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63.2-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2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

DB5305/T 63.2-2021 Grafting Seedling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Tengchong Red Flowering Camellia Part 2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5/T 63.2-2021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01
实施日期
2021-09-10
发布单位/组织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腾冲红花油茶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生态修复站
起草人:
杨晏平、黄佳聪、谢胤、王生进、万晓军、吴建花、蒋华、余祖华、罗存贞、李归林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3.020

B38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63.2—2021

腾冲红花油茶第2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

2021-09-01发布2021-09-10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DB5305/T63.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

草。

《腾冲红花油茶》系列标准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

——DB5305/T63.1—2021腾冲红花油茶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

——DB5305/T63.2—2021腾冲红花油茶第2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

——DB5305/T63.3—2021腾冲红花油茶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

——DB5305/T63.4—2021腾冲红花油茶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

——DB5305/T63.5—2021腾冲红花油茶第5部分:采收和质量分级

本文件为第2部分。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生态修复

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晏平、黄佳聪、谢胤、王生进、万晓军、吴建花、蒋华、余祖华、罗存贞、

李归林。

I

DB5305/T63.2—2021

引  言

腾冲红花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及园林观赏兼用树种,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及油茶主要

栽培种之一,在生态经济林建设及园林绿化中有重要地位。保山是腾冲红花油茶原生分布区,腾冲红花

油茶是我市传统经济林树种之一,栽培和利用腾冲红花油茶的历史达350年以上。在前期多年试验研究

的基础上,通过本文件的制定,规范我市腾冲红花油茶优良无性系选择、嫁接苗培育、丰产栽培、病虫

害调查及防治、茶果采收和分级技术标准,实现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文件使用者需求不同,《腾冲红花油茶》系列标准分为5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适于科研和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

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良种选育工作。

——第2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适于苗木经营和管理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培

育技术,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生产和管理。

——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适于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丰产园建设和管理,有

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丰产园经营管理。

——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适于科研和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病虫害

调查和防治方法,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第5部分:采收和质量分级。适于基地生产和加工企业。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茶籽采收

和质量分级,有利于提高腾冲红花油茶生产经济效益。

II

DB5305/T63.2—2021

腾冲红花油茶第2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腾冲红花油茶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及整理、种穗采集与处理、芽砧嫁

接苗培育、幼砧嫁接苗培育、大规格苗木培育、苗木质量、苗木质量检测、包装标志及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DB53/06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一批苗木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

3.2苗龄

苗木的年龄。以经历的生长月作苗龄单位,一个月记为0.1,一年记为1.2。每移植1次用“—”隔开,

各数字之和为苗龄,称几年生。例如:

1.2(2.4)—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嫁接苗。

1.2(2.4)—1.2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嫁接苗,移植培育了1年。

1.2—1.2(2.4)—1.2表示3年干4年根移植二次的嫁接苗,每次移植后各培育1年。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嫁接苗在原地(床、垄、容器)根的年龄.

3.3地径

嫁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3.4苗高

嫁接口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4苗圃地选择及整理

1

DB5305/T63.2—2021

4.1苗圃地选择

选择水源条件好,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土壤pH5~6,坡度小于5°的地块作苗圃地;要求苗圃地与

采穗圃车程不超过2h。

4.2苗圃地整理

4.2.1育苗棚

要求棚高3m~3.5m、宽5m~20m、长度10m~30m,可调节遮阳度范围60%~80%。

4.2.2沙床

高度40cm~50cm、宽度约80cm、长度依条件而定,四边用空心砖、红砖等围建,内铺河沙供种

子催芽。

4.2.3苗床

宽90cm~110cm,高35cm,床间工作通道宽30cm~40cm,底部铺设粗砂粒、珍珠岩等透水材料,

厚度5cm~7cm,透水层下修筑排水系统。苗床内培育容器苗或栽植苗。作容器苗床使用时,将容器苗

置于苗床内培育;作栽植床使用时,床土厚度不低于30cm,每平方米床土加腐熟有机肥10kg,混合均

匀。

4.2.4育苗容器

苗龄小于2a的育苗袋(杯)规格:直径7cm~8cm、高15cm~20cm、厚度大于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