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344-2003 合成纤维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344-2003 Testing method for drawability of synthetic filament yar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3年04月
-
2008年06月
-
2022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化纤产品检测中心
- 起草人:
- 陆秀琴、付泽芝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2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4344-2003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BISFA((涤纶长丝纱国际商定试验方法》(1995版)和BISFA锦纶长丝纱试验方法
(1995版),对GB/T14344-1993((合成纤维长丝及变形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14344-1993。与GB/T14344--1993相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T修改:
a)标准名称和适用范围:参照BISFA,将标准名称改为合《成纤维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与此
相应适用范围扩大,不仅可以测定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还可以测定断裂功等其他拉伸性能
b)使用仪器:规定使用等速伸长型试验仪(CRE)。对目前仍少量使用的等速牵引型试验仪
(CRT),根据协议采用。
c)试验速度:采用等速拉伸代替原来规定的断裂时间。
d)调湿平衡:只采用调湿平衡,平衡时间由原来的24h以上改为16h以上。取消了预调湿。
e)装样程序:包括手动和自动两种。手动装样程序又包括预张力启动和松弛启动。松弛启动的
断裂伸长率计算有所不同。
fl试验数量:仲裁时取20个实验室样品,每个测5次。规定了在只计算平均值(不考核变异系
数)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规定的置信区间,需要增加的实验室样品数的计算方法
9)统计和计算:用每个实验室样品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货批的算术总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和变异系
数。即由原来的计算CV值改为计算Cubo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原国家纺织工业局科技发展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化学纤维(集团)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化纤产品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秀琴、付泽芝。
本标准于1993年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14344-2003
合成纤维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纤维长丝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合成纤维长丝(含预取向丝、牵伸丝和变形丝)。从织物中抽出来的合成纤维长丝可
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张力自。.05cN/dtex增加到。.1cN/dtex时,伸长率大于0.5%的长丝。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291.1-1997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与纱线
GB/T3291.3-1997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
GB/T6502-2001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
GB6529-1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17。数值修约规则
GB/T14343-2003合成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291.1-1997和GB/T3291.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初始模量initialmodulus
在强力一伸长曲线上初始接近直线部分的斜率。
3.2
弦模量chordmodulus
在强力一伸长曲线上,规定两点之间的强度变化与伸长率变化之比除以100。单位为牛每特克斯
(N/tex)。
3.3
断裂功worktobreak
纤维受外力作用,拉伸至断裂时所吸收的能量,即外力拉断纤维所做的功。以拉伸曲线下面所包含
的面积表示。单位为牛·厘米(N"cm),
3.4
断裂韧度(断裂比功)breakingtoughness
断裂功对纤维线密度((tex)和夹持长度((cm)乘积之比。表示拉断单位线密度、单位长度的纤维所
需的能量。单位为焦耳每克(J/g)或牛每特克斯(N/tex),
4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将试样夹持在拉伸试验仪的夹持器中,以等速伸长进行拉伸直至断脱,从强力一伸长
曲线或数据显示或数据采集系统中得到试样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定强力伸长、定伸长强力、初始模量
GB/T14344-2003
和断裂功等拉伸性能的测定值。
5装置和材料
5.1等速伸长型试验仪(CRE),装载试样可以手动或使用自动装载装置。
仪器应配备如下装置。
5.1.1电子测力装置。
5.1.2能绘出强力一伸长曲线的自动记录仪或数据收集系统。
数据收集系统的数据采集速率应足够高,以满足实际强力和指示强力之间的最大允许差异小于实
际强力的1%和实际伸长与指示伸长之间的最大允许差异小于。.5mm的要求。
5.1.3夹持器。
夹持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a)夹持器可以在规定的隔距长度处夹住试样;
b)夹持器可以把隔距长度设定到至少500mm;
c)动夹持器以恒定的速度移动,速度变异小于4写;
d)在连续试验期间,动夹持器回复到不同起始位置的最大允许差异小于0.25mm;
e)夹持器应能夹住试样且没有滑移,也不能损伤试样而造成在钳口处断裂。
夹持器标准型的钳口应是平面无衬垫的,但如果不能防止试样的滑移,根据协议可以使用其他形式
的夹持器。例如,有衬垫夹面的夹持器或缆柱型夹持器。
注由于夹持器的型式对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关各方应使用同类型的夹持器
5.2其他试验工具:
a)缕纱测长器:用于实验室样品制备成试验纹丝;
b)纱框或类似的装置:用于零张力下支撑试验纹丝,使长丝顺利地转移到拉伸试验仪上;
C旋转筒子架:用于支撑实验室样品,使试样易于在低张力下转移;
d)可伸缩筒:对于加捻长丝,为了避免在调湿或松弛过程中退捻,要有可伸缩筒;
e)容器:用于在水中浸溃试样。
5.3蒸馏水、软水或自来水
5.40.1%非离子型完而沃性荆7kMa浦
6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6529-19860级规定,温度((2。士2)0C,相对湿度((65士3)%
7试样及其制备
7.1按GB/T6502-2001规定,取2。个卷装作为实验室样品,并在第6章规定的条件下调湿平衡至
少16h。一般检验可采用附录B,
7.2对于无支撑卷装,按GB/T6502-2001规定取出实验室样品(卷装),为了试样能顺利地转移到拉
伸试验仪上,可用5.2a)规定的缕纱测长仪制成丝缕,并在第6章规定的条件下调湿平衡至少16h.
7.3从织物中拆取的长丝试样(不适合使用自动试验)。织物样品应充分满足试样数量和长度的要求。
在拆取试样的过程中,应小心避免捻度的损失和使试样受意外张力。
对于机织物,经向试样应取自不同的经纱,纬向试样应尽量从不同的区域中随机拆取有代表性的纱
线。对于针织物,试样应尽量代表不同的纱线。
GB/T14344-2003
8拉伸性能测定
本方法推荐采用等速伸长型(CRE)拉伸试验仪。当使用等速牵引型(CRT)拉伸试验仪试验时可
参见附录C。当对拉伸试验结果有争议时,以CRE拉伸仪的试验结果为准。
8.1千态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8.1.1操作条件
8.1.1.1预张力
牵伸丝、预取向丝、双收缩丝、空气变形丝为((0.05士0.005)cN/dtex;
变形丝为(0.10士0.01)cN/dtex;
高弹变形丝为(0.20士0.02)cN/dtexe
对于不适合以上标准预张力的长丝,可按附录A求取后规定其他值。在所有情况下,预张力都按
名义线密度计算。
8.1.1.2隔距长度
当试样的平均断裂伸长率小于50%时为(50。士1.0)mm;
当试样的平均断裂伸长率大于等于50%时为(25011.0)mm,
8.1.1.3试验速度
按表1规定选择动夹持器的位移速度。
表1试验速度
动夹持器的速度
断裂伸长率//(%)隔距长度/mm
隔距长度的百分率/min动夹持器速度/(mm/min)
<35001050
>3-<850050250
妻8-<50500100500
>502504001000
注:如有关各方同意也可以采用其他速度。
8.1.1.4强力量程
如果必须选择强力量程,应使断裂强力落在所选满量程的20%-90%范围内。
8.1.1.5伸长量程
如果必须选择伸长量程,应使断裂伸长落在所选满量程的20%-90%范围内。
8.1.1.6夹距调整
推荐标准
- GB/T 30861-2014 太阳能电池用锗衬底片 2014-07-24
- GB/T 30865.1-2014 手部防护 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手套 第1部分:金属链甲手套和护臂 2014-07-24
- GB/T 30866-2014 碳化硅单晶片直径测试方法 2014-07-24
- GB/T 30870-2014 特种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 2014-07-24
- GB/T 30872-2014 建筑用丙烯酸喷漆铝合金型材 2014-07-24
- GB/T 30858-2014 蓝宝石单晶衬底抛光片 2014-07-24
- GB/T 30868-2014 碳化硅单晶片微管密度的测定 化学腐蚀法 2014-07-24
- GB/T 30869-2014 太阳能电池用硅片厚度及总厚度变化 测试方法 2014-07-24
- GB/T 30860-2014 太阳能电池用硅片表面粗糙度及切割线痕测试方法 2014-07-24
- GB/T 30867-2014 碳化硅单晶片厚度和总厚度变化测试方法 201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