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660.2-2016 金属材料 韦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32660.2-2016 Metallic materials—Webster hardness test—Part 2: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hardness tester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2660.2-201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6-14
实施日期
2017-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2)
适用范围
GB/T 32660的本部分规定了按GB/T 32660.1进行韦氏硬度试验用的韦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的技术要求和检验与校准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检验硬度计基本功能的直接检验法和硬度计综合检验的间接检验法。间接检验法可独立地用于使用中的硬度计的定期常规检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沈阳天星试验仪器有限公司、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华安精益计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泉州市丰泽东海仪器硬度块厂
起草人:
张凤林、王学智、虞伟良、石伟、刘玉波、陈俊薪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1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9.060;77.040.10

N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2660.2—2016

金属材料韦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Metallicmaterials—Websterhardnesstest—

Part2:Verificationandcalibrationofhardnesstesters

2016-06-14发2017-01-01实施

GB/T32660.2—2016

目次

前言m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硬度计分类1

4一般要求1

5直接检验2

6间接检验3

7检验周期4

8检验报告和(或)校准证书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硬度计间接检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6

T

GB/T32660.2—2016

■ir■■i

刖吕

GB/T32660《金属材料韦氏硬度试验》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1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本部分为GB/T3266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鳶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沈阳天星试验仪器有限公司、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

术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华安精益计量技术研究院有限

公司、泉州市丰泽东海仪器硬度块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凤林、王学智、虞伟良、石伟、刘玉波、陈俊薪。

m

GB/T32660.2—2016

金属材料韦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1范围

GB/T32660的本部分规定了按GB/T32660.1进行韦氏硬度试验用的市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

计)的技术要求和检验与校准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检验硬度计基本功能的直接检验法和硬度计综合检验的间接检验法。间接检验法可

独立地用于使用中的硬度计的定期常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32660.1金属材料韦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32660.3金属材料韦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3硬度计分类

根据不同几何形状的压针和施力弹簧弹性系数标称值的不同组合方式,硬度计分为A型、B型和

C型三种型式。各型硬度计的压针形状和施力弹簧弹性系数标称值见表1。

表1硬度计型式、压针形状及施力弹簧弹性系数标称值

施力弹簧弹性系数标称值

硬度计型式压针形状

N/mm

A圆锥体75

B圆柱体145

C圆柱体75

4—般要求

在检验以前,应对硬度计进行检查以确保:

a)施加试验力时,压针的移动应灵活,无摩擦及卡滞现象;

b)模拟式指示装置的指针应灵敏,无跳动和卡滞现象;数字式指示装置的显示应清晰、完整、连

续、稳定;

c)压针尖端应位于压针筒小孔的中心,压针落下时压针尖端应位于砧座圆弧的最高点,无目视可

见的偏移;

d)当握紧手柄,使压针筒端面紧压在砧座上时,压针筒端面与砧座之间应无可见的光隙。

1

GB/T32660.2—2016

5直接检验

5.1总则

5.1.1直接检验应在10°C〜35°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如在此温度范围以外进行检验,则应在检验报告

中注明。

5.1.2检测项目和检验与校准用器具及其技术性能见表20

检验与校准用的计量器具应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

表2检测项目和检验与校准用器具及其技术性能

检验与校准用器具

序号检测项目

名称技术性能

1压针圆锥角长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5Mm;

工具显微镜

2压针顶端平面直径角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1'

3压针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实测值与标称值的最大允许偏差:+12%〜一17%

4压针硬度维氏硬度计HV1)硬度示值最大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