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253-2017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
DB52/T 1253-2017 The stand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ure reserves in Guizhou Provinc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1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B6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253—2017
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regulationsforprovincialnaturereserveinGuizhou
2017-12-08发布2018-05-0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2/T1253—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建设原则..........................................................................1
4规模与项目构成....................................................................1
5保护工程..........................................................................3
6科研工程..........................................................................4
7公众教育工程......................................................................5
8生态恢复工程......................................................................6
9社区发展工程......................................................................6
10管理服务设施及配套工程...........................................................6
11人员配置.........................................................................8
附录A(资料性附录)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技术指标..............................1
I
DB52/T125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内容,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吉慧、张光辉、陈斯侃、罗凌、蒲应春、官加杰、侯伟、陈勇、顾永顺、刘
晓、李明军。
II
DB52/T1253—2017
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原则、规模与项目构成、保护工程、科研工程、公众教育
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社区发展工程、管理服务设施及配套工程、人员配置。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4529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B/T20399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HJ/T129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JGJ6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LY/T1819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
LY/T2016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范
LY/T5005林区公路设计规范
LY/T5216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
建标122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3建设原则
3.1符合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3.2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科学合理、分类分期建设、突出重点、安全实用。
3.3充分利用原有设施,不重复建设。
3.4充分利用新技术,优化保护管理。
4规模与项目构成
4.1自然保护区规模
自然保护区类型按照GB/T14529划分,规模按照《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划分。
其中,微型主要是指面积≤1000公顷的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种质资源集中分
布的自然保护小区、原生境保护小区(点),详见表1。
1
DB52/T1253—2017
表1自然保护区规模划分
类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a)>15万公顷,天然乔灌林地
≤10万公顷或核心区面
森林生态
积≤7万公顷;1万公顷(不含)~5万公顷0.1万公顷(不含)~1万公顷
系统类型
b)5万公顷(不含)~15万公
顷。
a)20万公顷(不含)~50万
a)>50万公顷,灌草覆盖面积a)5万公顷(不含)~20万公
公顷,灌草覆盖面积≤6
≤15万公顷;顷,灌草覆盖面积≤1.5万
荒漠生态万公顷;
b)20万公顷(不含)~50万公公顷;
系统类型b)5万公顷(不含)~20万
顷,灌草覆盖面积>6万公b)0.1万公顷(不含)~5万
公顷,灌草覆盖面
顷。公顷。
积>1.5万公顷。
内陆湿地和5万公顷(不含)~10万公顷,1万公顷(不含)~5万公顷,
水域生态水域与常年或季节性湿地面水域与常年或季节性湿地面0.1万公顷(不含)~1万公顷
系统类型积>2.5万公顷。积>0.6万公顷。
a)10万公顷(不含)~20万
a)>20万公顷,国家重点保护
公顷,国家重点保护野a)2万公顷(不含)~10万公
野生动物种≤10种或核心
生动物种≤10种或核心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区面积≤10万公顷;
野生动物区面积≤5万公顷;种≤10种或核心区面积≤1≤0.1万
b)10万公顷(不含)~20万公
类型b)2万公顷(不含)~10万万公顷;公顷
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公顷,国家重点保护野b)0.1万公顷(不含)~2万
种>10种或核心区面积>5
生动物种>10种或核心公顷。
万公顷。
区面积>1万公顷。
a)1万公顷(不含)~5万公
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a)0.5万公顷(不含)~1万
植物种≤5种或重点保
a)>5万公顷;公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
护植物分布区面积
b)1万公顷(不含)~5万公物种≤5种或重点保护植物
野生植物≤0.3万公顷。
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区面积;≤0.15万公
类型b)0.5万公顷(不含)~1万
种5种或重点保护植物分顷
公顷,国家重点保护野
布区面积>0.3万公顷。b)0.1万公顷(不含)~0.5
生植物种>5种或重点保
万公顷。
护植物分布区面
积>0.15万公顷。
地质遗迹
2万公顷(不含)~5万公顷0.5万公顷(不含)~2万公顷0.1万公顷(不含)~0.5万公顷
类型
古生物遗迹
2万公顷(不含)~5万公顷0.5万公顷(不含)~2万公顷0.1万公顷(不含)~0.5万公顷
类型
2
DB52/T1253—2017
4.2工程项目构成
4.2.1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项目构成为保护工程、科研工程、公众教育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社区发
展工程、管理服务设施及配套工程。
4.2.2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确界立标、管护站、管护点、巡护工程、林火防控、有害生物防治、生
态恢复及相关设施、设备。
4.2.3科研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科学研究、科学实验、资源调查、生态监测、资料保存等及相关设施、
设备。
4.2.4公众教育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科普教育、展示解说、游客体验等及相关设施、设备等。
4.2.5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栖息地与生境改善,人工辅助自然恢复等。
4.2.6社区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为社区发展管理服务的设施、设备等。
4.2.7管理服务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管理局(处、所)、道路系统、门禁系统、信息系统、
生态旅游服务、安全、卫生、给排水、供电、通讯等管理服务设施及配套工程等。
5保护工程
5.1确标立界
在自然保护区入口及边界、各功能区边界及人为活动频繁区域,设立界碑、界桩和标示牌,其设置
应符合HJ/T129和LY/T5216的要求。
5.2管护站、点
根据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划范围、自然地理单元(小流域、山系等)及自然资源属性,可将自然保护
区划为若干管理区域,每片管理区域设置1个管理站,微型自然保护区和管理站直接管理难度大的区域
宜设置管护点,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选址应无潜在地质灾害,水、电、通讯、交通条件较为便利,避开特殊地貌景观或历史文化遗
迹邻近区域;
b)管护站、点建设以管理办公用房为主,其它配套设施可以从简;
c)各保护站、点的管护面积根据保护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确定;
d)管护点设置应与生态旅游管理站、气象、水文、科研监测等设施统筹安排。
5.3巡护工程
巡护工程包括巡护站点、巡护交通工具、巡护通讯工具等设施、设备的建设和配备,应符合下列要
求:
a)野外巡护时间长,1天不能往返的巡护路段可在中途建设巡护站点,配备必要食宿和休息等设
施;
推荐标准
- DB21/T 2587-2016 刺五加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2016-03-18
- DB21/T 2588-2016 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柞树-红松混交林技术规程 2016-03-18
- DB21/T 2590-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 2016-03-18
- DB21/T 2583-2016 家庭服务业电子商务经营规范 2016-03-16
- DB21/T 2596-2016 生猪养殖场防疫技术规范 2016-03-18
- DB21/T 2597-2016 辽宁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 2016-03-18
- DB15/T 970-2016 居住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2016-03-15
- DB21/T 2586-2016 聚氨酯-聚脲防水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2016-03-16
- DB15/T 971-2016 商业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2016-03-15
- DB21/T 2595-2016 规模化奶牛场结核病净化技术规范 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