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256-2020 南方鲜食枣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DB36/T 1256-2020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main pests of fresh fruit jujube in the south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起草人:
 - 余江帆、钟秋平、黄敦元、兰萍、晏巢、曹林青、郭红艳、袁雅琪、刘微芬、葛晓宁、王金凤、周幼成、邹玉玲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6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256—2020
南方鲜食枣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mainpestscontrolofSouthernChinaFresh-EatJujube
(Ziziphusjujuba)
2020-07-17发布2021-01-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256—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技培训中心、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江帆、钟秋平、黄敦元、兰萍、晏巢、曹林青、郭红艳、袁雅琪、刘微芬、
葛晓宁、王金凤、周幼成、邹玉玲。
1
DB36/T1256—2020
南方鲜食枣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方鲜食枣主要害虫的预测预报方法、害虫调查方法、虫害危害等级、害虫防治原则
及害虫的防治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南方地区鲜食枣的种苗培育及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3害虫的种类、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3.1种类
主要害虫有枣尺蠖、枣镰翅小卷蛾、枣瘿蚊、桃小食心虫、斜纹夜蛾、枣刺蛾、黄刺蛾等。
3.2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见附录A。
4害虫调查方法及危害等级
见附录B。
5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协调使用农业、化学、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措施,控制害虫,达到绿色、高产优质的
目的。
6防治方法
6.1林业防治
6.1.1清洁枣园
清理深埋枣园及周边林区杂草、枯枝落叶和落花落果。
6.1.2精细整地
2
DB36/T1256—2020
深耕晒垄,增加土壤通透性,同时降低虫源基数。
6.1.3健壮苗木的选择
选择健壮且无病虫害的苗木,苗木造林之前对所有苗木进行杀虫杀菌处理。
6.1.4人工捕杀
在被害虫危害的枣树周边(包括叶片、枝干和地表),根据新鲜虫孔、虫粪确定害虫位置并实施人
工捕杀。
6.2物理防治
6.2.1杀虫灯、诱集器诱杀
使用杀虫灯、诱集器诱杀枣树鳞翅目(如桃天蛾、扁刺蛾、黄刺蛾等)、鞘翅目害虫的成虫。杀虫
灯、诱集器等诱集装置每3hm²~4hm²安装一盏,接口处距离地面高度1.5m左右,诱集高峰期每天清理一
次接虫袋,其余时间3d~5d清理一次。
6.2.2色板诱杀
使用黄色粘板诱杀枣瘿蚊、枣瘿螨和桃小食心虫等枣树害虫。在枣园中采取棋盘状放置,放置密度
450块/hm2~750块/hm2,高度距离地面高度1m左右。同时,也可以使用黄盘加入适量水(可在水中添加
少许洗衣粉或洗涤剂)来诱集枣树害虫,黄盘在枣园地表采取棋盘状放置,放置密度300只/hm2~500只
/hm2。
6.3生物防治
6.3.1利用拮抗微生物
主要利用真菌、细菌及其产生的抗生素防治枣树黄刺蛾、扁刺蛾等鳞翅目害虫幼虫。
6.3.2利用寄生性天敌
利用寄生蜂和寄生蝇防治枣树的瘤坚大球蚧、桃天蛾等害虫。
6.3.3利用捕食性天敌
利用捕食性鸟类、瓢虫、螳螂、蚂蚁、蜘蛛和螨类等捕食性天敌来防治枣树的枣刺蛾、中国绿刺蛾、
斜纹夜蛾等害虫的幼虫。
6.4化学防治
6.4.1防治对象及防治适期
根据附录A中害虫的发生特点,确定主要害虫的防治时间。
6.4.2农药使用
农药选择应符合GB/T8321.6的规定。
6.4.3施药方式
根据农药的剂型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包括喷粉、喷雾、浇灌、土壤处理、熏蒸等。
3
DB36/T1256—2020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枣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
A.1枣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见表A.1。
表A.1枣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
序号害虫名称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
该虫在江西1年1代,以蛹在树冠下3cm~20cm深的土中越冬,近树干基部越冬蛹较多。翌
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羽化盛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雌蛾羽化后于傍晚大
量出土爬行上树;雄蛾趋光性强,多在下午羽化,出土后爬到树干、主枝阴面静伏,晚间
飞翔寻找雌蛾交尾。雌蛾交尾后3日内大量产卵,每头雌蛾产卵量1000~1200粒,卵多产
1枣尺蠖
在枝权粗皮裂缝内,卵期10d~25d。枣芽萌发时幼虫开始孵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孵化
盛期。3~6月为幼虫为害期,以4月为害最重。幼虫喜分散活动,爬行迅速并能吐丝下垂
借风力转移蔓延,幼虫具假死性,遇惊扰即吐丝下垂。幼虫的食量随虫龄增长而急剧增
大,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俗称枣粘虫,该虫在江西1年4~5代,3月上旬开始越冬蛹羽化为成虫并开始产卵,卵期
约15天,4月初发生第1代幼虫正值枣树展叶期,幼虫集中为害幼芽和嫩叶,吐丝将叶粘合
在一起幼虫居内为害,一头幼虫4d~5d食坏一片叶,每头幼虫一生为害6~8片叶,大量粘
叶在5月中下旬,幼虫老熟后即在卷叶内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下旬出现第1代成虫。成虫产
2枣镰翅小卷蛾
卵在枣叶上,每雌产卵约60粒,多者130多粒,卵期约13天,成虫日伏夜出,有趋光性。
第2代幼虫发生期在4月下旬,正值开花期,为害叶片、花蕾和幼果。第3代成虫发生期在6
月间,第4代幼虫发生期在8~9月间,第5代幼虫发生期在9~10月间,正值枣果着色期,
危害叶片和果实。到10月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IAA 000009-2023 8K超高清公共显示传播系统技术规范 2023-12-25
 - T/ISC 0021-2022 电子竞技赛事导播能力要求 2022-11-01
 - T/ITS 0021-2015 协同交叉口交通信号提示与违规报警系统 性能要求和测试规程 2015-11-23
 - T/CEC 337.2-2021 2MHz~12MHz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系统 第2部分:技术要求 2021-06-29
 - T/ZGTXXH 084-2023 移动通信天线增益文件格式规范 2023-11-13
 - T/CVIA 63-2018 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间的控制和内容传输 技术规范 2018-01-25
 - T/CCSA 307-2021 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安全证书 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2021-06-25
 - T/SUCA 008.3-2022 显示系统视觉舒适度 第2-2部分:平板显示-蓝光测量方法 2022-02-23
 - T/CVIA 4-2010 42英寸LED背光液晶电视屏结构与电气接口技术规范 2010-09-28
 - T/CECA 25-2018 电动汽车用屏蔽密封单芯快锁金属外壳功率电连接器 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