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1/T 97-2023 板栗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DB5301/T 97-2023 Chestnut low-efficiency forest improv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昆明市林业技能开发站
- 起草人:
- 秦秀兰、甘雨、杨伟志、宋雪、朱惠萍、张卫云、木丽林、程昆华、高俊峰、王晋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5301
昆明市地方标准
DB5301/T97—2023
板栗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2023-11-01发布2023-12-01实施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1/T9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昆明市林业技能开发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秀兰、甘雨、杨伟志、宋雪、朱惠萍、张卫云、木丽林、程昆华、高俊峰、
王晋。
I
DB5301/T97—2023
板栗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ume)低效林的术语与定义、改造技术措施及采收与
贮藏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板栗低效林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1337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LY/T2774板栗生产技术规程
DB53/T541-2013板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板栗低效林
树龄达10年以上,但因品种低劣、管理粗放、病虫危害严重等因素造成品质下降、产量低于当地平
均产量30%的板栗园。
4改造技术措施
4.1嫁接换种
4.1.1品种选择
选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或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并适宜昆明地区栽植的品种。适宜品种参见附
录A。
4.1.2接穗采集
4.1.2.11月下旬至2月中上旬,芽萌动前,从良种采穗圃或优良母树上采集的一年生枝作为接穗。
4.1.2.2接穗应满足以下条件:位于树冠中上部、外围向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粗
0.4cm~0.6cm、芽体饱满。
4.1.3接穗处理
1
DB5301/T97—2023
接穗采集后,进行封蜡处理或湿砂储藏,放置于通风阴凉处备用。
4.1.4嫁接时间
按照LY/T1337规定执行。
4.1.5嫁接方式
根据砧木生长情况宜采用截干低接方式,截干高度按照LY/T1337执行。
4.1.6嫁接方法
砧木直径6cm以下的宜用劈接或切接,砧木直径6cm以上的宜用插皮接。
4.1.7嫁接后管理
按照LY/T2774规定执行。
4.2授粉树配置
按照DB53/T541规定执行。
4.3密度调整
4.3.1适宜的密度
参照DB53/T541-2013中4.2.4的山地定植密度,适宜的密度为株行距(4m~5m)×4m(495~
615株)/hm²。
4.3.2间伐
疏除过密的植株,疏除时留强去弱。
4.3.3补植
低于适宜密度标准的板栗园,选用与主栽品种相同的壮苗补植。
4.4整形修剪
4.4.1时间
4.4.1.1休眠期修剪: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
4.4.1.2生长季节修剪:4月~7月。
4.4.2整形
以自然开心形为宜:在主干上选留3个~4个位置适当开张的侧枝作主枝,去掉中心干,每主枝选留
侧枝2个~3个。
4.4.3修剪
4.4.3.1成年树修剪
4.4.3.1.1休眠期疏除重叠枝、交叉枝、竞争枝、病虫枝、干枯枝、衰弱枝,对大的衰弱枝组适当回
缩。
2
DB5301/T97—2023
4.4.3.1.2生长期主要进行抹芽、摘心。
4.4.3.2老树复壮修剪
对生长势强的枝组宜长放,生长势弱的宜回缩。
4.5土壤肥料管理
4.5.1土壤翻耕
冬季对栗园进行一次翻耕,深度30cm~40cm。
4.5.2栗园间作
按照DB53/T541-2013规定执行。
4.5.3施肥
4.5.3.1方式
按照LY/T2774规定执行。
4.5.3.2时间及用量
施肥的时间及用量:
a)基肥:11月,结合土壤翻耕,每株施通用型有机肥料5kg~6kg;
b)追肥:4月上旬,每株施氮肥0.5kg~1kg;6月上旬,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1kg~3kg;
7月下旬,每株施高钾复合肥1kg~2kg。
c)叶面肥:按照LY/T1337规定执行。
4.6有害生物防控
4.6.1主要虫害及防控
主要虫害有栗实象甲、剪枝象甲、白生盘蚧、云斑天牛、巨角多鳃金龟、栗大蚜等,具体防控方法
参见附录B。
4.6.2主要病害及防控
主要病害有板栗疫病、溃疡病、白粉病等,具体防控方法参见附录B。
4.6.3寄生及防控
主要寄生有桑寄生,具体防控方法参见附录B。
5采收与贮藏
宜采收自然成熟脱落的栗果,采收后进行冷藏处理。
3
DB5301/T97—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适宜昆明地区栽植的主要板栗品种
表A.1给出了适宜昆明地区栽植的主要板栗品种及其特性。
表A.1适宜昆明地区栽植的主要板栗品种特性
品种
品种特性适用种植范围备注
名称
早实,丰产性好,嫁接后2年~3年开始结果,5年~适宜于昆明地区海拔良种编号:国S-SV-CM-
7年进入丰产期;坚果椭圆形,果皮紫褐色,茸毛较1600m~2100m036-2008
云良
多;平均单粒重11.28g。粗蛋白7.23%,总糖的山区、半山区种育种单位:云南省林业
21.87%,淀粉含量48.41%,果肉香、糯。植。和草原科学院
早实,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嫁接后2年~3年开始
适宜于昆明地区海拔
结果,5年~7年进入盛产期;坚果椭圆形,黄褐色,良种编号:国S-SV-CM-
1600m~1800m
云夏绒毛中等;平均单粒重16.5g。粗蛋白含量7.23%,035-2008育种单位:云
的山区、半山区种
糖含量21.78%,淀粉含量48.41%,粗脂肪含量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植。
4.81%。
早实,丰产,嫁接后2年~3年开始结果,5年~7年适宜于昆明地区海拔
良种编号:滇S-SV-CM-
进入盛产期;坚果椭圆形,果皮红褐色,光亮,茸毛1600m~2100m
云红006-2009育种单位:云
少;平均单粒重11.95g。平均总糖含量18.59%,平的山区、半山区种
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均淀粉含量40.96%,平均粗脂肪含量4.17%。植。
良种编号:云S-SC-CM-
早实,嫁接后2年~3年开始结果,5年后进入盛产适宜于昆明地区海拔005-2019育种单位:云
易门3期;坚果椭圆形、匀称,果皮黑褐色,具光泽;单粒1600m~1800m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林草
号板栗重10.43g~13.34g。坚果蛋白质4.25%左右,总淀的山区、半山区种种苗站。
粉54.4%左右,总糖8.49%左右,粗脂肪2.20%左右。植。该品种为特早熟板栗,7
月底、8月初即可上市
良种编号:冀S-SV-CM-
002-2005。育种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
燕山早早实,嫁接后次年结果,4年~7年进入盛产期;坚果适宜于昆明地区海拔
果树研究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50818-2013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全自动超声波检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2-12-25
- GB/T 50820-2013 建材矿山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附条文说明) 2012-12-25
- GB 50816-2012 弹药装药废水处理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2-10-11
- GB/T 50817-2013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2-12-25
- GB/T 50824-2013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 2012-12-25
- GB 50826-2012 电磁波暗室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2-10-11
- GB/T 50831-2012 城市规划基础资料搜集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2-10-11
- GB/T 50823-2013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2-12-25
- GB 50828-2012 防腐木材工程应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2-10-11
- GB 50827-2012 刨花板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