位为毫米(mm);
2
𝑓𝑣——型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5.2.5复合防渗墙应对墙身局部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局部受剪承载力为型钢与防渗墙之间的错动受
剪承载力,应按以下规定进行验算:
e1
V1KV1Kd
L1
标引序号说明:
𝑉1𝑘——作用于型钢与防渗墙之间单位深度范围内的错动剪力标准值,单位为牛每毫米(N/mm);
𝐿1——相邻型钢翼缘之间的净距,单位为毫米(mm);
𝑑𝑒1——型钢翼缘处防渗墙墙体的有效厚度,单位为毫米(mm)。
图1型钢与固化灰浆间错动受剪承载力验算图
型钢与防渗墙之间的错动受剪承载力(图1)应按公式(3)~公式(6)进行计算:
𝜏1≤𝜏················································································(3)
1.25𝛾0𝑉1𝑘
𝜏1=··········································································(4)
𝑑𝑒1
𝑉1𝑘=𝑞𝑘𝐿1/2··········································································(5)
𝜏
𝜏=𝑐𝑘················································································(6)
1.6
式中:
2
𝜏1——作用于型钢与防渗墙之间的错动剪应力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𝑉1𝑘——作用于型钢与防渗墙之间单位深度范围内的错动剪力标准值,单位为牛每毫米(N/mm);
2
𝑞𝑘——作用于复合防渗墙计算截面处的侧压力强度标准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𝐿1——相邻型钢翼缘之间的净距,单位为毫米(mm);
𝑑𝑒1——型钢翼缘处防渗墙墙体的有效厚度,单位为毫米(mm);
𝜏——防渗墙抗剪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2
𝜏𝑐𝑘——防渗墙抗剪强度标准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宜根据实验确定。
5.2.6型钢回收起拔时,应根据型钢长度、土层条件和支护结构变形控制值等验算型钢起拔力𝑃𝑚,宜
按公式(7)进行验算:
3
DB37/T4760—2024
𝑃𝑚>𝜓𝑢𝑓𝐴𝑐+𝐺·······································································(7)
式中:
2
𝑢𝑓——型钢外表面与水泥土单位面积的静摩擦阻力标准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加减
摩剂后一般取0.02N/mm2~0.07N/mm2(软土取低值,粉土或砂土取高值);
2
𝐴𝑐——型钢外表面与水泥土的接触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𝜓——考虑型钢变形因素后的调整系数。当型钢的变位率(型钢的变形与长度的比值)控制在0.5%
之内时,𝜓取1.3~2.0,变形小时取小值;当变位率超过0.5%时,视实际情况增大𝜓的取值;
𝐺——型钢自重,单位为牛(N)。
5.2.7型钢起拔力𝑃𝑚应同时满足型钢强度的要求,可按公式(8)验算:
𝑃𝑚<0.7𝑓•𝐴𝐻········································································(8)
式中:
𝑓——型钢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2
𝐴𝐻——型钢顶部最小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5.3构造
5.3.1复合防渗墙墙厚宜采用250mm(“T”型墙,如图2a))、300mm(“一”型墙,如图2b)),
防渗墙的深度宜大于型钢的插入深度0.5m~1.0m。复合防渗墙的转角部位应插型钢。
5.3.2复合防渗墙中内插型钢宜采用Q235B级和Q355B级H型焊接型钢或轧制型钢,规格、型号及有
关要求应符合GB50017、GB/T11263及GB/T33814的规定,截面型号宜按下列规定选用:
——当采用“一”型复合防渗墙时,内插H型钢截面宜采用H250mm×200mm;
——当采用“T”型复合防渗墙时,内插H型钢截面宜采用H500mm×200mm、H500mm×300mm、
H700mm×300mm;
——“T”型复合防渗墙接头宽度(h1)宜满足h1≥H-100,详图2a)。
h
H
a)“T”型墙
300mm
b)“一”型墙
标引序号说明:
𝐻——“T”型复合防渗墙内插H型钢高度,单位为毫米(mm);
ℎ1——“T”型复合防渗墙接头宽度,单位为毫米(mm)。
图2复合防渗墙形式
4
DB37/T4760—2024
5.3.3复合防渗墙的顶部应设置封闭的钢筋混凝土冠梁。冠梁宜与第一道支撑的腰梁合二为一。冠梁
的高度和宽度应由设计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计及型钢穿过对冠梁截面的削弱影响,同时应满足起拔型钢
时的需要,并符合下列规定:
——冠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0mm,截面宽度宜比防渗墙墙厚大400mm;
——内插型钢应锚入冠梁,冠梁主筋应避开型钢设置。型钢顶部高出冠梁顶面不应小于500mm,
型钢与冠梁间的隔离材料应采用不易压缩的材料;
——冠梁的箍筋宜采用四肢箍,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在冠梁与支撑交点位
置,箍筋宜适当加密。由于内插型钢而未能设置封闭箍筋的部位宜在钢翼缘外侧设置封闭箍
筋予以加强。
5.3.4复合防渗墙支护体系的腰梁符合下列规定:
——复合防渗墙支护体系的腰梁宜完整、封闭,并与支撑体系连成整体。钢筋混凝土腰梁在转角
处应按刚节点进行处理,并通过构造措施确保腰梁体系连接的整体性;
——钢腰梁(如图3)或钢筋混凝土腰梁(如图4)应采用托架(或牛腿)和吊筋与内插型钢连接。
防渗墙、H型钢与钢腰梁之间的空隙应用钢楔块或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填实。
标引序号说明:
1——复合防渗墙;
2——内插型钢;
3——钢腰梁;
4——托架(或牛腿);
5——钢支撑。
图3钢腰梁与内插型钢连接形式示意图
5
DB37/T4760—2024
L1L2
腰梁宽度L1-100mm
标引序号说明:
1——复合防渗墙;
2——内插型钢;
3——吊筋与内插型钢焊接连接。
图4钢筋混凝土腰梁与内插型钢连接形式示意图
5.3.5当采用竖向斜撑并需支撑在复合防渗墙冠梁上时,应在内插型钢与冠梁之间设置竖向抗剪构件。
5.3.6当复合防渗墙中墙厚减小或型钢插入间距增大时,刚度突变段厚度较大或型钢插入间距较小的
复合防渗墙区段应作适当延伸过渡,过渡段长度不宜小于两倍较厚墙厚或密插型钢间距。
5.3.7复合防渗墙与其他形式支护结构连接处,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坑的截水效果。
5.3.8复合防渗墙墙幅之间套接长度不应小于250mm。
6复合防渗墙施工
6.1施工设备
6.1.1复合防渗墙施工设备为旋切成槽机(如图5),由动力头、导杆、钻杆、成槽器(如图6)及泥
浆泵等组成。动力头通过导杆内的钻杆带动成槽器钻头组转动切削地层形成规则的槽孔,灌注固化灰浆
形成防渗墙。
6
DB
推荐标准
- DB37/T 2506-2014 港口商品车装卸服务规范 2014-08-08
- DB37/T 2596-2014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山药操作指南 2014-09-05
- DB37/T 2535-2014 通用货运半挂车 2014-08-08
- DB37/T 2543-2014 紫甘薯生产培育技术规程 2014-08-08
- DB37/T 2550-2014 生姜肥料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2014-08-08
- DB37/T 2545-2014 西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2014-08-08
- DB37/T 2525-2014 山东小麦气象灾害预警指标 2014-08-08
- DB37/T 2555-2014 水稻种肥接触型控释氮肥全量施用技术规程 2014-08-08
- DB37/T 2590.2-2014 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番茄 2014-09-05
- DB37/T 2505.2-2014 低碳产品评价方法与要求 第2部分:通用硅酸盐水泥 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