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735-2020 地铁正线周边建设敏感建筑物项目环境振动控制规范

DB11/T 1735-2020 The environmental vibration contro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nsitive buildings in the vicinity of Metro main line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735-2020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6-30
实施日期
2020-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60

Z0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735—2020

地铁正线周边建设敏感建筑物项目环境振

动控制规范

Codeforenvironmentalvibrationcontrolofsensitivebuildingprojects

nearthemetromainline

2020-06-30发布2020-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735—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瑞祥、何蕾、邬玉斌、刘必灯、吴丹、张婧、吴琼、刘强、杨洁、赵娜、户

文成、张丽娟、吴雅南。

I

DB11/T1735—2020

地铁正线周边建设敏感建筑物项目环境振动控制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铁正线周边建设敏感建筑物项目环境振动控制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地下线和地面线线路中心线两侧50m、高架线线路中心线两侧10m范围内建设敏

感建筑物项目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振动控制方案制定等环境保护工作。

采用钢轮钢轨系统的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周边建设敏感建筑物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0070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50463工程隔振设计标准

HJ45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

HJ2055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规范

JGJ/T170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

DB11/T838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

DB11/99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敏感建筑物sensitivebuildings

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对声与振动环境有较高保护要求的建筑物。

3.2

正线mainline

载客列车运营的贯穿全程的线路。

[来源:GB50157-2013,2.0.11]

1

DB11/T1735—2020

3.3

最大Z振级VLZmaxmaximumZweightedvibrationaccelerationlevel

单次列车通过时段内按GB10070规定的全身振动Z轴计权因子(1Hz~80Hz)修正后得到的振动加

速度级的最大值,记为VLZmax,单位为分贝,dB。

3.4

结构噪声structure-bornenoise

地铁运行产生的经过大地和(或)建筑结构传播而来的振动引起的建筑物室内的噪声,亦称二次辐

射噪声,评价指标为等效连续A声级LAeq。

3.5

隔振屏障vibrationisolationbarriers

在地面以下设置于线路振源和敏感建筑物之间的用来减小振动传递的隔离层,如隔振沟(墙)、隔

振排孔(桩)、波阻板等。

3.6

建筑物振动控制buildingvibrationcontrol

为减小敏感建筑物受地铁振动和结构噪声影响而对建筑物本体采取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建筑

基础隔振、层间隔振、房中房、浮筑楼板等措施。

3.7

隔振系统vibrationisolatingsystem

由需要进行振动隔离的建筑物(构件)和隔振单元(如弹性垫层、隔振支座等)组成的系统。

3.8

传递率transmissibility

振动系统在受迫振动时,响应幅值与外加激励幅值的比值,记为TR;

对于隔振系统,为隔振单元上部响应幅值与隔振单元下部激励幅值之比。

3.9

隔振效率vibrationisolationefficiency

振动系统采用隔振后的振动响应幅值相对于隔振前振动响应幅值的差值与隔振前的振动响应幅值

之比。

[来源:GB/T51306-2018,8.2.3]

4基本规定

4.1地铁正线周边建设敏感建筑物项目的环境振动污染防治,应全面考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降耗。优先从建筑物与地

2

DB11/T1735—2020

铁的规划距离、建筑布局、有利于抑振的建筑结构设计等工作入手,以降低地铁环境振动和结构噪声影

响。

4.2地铁正线周边建设敏感建筑物的振动控制,应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从振源控制、传播途

径振动控制和建筑物振动控制等措施中优选一种或几种措施进行科学的技术方案论证,并严格遵守相关

规范及设计要求实施环境振动控制工程。

4.3地铁正线周边建设敏感建筑物项目时,应在掌握地铁正线线路设计标准、运营情况、轨道振动控制

措施以及现场实测结果等基础上开展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4.4地铁正线周边敏感建筑物项目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超标时,应综合考虑振源特性、场地振动传播

特性及建筑结构动力特性等制定振动控制方案,同时应对振动控制方案效果进行系统评价。

4.5振动控制措施宜与建设敏感建筑物项目同步设计、施工,在建设过程中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并按

照相关规定开展验收工作。

5限值及测量方法

5.1地铁正线周边建设敏感建筑物的室内环境振动应符合GB10070中限值的要求,测量方法见附录A。

5.2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应符合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