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547-202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DB61/T 1547-2022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T 1547-2022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4-19
实施日期
2022-05-19
发布单位/组织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农业技术措施布设、设计等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境内的长城遗址沿线以南,关中平原以北的陕西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起草人:
张经济、王文龙、徐家隆、康宏亮、王山河、郭文召、吕薛峰、郭明明、娄义宝、王传明、史倩华、崔志强、白芸、杨波、蒲坚、王玲玲、许阳光、冯兰茜、朱亚男。
出版信息:
页数: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80

CCSB1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547—202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omprehensivecontrolofsoilerosionandwaterlosson

theLoessPlateau

2022-04-19发布2022-05-19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T1547—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综合治理分区及措施配置..........................................................................................................................2

5.1综合治理分区.......................................................................................................................................2

5.2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配置...........................................................................................2

5.3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配置...........................................................................................3

6工程措施......................................................................................................................................................3

6.1梯田.......................................................................................................................................................3

6.2坡面截排水工程...................................................................................................................................6

6.3小型蓄水工程.......................................................................................................................................7

6.4沟头防护工程.......................................................................................................................................8

6.5谷坊工程.............................................................................................................................................12

6.6淤地坝工程.........................................................................................................................................14

7生物措施....................................................................................................................................................14

7.1水土保持造林(种草).....................................................................................................................14

7.2水土保持种草.....................................................................................................................................18

7.3封育.....................................................................................................................................................18

8农业技术措施............................................................................................................................................18

8.1改变微地形耕作措施.........................................................................................................................18

8.2保护性耕作措施.................................................................................................................................19

8.3作物栽培技术措施.............................................................................................................................22

8.4改良土壤措施.....................................................................................................................................23

附录A(资料性)梯田断面尺寸参考表......................................................................................................25

附录B(规范性)丘陵沟壑区和高塬沟壑区造林种草主要树草种...........................................................26

I

DB61/T154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利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经济、王文龙、徐家隆、康宏亮、王山河、郭文召、吕薛峰、郭明明、娄

义宝、王传明、史倩华、崔志强、白芸、杨波、蒲坚、王玲玲、许阳光、冯兰茜、朱亚男。

本文件由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电话:029-85936025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神舟四路239号航创国际广场A座

邮编:710100

II

DB61/T1547—202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与水土保持工程措

施、生物措施及农业技术措施布设、设计等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境内的长城遗址沿线以南,关中平原以北的陕西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的水土流

失综合治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45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GB/T16453.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GB/T1645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T51097水土保持林工程设计规范

SL/T804淤地坝技术规范

DB61/T142陕西省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comprehensivecontrolofsoilerosionandwaterloss

按照水土流失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安全的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土地利用结

构,合理配置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

系,实现对流域(或区域)水土资源及其它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的活动。

1

DB61/T1547—2022

3.2

固沟保塬gullyconsolidationandtablelandprotection

在黄土高塬沟壑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对塬面、塬坡、沟头、塬边、沟坡和沟底进行统一

规划和综合治理,阻止沟头前进、制止沟道下切和控制沟岸扩张,从而达到稳定沟道、保护塬面基本目

标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3.3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agro-technicalmeasuresforwaterandsoilconservation

用增加地面糙率、改变坡面微地形、增加植物被覆、地面覆盖或增强土壤抗蚀力等方法,保持水土,

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

4基本要求

4.1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针对区域水土流失特点进行水土流失

治理综合规划。

4.2优先选择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循序渐进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4.3按照水土保持规划的要求,以小流域为单元,建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4.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应当坚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自然修复与人

工治理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综合治理分区及措施配置

5.1综合治理分区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地貌类型及水土流失特点,将陕西黄土高原划分为以下2个区进

行分区治理:

a)丘陵沟壑区:包括榆林市南部、延安市大部、铜川市北部等地区;

b)高塬沟壑区:包括延安市南部、铜川市南部、宝鸡市北部、咸阳市北部、渭南市北部和韩城市

东部等地区。

5.2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配置

采用“五道防线”综合治理体系,分为梁峁顶治理、梁峁坡治理、沟头沟边治理、沟坡治理和沟底

治理,各治理措施配置如下:

a)梁峁顶治理宜采用灌草混合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配置;

b)梁峁坡治理宜采用缓坡修建梯田、坡面小型蓄排水工程,陡坡实行退耕还林及造林种草相结合

的综合治理措施配置;

c)沟头沟边治理宜采用沟头防护工程、沟边埂和防护林等,形成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

合治理措施配置;

d)沟坡治理宜以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整地造林为主,结合种草和封育治理的综合治理措施配

置;

e)沟底治理宜在沟底较窄且比降较大处修建谷坊,沟底较宽且比降较小处建设淤地坝等工程措

施,结合沟底防冲林,形成沟底综合治理措施配置。

2

DB61/T1547—2022

5.3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配置

采用“四道防线”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体系,分为塬面治理、沟头沟边治理、沟坡(+塬坡)

治理和沟底治理,各治理措施配置如下:

a)塬面治理宜形成以道路为骨架,水平梯田为核心,田、路、渠、林网与种草的综合治理措施配

置;

b)沟头沟边(塬边)治理宜形成塬面径流拦蓄工程(沟边埂、涝池、水窖、蓄水池)和沟头防护

工程相配套,与塬边防护林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配置;

c)沟坡(及塬坡)治理宜通过缓坡修梯田、陡坡封育或整地造林种草,形成以生物措施为主、工

程措施(等高耕作、坡面梯田、坡面小型蓄排工程)与生物措施(坡面防护林草、坡面封育治

理)相结合的坡面综合治理措施配置;

d)沟底治理宜以坝库工程为主,以防护林为辅,形成以工程措施(淤地坝、谷坊)与生物措施(沟

道防护林、沟底防冲林)相结合的沟底综合治理措施配置。

6工程措施

6.1梯田

6.1.1一般要求

6.1.1.1梯田修建应配套田间道路、小型蓄排水工程等设施,并应根据规划的梯田级别配套相应灌溉

设施。

6.1.1.2梯田防御暴雨标准为20a一遇3h~6h最大降雨量。

6.1.1.3梯田工程级别按照GB/T51018—2014,5.1Ⅲ区进行划分和确定。

6.1.2布设

6.1.2.1一般要求

6.1.2.1.1根据不同地形地貌采用不同断面形式梯田。

6.1.2.1.2塬面布设水平梯田。

6.1.2.1.3梁峁坡、塬坡、沟坡应优先布设水平梯田。

6.1.2.1.4坡度较陡,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布设反坡梯田。

6.1.2.1.5地多人少、坡度较陡和降水较少的地区可采用隔坡梯田。

6.1.2.1.6坡度较缓、水土流失较轻和劳力较少的地区可采用坡式梯田。

6.1.2.2塬面梯田布设

6.1.2.2.1以道路为骨架,实行田、林、路、园、渠、埂(地边埂、沟边埂)、电、池“八配套”。

6.1.2.2.2以村庄为基点,向四面辐射,田间路与田间道路相连通,尽量做到垂直井字形布设,路、

渠、林、电、田相配套,达到四通(路、林、渠、电)一平(田)。

6.1.2.2.3对地面坡度较缓并朝一个方向倾斜的地形,田坎基本上顺等高线方向布设。对周围高、中

间低的宽浅洼地,在周围较高坡地上,田坎顺等高线布设;在中间(底部)洼地,田坎垂直水流方向布

设,并规划小型蓄排工程。

6.1.2.2.4对在两沟之间的狭长地,田坎与水流方向垂直布设;对坡度多向、高差悬殊的地段,田坎

基本沿等高线修成弧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3

DB61/T1547—2022

6.1.2.2.5在地坎上种植花椒、黄花菜等小乔木和灌草,利用田坎已有的酸枣接大枣,护坎固埂。同

时,结合道路建设,修建排水沟渠,栽植行道树。

6.1.2.2.6在村边、路边、低洼和沟边修建蓄水池,汛期拦蓄多余洪水,旱时进行灌溉。同时,可在

田边设置进水口,引路洪进田。

6.1.2.3缓坡区梯田布设

按GB/T16453.1—2008,8.1要求执行。

6.1.2.4陡坡区梯田布设

按GB/T16453.1—2008,8.2要求执行。

6.1.3设计

6.1.3.1水平梯田

6.1.3.1.1田面宽度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a)塬面:宽度主要根据地面坡度大小确定,根据有利机耕、灌溉和农民种植的要求,宽度一般以

40m~50m为宜;长度根据道路规划合理确定,一般以200m~300m为宜,地形较为平坦时,

长度可为400m~600m;

b)缓坡地(5°~10°):根据机耕和灌溉要求,田面宽度宜大于15m~20m;

c)中坡地(10°~15°):田面宽度15m~20m,梁峁坡和塬坡可取10m~15m;

d)陡坡地(15°~25°):田面宽度7m~10m,果园梯田可在7m以下。

6.1.3.1.2田坎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a)田坎高度应根据地面坡度、土层厚度、梯田等级等因素合理确定;

b)田坎外坡设计要求是,在一定的土质和坎高条件下,尽可能少占地、少用工。田坎外坡坡比宜

取1:0.1~1:0.4。

6.1.3.1.3埂高根据能拦蓄设计频率暴雨所产生的全部径流来核算确定。一般情况下,初始埂高0.3

m~0.5m,并应根据水平田面淤积变化情况逐年加高,顶宽0.3m~0.5m,内外坡比约1:1。

6.1.3.1.4工程量计算按GB/T16435.1—2008,9.1.4要求执行。

6.1.3.2反坡梯田

6.1.3.2.1断面与水平梯田相似,田面微向内侧倾斜,倾斜反坡一般为2°。

6.1.3.2.2多为窄带梯田,适宜种植果木及旱作作物。

6.1.3.2.3干旱地区造林的反坡梯田,一般宽1m~2m,反坡坡度为10°~15°。

6.1.3.3隔坡梯田

6.1.3.3.1水平田面宽度包含以下内容:

a)水平田面宽度要能适应机械耕种的要求。根据隔坡梯田适应的地面坡度(15°~25°),水平田

面宽度一般为5m~15m,坡度缓的可加宽,坡度陡时可相应减小宽度;

b)应能适应耕作,不仅要承纳自身范围内的雨水,且能对斜坡部分的设计标准暴雨径流和泥沙全

部拦蓄;

c)根据淤积情况及时修整田面。

6.1.3.3.2斜坡宽度包含以下内容:

4

DB61/T1547—2022

a)斜坡宽度(按垂直投影计)以其与水平田面宽度的比值表示,一般为1:1~3:1,干旱少雨地区

斜宽比可大些,雨量较多地区应小些;

b)斜坡宽度可根据地面坡度、土质、植被状况和降雨情况确定。斜宽比应满足公式(1)要求:

BsBt=10×(a−a0)(n1×smax+r0+r1)..........................(1)

式中:

Bs——斜坡宽度,单位为m;

Bt——水平田面宽度,单位为m;

a——蓄水埂有效拦蓄高度,单位为cm;

a0——安全超高,单位为cm,取值一般为5cm;

n1——隔坡梯田设计年限,单位为年;

smax——年最大冲刷深度,单位为mm;

r0——水平田面设计标准暴雨最大径流深,单位为mm;

r1——斜坡设计标准暴雨最大径流深,单位为mm。

注:设计标准暴雨最大径流深与全年最大冲刷深度因自然条件(地面坡度、土质和降雨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应

通过调查或试验来确定。

6.1.3.3.3陕北黄土丘陵区隔坡梯田断面尺寸可参考附表A.1。

6.1.3.4坡式梯田

6.1.3.4.1沟埂间距

确定沟埂间距可参考当地水平梯田田面宽度对应的原坡面斜宽,应考虑坡式梯田通过逐年加高土

埂,最终变成水平梯田时的断面,应与一次性修成水平梯田的断面相近。

6.1.3.4.2地埂高度

地埂高度主要内容如下:

a)地埂内侧高度为地埂最大拦蓄高度与地埂安全加高之和,地埂安全加高可采用0.05m~0.10

m。地埂应逐年加高;

b)地埂最大拦蓄高度可根据设计暴雨条件下单位埂长的坡面来洪量(包括径流和泥沙)确定;

2×W0×tanθ1

hmax=..................................(2)

1+m1×tanθ1

式中:

hmax——地埂最大拦蓄高度,单位为m;

m1——地埂内侧边坡比;

θ1——田面坡度,单位为°;

3

W0——设计暴雨条件下每米埂长来洪量,单位为m,通过公式(3)计算:

W0=Bm×(h1+h2)1000+Qs...............................(3)

式中:

3

W0——每米埂长来洪量,单位为m;

Bm——田面毛宽,单位为m;

h1——设计标准暴雨最大径流深,单位为mm;

5

DB61/T1547—2022

h2——年最大冲刷深度,单位为mm;

3

Qs——耕作翻入埂内的土方量,单位为m。

6.1.3.4.3埂宽与坡度

坡式梯田筑埂时,埂顶宽一般取30cm~40cm,外坡边坡比1:0.5,内坡边坡比1:1。

6.1.3.4.4梯田规格

黄土高原坡式梯田规格可参阅附表A.2。

6.1.4施工

按GB/T16453.1—2008,第10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6.1.5管理

按GB/T16453.1—2008,第11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6.2坡面截排水工程

6.2.1一般要求

6.2.1.1坡面截排水工程中,应采用多蓄少排型。

6.2.1.2截排水工程应与梯田、田间道路及生产道路同时规划,并以沟渠、道路为骨架,合理布设截

流沟、排水沟等设施,形成完整的防御和利用体系。

6.2.1.3截排水工程布设应避开滑坡体、崩塌体、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条件。

6.2.1.4设计标准根据GB/T16453.4—2008中的规定,取10a一遇24h最大降雨量。

6.2.2布设

6.2.2.1截水沟

6.2.2.1.1当坡面下部是梯田或林草地,上部是坡耕地或荒坡时,应在其交界处布设截水沟。

6.2.2.1.2截水沟长度一般不超过500m,当截水沟不水平时,应在沟中每隔5m~10m修建一高20

cm~30cm的小土挡,防止径流冲刷和溢出。

6.2.2.1.3当坡面无水土保持措施且坡长太大时,应在此坡面增设截水沟。截水沟的间距一般为20

m~30m,应根据汇水面积、地面坡度、土质和降雨径流情况,通过计算确定。

6.2.2.1.4蓄水型截水沟应沿等高线布设,两端设拦水坎;排水型截水沟应与等高线取1%~2%的比

降,排水一端应与坡面排水沟相接,并在连接处做好消能防冲措施。

6.2.2.2排水沟

6.2.2.2.1排水沟一般布设在坡面截水沟的两端或较低一端,用以排除截水沟不能容纳的地表径流。

排水沟的终端应连接蓄水池或天然沟道。

6.2.2.2.2排水沟比降应根据其排水去处(蓄水池或天然排水道)的位置而定。当排水出口的位置在

坡脚时,排水沟大致与坡面等高线正交布设;当排水出口的位置在坡面时,排水沟可基本沿等高线或等

高线斜交布设。各种布设均应做好消能防冲措施。

6.2.2.2.3梯田区两端的排水沟,一般与坡面等高线正交布设,与梯田两端的道路同向。一般土质排

水沟应分段设置跌水。排水沟纵断面可采取与梯田区大断面一致,以每台田面宽为一水平段,以每台田

坎高为一跌水,在跌水处做好防冲措施。

6

DB61/T1547—2022

6.2.3设计

6.2.3.1截水沟

按GB/T16453.4—2008,3.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